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講에 趙相愚 등이 입시하여 學製의 設行 시기, 李坦을 牌招할 것, 訓鍊都監의 부족한 保布를 戶曹 등에서 充給하게 하는 문제 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午時, 上御宣政殿, 晝講。入侍知事趙相愚, 特進官李基夏, 參贊官李喜茂, 侍讀官李師尙, 檢討官李肇, 假注書金啓煥, 記事官洪禹瑞·李澤李台望。上讀春秋十六編, 前受音一遍, 自四年春公至自晉, 止謹禮之所由變也。訖。侍讀官李師尙進講, 自五年春王正月, 止許男業卒。上受而讀之, 訖。師尙曰, 歸含且賵, 公羊以爲兼之非禮也。穀梁以爲, 賵以早而含已晩。胡氏以爲, 歸含且賵者, 厚禮妾母, 不稱天王者, 弗克若天也。三說各異, 而胡傳爲是矣。檢討官李肇曰, 此乃深貶之辭也。王之去天字, 以弗克缺。上曰, 其時王室微弱, 故有舍[含]賵之事也。喜茂曰, 王綱陵夷, 故欲以是懷諸名, 知其非而不得不爲此擧也。知事趙相愚曰, 榮叔贊成, 君臣俱失道矣。師尙曰, 葬我小君, 至於書葬, 亦貶辭也。上曰, 直書其事, 貶在其中矣。師尙曰, 禮不能謹始, 則其弊無窮, 至如中宗之葬乾陵, 嚴善思諫而不止, 可爲千古之戒矣。上曰, 然矣。師尙曰, 王, 旣使榮叔含瑁, 而又使召伯會葬, 聖人於此, 再不稱天, 示貶益深矣。左氏以爲, 含賵會葬, 禮也, 非也。失禮之中, 又失禮也。喜茂曰, 左氏之說甚謬, 不知聖人深貶之意也。師尙曰, 王臣之下聘, 或示貶, 或無譏, □同書重之意也。大凡王公, 一體也。特書宰名, 則王不待貶而自見, 王去天字, 則召伯不待貶而自見也。前而賵仲子, 則名冢宰, 後而葬成風, 則王不稱天, 筆法嚴矣。喜茂曰, 不書名而書字, 不從同故也。肇曰, 以同書者, 摠而言之, 蓋示貶於重處, 則雖不復示貶意, 貶意自在其中耳。喜茂曰, 從同同也云者, 從重處, 可見其貶意故耳。歸含事, 重而貶之, 則他事, 亦推此而可知也。肇曰, 含瑁事, 不必加重而示貶, 謹其始也。喜茂曰, 薨而含瑁, 尙云不可, 況又使卿來會葬乎? 恩數漸加, 紊亂, 甚矣。此聖人之所以再去天字缺而不敢略者也。師尙曰, 公孫敖如晉, 亦貶之缺不爲之會葬, 則恩莫大矣, 而不朝缺蓋其時諸侯, 呑噬弱小, 任意殘□陶不祀, 天王威令之不行, 此可徵矣。上遂掩卷。侍讀官李師尙所啓, 臣方待罪, 學敎授之任, 事係變通, 敢此仰達。學製, 因兼官有故, 未及設行於當年, 則勿復設行之意, 頃年大臣陳達蒙允, 蓋旣已踰年, 臨科設行, 多有紛沓之弊故也。學製之設, 本出於□□儒生之意, 而或因兼官之有故, 未及設行, 此固事勢之適然, 而若以踰年之故, 一例廢閣, 則不但事體未安, 儒生輩, 亦必缺望矣。今則兼官皆無故, 而監試尙遠, 似無紛沓之慮, 乙酉條學製, 追後設行, 未知何如? 檢討官李肇曰, 此事, 曾於己卯, 大臣稟定, 蓋因監試會試旣過之後, 臨會試追設□年課製, 極有紛紜之弊, 故有此定式, 而然課製, 本爲勸奬儒生而設, 今只因學官之未卽擧行, 因遂廢閣, 似爲未安矣。上曰, 其時兼官, 未卽設行, 故有踰年則廢閣之命矣。今則兼官旣備, 科事尙遠, 依所達設行, 可也。出擧条 又所啓, 本館校理臣李坦, 奉使在外, 上番無行公之員, 進講冊子, 亦多有相議事, 副校理任守幹, 牌招察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特進官李基夏所啓, 都監待變船隻, 每年□夏, 下送南方, 三手糧咸運後, 其船價三分之數行缺下送船隻于光陽·晉州等邑, 終不許載, 許多沙格, 致有由陸轉乞而來, 待變之船, 未免棄置於遠地, 事之可駭, 莫此爲甚, 不可無警責懲礪之道, 而光陽縣監, 則旣以他事見罷, 雖不可推論, 晉州牧使, 姑先從重推考, 兩邑監色, 令本道各別嚴刑, 所置船隻, 亦令晉州牧, 定沙格, 運致京江之意, 竝爲分付, 何如? 上曰, 予無可據, 依所達爲之, 可也。出擧條 。又所啓, 都監財力之凋殘, 由於砲保價布之逐年裁減, 而其所匱乏, 至於今日而極矣。軍兵夏等衣資布, 多數不足, 尙未分給, 軍情之落漠, 有不可勝言, 保布裁減之代, 例自戶·兵曹, 分半充□, 而甲申裁減代未取來價布一百四十一同四十□, 乙酉條裁減, 亦一百六十三同四十七疋, 合而計之, 則乃至三百五同四十疋矣。若得此數, 可以分給衣資, 兼補中旬賞格之用, 而該曹事力, 或有所不逮, 如難一時準數充給, 則乙酉條裁減代一百六十三同四十七疋, 姑先移送, 以爲推移先給, 夏等衣資之地, 何如? 上曰, 一等裁減之代, 先給, 可也。出擧條 又所啓, 焰硝, 乃軍器中最緊之物, 而前後監董之人, 多費物力, 一年內煮納者, 不過千餘斤, 而前萬戶金峻錫, 曾爲監官, 六朔之內, 煮納焰硝五千二百二十六斤, 故伊時, 小臣陳達於。缺
○ 午時, 上御宣政殿, 晝講。入侍知事趙相愚, 特進官李基夏, 參贊官李喜茂, 侍讀官李師尙, 檢討官李肇, 假注書金啓煥, 記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