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1년
1864년 (갑자)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27책(탈초본 2676책) 고종 1년 4월 13일 계미
1864년 同治(淸/穆宗) 3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朴珪壽
緣故出
。左承旨
金基纘
病
。右承旨
閔奎鎬
病
。左副承旨
權永秀
坐直
。右副承旨
金世鎬
坐
。同副承旨
申正熙
坐直
。注書
朴海哲
病
一員未差。假注書
安驥泳
仕直
金聲根
仕
。事變假注書
李泰永
仕
。
○ 上在
昌德宮
廬次。
○ 上在
昌德宮
廬次。
○
朴珪壽
啓曰, 左承旨
金基纘
, 右承旨
閔奎鎬
, 右副承旨
金世鎬
, 今日不爲仕進,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朴珪壽
啓曰, 左承旨
金基纘
, 右承旨
閔奎鎬
, 右副承旨
金世鎬
, 今日不爲仕進,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權永秀
曰, 呈告玉堂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傳于
權永秀
曰, 呈告玉堂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以左承旨
金基纘
, 右承旨
閔奎鎬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申正熙
曰, 只推。
○ 以左承旨
金基纘
, 右承旨
閔奎鎬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申正熙
曰, 只推。
○ 傳于
權永秀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權永秀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權永秀
曰, 泮長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傳于
權永秀
曰, 泮長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大司成前望單子入之,
趙雲周
落點。
○ 大司成前望單子入之,
趙雲周
落點。
○
權永秀
, 以議政府言啓言,
同文彙考
之未及續刊, 已近十年矣。定例所在, 委屬可悶, 大護軍
趙徽林
, 校正堂上差下, 使之檢飭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權永秀
, 以議政府言啓言,
同文彙考
之未及續刊, 已近十年矣。定例所在, 委屬可悶, 大護軍
趙徽林
, 校正堂上差下, 使之檢飭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果單
趙寧夏
。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果單
趙寧夏
。
○
申正熙
, 以義禁府言啓曰, 全羅監司
鄭健朝
狀啓, 泰仁前縣監
成載瑋
, 不可以已遞而勿論, 其罪狀, 令攸司稟處事判付內, 令該府拿問嚴勘事, 命下矣。
成載瑋
, 以兔山縣監, 時在任所云, 依例發遣府羅將, 拿來, 何如? 傳曰, 待待命拿囚。
○
申正熙
, 以義禁府言啓曰, 全羅監司
鄭健朝
狀啓, 泰仁前縣監
成載瑋
, 不可以已遞而勿論, 其罪狀, 令攸司稟處事判付內, 令該府拿問嚴勘事, 命下矣。
成載瑋
