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34년
1834년 (갑오)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승정원일기 115책(탈초본 2300책) 순조 34년 3월 29일 갑오
1834년 道光(淸/宣宗) 14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陰
行都承旨
金陽淳
藥院進
。 行左承旨
鄭基一
病
。 右承旨
南履懋
坐
。 左副承旨
趙斗淳
坐直
。 右副承旨
趙秉常
坐直
。 同副承旨
李敦榮
坐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崔琠
仕
嚴錫履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金龍銓
仕
。
慶熙宮에 머묾. 常參·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慶熙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慶熙宮
。 停常參·經筵。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趙秉常의 啓
○
趙秉常
啓曰, 大司憲
宋穉圭
在外, 執義
李明緖
, 掌令
成大璡
·
羅台晟
, 持平
李秉瑩
呈辭,
黃𥞵
未肅拜,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趙秉常
啓曰, 大司憲
宋穉圭
在外, 執義
李明緖
, 掌令
成大璡
·
羅台晟
, 持平
李秉瑩
呈辭,
黃𥞵
未肅拜, 監察茶時之...
藥房提調가 湯劑를 가지고 來待한다는 金陽淳의 啓
○
金陽淳
啓曰, 藥房提調·副提調持湯劑來待矣。 傳曰, 封入。
○
金陽淳
啓曰, 藥房提調·副提調持湯劑來待矣。 傳曰, 封入。
○ 傳于
李敦榮
曰, 生進放榜, 來初四日爲之。
○ 傳于
李敦榮
曰, 生進放榜, 來初四日爲之。
○ 傳于
李敦榮
曰, 留院上疏入之。
○ 傳于
李敦榮
曰, 留院上疏入之。
○
李敦榮
啓曰, 左右史不可不備, 檢閱
朴齊憲
, 旣有只推之命, 與別兼春秋
金大根
·
洪鍾應
, 一體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李敦榮
啓曰, 左右史不可不備, 檢閱
朴齊憲
, 旣有只推之命, 與別兼春秋
金大根
·
洪鍾應
, 一體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玉堂上下番俱空, 已至多日, 事甚未安。 副應敎
金羽根
, 校理
李垿
·
趙秉憲
, 副校理
李鼎在
·
成遂默
, 修撰
洪鍾應
·
宋持養
, 副修撰
洪祐順
·
鄭德和
, 旣有只推之命, 竝卽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玉堂上下番俱空, 已至多日, 事甚未安。 副應敎
金羽根
, 校理
李垿
·
趙秉憲
, 副校理
李鼎在
·
成遂默
, 修撰
洪鍾應
·...
○
南履懋
啓曰, 明日傳香承旨, 當爲齋宿, 左副承旨
趙斗淳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南履懋
啓曰, 明日傳香承旨, 當爲齋宿, 左副承旨
趙斗淳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趙斗淳
, 以禮曹言啓曰,
永禧殿
酌獻禮, 每於間二年仲春, 稟旨擇吉事, 曾有定式矣, 酌獻禮吉日, 以何間推擇乎? 敢稟。 傳曰, 以四月旬前擇入。
