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22년
1885년 (을유)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5책(탈초본 2938책) 고종 22년 7월 28일 갑자
1885년 光緖(淸/德宗) 11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行都承旨
閔丙奭
病
。 左承旨
朴周陽
病
。 右承旨
鄭夏源
未承牌
。 左副承旨
金學洙
病
。 右副承旨
愼炳佑
坐直
。 同副承旨
尹命植
式暇
。 注書
宋世鉉
病
申政均
在外未肅拜
。 假注書
金錫龍
仕直
張益厚
仕
。 事變假注書
方夏鎭
仕
。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傳于
愼炳佑
曰, 協辦內務府事
閔應植
, 知經筵除授。 吏曹知經筵
閔應植
, 今超資憲除授事, 承傳。
○ 傳于
愼炳佑
曰, 協辦內務府事
閔應植
, 知經筵除授。 吏曹知經筵
閔應植
, 今超資憲除授事, 承傳。
○ 傳于
愼炳佑
曰,
李鳳九
許多鄙悖之習, 以至駭物議而來人言, 此何可仍置? 施以竄配之典。
○ 傳于
愼炳佑
曰,
李鳳九
許多鄙悖之習, 以至駭物議而來人言, 此何可仍置? 施以竄配之典。
○ 傳于
愼炳佑
曰, 海防摠管有闕之代,
春川
府使
金善根
除授。
○ 傳于
愼炳佑
曰, 海防摠管有闕之代,
春川
府使
金善根
除授。
○
愼炳佑
啓曰, 卽者義禁府都事來言, 時囚罪人
朴寅煥
, 當爲議處, 而判義禁
金有淵
呈辭受由, 次堂例不得擧行云,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愼炳佑
啓曰, 卽者義禁府都事來言, 時囚罪人
朴寅煥
, 當爲議處, 而判義禁
金有淵
呈辭受由, 次堂例不得擧行云,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判義禁前望單子入之,
曺錫輿
落點。
○ 判義禁前望單子入之,
曺錫輿
落點。
○
愼炳佑
啓曰, 開坐事, 命下矣。 新除授判義禁
曺錫輿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愼炳佑
啓曰, 開坐事, 命下矣。 新除授判義禁
曺錫輿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以
忠淸
監司
沈相薰
狀啓, 進上生松茸, 尙未浮土, 限內不得封進, 惶恐待罪事。 傳于
愼炳佑
曰, 勿待罪事, 回喩。
○ 以
忠淸
監司
沈相薰
狀啓, 進上生松茸, 尙未浮土, 限內不得封進, 惶恐待罪事。 傳于
愼炳佑
曰, 勿待罪事, 回喩。
○
愼炳佑
啓曰, 行都承旨
閔丙奭
, 左承旨
朴周陽
, 左副承旨
金學洙
, 不爲仕進, 右承旨
鄭夏源
廚院進, 同副承旨
尹命植
式暇出去, 院中只有臣一人, 伴直無人。 左副承旨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愼炳佑
啓曰, 行都承旨
閔丙奭
, 左承旨
朴周陽
, 左副承旨
金學洙
, 不爲仕進, 右承旨
鄭夏源
廚院進, 同副承旨
尹命植
式暇出去, 院中只有臣一人, 伴直無人。 左副承旨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又啓曰, 左副承旨
金學洙
牌不進, 伴直無人。 右承旨
鄭夏源
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又啓曰, 左副承旨
金學洙
牌不進, 伴直無人。 右承旨
鄭夏源
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傳于
愼炳佑
曰, 當該承旨, 從重推考。
○ 傳于
愼炳佑
曰, 當該承旨, 從重推考。
○
愼炳佑
, 以弘文館言啓曰, 下番姑降入直, 事甚未安。 修撰
南廷綺
試所進,
柳觀秀
, 副修撰
南周元
·
李承九
, 竝卽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愼炳佑
, 以弘文館言啓曰, 下番姑降入直, 事甚未安。 修撰
南廷綺
試所進,
柳觀秀
, 副修撰
南周元
·
李承九
, 竝卽牌招, 推移入直,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禮曹言啓曰, 郊壇四孟朔, 遣禮郞看審有無頉, 自該曹草記事, 曾有定式矣。 發遣郞廳,
東郊先農壇
·
星壇
·
先蠶壇
·
馬祖壇
,
南郊南壇
·
雩祀壇
·
漢江壇
·
司寒壇
,
北郊祈雨壇
·
厲壇
, 次第看審, 則各壇壇上及四面紅箭門墻垣階砌, 俱爲無頉, 而
先農壇
四面紅箭門,
星壇
四面紅箭門,
先蠶壇
四面紅箭門,
馬祖壇
四面紅箭門,
南壇
四面紅箭門,
雩祀壇
四面紅箭門,
江漢壇
[漢江壇]
四面紅箭門,
司寒壇
四面紅箭門顚仆, 卽爲修改事, 分付該監, 此後看護等節, 另加申飭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禮曹言啓曰, 郊壇四孟朔, 遣禮郞看審有無頉, 自該曹草記事, 曾有定式矣。 發遣郞廳,
東郊先農壇
·
星壇
·
先蠶壇
·
馬祖壇
,
南郊南壇
·
雩祀壇
·...
