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5년
1868년 (무진)
1월
2월
3월
4월
윤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29책(탈초본 2733책) 고종 5년 11월 4일 정축
1868년 同治(淸/穆宗) 7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金輔鉉
。 左承旨
李源珪
。 右承旨
李應辰
。 左副承旨
朴承儒
。 右副承旨
鄭漢朝
。 同副承旨
南相善
。 注書。 假注書。 事變假注書。
○ 上在
景福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景福宮
。停常參·經筵。
○ 政院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政院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又啓曰, 大司憲
申應朝
, 執義
趙秉肅
, 掌令
金善柱
·
洪時衡
, 持平
奇陽衍
未肅拜,
鄭在晉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啓曰, 大司憲
申應朝
, 執義
趙秉肅
, 掌令
金善柱
·
洪時衡
, 持平
奇陽衍
未肅拜,
鄭在晉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啓曰, 同副承旨
南相善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同副承旨
南相善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兵曹口傅政事, 護軍
南廷順
。
○ 兵曹口傅政事, 護軍
南廷順
。
○ 都摠府啓曰, 副摠管
梁憲洙
, 以禁衛營中軍, 今日諸將官射會監試事,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都摠府啓曰, 副摠管
梁憲洙
, 以禁衛營中軍, 今日諸將官射會監試事,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以同副承旨
南相善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 以同副承旨
南相善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 議政府啓曰, 卽見
咸鏡
監司
李興敏
狀啓, 則
富寧府湖津及連津
漂到大國人二名, 問情則俱是琿春人, 而船隻一是完固, 一是破傷, 渠願同船還歸,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同歸一船, 事旣便好, 而依願許施, 亦是柔遠之意也。衣袴供饋與護送等節, 使之着意擧行, 漂破船材, 彼人所見處燒火事, 分付, 何如? 傳曰, 允。
○ 議政府啓曰, 卽見
咸鏡
監司
李興敏
狀啓, 則
富寧府湖津及連津
漂到大國人二名, 問情則俱是琿春人, 而船隻一是完固, 一是破傷, 渠願同船還歸,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同歸一船, 事旣便好, 而依願許施, 亦是柔遠之意也。衣袴供饋與護送等節, 使之着意擧行, 漂破船材, 彼人所見處燒火事, 分付,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萊府
鄕接慰官, 例以道內文堂下守令差送, 而
梁山
, 卽其最近邑也。以此元定, 實合兩便, 待日後有窠, 文臣差遣之意, 分付銓曹, 使之永爲定式,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萊府
鄕接慰官, 例以道內文堂下守令差送, 而
梁山
, 卽其最近邑也。以此元定, 實合兩便, 待日後有窠, 文臣差遣之意, 分付銓曹, 使之永爲定式, 何如? 傳曰, 允。
○ 義禁府啓曰, 因
慶尙道
暗行御史
李容直
書啓吏曹回啓內,
宜寧
前縣監
徐有英
,
安義
前縣監
李德翼
,
金川
察訪
鄭壽龍
, 繡啓旣請令攸司稟處, 更無可論爲辭矣。
李德翼
, 下去
京畿果川地
,
徐有英
, 下去
水原地
,
鄭壽龍
, 時在任所云, 依例發遣府羅將, 竝拿來, 何如? 傳曰, 待待命拿囚。
○ 義禁府啓曰, 因
慶尙道
暗行御史
李容直
書啓吏曹回啓內,
宜寧
前縣監
徐有英
,
安義
前縣監
李德翼
,
金川
察訪...
○ 吏曹啓曰, 今此冬至祭祭官, 依近例, 刑官司甕院
[司饔院]
官員年六十以上人, 通瀜塡差, 而其中時無職名人, 令該曹口傳付軍職, 何如? 傳曰, 允。
○ 吏曹啓曰, 今此冬至祭祭官, 依近例, 刑官司甕院
[司饔院]
官員年六十以上人, 通瀜塡差, 而其中時無職名人, 令該曹口傳付軍職,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今此冬至祭祭官, 當爲磨鍊, 而玉堂乏少, 時任玉堂塡差以入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又啓曰, 今此冬至祭祭官, 當爲磨鍊, 而玉堂乏少, 時任玉堂塡差以入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御營廳啓曰, 本廳軍色從事官
李纘夏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御營廳啓曰, 本廳軍色從事官
李纘夏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兵曹啓目粘連, 觀此
公忠左道
暗行御史
韓敬源
書啓, 則
忠州
營將
金東奭
段, 譏捕截嚴, 邪類庶無遺育, 邑鎭相孚, 校卒不得橫侵。
西原
營將
李敎一
段, 夙抱有爲之才, 尙懷不卑之志, 痛戢校卒橫肆之習, 遂絶村里穿窬之警。前兵虞候
金煥鑑
段, 捐廩況四百兩備補, 城堞改觀, 捧倉糴三千石平量, 軍民興頌, 佩竹之日, 不以一毫自私, 遞瓜之時, 遂至千里無糧。上項兩鎭將之或譏捕嚴截, 邪類無遺, 或痛戢橫肆, 遂絶穿窬, 虞候之捐廩四百兩之修補, 捧糴三千石之平量, 不以一毫自私, 遂至遞改無糧, 俱極嘉尙, 似當施以兒馬賜給之典, 係干恩賞, 不敢擅便, 上裁敎是白乎旀, 其餘虞候等, 別無優績, 亦無顯疪, 竝只置之, 何如? 啓依回啓施行爲良如敎。
○ 兵曹啓目粘連, 觀此
公忠左道
暗行御史
韓敬源
書啓, 則
忠州
營將
金東奭
段, 譏捕截嚴, 邪類庶無遺育, 邑鎭相孚, 校卒不得橫侵。
西原
營將
李敎一
段, 夙抱有爲之才, 尙懷不卑之志, 痛戢校卒橫肆之習, 遂絶村里穿窬之警。前兵虞候...
