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철종 3년
1852년 (임자)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23책(탈초본 2536책) 철종 3년 11월 18일 갑자
1852년 咸豊(淸/文宗) 2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都承旨
金炳國
。 左承旨
沈敦永
。 右承旨
趙然昌
。 左副承旨
金基纘
。 右副承旨
睦仁栽
。 同副承旨
徐堂輔
。 注書
李崙夏
鄭東奎
。 假注書。 事變假注書。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入直 軍士의 中日習射를 위해 標信을 청하는 都摠府의 啓
○ 都摠府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中日習射技放, 請出標信。 傳曰, 知道。
○ 都摠府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中日習射技放, 請出標信。 傳曰, 知道。
○ 政院啓曰, 明日
純宗大王
追上尊號, 大王大妃殿加上尊號議定時, 時·原任大臣·九卿·館閣堂上·六曹參判·三司長官·禮曹參議, 當爲進參竝待開門, 命招與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政院啓曰, 明日
純宗大王
追上尊號, 大王大妃殿加上尊號議定時, 時·原任大臣·九卿·館閣堂上·六曹參判·三司長官·禮曹參議, 當爲進參竝待開門, 命招與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議號時, 三司長官當爲進參。 而大司憲
趙亨復
在外,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又啓曰, 議號時, 三司長官當爲進參。 而大司憲
趙亨復
在外,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兵曹啓曰, 明日
仁政殿
親臨, 受百官進箋時, 本曹堂上當爲進參。 而參知
李秉文
有身病, 不得進參, 令政院稟旨變通, 仍令該曹口傳差出, 待下批牌招, 以爲進參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許遞。
○ 兵曹啓曰, 明日
仁政殿
親臨, 受百官進箋時, 本曹堂上當爲進參。 而參知
李秉文
有身病, 不得進參, 令政院稟旨變通, 仍令該曹口傳差出, 待下批牌招, 以爲進參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許遞。
李魯奎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吏曹口傳政事, 以
李魯奎
爲兵曹參知。
○ 吏曹口傳政事, 以
李魯奎
爲兵曹參知。
金箕晩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大司憲前望單子入之,
金箕晩
落點。
○ 大司憲前望單子入之,
金箕晩
落點。
○ 政院啓曰, 卽者兵曹郞廳來言, 明日殿座時, 別侍衛不可不備。 而行判書
李鶴秀
在外, 不得擧行云,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次堂擧行。
○ 政院啓曰, 卽者兵曹郞廳來言, 明日殿座時, 別侍衛不可不備。 而行判書
李鶴秀
在外, 不得擧行云,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次堂擧行。
○ 傳曰, 召對爲之。
○ 傳曰, 召對爲之。
○ 傳曰, 明日出宮門路, 以
協陽門
爲之。
○ 傳曰, 明日出宮門路, 以
協陽門
爲之。
○ 備邊司啓曰, 卽見
忠淸
水使
李南軾
啓本, 則以爲,
泰安安興鎭
漂到異國人五名。 聞其言語, 則啁啾難通, 以書問之, 亦不能答之, 萬無通情之路, 列書
鄧
·
萊
·
湖
·
蘇
等州邑示之, 則手指
鄧州
。 而船中積庤魚物, 想必漢淸人之漁商漂到者也。 下送京譯官, 詳細問情, 恭俟朝家處分爲辭矣。 漂人問情時, 本道之或請京譯, 亦有已例, 而今此漂人, 則旣不識字, 尤無以通情, 分付該院, 以解事漢譯一人, 各別擇送, 以爲詳細問情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備邊司啓曰, 卽見
忠淸
水使
李南軾
啓本, 則以爲,
泰安安興鎭
漂到異國人五名。 聞其言語, 則啁啾難通, 以書問之, 亦不能答之, 萬無通情之路, 列書
鄧
·
萊
·
湖
·...
