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19년
1882년 (임오)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3책(탈초본 2898책) 고종 19년 3월 29일 을묘
1882년 光緖(淸/德宗) 8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李載完
藥院進
。 行左承旨
趙秉鎬
坐直
。 右承旨
李晩耆
坐直
。 左副承旨
尹相萬
肄儀進
。 右副承旨
金晩植
奉命在外
。 同副承旨
閔丙奭
內閣進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尹命燮
仕直
李範大
監祭進去
。 事變假注書
元用奭
仕
。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藥房提調
閔泳緯
, 副提調
李載完
啓曰, 伏未審日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中宮殿氣候, 何如? 世子宮氣候, 何如? 世子嬪宮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 答曰, 知道。 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氣候一樣, 中宮殿氣候安順, 世子宮氣度平順, 世子嬪宮氣度一安, 卿等不必入侍矣。 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中宮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世子宮·世子嬪宮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藥房提調
閔泳緯
, 副提調
李載完
啓曰, 伏未審日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中宮殿氣候, 何如? 世子宮氣候, 何如? 世子嬪宮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 答曰, 知道。 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氣候一樣, 中宮殿氣候安順, 世子宮氣度平順, 世子嬪宮氣度一安, 卿等不必入侍矣。 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中宮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世子宮·世子嬪宮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李晩耆
啓曰, 明日·再明日·三明日,
宗廟
夏享大祭親祭齋戒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晩耆
啓曰, 明日·再明日·三明日,
宗廟
夏享大祭親祭齋戒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尹相萬
啓曰, 大司憲·執義·掌令二員·持平二員未差,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尹相萬
啓曰, 大司憲·執義·掌令二員·持平二員未差,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晩耆
啓曰, 議政府郞廳來言, 今日賓廳日次, 而領議政
洪淳穆
, 無時急稟定事, 左議政
宋近洙
在外, 右議政未差, 不得來會云矣。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晩耆
啓曰, 議政府郞廳來言, 今日賓廳日次, 而領議政
洪淳穆
, 無時急稟定事, 左議政
宋近洙
在外, 右議政未差, 不得來會云矣。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載完
啓曰, 行左承旨
趙秉鎬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傳曰, 允。
○
李載完
啓曰, 行左承旨
趙秉鎬
, 今日不爲仕進, 卽爲牌招。 傳曰, 允。
○ 備忘記,
吾老梁
萬戶
李枝屹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賜給。
○ 備忘記,
吾老梁
萬戶
李枝屹
下直, 長弓一張, 長箭一部, 片箭一部, 筒兒一箇賜給。
○ 傳于
李晩耆
曰, 禮房承旨, 馳詣
宗廟
·景慕宮, 奉審摘奸, 仍詣受香所, 奉審嫡奸以來。
○ 傳于
李晩耆
曰, 禮房承旨, 馳詣
宗廟
·景慕宮, 奉審摘奸, 仍詣受香所, 奉審嫡奸以來。
○
尹相萬
啓曰, 今日
宗廟
夏享大祭親祭肄儀, 進去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尹相萬
啓曰, 今日
宗廟
夏享大祭親祭肄儀, 進去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傳于
趙秉鎬
曰,
太廟
夏享大祭, 遣大臣攝行, 一依親祭例磨鍊。
○ 傳于
趙秉鎬
曰,
太廟
夏享大祭, 遣大臣攝行, 一依親祭例磨鍊。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果
崔奎憲
·
李元基
·
金東澈
, 以上竝單付。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果
崔奎憲
·
李元基
·
金東澈
, 以上竝單付。
○
趙秉鎬
, 以戶曹言啓曰, 時御所內各司, 依定式發遣本曹正郞臣
崔鼎獻
, 與兵曹參知臣
文俊永
, 佐郞臣
白時洽
,
東所
衛將臣
沈宜昌
,
西所
衛將臣
鄭煥堯
,
南所
衛將臣
閔德顯
, 北所衛將臣
具秉善
, 眼同看審, 則姑無雨漏處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趙秉鎬
, 以戶曹言啓曰, 時御所內各司, 依定式發遣本曹正郞臣
崔鼎獻
, 與兵曹參知臣
文俊永
, 佐郞臣
白時洽
,
東所
衛將臣
沈宜昌
,
西所
衛將臣...
