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승정원일기 108책(탈초본 2075책) 순조 16년 9월 4일 경술
1816년 嘉慶(淸/仁宗) 21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朴宗薰
坐
。 左承旨
朴周壽
坐
。 右承旨
徐長輔
坐
。 左副承旨
金箕殷
坐
。 右副承旨
李鼎秉
坐直
。 同副承旨
李希祖
坐直
。 注書
朴齊明
病
趙雲從
病
。 假注書
申萬休
仕
李源祚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權偌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徐長輔
啓曰, 合辭許久闕啓, 事甚未安, 除在外·試所進去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徐長輔
啓曰, 合辭許久闕啓, 事甚未安, 除在外·試所進去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내일 常參과 經筵의 시행에 대해 묻는 李希祖의 啓
○
李希祖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李希祖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李鼎秉
啓曰, 武一所監試官先進參後謝恩命下之後, 司諫
姜浚欽
不爲肅謝, 自外徑歸, 事甚未安,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李鼎秉
啓曰, 武一所監試官先進參後謝恩命下之後, 司諫
姜浚欽
不爲肅謝, 自外徑歸, 事甚未安,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徐長輔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徐長輔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李鼎秉
曰, 別講爲之。
○ 傳于
李鼎秉
曰, 別講爲之。
○
李希祖
啓曰, 校理
李允謙
, 以其親病, 陳疏徑出, 原疏纔已捧入矣, 所當直捧禁推傳旨, 而此與無端徑出有異,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李希祖
啓曰, 校理
李允謙
, 以其親病, 陳疏徑出, 原疏纔已捧入矣, 所當直捧禁推傳旨, 而此與無端徑出有異,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徐長輔의 啓
○
徐長輔
啓曰, 大司憲
宋穉圭
, 掌令
姜世鷹
, 持平
閔哲儒
在外, 執義
崔時淳
試所進, 掌令
兪應煥
, 持平
尹庠圭
牌不進,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徐長輔
啓曰, 大司憲
宋穉圭
, 掌令
姜世鷹
, 持平
閔哲儒
在外, 執義
崔時淳
試所進, 掌令
兪應煥
, 持平
尹庠圭
牌不進, 監察茶時之意...
○ 以掌令
兪應煥
, 持平
尹庠圭
, 司諫
姜浚欽
, 獻納
林景鎭
, 正言
具宜默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徐長輔
曰, 只推。
○ 以掌令
兪應煥
, 持平
尹庠圭
, 司諫
姜浚欽
, 獻納
林景鎭
, 正言
具宜默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徐長輔
曰, 只推。
○
李希祖
啓曰, 卽者議政府錄事來言, 左議政
韓用龜
以爲, 卽伏承批旨下者, 辭敎截嚴, 衷情震剝, 不敢偃處私次, 走伏
金吾門外
, 恭俟鈇鉞之誅云, 仍納命召。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還傳命召。
○
李希祖
啓曰, 卽者議政府錄事來言, 左議政
韓用龜