○ 壬子十一月十八日巳時, 上御
熙政堂
。 日講入侍時, 日講官
趙秉駿
, 參贊官
趙然昌
, 檢討官
權應夔
, 記事官
李崙夏
·
金完植
·
徐相至
, 各持
孟子
第五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仍開卷。
秉駿
讀自以大夫之招, 止不聽則去, 仍奏釋義。 上命授書算于
秉駿
, 上讀新受音十遍訖。
秉駿
還納書算。 上曰, 文義以次奏之。 上曰, 欲其入閉之門者, 猶招虞人不以皮冠而以旌之意也。
秉駿
曰, 招之不以其道, 卽欲入閉門之意也。 上曰, 君子所履, 小人所視, 何謂也?
秉駿
曰,
孟子
以周道譬義路, 君子能履此道, 而小人則視而爲法矣。 上曰, 如砥者平坦大道之謂乎?
秉駿
曰, 然矣。
應夔
曰, 君子之道, 小人爲法, 卽其宗旨也。 上曰,
孟子
善士之語, 皆以友道言之耶?
秉駿
曰, 己之善苟非蓋於一鄕, 則不能友一鄕之善士, 至於一國天下皆然矣。 仍奏曰, 此章之義, 非徒韋布之所勉, 亦可以反隅於帝王之學。 夫人主之日親賢士大夫, 涵養薰陶者, 友善之義也。 燕閑之中, 溫繹經史, 動法古聖者, 尙友之義也。 今以我殿下講學言之, 非但日開經筵, 引接儒臣, 爲取善之方。 如讀
小學
, 則尙想
朱子
之遺訓, 讀
論語
, 尙想
夫子
天地之德, 讀
鄒經
, 則尙想
孟子
泰山
之像。 以至他書, 各隨其人, 而尙想, 勉勉不已, 緝熙光明, 以臻乎聖賢之域, 則尙友之義。 豈小補也哉? 伏願於此等處, 益加警省焉。
應夔
曰, 友字之義, 其意深長, 友有三益之道, 友有輔仁之義。 善士有隆殺之別, 而能友善士, 是亦善士也, 善士者瓌奇忠信才德之謂矣。 其人豈易多得, 惡可比屋居而朝暮遇, 與之相友乎? 行誼相孚, 論議相合, 則雖各居殊方, 遠隔間世, 便若至愛深交之友也。 故語曰千里一士, 若竝肩而立, 千歲一士, 若接踵而起, 善士之難得如此矣。 世無其人乎, 則只可向方冊中求之, 此所謂頌其
詩
讀其
書
, 尙友古之人也。 古人事蹟, 錯落橫縱於黃卷之中。 況帝王之學, 尤有所重, 對越書籍, 潛心玩索, 則經法謨訓, 明鑑在前, 格致問學, 良師在傍, 開卷有得, 方寸炯然。 不期至於沛決江河, 三益輔仁之道, 孰有大於此乎? 上曰,
萬章
不俟駕之問似非矣。
秉駿
曰,
孔子
時方仕魯, 故以其職就召, 與士之不見諸侯有異。 而
萬章
未達於進就之當否, 復有此疑問也。
應夔
曰,
萬章
爲人質鈍, 不見諸侯, 不俟駕屨, 卽聖人去就間精微之義也。
萬章
豈能知之乎? 上曰, 如
萬章
言, 有官守者, 皆當不往矣。
應夔
曰, 然矣。 上曰,
齊宣王
之勃然變色, 甚慨然矣。
秉駿
曰, 然矣。
應夔
曰, 枉道見賢, 猶欲入閉門之義, 聖敎已領會大旨矣。 臣無容敷陳, 而賢人出處, 嶄然有截鐵之守,, 苟有尊德樂道之主, 能以緇衣好賢之心, 勤干旄玉帛之禮, 則爲賢人者, 荷知遇之恩, 感誠禮之篤, 翩然羽儀, 展布素蘊。 不負我幼學壯行之本志, 未始不爲賢者之可樂。 而若微文末節之間, 或見誠禮之虧忽, 則望望然去之若浼。 寧枯死巖穴, 決不欲以枉道從君, 此虞人所以死不往於非其招也。
段干木
·
泄柳
·
申詳
, 不過是戰國自好之士, 而或踰垣而走, 或拒門而不納, 亦審於榮辱之分, 嚴於去就之節而然也。 不如此, 浸浸然是貪戀冒進患得失之一鄙夫耳。 故