○
趙斗淳
, 以禮曹言啓曰,
永禧殿
酌獻禮, 每於間二年仲春, 稟旨擇吉事, 曾有定式矣, 酌獻禮吉日, 以何間推擇乎? 敢稟。 傳曰, 以四月旬前擇入。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以
永禧殿
酌獻禮取稟草記, 傳曰, 以四月旬前擇入事, 命下矣。 酌獻禮吉日, 令日官
朴周煥
推擇, 則來四月初八日爲吉云, 以此日定行乎? 敢稟。 傳曰, 以此日爲之。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以
永禧殿
酌獻禮取稟草記, 傳曰, 以四月旬前擇入事, 命下矣。 酌獻禮吉日, 令日官
朴周煥
推擇, 則來四月初八日爲吉云, 以此日定行乎? 敢稟。 傳曰, 以此日爲之。
○
南履懋
, 以兵曹言啓曰, 來四月初八日, 大駕詣
永禧殿
親行酌獻禮時, 隨駕營門, 當爲磨鍊矣, 禁御兩營鄕軍, 則今旣停番, 何營軍兵隨駕, 何營軍兵留陣, 而禁軍及馬步軍, 以幾番幾哨磨鍊, 餘軍留營, 何以爲之乎? 敢稟。 傳曰, 依
太廟
展謁例爲之。
○
南履懋
, 以兵曹言啓曰, 來四月初八日, 大駕詣
永禧殿
親行酌獻禮時, 隨駕營門, 當爲磨鍊矣, 禁御兩營鄕軍, 則今旣停番, 何營軍兵隨駕, 何營軍兵留陣, 而禁軍及馬步軍, 以幾番幾哨磨鍊, 餘軍留營, 何以爲之乎? 敢稟。 傳曰, 依
太廟
展謁例爲之。
○ 傳于
趙斗淳
曰, 發遣吏郞, 諸執事淸齋與否, 摘奸以來。
○ 傳于
趙斗淳
曰, 發遣吏郞, 諸執事淸齋與否, 摘奸以來。
○ 傳于
李敦榮
曰, 留院公事入之。
○ 傳于
李敦榮
曰, 留院公事入之。
○ 以別兼春秋
金大根
·
洪鍾應
, 檢閱
朴齊憲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趙斗淳
曰, 只推。
○ 以別兼春秋
金大根
·
洪鍾應
, 檢閱
朴齊憲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趙斗淳
曰, 只推。
○ 以副應敎
金羽根
, 校理
李垿
·
趙秉憲
, 副校理
李鼎在
·
成遂默
, 修撰
洪鍾應
·
宋持養
, 副修撰
洪祐順
·
鄭德和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趙斗淳
曰, 只推。
○ 以副應敎
金羽根
, 校理
李垿
·
趙秉憲
, 副校理
李鼎在
·
成遂默
, 修撰
洪鍾應
·
宋持養
, 副修...
○
趙斗淳
, 以奎章閣言啓曰, 明日卽奎章閣奉審日次, 臣等進詣擧行之意, 敢啓。 傳曰, 後日次爲之。
○
趙斗淳
, 以奎章閣言啓曰, 明日卽奎章閣奉審日次, 臣等進詣擧行之意, 敢啓。 傳曰, 後日次爲之。
○
南履懋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 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當爲中日習射技放, 而國忌齋戒相値, 不得設行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南履懋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 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當爲中日習射技放, 而國忌齋戒相値, 不得設行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備邊司言啓曰, 疏廳求請之弊, 令泮長另究禁斷之方, 條列論報, 更爲稟處施行之意, 頃有所筵奏矣。 卽見成均館所報, 則其一, 無論京外儒生, 如無太學謹悉, 而先設疏廳, 則申明舊典, 自太學各別嚴禁, 主張儒生, 施罰懲勵, 亦爲指名報籌司, 繩以違越受敎之罪事也。 其一, 凡有治疏之事, 一日會議, 一日寫疏, 可以呈納, 而許多徵索推捉之弊, 專由於設置疏廳, 經歲經月, 作爲利窟故也。 自今凡儒生治疏, 必於本館內公廨中爲之, 仍爲伏閤, 無得別定處所, 而如是定式之後, 如有從他處治疏之事, 該儒生直爲移送法司, 亟施重勘事也。 其一,