○ 又以戶曹言啓曰, 臣
炳始
, 與正郞臣
金寅根
, 依定式進詣時御所, 周回宮墻奉審, 則如干有頉處, 從便修改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戶曹言啓曰, 臣
炳始
, 與正郞臣
金寅根
, 依定式進詣時御所, 周回宮墻奉審, 則如干有頉處, 從便修改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晩耆
, 以統理機務衙門言啓曰, 經理事
閔台鎬妻貞敬夫人宋氏
喪, 依定式遣主事, 傳給內賜賻物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晩耆
, 以統理機務衙門言啓曰, 經理事
閔台鎬妻貞敬夫人宋氏
喪, 依定式遣主事, 傳給內賜賻物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統理機務衙門言啓曰, 統理事
閔泳翊
本生母喪, 依定式遣主事, 傳給內賜賻物, 仍爲致弔, 勸粥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統理機務衙門言啓曰, 統理事
閔泳翊
本生母喪, 依定式遣主事, 傳給內賜賻物, 仍爲致弔, 勸粥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來四月初一日嬪宮成服儀註, 直爲書入嬪宮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來四月初一日嬪宮成服儀註, 直爲書入嬪宮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
淸州
幼學
韓赫烈
所志, 則以爲同姓八寸兄
豊烈
, 嫡妾俱無子, 以其同姓十寸弟
章烈第二子致貞
, 欲爲繼後, 兩家諸族, 相議定定, 而生養父母, 俱爲作故, 拘於常規, 不得循例禮斜, 依法典草記稟處事, 呈狀矣。 凡係繼宗立後, 兩邊與受, 明有可據, 而不得登聞者, 許令該曹論理草記事, 載在法典, 而門長
韓赫烈
所訴旣如此,
韓章烈第二子致貞
, 立爲
韓豊烈之後
,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
淸州
幼學
韓赫烈
所志, 則以爲同姓八寸兄
豊烈
, 嫡妾俱無子, 以其同姓十寸弟
章烈第二子致貞
, 欲爲繼後, 兩家諸族, 相議定定, 而生養父母, 俱爲作故, 拘於常規, 不得循例禮斜, 依法典草記稟處事, 呈狀矣。 凡係繼宗立後, 兩邊與受, 明有可據, 而不得登聞者, 許令該曹論理草記事, 載在法典, 而門長
韓赫烈
所訴旣如此, ...
○ 又以奎章閣言啓曰, 明日卽
書香閣
朔奉審日次, 臣進詣擧行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奎章閣言啓曰, 明日卽
書香閣
朔奉審日次, 臣進詣擧行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奎章閣言啓曰, 原任直提學
閔泳翊
本生母喪, 依定式遣檢書官, 傳給內賜賻物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奎章閣言啓曰, 原任直提學
閔泳翊
本生母喪, 依定式遣檢書官, 傳給內賜賻物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奎章閣言啓曰, 原任直提學
閔泳翊
本生母喪第三日, 依定式遣檢書官致弔, 勸粥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奎章閣言啓曰, 原任直提學
閔泳翊
本生母喪第三日, 依定式遣檢書官致弔, 勸粥以來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弘文館言啓曰, 上番副校理臣
李鳳奎
, 下番副修撰臣
朴齊斌
, 俱以
宗廟