以爲, 卽伏承批旨下者, 辭敎截嚴, 衷情震剝, 不敢偃處私次, 走伏
金吾門外
, 恭俟鈇鉞之誅云, 仍納命召。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還傳命召。
○ 傳于
李希祖
曰, 卿愈往而愈過矣, 此豈謂卿眞如是也? 卿若出城則爲如是也, 過矣過矣。 卿其卽爲安心還第事, 遣史官傳諭于左議政。
○ 傳于
李希祖
曰, 卿愈往而愈過矣, 此豈謂卿眞如是也? 卿若出城則爲如是也, 過矣過矣。 卿其卽爲安心還第事, 遣史官傳諭于左議政。
○ 以
咸鏡
監司
李羲甲
狀啓,
甲山
府使
李春熙
親病危篤, 廢却公務, 不得已罷黜事, 傳于
李希祖
曰, 令該曹口傳差出, 催促下送。
○ 以
咸鏡
監司
李羲甲
狀啓,
甲山
府使
李春熙
親病危篤, 廢却公務, 不得已罷黜事, 傳于
李希祖
曰, 令該曹口傳差出, 催促下送。
○
李希祖
啓曰, 武二所監試官
崔時淳
先進參後謝恩命下之後, 不爲肅謝, 自外徑歸, 事甚未安,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李希祖
啓曰, 武二所監試官
崔時淳
先進參後謝恩命下之後, 不爲肅謝, 自外徑歸, 事甚未安,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李希祖
, 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宗廟署所報, 則今初六日庭試時, 本署官員, 俱爲觀光云矣。 依定式臣曹佐郞
黃燾
, 差送假官代直後, 使之赴擧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希祖
, 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宗廟署所報, 則今初六日庭試時, 本署官員, 俱爲觀光云矣。 依定式臣曹佐郞
黃燾
, 差送假官代直後, 使之赴擧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
永禧殿
官員所報, 則今初六日庭試時, 兩官俱爲觀光云矣。 依定式假官一員, 令吏曹以成均館官員口傳啓下, 以爲替直後赴擧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
永禧殿
官員所報, 則今初六日庭試時, 兩官俱爲觀光云矣。 依定式假官一員, 令吏曹以成均館官員口傳啓下, 以爲替直後赴擧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李鼎秉
, 以兵曹言啓曰, 今此丙子重試對擧庭試武科訓鍊院命官殿試時, 執鼓官當以訓鍊正塡差, 而訓鍊正
趙存慶
, 方在呈辭在外, 無以擧行, 依近例以訓鍊副正
金學箕
塡差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鼎秉
, 以兵曹言啓曰, 今此丙子重試對擧庭試武科訓鍊院命官殿試時, 執鼓官當以訓鍊正塡差, 而訓鍊正
趙存慶
, 方在呈辭在外, 無以擧行, 依近例以訓鍊副正
金學箕
塡差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徐長輔
, 以義禁府言啓曰, 今初六日親臨
春塘臺
文科庭試訓鍊院武科殿試時, 本府都事九員, 皆爲赴擧, 只有武都事一員, 當直入直都事, 本府入直都事, 公事回公都事,
靑陽門
·
弘化門
·
月覲門
·
集春門
·
通化門
武所禁亂官都事, 無以推移, 假都事八員, 令該曹口傳差出, 以爲分排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徐長輔
, 以義禁府言啓曰, 今初六日親臨
春塘臺
文科庭試訓鍊院武科殿試時, 本府都事九員, 皆爲赴擧, 只有武都事一員, 當直入直都事, 本府入直都事, 公事回公都事,
靑陽門
·
弘化門
·
月覲門
·
集春門
·...
○ 左議政
韓用龜