禮之檀弓篇
曰, 齊當大饑, 有餓者蒙袂輯屨, 貿貿然來, 其饑餓困頓之狀, 去死如紙, 僅存喉下一縷。 有
黔敖
者, 憐其饑而愍其將死, 請與飮食曰嗟來食。 餓者揚其目而視之曰, 予惟不食嗟來之食, 以至於斯, 終亦不食而死。 此固過於悻悻然, 君子許其志尙矣。 愍饑請食, 本出好意, 濱死一飯, 優可活命, 而嗟來之說, 辱莫甚焉。 故與其受辱而生, 毋寧不食而死。 雖百死塡壑, 而不失所守, 其志尙豈不確然凜烈乎? 賢人榮辱之分, 其嚴如此, 人君見賢之道, 其難又如此。 伏願省察焉。
然昌
曰, 講官儒臣, 以友善尙友, 敷衍仰達, 臣無容更陳。 而友道之有益於人大矣, 至若友善尙友, 爲尤切於君德也。 就以友善言之, 人君好善之心, 優於天下, 則天下之善士, 其將于于而來, 昌言嘉謨, 日進於前, 則此便是朋友間切偲之義也。 就以尙友言之, 聖賢之嘉言善行, 良法美規, 載在方冊。 苟能臨文討論, 心得躬行, 視之若益友在傍, 麗澤相資, 則此便是論古尙友之義也。
禮
曰今人與居, 古人與稽, 君子之友善尙友, 於此可見。 惟殿下念哉。 上掩卷, 上命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壬子十一月十八日巳時, 上御
熙政堂
。 日講入侍時, 日講官
趙秉駿
, 參贊官
趙然昌
, 檢討官
權應夔
, 記事官
李崙夏
·
金完植
·...
○ 壬子十一月十八日申時, 上御
熙政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睦仁栽
, 檢校直閣
申錫禧
, 侍讀官
朴珪壽
, 檢討官
權應夔
, 記事官
李崙夏
·
金完植
·
徐相至
, 各持
通鑑
第七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仍開卷。 上曰, 上番讀之。
珪壽
讀自十五年
曹操
, 止處實禍也。 上曰, 文義奏之。
珪壽
釋義訖。 上曰, 此是
操
矯飾之言也。
珪壽
曰, 然矣。 上曰, 下段慕虛名處實禍之語, 亦巧辭也。
珪壽
曰, 謂欽慕虛名, 而解釋兵權, 則爲人所害, 徒受實禍也。 仍奏曰, 當是時,
操
亦自知不臣之跡, 頗爲他人所覰, 故爲此飾辭, 欲以掩獲粧撰也。
操
之才智, 足以愚一世耳目久矣。 漢室衰亂, 群雄竝起,
操
方挾天子令諸侯, 自
操
一邊人觀之。 雖如
劉備
者, 反似不利於帝室, 而
操
之征伐捍禦, 有似漢朝之勳臣。 一時士大夫, 皆被其欺瞞, 獨
諸葛孔明
, 隱居草野, 若不以當世事經心。 而默識義理, 先覘
操
之爲漢賊, 實由
孔明
讀書明理, 胸中正大光明故耳, 豈不偉哉? 上曰, 下番讀之。
應夔
讀自
劉表
故吏士, 止亦慮此也。 上曰, 文義奏之。
應夔
釋義訖。 仍奏曰, 東吳所以固國自守之道, 只是
長江
天塹之險, 而
荊州
地勢, 據在上流, 形便之勝, 尤是四通用武之國也。 據此者有呑吳之計, 輕舸順流, 朝發而夕至, 呼吸之頃,
荊州
之軍, 已抵心腹矣。 自吳人視之, 其要害血爭之地, 決不可暫時借人。 而
劉表
之時, 則
表
非梟雄之才, 又無四方之志, 只是坐保
江
·
漢
之間。 時人比之守戶之狗, 故吳亦視之等閑
劉備
之雄略, 非
表
之可比也。 吳豈欲借上流用武之國, 視之等閑如
劉表
者流乎?
