災異가 한꺼번에 생겨나는 원인을 살펴서, 下情에 통하여 言路를 열고 백성의 고통을 구휼할 것, 형벌의 지나친 사용을 금하고, 暗行을 八道에 보내어 風俗을 살피게 할 것 등을 청하는 金自點 등의 차자
○ 領議政金自點, 左議政李景奭, 右議政南以雄箚曰, 伏以, 臣等以無狀同忝台席, 目見國事日非, 俗習日惡, 民怨日滋, 而上無以裨補, 下無以救濟, 災異之生, 愈往愈甚。百責所萃, 憂惶益切, 略陳所懷, 惟聖明察納焉。嗚呼, 旣往之變, 亦孔之慘, 未知前頭, 又有何禍, 而災沴之迭臻, 一至於此耶? 日月·星辰·風霧氣候之乖舛, 太史所奏, 不必更擧, 官府之中, 閭巷之間, 多少妖孽, 不可盡煩, 而臣等竊聞之, 外方之變怪, 多于京輦, 群災大異, 處處蜂起, 可愕可畏。難以殫記, 如安州之蛙戰, 湖西之鸛鬪, 蔚山之黃蝶, 順天之潮, 一日三至, 東海之水逆流已久, 談者非一二, 流布之言, 雖或未必盡然, 士夫間, 亦多目見者, 而守令不以報, 監司不以聞, 吁亦異事也。聖人修春秋, 李梅之冬實, 鸛鵒之來巢, 一一書之, 其事雖若甚小, 不敢遺者, 所以極遣天變也。明主懼災, 故國以之興, 亂君亡象, 故終至覆滅, 今皇天示警, 若是其慇懃, 而方面之任, 忽視之, 曾莫之三四字缺九重之內, 何以得知, 此事非細, 良可寒心, 去京城咫尺數字缺有山崩之變, 此則有耳者聞其聲, 有目者見其狀, 不難知也。而尙未上徹, 近者如此, 遠者又何足道? 況今旱災之熾, 亦已太甚, 凄風日吹, 兩麥枯乾, 種不入土, 農夫釋耒, 切迫之憂, 可勝言哉? 臣等徒居鼎鼐, 不能理陰陽而平庶政, 以致怨詛朋興, 災異頻仍, 而四方之變, 不得聞於聖聰, 近止之慘, 將復見於目前, 臣等之罪, 至此而尤大矣。伏願聖明, 責免臣等, 改卜賢德, 以爲應天之地, 聖明亦宜, 惕然於中, 克加寅畏, 凡所以修省之道, 審理之擧, 毋或少緩, 務盡其實焉。臣等竊伏惟念, 今日國勢, 岌岌殆哉。可言之事, 指不勝屈, 而姑以最急者言之, 則通下情, 開言路, 恤民隱, 爲尤緊焉。夫聖人能成天下之志也。四時之所以爲四時, 萬物之所以爲萬物, 亦惟在於一時之流通, 閉塞則卽長爲冬矣。人君體天行道, 必須上下交孚, 然後萬化乃成, 猶天地之氣相通, 而品物咸寧也。殿下聰明睿智, 卓發超出, 誠非群下, 仰贊其萬一, 而但高高之天, 得地氣之上騰。是以, 自用自廣, 古人攸戒, 相疑相阻, 往史可鑑, 殿下深思遠慮, 非不念及於此, 而動靜云爲之際, 或有出於臣民, 所仰望之外者, 豈赤心之推, 有所未盡歟? 人主則臣民之天也。爲秋而風霜之慘, 在人主之一怒, 爲春而雨露之澤, 在人主之一令, 流轉斡通, 非有假於高遠, 鼓舞勸[歡]欣, 可立致於晷刻。伏願殿下, 將攝之餘, 數接臣隣, 使群下之情, 得以畢達, 萬品之生, 罔或不遂, 則幸孰甚焉。夫言路之於國家, 猶氣脈之於人身也。氣脈壅則人病且死矣。言路不開, 則國危而亡隨之, 必然之理也。自古爲人主者, 如非自暴自棄之類, 不知此患, 而惟其好惡之偏心, 便成黑白之倒置。若妄其怒而徐加舒究, 反覆思之, 則爲人臣, 而進人主不悅之言者, 爲私耶 , 爲公耶, 爲其身耶, 爲其君耶? 設有過誤, 心實無他者, 置之而已。