疏曰, 伏以, 臣抱至迫之懇, 犯必死之罪, 奔走呼號, 如窮無歸者, 五旬有七日。 惟我殿下, 特垂覆燾之澤, 俯憐窮隘之情, 遂以體諒之意, 敎告於綸綍之間, 臣於病伏之中, 蹶然而起, 攢手而祝曰, 上天之仁, 無物不遂, 有如是矣。 聞此敎而猶復逡巡, 則是不信聖人之言也, 臣豈敢也? 於是乎戴罪包羞, 重入城闉, 不覺顔騂而背汗, 及承恩諭, 冒登前席, 申暴未畢之血懇, 仰冀曲副之隆恩, 而天聽邈然, 大失所圖, 周旋阼階, 措躬無所, 臣之斷斷微忱, 若能孚格宸心, 則豈以體下之盛德, 終靳所欲之必從乎? 此尤臣之滿心惶恧, 求死而不得者也。 臣以復尋鄕路, 質言於筵退之時, 臣豈欲便訣
堯
·
舜
, 木石與居, 而蓋有不得已者存乎中耳。 且臣惶隘奔逬, 觸冒霜冷, 宿疾復谻, 委頓叫楚, 不但跬步之間, 姑難蠢動, 竊庶幾聖心開悟, 諒其勢而悶其情, 鞶褫之音, 不日斯降, 遲徊顒俟者, 今已屢日, 而處分不下, 衷情抑塞, 玆不得
〈不〉
悉罄腔血, 又此呼籲於天地父母之前。 伏願哀憐而垂察焉。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卿懇。 卿終不入來, 故予心悶菀, 以有體諒之道爲敎。 卿入來補予, 國事稍定之後, 予始體諒, 則予不爲虛言, 卿亦得當, 而今復欲出城, 豈不悻悻乎? 若欲卽爲體諒, 卿不入來, 予可許之, 何爲入來之後乎? 君臣之間, 貴相知心。 卿試思之。 如是而卿不回心, 是悖通重而予諭輕也, 非予負卿, 卿實負予。 望卿諒予至懇, 勿復爲過擧, 幡然安心視事。 仍傳于
李希祖
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于左議政。
○ 左議政
韓用龜
疏曰, 伏以, 臣抱至迫之懇, 犯必死之罪, 奔走呼號, 如窮無歸者, 五旬有七日。 惟我殿下, 特垂覆燾之澤, 俯憐窮隘之情, 遂以體諒之意, 敎告於綸綍之間, 臣於病伏之中, 蹶然而起, 攢手而祝曰, 上天之仁, 無物不遂, 有如是矣。 聞此敎而猶復逡巡, 則是不信聖人之言也, 臣豈敢也? 於是乎戴罪包羞, 重入城闉, 不覺顔騂而背汗, 及承恩諭, 冒登前席, 申暴未畢之血懇, 仰冀曲副之隆恩, 而天聽邈然, 大失所圖, 周旋阼階, 措躬無所, 臣之斷斷微忱, 若能孚格宸心, 則豈以體下之盛德, 終靳所欲之必從乎? 此尤臣之滿心惶恧, 求死而不得者也。 臣以復尋鄕路, 質言於筵退之時, 臣豈欲便訣
堯
·...
○ 校理
李允謙
疏曰, 伏以, 臣之八耋老母, 自來病情, 殆無寧日, 而幸因症之稍減, 神氣之小安, 日前就直矣。 卽接家信, 臣母病勢, 適因將攝之失宜, 猝然添劇, 委頓床笫, 神息危綴, 家僮踵至, 促臣歸視。 臣自聞此報, 心神飛越, 未暇替直, 忙陳短章, 徑出禁扄。 伏乞聖慈, 俯垂矜諒, 亟命遞改臣職, 俾便救護, 仍治臣擅離之罪, 以肅朝綱, 千萬至祝。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爾其勿辭救護。
○ 校理
李允謙
疏曰, 伏以, 臣之八耋老母, 自來病情, 殆無寧日, 而幸因症之稍減, 神氣之小安, 日前就直矣。 卽接家信, 臣母病勢, 適因將攝之失宜, 猝然添劇, 委頓床笫, 神息危綴, 家僮踵至, 促臣歸視。 臣自聞此報, 心神飛越, 未暇替直, 忙陳短章, 徑出禁扄。 伏乞聖慈, 俯垂矜諒, 亟命遞改臣職, 俾便救護, 仍治臣擅離之罪, 以肅朝綱, 千萬至祝。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爾其勿辭救護。
○ 丙子九月初四日午時, 上御
熙政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徐長輔
, 持
論語
第五卷, 侍讀官
李允謙
, 持
論語
第五卷, 檢討官
李鍾穆
, 持
論語
第五卷, 假注書
李源祚
, 持
論語
第五卷, 記注官
安亨鎭
, 持
論語
第五卷, 別兼春秋
金道喜
, 持
論語
第五卷, 以次進伏訖。 上開卷命讀,
允謙
讀自
子貢
問政, 止吾猶不足, 上曰, 下番讀之。
鍾穆
讀自如之何其, 止在家必聞。 上曰, 參贊官讀之。
長輔
讀自
樊遲
從遊, 止非惑與, 上曰, 閣臣讀之。
俊輔
讀自
樊遲
問仁, 止以友輔仁。 上曰, 注書讀之, 賤臣讀自
論語集註
, 止
子
將奚先。 上曰, 上番讀之。
亨鎭
讀自
子
曰必也, 止苟而已矣。 上曰, 下番讀之。
道喜