, 以兔山縣監, 時在任所云, 依例發遣府羅將, 拿來, 何如? 傳曰, 待待命拿囚。
○ 左議政
趙斗淳
箚曰, 伏以喬封遽閟, 虞事荐成, 聖慕如初, 安所逮及? 臣於三都監別單下者, 滿心惶恧, 有不容自已者。臣以行狀文製述及拭梓宮若覆土擧行, 竝奉文豹之錫。夫儀式節次間周旋, 已非勞與勩之謂也, 而至於行狀, 則緣臣癃眊, 加之以奔走號遑, 汔未及纂次, 而潰于成矣。蓋製進之不拘早晩, 藉曰有從前已例, 究其怠忽, 罪固有之, 賞於何論? 用敢短牘首實。伏乞聖明, 仰稟慈旨, 亟賜收還, 不勝幸甚。取進止。答曰, 省劉具悉卿懇。卿其勿辭, 安心領受。仍傳于
金世鎬
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
○ 左議政
趙斗淳
箚曰, 伏以喬封遽閟, 虞事荐成, 聖慕如初, 安所逮及? 臣於三都監別單下者, 滿心惶恧, 有不容自已者。臣以行狀文製述及拭梓宮若覆土擧行, 竝奉文豹之錫。夫儀式節次間周旋, 已非勞與勩之謂也, 而至於行狀, 則緣臣癃眊, 加之以奔走號遑, 汔未及纂次, 而潰于成矣。蓋製進之不拘早晩, 藉曰有從前已例, 究其怠忽, 罪固有之, 賞於何論? 用敢短牘首實。伏乞聖明, 仰稟慈旨, 亟賜收還, 不勝幸甚。取進止。答曰, 省劉具悉卿懇。卿其勿辭, 安心領受。仍傳于
金世鎬
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
○ 行護軍
洪鍾雲
疏曰, 伏以玄封奄閟, 成事將屆, 仰惟聖慕, 益復如新, 而大小普慟, 曷有其淚? 仍伏念, 臣於日昨, 伏奉特旨下者, 以臣叨陪廞衛, 混紆爵賞, 進臣以嘉善階, 臣於是驚隕震惕, 歷屢日而莫省攸措也。噫, 臣卽先朝化育中一物耳, 偏荷天地幈幪之化, 雨露涵濡之澤, 裒然廁下大夫列者, 劣有年所, 遽遭崩坼之變, 攀龍有恨, 蓐蟻未遂, 九幽永隔, 萬事邃古。匪分院銜, 幸縻玆際, 獲霑執紼之役, 象昔縱扈之儀, 在心則恔於分已榮, 曷嘗有絲毫勞勩之可記, 而今乃以是而叨是恩, 寧不凜且愴歟? 況臣所叨之秩, 古所稱命德之器也。寵以車服, 位以卿月, 是豈如臣輕薄所可倫而儗之者也? 臣於夙夜咫尺, 橫經周旋於法筵之末者亦屢矣, 其蔑裂無似之狀, 蓋無逃於日月之則
〈明〉
, 不衷之戒, 猶屬臣身, 其於一初淸明之政, 豈不爲繁縷弊袴之累哉? 且臣以早孤餘喘, 參竊科第, 榮途一步, 無往非風樹之感。今玆二品之秩, 法當貤贈, 龍光所覃, 將及泉塗, 是至榮也, 大願也, 而倖會冥升之懼, 非臣愚陋所敢自幸也。此臣以左右揣量, 萬無承膺之計也, 玆敢披瀝陳懇。伏乞聖明, 察臣言之非出飭讓, 念官秩之不宜濫授, 仰稟東朝, 還收臣新授資級, 俾名器無褻, 私分獲安焉。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卿其勿辭行公。
○ 行護軍
洪鍾雲
疏曰, 伏以玄封奄閟, 成事將屆, 仰惟聖慕, 益復如新, 而大小普慟, 曷有其淚? 仍伏念, 臣於日昨, 伏奉特旨下者, 以臣叨陪廞衛, 混紆爵賞, 進臣以嘉善階, 臣於是驚隕震惕, 歷屢日而莫省攸措也。噫, 臣卽先朝化育中一物耳, 偏荷天地幈幪之化, 雨露涵濡之澤, 裒然廁下大夫列者, 劣有年所, 遽遭崩坼之變, 攀龍有恨, 蓐蟻未遂, 九幽永隔, 萬事邃古。匪分院銜, 幸縻玆際, 獲霑執紼之役, 象昔縱扈之儀, 在心則恔於分已榮, 曷嘗有絲毫勞勩之可記, 而今乃以是而叨是恩, 寧不凜且愴歟? 況臣所叨之秩, 古所稱命德之器也。寵以車服, 位以卿月, 是豈如臣輕薄所可倫而儗之者也? 臣於夙夜咫尺, 橫經周旋於法筵之末者亦屢矣, 其蔑裂無似之狀, 蓋無逃於日月之則
〈明〉
, 不衷之戒, 猶屬臣身, 其於一初淸明之政, 豈不爲繁縷弊袴之累哉? 且臣以早孤餘喘, 參竊科第, 榮途一步, 無往非風樹之感。今玆二...