夏享大祭祭官, 今日肄儀時,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弘文館言啓曰, 上番副校理臣
李鳳奎
, 下番副修撰臣
朴齊斌
, 俱以
宗廟
夏享大祭祭官, 今日肄儀時,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當爲中日習射技放, 而國忌正日相値, 不得設行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當爲中日習射技放, 而國忌正日相値, 不得設行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都摠府言啓曰, 都摠管
朴齊寬
,
永寧殿
夏享大祭亞獻官肄儀進參事,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都摠府言啓曰, 都摠管
朴齊寬
,
永寧殿
夏享大祭亞獻官肄儀進參事,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兵曹言啓曰, 來初二日, 一內禁軍番次, 而該番將
南啓宓
, 以其病難供職, 呈狀乞遞, 改差, 其代依例口傳差出,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兵曹言啓曰, 來初二日, 一內禁軍番次, 而該番將
南啓宓
, 以其病難供職, 呈狀乞遞, 改差, 其代依例口傳差出,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兵曹言啓曰, 今三月各廳堂下武臣朔試射, 臣曹連因有故, 不得爲之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兵曹言啓曰, 今三月各廳堂下武臣朔試射, 臣曹連因有故, 不得爲之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伴接官言啓曰, 卽者差備譯官來言,
仁川
船上所留彼人中艦長一人, 隨員一人, 從者一名, 今日酉時量, 入來館所云矣。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伴接官言啓曰, 卽者差備譯官來言,
仁川
船上所留彼人中艦長一人, 隨員一人, 從者一名, 今日酉時量, 入來館所云矣。 敢啓。 傳曰, 知道。
○ 吏曹啓目, 直赴
尹柱善
名字, 改以
柱成
, 出身
李秉謨
名字, 改以
陽哲
,
金敬珍
名字, 改以
元
,
曺有星
名字, 改以
和承
事爲等如告狀, 依例令藝文館給帖, 何如? 判付啓依允。
○ 吏曹啓目, 直赴
尹柱善
名字, 改以
柱成
, 出身
李秉謨
名字, 改以
陽哲
,
金敬珍
名字, 改以...
○ 領議政
洪淳穆
, 領府事
韓啓源
, 領敦寧
李最應
, 判府事
金炳國
·
徐堂輔
箚曰, 伏以利禴殷薦, 親祼有命, 亦已臨殿戒令矣, 固是怵惕著存, 孝思之極致, 而第玆春夏交兌, 早熱頗熾, 閭巷間往往有輪沴之流行, 宜其在所戒愼, 而此時離次徹宵, 蹲罍登降之數, 蕭膋熏䒱之氣, 勞動觸冒, 有違於節宣之方, 且邇來因慶禮, 課月祗謁
太廟
, 克伸聖慕, 雖今以攝儀將事, 顧安有未恔於宸誠乎? 耿耿愚忱, 不能自已, 玆敢聯牘控籲, 惟聖明, 穆然澄省, 亟寢前旨, 俯循群情, 千萬至祝。 取進止。 答曰, 省箚具悉卿等之懇。 卿等之苦懇旣如此, 不得已勉從。 仍傳于
李晩耆
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
○ 領議政
洪淳穆
, 領府事
韓啓源
, 領敦寧
李最應
, 判府事
金炳國
·
徐堂輔
箚曰, 伏以利禴殷薦, 親祼有命, 亦已臨殿戒令矣, 固是怵惕著存, 孝思之極致, 而第玆春夏交兌, 早熱頗熾, 閭巷間往往有輪沴之流行, 宜其在所戒愼, 而此時離次徹宵, 蹲罍登降之數, 蕭膋熏䒱之氣, 勞動觸冒, 有違於節宣之方, 且邇來因慶禮, 課月祗謁...