以此推原, 則寧有不見容二字缺者乎? 自古明君誼辟之於言, 善則賞之者有矣數字缺不善而罰之者也。言者被罰, 則人口杜矣。人口杜而國不亡者, 未之有也。殿下之於言者, 未嘗不爲之優容, 而往往有摧折之時, 或加之以放逐之罰, 遐外之人, 何以想知, 徒見聖明之時, 繼有逐臣之行, 道路咨嗟, 氣像愁慘, 遠近瞻聽, 宜未免乎驚惑也。且臺官之論, 多出於風聞, 雖未必盡得其實。亦未必盡失其實, 而一守令, 一流品之彈糾, 或至持久不得請者, 比比有之, 聖意, 雖在於愼重, 臺諫漸至輕歇, 邑宰迎送, 其弊固多, 言路杜塞, 爲患尤大, 貪猾無忌憚, 紀綱日以壞, 豈不大可懼哉? 伏願殿下, 飜然遠悟, 廓然一度, 蕩滌旣往之愆, 廣開忠諫之路。夫可哀而可畏者, 小民也, 易得而易失者, 民心也。后讎分於撫虐, 興亡判於去就, 此實殿下之所親閱歷, 而聖情之所常軫念者也。壬申年間, 聖敎有曰, 重利輕民, 非予所尙, 雖以利害言之, 民生保存, 乃國之大利□大哉之言, 孰不感激? 聖心如此, 故措諸事爲之間者, 無非保民之意, 承流宣化分憂字牧之臣, 苟能盡體聖心, 則今日民生之重困, 豈至於此極乎, 而臣等竊聞之, 外方守令, 鮮克廉謹, 苛政橫斂, 憑意者有之, 監司黜陟, 或未盡公, 隨其所好惡, 失當者有之, 至於逃故族隣之弊, 言之久矣。上司不能不嚴督, 列邑不能不奉行, 或徵於朽骨, 或責於白地, 軍民之怨苦, 與日俱增, 村聚之流散, 逐年漸多, 一戶之逃, 一隣盡空, 今歲如此, 來歲如此, 其終也。當至於何域, 外寇非畏, 此甚可畏。此外獄訟之偏私, 刑杖之過濫, 病國害民之事, 不一而足, 說者以爲, 御史之不行已久, 外方之貪縱益甚, 此言誠然矣。毁譽之中, 實狀難得, 而身親聞見, 豈無參驗, 不法之迹, 文籍可考, 與夫流聞, 迥然有異, 大槪, 如有御史聲息, 則莫不有嚴憚之心, 其爲利益, 章章, 明矣。雖或有奉使不當意者, 豈可因噎而廢食? 但只察若干邑, 其餘州縣, 則雖有所聞, 不得論啓, 殊非所以遣御史之意也。伏願殿下, 特簡暗行, 遍詢八道之民瘼, 痛去數字缺貪吏, 兼令歷觀風俗, 搜訪賢才, 以備睿覽, 以數字缺則其所補, 豈淺淺哉? 此雖常談, 事係緊切, 凡國家之事, 不以其尋常而忽之, 事所當爲者, 必行不已, 則百度之貞, 可馴致矣。伏願殿下, 亟賜澄省, 而行之以誠, 必勉勉焉。臣等日夜憂悶, 略達淺見, 無任兢惶激切之至。取進止。答曰, 省箚具悉。予甚憂懼, 近來災異, 皆予所召, 有非卿等不能燮理也。箚陳之事, 當爲惕念, 卿等勿爲辭免, 安心論道。以上燼餘
○ 領議政金自點, 左議政李景奭, 右議政南以雄箚曰, 伏以, 臣等以無狀同忝台席, 目見國事日非, 俗習日惡, 民怨日滋, 而上無以裨補, 下無以救濟, 災異之生, 愈往愈甚。百責所萃, 憂惶益切, 略陳所懷, 惟聖明察納焉。嗚呼, 旣往之變, 亦孔之慘, 未知前頭, 又有何禍, 而災沴之迭臻, 一至於此耶? 日月·星辰·風霧氣候之乖舛, 太史所奏, 不必更擧, 官府之中, 閭巷之間, 多少妖孽, 不可盡煩, 而臣等竊聞之, 外方之變怪, 多于京輦, 群災大異, 處處蜂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