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21년
1884년 (갑신)
2월
3월
4월
5월
윤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4책(탈초본 2921책) 고종 21년 3월 18일 계사
1884년 光緖(淸/德宗) 10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閔泳商
齋宿
。 行左承旨
朴定陽
齋宿
。 右承旨
朴周陽
齋宿
。 左副承旨
申泰寬
齋宿
。 右副承旨
金學洙
齋直
。 同副承旨
朴宗鉉
齋直
。 注書
閔泳壽
在外未肅拜
宋秉宙
齋直
。 假注書
許襫
齋直
。 事變假注書
白文行
香室直
。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 停常參·經筵。
○ 經宿後, 藥房·軍國衙門·內閣·政院·玉堂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經宿後, 藥房·軍國衙門·內閣·政院·玉堂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朴宗鉉
啓曰,
武烈祠
, 遣承旨致祭事, 命下矣。 何承旨進去乎? 敢稟。 傳曰, 右副承旨進去。
○
朴宗鉉
啓曰,
武烈祠
, 遣承旨致祭事, 命下矣。 何承旨進去乎? 敢稟。 傳曰, 右副承旨進去。
○ 以香室
大報壇
親祭祭文受押單子, 傳于
朴宗鉉
曰, 親押。
○ 以香室
大報壇
親祭祭文受押單子, 傳于
朴宗鉉
曰, 親押。
○ 傳于
朴宗鉉
曰, 發遣吏郞, 諸執事淸齋與否, 摘奸以來。
○ 傳于
朴宗鉉
曰, 發遣吏郞, 諸執事淸齋與否, 摘奸以來。
○ 傳于
朴宗鉉
曰, 今年異於他年, 明日奉室行禮時, 百官入參。
○ 傳于
朴宗鉉
曰, 今年異於他年, 明日奉室行禮時, 百官入參。
○ 傳于
朴宗鉉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朴宗鉉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朴宗鉉
曰, 明日出宮門路, 以
集成門
爲之。
○ 傳于
朴宗鉉
曰, 明日出宮門路, 以
集成門
爲之。
○ 兵曹口傳政事, 禁衛別將單
趙羲轍
, 騎士將單
姜在恒
。
○ 兵曹口傳政事, 禁衛別將單
趙羲轍
, 騎士將單
姜在恒
。
○
朴周陽
, 以弘文館言啓曰, 新除授校理
金世基
, 時在
江原道原州地
, 修撰
南濟元
, 時在
忠淸道結城地
, 經筵入番事緊, 請竝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傳曰, 竝許遞。
○
朴周陽
, 以弘文館言啓曰, 新除授校理
金世基
, 時在
江原道原州地
, 修撰
南濟元
, 時在
忠淸道結城地
, 經筵入番事緊, 請竝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傳曰, 竝許遞。
○ 又以兵曹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兵曹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禁衛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與環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禁衛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與環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御營廳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與環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御營廳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與環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甲申三月十八日巳時, 上御
暎花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朴宗鉉
, 侍讀官
李重德
, 檢討官
吳炳文
, 待敎
金用均
, 記事官
宋秉宙
, 記事官
尹命燮
·
金喜洙
, 各持
綱目
第四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仍開卷。 上曰, 上番讀之。
重德
讀自且以布之賢, 止不復見之。 上曰, 釋義。
重德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重德
曰,
朱家
, 天下之大俠也, 漢統四海, 懸金求
布
, 人莫不欲其捉之爲利, 恐其匿之爲罪, 而
朱家
心知
季布
之賢, 故獨藏而活之, 其超世之高義, 於此可見, 而非徒然也。 且以汲引之高風, 見
滕公
能陳犬吠
堯
之義, 使
高帝
釋
管仲
射鉤之嫌, 反讎爲恩, 以德報怨, 非但有爲賢活俠之義, 亦切於爲國薦剡, 誠
朱家
以俠聞者, 名不虛矣。 上曰,
朱家
果有俠士之風矣。 大抵君臣之間, 忠與義爲先而已。
重德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下番讀之。
炳文
讀自
布母弟丁公
, 止無傚
丁公
也。 上曰, 釋義。
炳文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炳文
曰,
漢祖
之於
丁公
, 不以小恩害大義, 此明其爲臣不忠之罪, 深戒乎懷二心徼其利者也, 其慮事之深遠, 享國之長久, 亦未必不由於此也。 然而旣以
丁公
爲不忠, 則當以
季布
爲忠, 而購求千金, 抑何心哉? 賴有
朱家
之高義, 嘉納
滕公
之讜論, 赦罪拜爵, 得全
季布
之賢, 此
漢祖
之敏於從諫, 不自遑暇, 其成帝業, 宜矣。 上曰, 斬徇
丁公
, 以顯不忠, 蓋君臣以義爲重故也。
炳文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參贊官讀之。
宗鉉
讀自
司馬公
曰
高祖
, 止豈能久安乎。 上曰, 釋義。
宗鉉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宗鉉
曰,
漢高祖
以恢弘之度, 含容甚多, 先封
雍齒
, 群情洽望, 而獨於
丁公
, 忘功忍殺者, 所以明大義勵衆心而然也。 上曰,
高帝
雖以馬上得之, 其義理甚正大也。 方其對敵應變之時, 則招亡納叛, 計功論賞, 是亦一道也。 及其定難昇平之際, 則秉義行公, 撫衆柔遠, 固其宜也, 此一人之身, 而所遇有不同耳。
宗鉉
曰, 聖敎切當矣。 仍奏曰, 天子行義, 異於匹夫也。 上曰, 閣臣讀之。
用均
讀自
司馬公
曰, 止周室比隆哉。 上曰, 釋義。
用均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用均
曰,
丁公
初爲
項王
, 將欲害
沛公
,
沛公
及其爲天子, 反爲求見, 其志陋矣。 以
漢王
寬大之度, 非薄於
丁公
, 專使後人, 不得倣此故也。 上曰, 以一懲百, 豈不深且遠哉? 然而惟在行政之仁與不仁矣。
用均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史官輪回讀之。 記事官
宋秉宙
讀自上曰然, 止形勢弱也。 上曰, 釋義。
秉宙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秉宙
曰, 臣所讀自止內, 別無仰達之辭矣。 記事官
尹命燮
, 讀自今陛下起豐沛, 止其固不足恃也。 上曰, 釋義。
命燮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命燮
曰, 自古帝王, 必以德政爲先, 而國都險固, 亦不可不擇。 周之都
洛
, 修德而祚長屢百年, 秦之都
關
, 多苛政而祚短二世, 當爲後王監戒也。 上曰, 定都亦當擇, 而德政爲先矣。
命燮
曰, 聖敎切當矣。 記事官
金喜洙
, 讀自上問
張良
, 止敬說是也。 上曰, 釋義。
喜洙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喜洙
曰, 國都之德險, 不可相無, 而以在德不在險云者, 但見
成
·
康
之周, 不見
文
·
武
周之德險兼備矣。 上曰, 國家不可無良佐矣。 漢家之
張良
, 是良佐矣。
喜洙
曰, 如無
子房
之良佐, 未知
婁敬
之言,
漢祖
必聽矣。 上掩卷。 仍命史官就座。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甲申三月十八日巳時, 上御
暎花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朴宗鉉
, 侍讀官
李重德
, 檢討官
吳炳文
, 待敎
金用均
, 記事官
宋秉宙
, 記事官
尹命燮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