○ 左議政
宋近洙
疏曰, 伏以臣冒據見叨之銜, 今已三箇月日, 而臣之憂悸震灼, 日甚一日, 蚤夜一念, 如縛求解, 而辭不達意, 反紆恩寵遠遣侍臣, 俯賜溫批, 責之以弘濟時艱, 諭之以戒日登塗。 臣聞命以來, 不覺皇汗浹背, 羞愧滿面, 第臣癃朽聾聵之形, 傝茸謭劣之狀, 聖鑑所燭, 無待臣覼縷, 而猶且誤恩, 往而尤隆, 豈殿下, 以臣爲古家遺裔, 不忍棄斥, 姑以臣榮寵其身也。 然名器之重, 不可以輕假, 斗筲之小, 不可以大受, 而人之祿命, 亦有涯分, 一毫踰溢, 災必隨之, 臣之前後所叨, 已極踰溢, 而今又加之, 則其所以榮之者, 適所以災之也。 臣雖至愚, 自量甚熟, 臣之顚倒承命, 只出於屬値慶會, 不遑他顧, 以慶禮竣事之時, 以臣告去之日, 此不但臣之所定者然也, 人之諒臣者, 亦皆如此, 臣何可一日蹲仍, 終歸於忘廉沒恥之科也? 臣非不知仰暴情實, 幸蒙恩遞而後, 安意還鄕, 爲臣去就之宜, 而賤疾久於旅屑, 私情急於榮掃, 罔念事體, 冒煩請假, 而復入修門, 恬然自居, 非臣始料之所敢出。 況臣病伏難强之實, 一如前疏所陳, 以情以病, 無非臣必遞之義也。 臣以草茅之賤, 名位已亢, 門戶太盛, 隆渥若偏, 兢惕恒切, 而臣之姪子, 格外登庠, 又出異數, 臣且皇且感, 不知攸喩。 嗚乎, 人臣之受恩於君父者, 歷數今古, 鮮有如臣, 臣雖糜粉, 不足以仰報萬一, 而奈此重任, 不啻若蚊蝱之負, 駑駘之載, 畢竟公私僨誤, 徒貽聖簡之累, 則臣罪至此, 無以自解, 惟有退全微諒, 以圖不報之報, 是爲臣塵刹之奉而已。 披露肝膈, 更溷崇嚴, 伏乞聖慈, 洞加察諒, 亟遞臣職, 俾臣依舊田廬, 以畢餘生, 實天地父母終始之澤也。 臣方丐免之不暇, 何敢贅及他說, 而臣旣目見國事, 多有遑汲之形, 而嚴畏自沮, 終無一言而止, 則是上負吾君, 下負臣心也, 不揆僭猥, 略擧關係之大且急者而條陳之, 伏願聖明, 少垂察焉。 曰勉聖學, 人臣陳勉于上者, 必曰勤講學, 講學二字, 遂成常談例語, 而君德成就, 實不外乎此, 蓋人主一心, 爲萬化之原, 而治心之道, 捨學問奚以哉?
朱子
之告
宋孝宗
曰, 陛下聰明, 性之於天, 而至於學道修身之本, 制世御俗之要, 亦不能無待於講而明之, 苟非學問, 則無以見古今治亂之跡安危之幾, 而放僻奢侈之心, 無不從這裏生, 可不懼哉? 此所以講學, 爲今日急先務也, 況世子邸下, 睿姿天縱, 令聞日播, 選左右早諭敎, 尤不可少忽, 而皆莫如我殿下以身之敎, 如欲世子之勤學, 先從殿下之頻開經筵, 如欲世子之成德, 先從殿下之懋修德業, 以至一語默一擧指, 無不粹然一出於正, 使沖年耳聞目見, 熏陶漸磨, 外而賓師宮僚, 以格言至論, 朝夕開陳, 自然習與智長, 化與心成, 異日之爲
堯
爲
舜
, 臣等將親見之矣, 於不盛哉, 於不休哉? 曰崇節儉, 以節財用事, 廷臣之前後陳勉者多, 而尙未有槪於淵衷, 此誠切悶大憂者也。 臣請更陳之, 古人云, 財於天地間, 只有此數, 節與不節, 贏絀立判, 今雖積財如山, 用之無節, 於焉之間, 自歸尾閭, 不得不儉以主之, 節以裁之。 節與儉, 卽是一串道理, 儉則自節, 節則自儉,