瑜
之此言, 非獨爲
荊州
之地, 其意專欲絆縶
劉備
, 以絶後患之計。 而
權
之不從, 天也。
備
於此時, 雖非王公之尊位, 然自任以興復大業, 其自爲身地, 當不輕而重, 奈之何率爾遽行, 躬蹈虎尾乎? 語曰千金之子, 坐不垂堂, 爲人上者, 奈何不戒?
孔明
之諫行, 金石之論, 而違拒不從, 輕身涉險, 幾陷不測, 亦惡在乎言聽計用, 托契魚水之意歟? 但天命有屬, 幸得脫身逃歸。 然幾不能免於駴機, 此是徑情直行之失矣。 上曰,
瑜
亦知人之善者也, 故能知
劉備
矣。
應夔
曰, 然矣。 其雅量高致, 在吳亦如漢之
諸葛
矣。 上曰, 參贊官讀之。
仁栽
讀自
周瑜
詣京, 止
巴丘
。 上曰, 文義奏之。
仁栽
釋義訖。 上曰,
瑜
之猝病, 何也?
仁栽
曰, 疾病之來, 所不免。 而蓋
瑜
之病, 無或因三氣之祟, 又或因偶然得病, 此是未可知也。 將死之時, 吳將中可薦者亦多, 而特擧
魯肅
者, 蓋爲將之道, 非獨勇武, 必也忠直寬厚, 臨事不苟, 凡所措處, 皆得其當, 然後始乃可將矣。 諸將中
肅
之爲人然焉, 故
瑜
所以薦之也。 上曰,
魯肅
爲漢邊稍親近也。
仁栽
曰, 然矣。
魯肅
持心忠厚, 故能知爲
備
, 以時勢觀之, 人莫不附
操
。 而
劉備
則到處見敗, 誰肯助援? 然而
赤壁
之說
權
救
備
,
荊州
之勸
權
借
備
, 都是
魯肅
之力也。
珪壽
曰,
魯肅
爲漢之事, 何以料燭乎? 上曰, 以曾有致書之事故知之也。
應夔
曰,
魯肅
謹厚長者, 非特將才, 蓋決機於兩陣之間, 奇變百出, 則固不及
瑜
。 然其忠殼之質, 有勝於
瑜
矣。 以
瑜
狹隘之量, 氣味似不相合, 而終擧此人者, 卽有深知之明故也。
應夔
曰,
張魯
,
張良
之後也。 上曰, 甚遼遠矣。
仁栽
曰,
張魯之父
, 卽所謂五斗米賊, 其術如
張角
之類也。 上曰, 五斗米賊, 何謂也?
仁栽
曰,
張魯之父
, 以符呪稱以療治人病, 輒受五斗米, 故有此號也。 上曰,
張魯
事竟如何?
應夔
曰, 終爲賊徒, 據有
漢中
, 始爲
曹操
所討平, 而其地則終屬於
劉備
矣。
應夔
曰,
瑜
死之後,
權
甚惜之, 取
瑜女
爲其子
登之婦
, 以其女爲
瑜子循之婦
矣。 上曰,
孫權
不忘
周瑜
故也。
仁栽
曰,
權
聞
瑜
死, 慟哭嗟惜, 竟爲胥婚矣。
應夔
曰, 此所謂內託骨肉之親者也。 上曰, 閣臣讀之。
錫禧
讀自初
程普
, 止結友而別。 上曰, 文義奏之。
錫禧
釋義訖。 上曰, 結友而別, 何謂也?
錫禧
曰,
肅
方向
潯陽
, 故路過
蒙
所而仍別也。 上曰, 拜其母, 何也?
錫禧
曰, 旣結好友, 升堂拜母, 共處子孫之列, 古有此俗矣。 仍奏曰,
周瑜
謀略勳業, 卓越於人, 而
程普
每加凌侮,
瑜
折節下之, 終不與校。 此卽長處, 而便有儒者氣像。 且若
廉
·
藺
之先國後私, 同受重任, 不可相惡, 故
普
亦後乃自覺矣。 上曰,
普
自以年高侮
瑜
乎?