明倫堂
郞館學儒生大議事治疏之所也, 事體自別, 方外疏儒, 毋得許會事也。 其一, 疏儒之憑藉求請, 稱以疏財者, 卽不過紙筆墨等物也, 自今疏儒受謹悉來會
泮宮
後, 疏紙筆默, 量其所入, 自本館上下書寫, 與使喚使令, 亦爲定送, 使之擧行, 而儒生來會者, 各自持飯事也。 其一, 疏儒之多日伏閤, 自多貽弊, 卽日捧入, 與曉諭退送間, 自廟堂申飭政院, 俾無久滯之患事也。 其一, 自今凡疏廳求請名色, 永爲防塞, 自廟堂知委於京各司及
八道
·
四都
校院等處, 俾爲揭板永遵之地, 自太學亦書示於齋學, 而此後若或有發簡求助之事, 則自簡到處, 這這押送來隷於法司, 査出其主張之人, 施以刑配事也。 今此諸條, 實爲防弊之要道, 如是永遵, 不復毁劃, 則士論自可增重, 雜類無敢假托, 而京外息擾, 民生受惠, 竝依所報, 一一施行, 另爲措辭捧甘於各司, 發關知委於諸道, 使知新頒朝令之如此, 而亦令太學及法司, 除尋常隨時察飭,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備邊司言啓曰, 疏廳求請之弊, 令泮長另究禁斷之方, 條列論報, 更爲稟處施行之意, 頃有所筵奏矣。 卽見成均館所報, 則其一, 無論京外儒生, 如無太學謹悉, 而先設疏廳, 則申明舊典, 自太學各別嚴禁, 主張儒生, 施罰懲勵, 亦爲指名報籌司, 繩以違越受敎之罪事也。 其一, 凡有治疏之事, 一日會議, 一日寫疏, 可以呈納, 而許多徵索推捉之弊, 專由於設置疏廳, 經歲經月, 作爲利窟故也。 自今凡儒生治疏, 必於本館內公廨中爲之, 仍爲伏閤, 無得別定處所, 而如是定式之後, 如有從他處治疏之事, 該儒生直爲移送法司, 亟施重勘事也。 其一,
明倫堂
郞館學儒生大議事治疏之所也, 事體自別, 方外疏儒, 毋得許會事也。 其一, 疏儒之憑藉求請, 稱以疏財者, 卽不過紙筆墨等物也, 自今疏儒受謹悉來會
泮宮
後, 疏紙筆默, 量其所入, 自本館上...
○ 正言
宋奎弼
疏曰, 伏以, 臣嶺外賤品, 倖竊科第, 而憃愚湔劣, 最居人下, 閑司漫職, 亦難堪任, 淸朝進取, 實非始望矣。 適因私故, 暫入都下, 薇垣除旨, 忽下於施舍淹伏之中, 庚牌儼臨, 光榮備至, 臣是何人, 得此於聖明之下也? 夫臺閣之任, 地望淸峻, 苟非言議有素, 風裁可觀, 則固不足以膺是任, 況如臣之百無肖似者, 何敢擬議, 而日事違傲, 分義惶阨, 冒昧出肅, 粗伸叩謝之忱, 而一向仍蹲, 慙悚冞切, 且臣近以風疾宿症, 將攝失宜, 昏暈完轉, 積有多日, 今方扶輿前行, 尋還故里, 而臺銜虛縻, 蠢動無路, 玆敢不避猥屑, 敢暴情實。 伏乞聖明, 俯垂憐悶, 特賜鐫改, 俾得安意調病, 生還鄕第焉。 臣於乞免之章, 不宜攙及他說, 而顧臣之於君, 猶子之於父也, 有懷無隱, 亦一天理之所當然, 故敢此尾陳, 伏惟殿下, 少垂察焉。 臣竊伏惟, 斯道之培養, 莫大於重儒, 世敎之扶植, 專在於崇德, 自古明王哲辟, 莫不以是爲致治之本, 而至於我國家, 列聖朝陶鑄之化, 卓越百王, 科目取士之外, 尤以隱逸爲貴, 苟或有修身樂道之士, 肥遯邱園, 德業行義, 有足以矜式多士, 裨補風敎, 則生也禮遇之, 沒也褒崇之, 其所以激勵興發之道, 靡不用極, 猗我東方, 獨以禮義, 見重於天下者, 何莫非積累培植之化, 則在今日殿下所以體而行之者, 夫豈無其道哉? 惟殿下, 法先王重儒崇德之義, 追列聖貴逸禮賢之謨, 以振士風, 以扶世道焉。 在昔宋臣之勉君也, 有曰, 欲法