帝堯
之土階,
大禹
之菲衣, 猶屬三古, 而如漢唐中主, 莫不以節儉而致治, 我國壤地偏小, 租稅之入, 僅周經用, 惟我列聖朝崇儉節用, 世爲家法, 以是雖有水旱之憂, 而經用不至窘絀。 夫何近年以來, 度支惠局, 封樁空枵, 各營各司, 一例蕩然, 吏隷軍卒, 竝闕支調, 各貢契未下, 爲幾十萬之多, 此實目下遑汲之憂也。 聖上軫念惻怛之敎, 屢發絲綸, 而世無
劉晏
·
陳恕
之才, 不能仰副聖慮之萬一, 如臣庸闇, 備位三事, 茫然四顧, 無策可救, 惟有一言仰勉者, 卽崇儉節用是爾。 此雖非時日責效者, 而今日省一費, 明日減一事, 積以時月, 其效自著, 行之彌久, 久而無替, 自致財賦有裕, 粟帛充羨, 又何經費之足憂, 水旱之足慮哉? 至若錦繡珠玉遠方珍異之物, 不過爲目前玩好, 而古人云, 尤物移人, 移之云者, 心氣爲物撓奪也, 豈不可憂哉? 如或有此等物到前, 視如土芥, 亟令斥去, 不但大有光於聖德, 亦爲我春宮邸下鑑法之地, 曷不休哉? 因此而又有仰陳者, 凡有賜與於下者, 或以慶會, 或以酬勞, 而過中則非惜袴之義, 況一毫一分, 孰非我赤子之膏澤也? 竊伏聞近日慶禮後賜與, 或多過濫, 下至陪衛皁隷之賤, 無不擔負而歸云, 臣固知出於遇慶嘉喜之聖衷, 而此亦大有損於節儉之政, 臣亦以罔功之跡, 屢蒙便蕃之錫, 久益惶縮, 不知自措, 伏願繼自今, 深留聖念, 竝加裁節焉。 嗚呼, 財出於民, 故財竭則民窮, 民窮則散而爲盜賊, 此必然之勢也。 近日盜賊白晝橫行, 種種有驚駭之變, 實非尋常竊發之憂, 而究其所以, 則出於財竭, 財竭之由, 又在於用不節, 以
孔夫子
之大聖, 論爲國之道而必曰, 節用而愛民,
易
傳曰, 不傷財不害民, 殿下誠能視民如子, 憂念隱痛, 未遑暇食, 一粒之費, 毋忘吾民之辛苦, 一絲之用, 必思吾民之藍縷, 則雖欲不節而不可得, 實惠下究, 恩浹骨髓, 愛結肝肺, 彼姦宄之類, 亦當不禁而自戢矣, 此古人所以以節財用, 爲邦本之固也, 可不念哉, 可不戒哉? 曰政注事, 設官分職, 各有司存, 卽有國之大經, 古今之通誼也, 王者穆然在上, 提綱挈領, 而百工趨事, 庶績咸凝, 今則不然, 有司庶務, 擧仰聖裁, 而官皆虛位, 至於內外職差除, 責在選部, 而每政官赴召, 政吏必袖出一紙曰書下, 爲政官者, 不敢可否, 隨闕書塡, 事畢而退, 此則一政吏足以擧行, 又安用政官爲哉? 雖以
帝堯
之則哲,
帝舜
之達聰, 其人之優劣臧否, 將何以一一洞察, 而官皆得人, 人皆稱職乎? 以至醫譯之科第, 胥吏任役, 莫不致煩聖慮, 恩數太褻, 倖門日啓, 近習之夤緣營私, 亦不可謂無是慮也, 至於僧尼負商之賤, 亦多藉重於莫嚴之地, 行路作梗, 村巷貽擾, 官長之威, 亦無所施。 是皆貽累聖政, 致損世敎, 誠非細故, 伏願亟加三思, 俾有以肅王網而尊國體焉。 