應夔
曰,
普
是
孫堅
時宿將, 故自以爲舊物而然矣。
錫禧
曰, 吳多人才, 如
周瑜
·
魯肅
·
程普
·
呂蒙
。 而
孫權
, 卽竊據偏邦之君也。 然其勸臣以讀書, 有若識治體者, 此是卓然處也。 上曰,
蒙
之少也, 不能識字, 故有此言耶?
仁栽
曰, 然矣。
錫禧
曰,
魯肅
勸
權
以
荊州
借
備
, 爲
備
則雖善, 而爲吳則失計也。
肅
非爲漢而背吳, 欲協力而拒
操
之意, 然其見事則未爲得也。
應夔
曰,
周瑜
之計, 則欲竝據
荊
·吳, 使天下大勢, 皆歸於
權
。
魯肅
則與
備
合力, 以討
操
爲務, 其見勢各異而然也。
錫禧
曰,
劉備
方東敗西喪, 人罕知其爲雄, 惟
曹操
之桀黠能知之, 以爲天下英雄, 惟使君與
操
耳。
周瑜
之明達, 又能知
備
, 故以爲蛟龍得雲雨, 恐非池中物。
權
若知
備
之雄, 而自度不能制之, 則必不借
荊州
矣,
備
亦知
權
若知己, 則必色斯擧矣, 不留於
權
耳。
仁栽
曰,
瑜
之慮
備
深矣。 故築宮館積玩好, 使不得有他志, 又各處
羽
·
飛
, 使爲己用矣。 上曰,
瑜
之拘滯
劉備
, 其爲吳之計, 則可爲善矣。
應夔
曰, 博士之義, 閣臣釋義時已備陳。 而
漢明帝
, 承
光武
崇儒重道之風, 師事
桓榮
, 創行三老
五經
之禮。 而古制大備, 又置五經博士十四家,
五經
者
易
·
詩
·
書
·
春秋
·
禮記
也。
易
四家
施氏
·
孟氏
·
梁丘賀
·
京房
,
施
·
孟
只傳其姓, 而史失其名。
詩
三家
申公
·
轅固
·
韓嬰
,
書
三家
歐陽和伯
·
夏侯勝
·
夏侯建
,
勝
·
建
叔侄也, 故世稱
大
·
小夏侯
。
尙書
·
春秋
二家
嚴彭祖
·
顔安樂
,
禮記
二家
戴德
·
戴聖
兄弟也, 故亦稱
大戴禮
·
小戴禮
, 合爲十四家。 而使士之學者, 各專治一經, 則觸類傍通, 此漢儒專門之學也, 東漢儒術之盛, 實基於此矣。
珪壽
曰,
周瑜
·
魯肅
·
呂蒙
諸人之事, 非無可取, 臣則竊嘗有慨然者矣。 雖以
孫權
言之, 其據有
江東
, 卽乃父之受命於漢朝者也。 至若東吳諸人, 孰非漢室臣子歟? 當此時, 帝室寄命於
操
賊, 不絶如綫。 而
劉備
之爲人傑,
關
·
張
之爲虎將, 如
周瑜
者旣知之。 若欲同心戮力, 共奬王室, 則非斯人, 將誰與謀之乎? 以東吳之衆,
瑜
·
蒙
之智力, 協助
劉備
·
諸葛
, 則除
操
興漢之烈, 其必有濟。 而
瑜
·
蒙
輩之意, 終未有出此計者, 未知其竭力輔成
孫氏
之業, 竟欲何爲乎? 上曰, 此時英雄, 皆各據方隅, 自爲之計而已故也。 若群雄合力, 則一
曹操
, 何難除去乎?
珪壽
曰, 然矣。 爲士者貴識大義, 以此論之, 如
瑜
·
蒙
者, 雖有才智之可取, 安可比論於
孔明
乎? 上曰, 可勝言耶? 上掩卷。 上命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壬子十一月十八日申時, 上御
熙政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睦仁栽
, 檢校直閣
申錫禧
, 侍讀官
朴珪壽
, 檢討官
權應夔
, 記事官
李崙夏
·...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