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14년
1877년 (정축)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1책(탈초본 2837책) 고종 14년 4월 21일 병오
1877년 光緖(淸/德宗) 3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尹秉鼎
病
。行左承旨
李承五
病
。右承旨
李憲稙
病
。左副承旨
金永穆
病
。右副承旨
朴容大
坐直
。同副承旨
趙準永
坐直
。注書
李萬敎
病
一員未差。 假注書
金性默
仕
李輔榮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趙圭錫
仕
。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朴容大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中日習射技放, 請出標信, 傳曰, 知道。
○
朴容大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中日習射技放, 請出標信, 傳曰, 知道。
○
趙準永
啓曰, 來二十五日朝參日次矣, 敢稟。 傳曰, 停。 又啓曰, 明日親臨放榜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趙準永
啓曰, 來二十五日朝參日次矣, 敢稟。 傳曰, 停。 又啓曰, 明日親臨放榜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朴容大
啓曰, 合辭許久闕啓, 事甚未安。 除在外外, 未肅拜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朴容大
啓曰, 合辭許久闕啓, 事甚未安。 除在外外, 未肅拜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趙準永
曰, 檢校直提學
李鎬俊
, 檢校直閣
李喬翼
·
金永哲
, 檢校減下。
○ 傳于
趙準永
曰, 檢校直提學
李鎬俊
, 檢校直閣
李喬翼
·
金永哲
, 檢校減下。
○ 傳于
趙準永
曰, 原任待敎
金演壽
, 檢校差下。
○ 傳于
趙準永
曰, 原任待敎
金演壽
, 檢校差下。
○ 傳于
趙準永
曰, 內閣提學未差之代, 前望單子入之, 內閣提學前望單子入之,
金炳德
落點。
○ 傳于
趙準永
曰, 內閣提學未差之代, 前望單子入之, 內閣提學前望單子入之,
金炳德
落點。
○ 以別兼春秋
金永哲
·
沈相萬
·
李鎬喆
·
趙昌夏
·
尹相萬
·
李載完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趙準永
曰, 只推。
○ 以別兼春秋
金永哲
·
沈相萬
·
李鎬喆
·
趙昌夏
·
尹相萬
·
李載完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
朴容大
啓曰, 大司憲
韓敬源
, 掌令
李建昌
·
趙東弼
, 持平
朴來冕
牌不進, 執義
崔弘周
, 持平
權炫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朴容大
啓曰, 大司憲
韓敬源
, 掌令
李建昌
·
趙東弼
, 持平
朴來冕
牌不進, 執義
崔弘周
, 持平
權炫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 以大司諫
尹相賢
, 獻納
閔泳奎
, 掌令
李建昌
·
趙東弼
, 持平
朴來冕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朴容大
曰, 只推。
○ 以大司諫
尹相賢
, 獻納
閔泳奎
, 掌令
李建昌
·
趙東弼
, 持平
朴來冕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朴容大
曰, 只推。
○ 傳于
趙準永
曰, 明日出宮門路, 以
協陽門
爲之。
○ 傳于
趙準永
曰, 明日出宮門路, 以
協陽門
爲之。
○
趙準永
, 以奎章閣言啓曰, 新除授提學
金炳德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趙準永
, 以奎章閣言啓曰, 新除授提學
金炳德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奎章閣言啓曰, 原任待敎
金演壽
, 檢校差下事, 命下矣。 卽爲牌招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奎章閣言啓曰, 原任待敎
金演壽
, 檢校差下事, 命下矣。 卽爲牌招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朴容大
, 以兵曹言啓曰, 明日殿座時, 別雲劍實差
金有淵
, 時無職名, 依例口傳付軍職, 何如? 傳曰, 允。
○
朴容大
, 以兵曹言啓曰, 明日殿座時, 別雲劍實差
金有淵
, 時無職名, 依例口傳付軍職,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都摠府言啓曰, 副摠管
許熠
, 以御營中軍, 本營諸將官射會監試事,
南別營
良中,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都摠府言啓曰, 副摠管
許熠
, 以御營中軍, 本營諸將官射會監試事,
南別營
良中,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兵曹口傳政事, 大護軍單
金有淵
,
○ 兵曹口傳政事, 大護軍單
金有淵
,
○ 吏曹啓目粘連, 觀此弘文館修撰
金允植
上疏, 則以爲, 臣四寸兄副應敎臣
晩植
, 方帶春秋館編修官, 臣之所兼記事之銜, 其爲應避, 典式攸在。 伏乞聖慈, 俯垂鑑諒, 亟遞臣所帶兼銜亦爲白有臥乎所, 相避之法, 在下當遞,
金允植
所帶春秋館記事官之銜, 今姑減下, 何如? 判付。 啓, 依允。
○ 吏曹啓目粘連, 觀此弘文館修撰
金允植
上疏, 則以爲, 臣四寸兄副應敎臣
晩植
, 方帶春秋館編修官, 臣之所兼記事之銜, 其爲應避, 典式攸在。 伏乞聖慈, 俯垂鑑諒, 亟遞臣所帶兼銜亦爲白有臥乎所, 相避之法, 在下當遞,
金允植
所帶春秋館記事官之銜, 今姑減下, 何如? 判付。 啓, 依允。
○ 丁丑四月二十一日申時, 上御
迎春軒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朴容大
, 侍讀官
李範九
, 檢討官
申錫淵
, 直閣
金興均
, 假注書
李輔榮
, 記事官
車有聲
, 別兼春秋
李載完
, 各持
通鑑
第八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仍開卷, 上曰, 上番讀之。
範九
讀自晉
益州
刺史, 止豈非算乎? 上曰, 釋義,
範九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範九
曰,
王濬
之疏辭, 隨機明正,
杜預
之表意, 破疑綜核, 至若
山濤
之退告於人曰, 外寧必有內憂, 計欲釋吳, 而爲外懼云者, 以外面看之, 其在以臣事君之道, 似涉不善之語也。 上曰,
山濤
之言, 似涉不忠, 其言甚是有理矣。 人君處於九重, 如無外憂, 自底淫泆, 豈不危亡哉?