曰軍制事, 近日軍制變通, 臣固知聖意在於因時制宜, 而五營設始, 有先有後, 皆祖宗盛際, 斟酌損益, 規制井井, 爲輦下宿衛之重者, 已數百年矣, 今乃猝然更改, 不詢廷, 斷自淵衷。 臣則鄕外人, 未知其分合利害, 而物議紛紜, 未聞一有稱便者, 可知不爲十分尤當。 古人云, 功不百者不變其常, 謂不可以目前小利而遽變舊章也, 臣愚以爲五營軍制, 特令復舊爲之, 似合事宜。 曰技藝事, 近年以來, 日本人來往相續, 有久留不去者, 有追而添到者, 今則京城外內, 殊形詭服者, 與我人相混, 可謂胡越一家, 人鬼雜楺。 彼雖曰講和, 其間幾百年, 何嘗閉關絶約乎? 名以講和, 意實叵測, 旣不能驅龍蛇放之海外, 而又從而曲循其難從之言, 以至聲生勢長, 轉益無憚, 街市橫行, 少有拂意, 動輒發刃, 一向任置, 未知又出何樣怪事, 於焉人心胥動, 騷訛日興。 我殿下, 深居九重, 外間情形, 猶未盡達於聖聰, 而目下憂虞, 誠未知何所底極也。 且洋敎之禍, 甚於洪水猛獸, 立法設禁, 劓殄滅之, 而尙有潛踪匿影, 種下生種, 今所謂倭卽一洋也, 而與之混處, 不有隄防, 安知無沈惑陷溺之患也? 此擧國人所共憂歎, 而乃於此際, 使我軍卒之壯健者, 學其技藝, 目之以倭別技, 其號名已是駭聽, 而轉而及於武家子弟, 又轉而及於儒生少年, 使之竝齒於袒裼之列, 屈首於腥膻之類, 包羞忍恥, 强所不强, 此實行不得而做不去也。 伏未知聖明, 何爲而有是擧也。 所謂技藝, 未知爲何等異術, 而藉使學而盡其技, 其能遇敵制勝, 恃而無恐乎? 我東是右文之國, 而昇平日久, 戎政漸弛, 尺籍多屬虛額, 寸鐵無所藉手, 反不若
覇上
·
棘門
者久矣, 而矢丸二技, 卽我所長, 各使其將領, 月習季鍊, 從以遇之以恩, 束之以律, 使之衆心成城, 勇往直前, 雖秦楚之堅甲利兵, 有不足畏, 自强之術, 不外乎此。 今之學技藝者, 適足以示弱, 又未免取侮, 而反有資寇兵之慮, 竟何益哉? 以臣愚見, 技藝學習一事, 亟令撤罷, 凡係約外難從之事, 一切據義斥之, 言正而理順, 則彼雖狡譎, 亦無以售其計, 伏願深加裁處, 以幸國事焉., 曰領選事, 臣於昨冬, 竊伏聞有領選使往赴
天津
之行, 而遠未詳事由, 入京後始聞先有表咨, 繼以專价, 又以學徒工徒幾許名, 領率而去, 得於傳說者如此, 其裏面之有何機密, 臣無以詳知, 而槪聞往學彼言語技巧云, 若專爲此事而止, 則是擧豈不過當乎? 本事則自屬冗
, 外面則極涉張大, 竊恐貽羞於彼中, 傳笑於四方, 且往來留連, 費用不貲, 亦豈非目今切悶者乎? 左思右度, 少無益於事, 虧損國體而已, 耗費國財而已, 此是臣千慮而一得者, 伏願將臣此言, 廣詢於大小臣隣, 如以臣言, 不以爲不可, 則領選一行, 亟令撤還, 恐不可已也。 且伏念今番問議官之行, 卽係國家安危之機也, 固當博採衆論, 先民是程, 大猷是經, 而今乃獨斷於上, 成命纔下, 使車遄發, 外廷諸臣, 初不知爲何事, 設令謀劃出於萬全, 猶非重事體廣諮詢之道, 臣竊爲殿下惜此擧也, 嗚呼, 洋外匪類之侵犯擾攘, 鑑轍不遠, 豈可以國勢之單弱, 遽爲開門迎賊之計也? 