讀自
樊遲
學稼, 止雖令不從。 上曰, 文義陳之。
允謙
曰,
子貢
問政,
夫子
以足食足兵民信答之, 而及其再問, 而必不得而去之, 則寧去食去兵, 而信終不可去。 蓋軍民一也, 苟能足食, 則雖無兵, 猶可以與民守之, 而至於無食, 則雖有兵不能守, 此理勢之所必至, 而
夫子
猶以爲可去者, 豈不以信, 爲王政之本, 而無信則國不能爲國耶? 今以人道言之, 信居五常之一, 有如五行之土, 周包於四者之中, 仁義禮智, 非信則不能爲全德, 而人君發政施令之際, 一信字不可暫忽。 雖以今時言之, 每當綸綍之頒下於諸道也, 民之見之者, 莫不曰王言一出, 信如四時, 若於注措之間, 小欠誠信之道, 則彼至愚而神者, 豈不知之乎? 伏望於此等處, 益加省察焉。 上曰, 下番陳之。
鍾穆
曰,
顔淵篇
末章曰以友輔仁, 而
集註
曰取善以輔仁, 此章之旨, 本謂朋友相規之義, 而推而論之, 則君臣之間, 輔仁二字, 亦可用之。 今以天道言之, 則四時之佐, 五行之吏, 相輔而後歲功成, 以治道言之, 則
舜
有臣五人, 周有亂臣十人而天下治, 此豈非輔仁之大者乎? 目今聖明在上, 如天之仁, 而亦必取人之善而後, 方可謂集大成之道, 若使賢者在位, 能者在職, 庶官百僚, 各當其任, 有以盡輔佐之功, 則君德曰就高明, 治化自躋隆洽。 伏願深留聖意於輔字之義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長輔
曰, 玉堂所奏甚好, 臣別無可陳者矣。 上曰, 閣臣陳之。
俊輔
曰, 臣亦無可陳者矣。 上曰, 注書誰也?
長輔
奏曰,
李源祚
矣。 上曰, 父名誰也? 賤臣對曰, 前掌令臣
李奎鎭
是臣父矣。 上命掩卷。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丙子九月初四日午時, 上御
熙政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徐長輔
, 持
論語
第五卷, 侍讀官
李允謙
, 持
論語
第五卷, 檢討官
李鍾穆
, 持
論語
第五卷, 假注書...
○ 丙子九月初四日申時, 上御
熙政堂
。 別講入侍時, 參贊官
李鼎秉
, 持
孟子
第二卷, 檢校直閣
徐俊輔
, 持
孟子
第二卷, 侍讀官
李允謙
, 持
孟子
第二卷, 檢討官
李鍾穆
, 持
孟子
第二卷, 假注書
李源祚
, 持
孟子
第二卷, 記注官
李湜
, 持
孟子
第二卷, 別兼春秋
金道喜
, 持
孟子
第二卷, 以次進伏訖。 上開卷命讀,
允謙
讀自不仁不智, 止不屑就也。上曰, 下番讀之。
鍾穆
讀自
柳下惠
, 止君子不由也。 上曰, 文義陳之。
允謙
曰,
子路
聞過則喜, 喜則必改,
大禹
聞昌言則拜, 拜則必遷, 至於
帝舜
之捨己從人, 尤有大焉。 大抵人不能無過, 而有過而改之則與無過同, 故雖以如是之聖賢, 亦必以屈己從善爲言, 如所謂改過弗吝, 過則不憚改, 皆指此也。 爲人君者, 設或有過中之擧, 朝廷諫爭之臣, 若進匡規之言, 則必也虛心聽納, 改之毋吝, 體風雷遄復之象, 有日月復明之美, 則爲
禹
爲
舜
, 亶在於是。 伏願深留聖念於此章之旨焉。 上曰, 下番陳之。
鍾穆
曰, 初章曰仁者如射, 正己而發, 發而不中, 不怨勝己者, 反求諸己而已矣。 蓋正之爲言, 卽正心之正字而已者, 修身之謂也, 苟能正心而修身則仁在其中。 以是推之, 治平之道, 亦不外是矣。 此章別無深奧之旨, 而最切於反躬省察之功。 伏望益加體念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鼎秉
曰, 取人之善而爲善, 則人之善卽己之善也。 今日講官所奏, 莫非補益聖體之言, 深加留念, 是臣區區之望也。 上曰, 閣臣陳之。
俊輔
曰, 臣無可陳者矣。 上命掩卷。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丙子九月初四日申時, 上御
熙政堂
。 別講入侍時, 參贊官
李鼎秉
, 持
孟子
第二卷, 檢校直閣
徐俊輔
, 持
孟子
第二卷, 侍讀官
李允謙
, 持
孟子
第二卷, 檢討...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