範九
曰, 聖敎切當矣。 其中亦有不忘危之意也。 上曰,
晉武帝
, 何足謂帝王之君哉?
曹操
, 漢之逆臣, 而
司馬炎
, 又爲
曹操
之逆臣, 以此觀之,
武帝
難免千古之逆名矣。
範九
曰, 然矣。 上曰, 下番讀之。
錫淵
讀自十一月晉, 止稱詔而綏撫之。 上曰, 釋義。
錫淵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錫淵
曰, 以大體言之,
長江
之險, 實無異於
孫權
·
孫皓
之時, 而勝敗之前後有異者, 惟在於用兵之善與不善也。 蓋
孫權
則任賢能善用兵, 故
曹操
兵八十萬, 不過一
周瑜
勇略, 無難抵敵, 而
孫皓
則不然, 恃
長江
之險, 專事凶暴, 誅殺賢能, 雖有鐵鎖橫江之戒嚴, 以
杜預
八百騎, 如入空虛之地, 乃至於望風皆降之境, 由此觀之, 鐵鎖戒嚴, 有何益於備禦哉? 夫用兵之法, 貴乎精而不貴乎多, 固國之道, 在乎德而不在乎險也。 上曰, 國君之用賢任能, 可謂治國保民之良策, 如無賢臣, 雖欲爲治, 何以措諸政令耶? 雖以
堯
·
舜
之聖, 何能獨運於上哉? 必有幾箇哲人, 然後能成雍熙之治矣。 由此觀之, 大抵治國之要, 莫過於任賢信能也。 古語云, 在德不在險, 又云, 所寶惟賢, 正謂此也。
錫淵
曰, 以此論之, 自古人君, 治國御下之道, 不外乎修德行仁而已矣。
範九
曰,
孟子
云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者, 此之謂也。 上曰, 若有賢臣之任用, 則自爲垂拱平章, 坐而治之, 豈不美哉? 大抵知人用之, 尤難也。
錫淵
曰, 聖敎萬萬切當矣。
範九
曰, 知人之道, 自有邪正之分, 犖犖正大, 不隨時而回擾者, 君子也, 欲言囁嚅, 仰人獻謟者, 小人也。 上曰, 參贊官讀之。
容大
讀自
杜預
與衆軍, 止望旗而降。 上曰, 釋義。
容大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容大
曰, 此卽晉吳戰伐之時也, 文義之別無仰奏者, 而晉主則用
杜預
·
王濬
之輩, 容納直言之諫, 此晉所以勝也, 吳主則不用
陸抗
·
吾彦
之言, 只恃
長江
之險, 此所以亡也。 大抵聖主在上, 進用賢才, 則其國之治平, 其化之溥被, 當如何哉? 晉主雖無足稱道, 其所用人之道, 勝敗之機, 可有體驗者矣。 上曰, 此時治法政令, 誠不足論, 而其用人之際, 亦有可觀者也。
容大
曰, 自古成敗, 都在於用人與否, 鐵鎖鐵錐, 烏敢當良將之謀算也? 上曰, 用賢任能, 則自無外國之患, 而不修德政, 不謀備虞, 只以鐵鎖鐵錐, 設巧詐, 以抗大軍, 豈無淪喪滅亡之理哉?
容大
曰, 吳民不堪其主之暴虐, 聞
杜預
杖節綏撫, 皆有望風迎降之擧, 於此, 益知不在險之義矣。 上曰, 閣臣讀之。
興均
讀自
濬
兵甲滿, 止
充
默然甚愧。 上曰, 釋義。
興均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興均
曰, 當此大擧伐吳之時, 晉之諸將, 各圖曠世之勳業, 而
王渾
之要
濬
蹔過, 恐其先着鞭也。
王濬
之風利不泊, 恐其讓頭也, 功業之際, 人情安得不然? 上曰,
孫皓
之言, 此非尋常語也。
賈充
之不忠, 已無可言, 而
孫皓
答之以此語, 則
充
雖無倫之輩, 詎無慙愧之心乎? 大抵此語, 垂于後世, 可爲懲戒之言也。
興均
曰,
孫皓
, 本以吳國之主, 旣爲入晉稽服, 則終有怏怏之心, 故不勝憤鬱, 有此設此座之言耳。
容大
曰, 此則不過强作之談, 而至於
賈充
問答, 能斥言其逆節,
充
亦默然而愧從, 可戒亂臣賊子,
皓
之此言, 是可謂愚者之一得矣。 上曰, 賢愚亦有等級之不同, 知人任用, 尤爲審愼也。
範九
曰, 故云人心之不同, 如人面之不同也。 上掩卷, 仍命史官就座,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丁丑四月二十一日申時, 上御
迎春軒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朴容大
, 侍讀官
李範九
, 檢討官
申錫淵
, 直閣
金興均
, 假注書
李輔榮
, 記事官
車有聲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