在昔晉代, 未斥氐羌之雜處, 而竟致五胡之亂華, 始蓋爲姑息苟安, 而終乃釁蘖傍生, 流毒四海, 是豈非往跡之可戒乎? 至若使命一款, 臣以臣家人, 固不當與議於彼中事, 而事關國家大計, 有不敢含默, 當初雖以勢不相敵, 黽勉屈就, 而忍慟含冤, 迫不得已, 亦已二百年餘矣。 今於一朝, 忽有異議, 欲停往來之使, 實情縱緣窘絀, 外面頗涉疑貳, 且今倭人之來住混處, 彼中所知也, 彼或疑爲其慫慂, 亦一可慮之端也。 似此得失, 不待智者而知之, 以殿下之明, 豈或遺照而乃有是耶? 昔宋臣
歐陽脩
, 陳告其君曰, 伏見祖宗時凡有軍國大事, 皆集百官合議, 蓋聖人愼於臨事, 不敢專住獨見, 欲採公論, 助不逮之意也。 此實爲國至切之言, 而
仲虺
之誥曰, 自用則小,
孔子
曰臨事而懼, 好謀而成, 蓋獨斷之事, 易致過後之悔, 伏願繼自今, 事關民國者, 必公之於朝, 採群言集衆思, 擇其善而行之, 千萬幸甚。 臣本鄕闇, 無所知識, 而只是愛君一念, 根於彝性, 敢以管蠡之見, 妄效芹曝之獻, 惟殿下, 不以人癈言, 則螢爝之微, 庶有補於日月之光矣。 臣向因過去說, 略聞以大臣聯箚, 激𢞓聖心, 處分萬萬未安云, 而猶未詳其何事矣, 今始得其梗槪, 臣竊憂慨, 幾發
朱夫子
上藍之涕, 而臣若在京, 亦當與諸臣, 同被嚴譴, 豈可以在外倖逭, 晏然而已乎? 且今所論, 尤犯觸忤, 罪當萬死, 乞賜威罰, 以昭王章焉。 臣無任惶隕震越之至, 謹昧死以聞。 答曰, 省疏具悉卿懇。 往者批旨, 已罄予衷, 今此巽牘, 何爲洊至也? 所陳諸條, 言語文字, 蓋有詳約之異, 向日登筵, 何不備陳所蘊乎? 都兪吁咈, 是乃廈氈相對以後事也, 輔相之任, 其何以勉副, 亦何以退讓? 卿其斯速上來, 畢陳謨猷。 仍傳于
李晩耆
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
○ 左議政
宋近洙
疏曰, 伏以臣冒據見叨之銜, 今已三箇月日, 而臣之憂悸震灼, 日甚一日, 蚤夜一念, 如縛求解, 而辭不達意, 反紆恩寵遠遣侍臣, 俯賜溫批, 責之以弘濟時艱, 諭之以戒日登塗。 臣聞命以來, 不覺皇汗浹背, 羞愧滿面, 第臣癃朽聾聵之形, 傝茸謭劣之狀, 聖鑑所燭, 無待臣覼縷, 而猶且誤恩, 往而尤隆, 豈殿下, 以臣爲古家遺裔, 不忍棄斥, 姑以臣榮寵其身也。 然名器之重, 不可以輕假, 斗筲之小, 不可以大受, 而人之祿命, 亦有涯分, 一毫踰溢, 災必隨之, 臣之前後所叨, 已極踰溢, 而今又加之, 則其所以榮之者, 適所以災之也。 臣雖至愚, 自量甚熟, 臣之顚倒承命, 只出於屬値慶會, 不遑他顧, 以慶禮竣事之時, 以臣告去之日, 此不但臣之所定者然也, 人之諒臣者, 亦皆如此, 臣何可一日蹲仍, 終歸於忘廉沒恥之科也? 臣非不知仰暴情實, 幸蒙恩遞而後, 安意還鄕, 爲臣去就之宜, 而賤疾久於旅屑, 私情急於榮掃, 罔念事體, 冒...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