○ 義禁府啓目,
永柔
前縣令
洪元鍾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義禁府啓目,
永柔
前縣令
洪元鍾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自,
利原
前縣監
南文翼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自,
利原
前縣監
南文翼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江陵
前府使
趙命夏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江陵
前府使
趙命夏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舒川
前郡守
金聲豹
原情云云。 問目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舒川
前郡守
金聲豹
原情云云。 問目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定州
前冊客
安洵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定州
前冊客
安洵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平壤
庶尹
申泰鼎
原情云云。 傳旨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淸,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平壤
庶尹
申泰鼎
原情云云。 傳旨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淸, 何如? 啓, 除刑推議處爲良如敎。
○ 又啓目,
碧潼
前郡守
金箕弘
原情云云。 傅旨內辭緣, 泛稱遲晩, 所當請刑是白乎矣, 曾經宣傳官, 勿爲請刑, 載在法典, 議處, 何如? 啓依允。
○ 又啓目,
碧潼
前郡守
金箕弘
原情云云。 傅旨內辭緣, 泛稱遲晩, 所當請刑是白乎矣, 曾經宣傳官, 勿爲請刑, 載在法典, 議處, 何如? 啓依允。
○ 又啓目,
昌城
前府使
權聖根
原情云云。 傳旨內辭緣, 泛稱遲晩, 所當請刑是白乎矣, 曾經宣傳官, 勿爲請刑, 載在法典, 議處, 何如? 啓依允。
○ 又啓目,
昌城
前府使
權聖根
原情云云。 傳旨內辭緣, 泛稱遲晩, 所當請刑是白乎矣, 曾經宣傳官, 勿爲請刑, 載在法典, 議處, 何如? 啓依允。
○ 戊辰十一月初四日巳時, 上御
麟趾堂
。 進講入侍時, 講官
金世均
, 參贊官
鄭漢朝
, 檢討官
權命菊
, 假注書
金禹鉉
, 記事官
崔鳳九
·
李元用
,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仍開卷。
世均
讀自
子路
曰君子亦有尙勇乎, 止其終也已, 仍奏釋義訖。上命授書算于
世均
, 上讀新受音十遍訖。
世均
還納書算。上曰,
夫子
於
子路
尙勇之問, 不曰仁曰賢, 而必以義答之者, 何也?
世均
曰, 仁是萬善之首也, 賢是有德者之統稱也。至於義, 卽事理之所當者, 勇, 宣裁度事理, 以適於義行之也。苟或無所忖度, 直情徑行, 君子而爲亂, 小人而爲盜, 故勇不得不尙義, 而智·仁·勇三者, 爲達德也。蓋
子路
之失, 在好勇, 故
夫子
之訓如此。
胡氏
云,
子路
初見
孔子
時問答者, 似是矣。若學進之後, 宜無是問也。 上曰, 何必以不孫爲勇, 以訐而爲直耶?
世均
曰, 加人無禮, 雖近於勇, 而其實則不孫也。發人陰私, 似若乎直, 而其實則訐也。
子貢
之病在方人, 故
夫子
之答如是。
夫子
之所惡, 戒人也,
子貢
之所惡, 自警也。惡稱人之惡者, 卽樂道人善之意也, 惡下流而訕上者, 卽在下位而不援上之意也。至於惡勇·惡果敢二節, 且近於
子路
, 先儒以爲
子路
·
子貢
同侍問答云者, 亦似然矣。女子小人, 近之則不孫, 遠之則怨者, 乃治家治國最要之言也。
易
之遯曰, 君子以遠小人, 不惡以嚴。
朱子
曰, 狎昵惡少, 久必受其誣。卽此章之旨, 而苟果莊而莅之, 愛而畜之, 宜無此患, 是君子所當銘着于心者也。四十而見惡, 其終也已, 必以四十爲言者, 人年四十, 乃成德之時, 而若過此, 則神精日衰, 有退無進, 故於此見惡, 則其人不足觀也。此與四十五十無聞, 其餘不足畏之語, 略相同焉, 勉人及時, 遷善改過之意也。又奏曰, 勇有適義之勇, 有血氣之勇。審察其適於義, 而斷而行之者, 可用之勇也。若徒憑血氣, 以爭鬪爲能者, 是不可用之勇也。 上曰, 上篇三戒, 戒之在鬪者是也。血氣之勇, 將焉用之哉?
世均
曰, 聖敎至當矣。血氣之勇, 不足以爲勇也。又奏曰, 今日所講, 自止稍多矣。伏想此月之內, 畢講
論語
矣。 上曰, 予意固欲於此月內畢講, 而又有諸講官之言而然矣。
世均
曰, 來月慶禮在邇, 聖心尤將畢講於今月, 輿情益不勝慶祝欽仰之至矣。 上曰, 此冊似可此月內畢講矣。
世均
曰, 誠然矣。
○ 戊辰十一月初四日巳時, 上御
麟趾堂
。 進講入侍時, 講官
金世均
, 參贊官
鄭漢朝
, 檢討官
權命菊
, 假注書
金禹鉉
, 記事官
崔鳳九
·...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