○ 行護軍
金壽鉉
疏曰, 伏以靈景莫駐, 玄隧奄封, 宸慕冞切於羹墻, 普慟靡逮於弓劍。臣於是際, 忝叨執紼之列, 陪扈廞衛之內, 分宜自效, 勞於何有? 及伏見日昨賞典別單下者, 晉臣爲嘉善階, 臣誠惝怳震戄, 莫省攸措。夫是秩也, 參貳於上卿, 佐理於邦猷, 其簡選之愼重, 如虞之命德, 商之懋功, 上固不可以濫授匪德, 下不可以冒受罔功, 雖使優有才器, 茂著望實者當之, 莫不逡巡而退讓矣, 臣是何人, 敢膺此匪常之寵典乎? 臣本樗櫟不材, 輪扁無當, 而倖通朝籍, 瀼廁緋玉, 效蔑涓埃, 懼臨淵谷。今又以常分之所當趨走於終事之地者, 乃與終始勤勞於敦匠之諸臣, 混被隆眷, 不其僇盭於熙朝綜核之政乎? 臣若據所匪據, 視若儻來, 則負乘之冠, 不衷之譏, 猶屬臣身, 其爲貽累於則哲之明, 果何如也? 玆敢罄暴衷懇, 仰瀆崇嚴。伏乞聖慈, 俯賜鑑諒, 仰稟東朝, 將臣新授資級, 亟行收還, 俾公器重而私分安焉。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卿其勿辭行公。
○ 行護軍
金壽鉉
疏曰, 伏以靈景莫駐, 玄隧奄封, 宸慕冞切於羹墻, 普慟靡逮於弓劍。臣於是際, 忝叨執紼之列, 陪扈廞衛之內, 分宜自效, 勞於何有? 及伏見日昨賞典別單下者, 晉臣爲嘉善階, 臣誠惝怳震戄, 莫省攸措。夫是秩也, 參貳於上卿, 佐理於邦猷, 其簡選之愼重, 如虞之命德, 商之懋功, 上固不可以濫授匪德, 下不可以冒受罔功, 雖使優有才器, 茂著望實者當之, 莫不逡巡而退讓矣, 臣是何人, 敢膺此匪常之寵典乎? 臣本樗櫟不材, 輪扁無當, 而倖通朝籍, 瀼廁緋玉, 效蔑涓埃, 懼臨淵谷。今又以常分之所當趨走於終事之地者, 乃與終始勤勞於敦匠之諸臣, 混被隆眷, 不其僇盭於熙朝綜核之政乎? 臣若據所匪據, 視若儻來, 則負乘之冠, 不衷之譏, 猶屬臣身, 其爲貽累於則哲之明, 果何如也? 玆敢罄暴衷懇, 仰瀆崇嚴。伏乞聖慈, 俯賜鑑諒, 仰稟東朝, 將臣新授資級, 亟行收還, 俾公器重而私分安焉。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卿其勿辭行公。
○ 甲子四月十三日辰時, 上御
重熙堂
。勸講入侍時, 講官
金學性
, 參贊官
申正熙
, 檢討官
宋熙正
, 假注書
安驥泳
, 記注官
宋宅薰
, 別兼春秋
洪軒鐘
, 各持
小學
第一卷, 以次進伏訖。上曰, 史官分左右。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仍開卷。上曰, 講官着眼鏡, 可也。
學性
讀, 自志無虛邪, 止衣帶必飭, 仍釋義訖。上命授書算于
學性
, 上讀新受音, 至必執有德。上曰, 必字, 何義也?
學性
曰, 必字, 期必之辭也。上讀十遍訖,
學性
還納書算。上曰, 必就有德, 何義也?
學性
曰, 古人有言, 居, 視其所親, 又曰, 類類相從。蓋與善人居焉, 則自與之化而亦爲善人矣, 與惡人處焉, 則自與之化而亦爲惡人矣。是故, 學者之從遊居處, 必擇其有德之人而就之也。上曰, 夙興夜寐, 亦是難行之事乎?
學性
曰, 古語曰, 敬勝怠。苟能整齊嚴肅, 以敬爲主, 則自然志氣淸明, 勝其怠惰之心, 雖昧爽而起, 夜分而寐, 自不知其難矣。大抵爲學之法, 專一從事, 內外交修, 然後可以成德。志與心在內, 而曰毋虛邪, 曰必式者, 修其內也。行與顔色·衣帶在外, 而曰必正直, 曰整齊, 曰必飭者, 修其外也。表裏如一, 交修不懈, 又就有德而遊居, 以爲效則而觀感焉。其本則在於主敬, 言行動靜, 無時不敬, 無事不敬, 此則專一之謂也。雖以講學言之, 內而專心, 領略旨義, 外而口讀而出聲, 心口相應, 自無誤讀之患, 又有將進之效。今殿下, 前受新受之音, 猶久融會, 此必由於不得專一之致, 此等處, 另加勉㫋。
熙正