堯
·
舜
, 當法祖宗, 臣雖至愚無聞, 獨不以祖宗朝盛德事, 爲殿下一誦之, 粗效其
堯
·
舜
是君之忱乎? 於乎,
嶠南
一方, 卽古所稱
鄒魯
之鄕, 而先賢輩出之地也, 列聖朝眷遇之重, 顧當, 何如, 而挽近以來, 士風漸降, 前輩之典刑莫追, 鄕里之禮俗不復, 此莫非爲士者趨向之迷其方, 而亦恐聖化之或有所未究於導率也。 方今聖明在上, 群彦布下, 其於漸摩之方, 寧或少忽, 而臣不敢知崇儒重道之政, 果無所一分未盡者乎? 臣生長遐外, 聞見謏陋, 旣不能周知, 亦何敢妄言, 而但以臣所見言之, 臣之先師故逸掌令臣
鄭宗魯
, 身沒二十年, 尙無貤贈之恩, 旣有前承旨臣
姜世綸
之侍講陳奏, 又有前參判臣
柳台佐
之疏請褒贈, 而事下廟堂, 迄無建白, 今日朝廷之事, 孰有先於崇奬激勸之政, 而經年閱歲, 尙今寢滯者, 豈非斯文之闕典, 輿情之抑鬱者乎? 此臣之所以不能無憾於天地之大也。 以近事言之, 如故牧使臣
柳雲龍
, 故參議臣
李象靖
, 皆贈峻秩, 以聳一方之瞻頌, 而至於臣師, 睿鑑已燭, 公議旣發, 在聖朝象賢之典, 恐不當獨已也。 蓋臣之先師臣
鄭宗魯
, 卽故
文莊公
臣
鄭經世之祀孫
, 而淵源於先正臣
文純公李滉
之學, 乃間世之醇儒, 昭代之逸民也, 其學問德業, 著自先朝, 旌招禮遇, 逈出凡常, 非假臣愚之言, 闡發其萬一, 而惟其致知居敬之上, 發微闡幽之言, 一是
考亭
之旨訣, 允爲斯文之宗匠, 故南土多士之論, 居常致恨於位不稱德, 不能展布素蘊, 則今於其身沒之後, 特施優異之恩, 以樹風聲, 培養士氣者, 是亦殿下法祖宗之盛事也。 且臣管見, 竊以爲, 自古賢哲之任師道者, 所貴乎立言垂訓, 上有以羽翼前經, 下有以型範後學, 而今臣師之所著述, 迨至百有餘卷, 菽粟之味, 淵海之文, 足以發輝於聖經, 有功於吾道, 至若
顔子
一篇, 沈潛純粹之資, 博文約禮之學, 默契於心而微四子之有傳, 慨復聖之獨闕, 採輯成書, 所以發前人之未發也, 吁, 其造詣之深, 踐履之篤, 如此卓異, 而湮沒草莽, 掩晦不章, 則前後兩臣之所以陳請者, 蓋亦全嶺之公議也, 伏願更加淵思, 亟令回啓, 貤贈而節惠之, 則豈不有光於聖德, 而有補於世敎耶? 臣情切爲師, 不揆僭猥, 冒瀆崇嚴, 伏望聖明, 恕其妄而察其愚, 不以人廢言焉,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所陳令廟堂稟處, 爾其勿辭察職。
○ 正言
宋奎弼
疏曰, 伏以, 臣嶺外賤品, 倖竊科第, 而憃愚湔劣, 最居人下, 閑司漫職, 亦難堪任, 淸朝進取, 實非始望矣。 適因私故, 暫入都下, 薇垣除旨, 忽下於施舍淹伏之中, 庚牌儼臨, 光榮備至, 臣是何人, 得此於聖明之下也? 夫臺閣之任, 地望淸峻, 苟非言議有素, 風裁可觀, 則固不足以膺是任, 況如臣之百無肖似者, 何敢擬議, 而日事違傲, 分義惶阨, 冒昧出肅, 粗伸叩謝之忱, 而一向仍蹲, 慙悚冞切, 且臣近以風疾宿症, 將攝失宜, 昏暈完轉, 積有多日, 今方扶輿前行, 尋還故里, 而臺銜虛縻, 蠢動無路, 玆敢不避猥屑, 敢暴情實。 伏乞聖明, 俯垂憐悶, 特賜鐫改, 俾得安意調病, 生還鄕第焉。 臣於乞免之章, 不宜攙及他說, 而顧臣之於君, 猶子之於父也, 有懷無隱, 亦一天理之所當然, 故敢此尾陳, 伏惟殿下, 少垂察焉。 臣竊伏惟, 斯道之培養, 莫大於重儒, 世敎之扶植, 專在於崇德, 自古明王哲辟, 莫不以是爲致治之本,...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