曰, 必就有德, 講官所奏, 誠然矣, 而修業之士, 雖優遊居處之時, 必就於有德之人, 進止有常, 然後德性可以薰陶, 工夫自有涵泳, 漸至於成人之美。非但士子之爲學而已, 人君亦於萬幾之暇, 多接賢士大夫, 討論經史, 朝夕納誨, 則將就之學, 自底於聖益聖之域矣。夜分始寐, 昧爽而起, 果是難行之事也。然而早寢晏起, 則四支怠惰, 狃於安逸, 凡百事爲, 無以成就。必也夜寐夙興, 志氣情明, 精神粹勵, 飭衣帶而有瞻視之尊, 整顔色而著肅敬之儀, 自無怠惰放逸之患矣。
正熙
曰, 講官所奏, 誠切實矣。內而心志, 旣誠實正直, 則外而顔色·衣帶, 自然整齊嚴肅矣。人之精神, 晝則汨於外物, 夜亦不能定靜, 以致昏倦怠惰矣。苟此心淸明, 無晝無夜, 純一湛然, 則外應萬事, 如鏡照物, 自然無懈怠之習, 而夙興夜寐, 實非難行之事也。
熙正
曰, 此章中志無虛邪之虛字, 與溫恭自虛之虛字, 字同而義異, 上文則虛已受人之謂也, 此章則無虛僞邪曲之謂也。上掩卷, 仍命史官就座。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甲子四月十三日辰時, 上御
重熙堂
。勸講入侍時, 講官
金學性
, 參贊官
申正熙
, 檢討官
宋熙正
, 假注書
安驥泳
, 記注官
宋宅薰
, 別兼春秋
洪軒鐘
○ 甲子四月十三日申時, 上御
重熙堂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權永秀
, 侍讀官
洪淳學
, 檢討官
宋熙正
, 直閣
李世用
, 假注書
安驥永
, 記注官
宋宅薰
, 別兼春秋
洪軒鐘
, 各持
小學
第一卷, 以次進伏訖。上曰, 史官分左右。上開卷。上曰, 上番讀之。
淳學
讀, 自志毋虛邪, 止衣帶必飭。上曰, 釋義。
淳學
釋義訖, 上曰, 下番讀之。
熙正
讀奏。上曰, 釋義。
熙正
釋義訖, 上曰, 參贊官讀之。
永秀
讀奏。上曰, 釋義。
永秀
釋義訖, 上曰, 閣臣讀之。世用讀奏。上曰, 釋義。
世用
釋義訖, 上曰, 史官以次讀之。
驥泳
·
宅薰
·
軒鐘
, 以次讀奏訖。上命授書算于
淳學
, 上讀十遍訖,
淳學
還納書算。上曰, 志毋虛邪, 何義也?
淳學
曰, 人無虛僞邪曲之志, 然後可以有正直之行, 而成就有德矣, 故學者之先正其志者, 良由以也。詩所謂思無邪之一言蔽者, 正謂此也。
熙正
曰, 中心擴充而純實無僞, 故曰毋虛也, 持身堅確而正直有常, 故曰毋邪也。上曰, 衣帶必飭, 何義也?
淳學
曰, 衣不整襟, 帶不整束, 則人之威儀, 無以整肅, 故必整齊衣帶, 然後中心之式, 乃可以見也。上曰, 讀書之要, 必當夙興夜寐, 而治國之要, 亦當夙興夜寐矣。
淳學
曰, 聖敎誠切當矣。夙興夜寐, 敬勤之意也, 非但學問者之良箴美規, 爲人君而尤所警省處也。昔
帝舜
, 鷄鳴而起, 孜孜爲善,
成湯
, 昧爽丕顯, 坐而待朝,
周宣王
, 將起視朝, 三問其夜, 而皆爲百世賢聖之君。此章中夙興夜寐四字, 爲帝王家克勤之謨也, 伏願體念焉。
熙正
曰, 非但讀書窮理之家, 以此一句爲良箴格語, 人君勤政之本, 亦在於此也。一日萬機之繁, 如或居逸而少忽, 則百工怠惰, 而庶事叢脞, 國不得爲國, 故在昔聖王之未明求衣, 宵衣旰食, 皆所以克勤之意也。
永秀
曰, 中心, 入于道德之心也。
朱子
曰, 不肯入于道德, 可惜。若其樂入于道德, 則何事不可濟, 何德不可成乎? 伏願留神于心字上, 入于道德焉。
世用
曰, 志毋虛邪之虛字·邪字, 卽不實不正之義也。大抵人無實正之志, 則其行必難正直, 而不可入於道德矣。是故, 古者聖賢敎人之法, 必先祛虛邪之志, 以爲成就道德之要也。上掩卷, 仍命史官就座。又命退, 諸臣以以退出。
○ 甲子四月十三日申時, 上御
重熙堂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權永秀
, 侍讀官
洪淳學
, 檢討官
宋熙正
, 直閣
李世用
, 假注書
安驥永
, 記注官
宋宅薰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