○ 又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
水原
幼學
兪宗穆
所志, 則以爲, 族姪
擎柱
, 嫡妾俱無子, 以其同姓十二寸弟
宅柱第二子啓煥
, 欲爲繼後, 兩家諸族, 相議完定, 而養家父母, 俱爲作故, 拘於常規, 不得
(不得)
循例禮斜, 依法典草記稟處事, 呈狀矣。 凡係繼宗立後, 兩邊與受明有可據而不得登聞者, 許令該曹, 論理草記事, 載在法典, 而門長
兪宗穆
所訴旣如此,
兪宅柱第二子啓煥
, 立爲
兪擎柱
之後,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
水原
幼學
兪宗穆
所志, 則以爲, 族姪
擎柱
, 嫡妾俱無子, 以其同姓十二寸弟
宅柱第二子啓煥
, 欲爲繼後, 兩家諸族, 相議完定, 而養家父母, 俱爲作故, 拘於常規, 不得
(不得)
循例禮斜, 依法典草記稟處事, 呈狀矣。 凡係繼宗立後, 兩邊與受明有可據而不得登聞者, 許令該曹, 論理草記事, 載在法典, 而門長
兪宗穆
○ 又以禮曹言啓曰, 陳試人許赴事, 已爲草記允下, 而壬午式年監試初試入格幼學
姜文會
, 癸未二月應製監試初試入格幼學
金行權
, 同年陞補初試入格
安達三
, 甲申二月人日製監試初試入格幼學
金斗權
, 俱以遭故與父赴子避, 陳試矣, 今番許赴事, 來呈矣。 取考其所受公文, 則明白無疑, 依例許赴於今此增廣監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禮曹言啓曰, 陳試人許赴事, 已爲草記允下, 而壬午式年監試初試入格幼學
姜文會
, 癸未二月應製監試初試入格幼學
金行權
, 同年陞補初試入格
安達三
, 甲申二月人日製監試初試入格幼學
金斗權
, 俱以遭故與父赴子避, 陳試矣, 今番許赴事, 來呈矣。 取考其所受公文, 則明白無疑, 依例許赴於今此增廣監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承文院言啓曰, 卽見
盛京
禮部咨文, 則本年秋季統巡着派前往事也。 以承領之意, 撰出回咨, 付撥下送
灣府
, 以爲入送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承文院言啓曰, 卽見
盛京
禮部咨文, 則本年秋季統巡着派前往事也。 以承領之意, 撰出回咨, 付撥下送
灣府
, 以爲入送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戶曹言啓曰,
宗廟大門西邊墻垣二間許頹圮處
改築, 今已完畢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戶曹言啓曰,
宗廟大門西邊墻垣二間許頹圮處
改築, 今已完畢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親軍別營言啓曰, 本營右別將
尹泳奎
身病猝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親軍別營言啓曰, 本營右別將
尹泳奎
身病猝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義禁府啓曰, 粘連
江原
前監司
閔致序
緘辭內, 重囚監守之節, 不能嚴束, 有此逃失
致
〈序〉
, 伏承緘辭問備之命, 罪著溺職, 惶懍靡措, 惶恐遲晩, 罪杖一百收贖, 公罪奉敎依允爲旀, 議減一等爲良如敎。
○ 義禁府啓曰, 粘連
江原
前監司
閔致序
緘辭內, 重囚監守之節, 不能嚴束, 有此逃失
致
〈序〉
, 伏承緘辭問備之命, 罪著溺職, 惶懍靡措, 惶恐遲晩, 罪杖一百收贖, 公罪奉敎依允爲旀, 議減一等爲良如敎。
○
江原
監司
閔致序
疏曰, 伏以臣, 猥以蔭途疎蔑之姿, 濫叨藩臬綦重之任, 駑步蚊負, 居寵若驚者, 居然爲二載之久矣。 職承宣而無一報效, 奈才具之莫逮, 措施爲而有百僨誤, 惟譴何之是俟, 迺者籌啓臚列, 而瘝溺之罪益著, 問備屢下, 而緘辭之命截嚴, 臣於是滿心惶懼, 繼以恧蹙, 實不知措躬之所也。 夫察方面之任者, 威望足以彈壓, 政理足以修擧, 然後乃可勝其任而責其功, 如臣闒䢇, 如臣巽劣, 不能見孚於吏民, 致有向日之鬧變, 而重囚之逋逃, 縱卽還捉, 先事之失檢, 難免重罰, 其所對揚休命, 奉行廟飭, 尙矣勿論, 乃反貽羞於朝廷, 取嘲於州里, 臣罪至此, 合置何辟, 而特荷淵度包涵, 祗施薄警, 有若微眚細過, 揜庇過去者然, 臣之罪於斯尤大矣。 臣雖靦然冥頑, 惡敢以倖逭爲幸, 而其在熙朝信必之政, 得無可議者乎? 玆用自劾短章, 馳驛忙陳, 伏乞聖慈, 亟降威罰, 下臣司敗, 勘臣以當勘之律, 以爲不職者戒焉,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卿於按藩, 自有著績, 而向日問備, 存事體也, 何必如是爲引? 卿其勿辭行公。
○
江原
監司
閔致序
疏曰, 伏以臣, 猥以蔭途疎蔑之姿, 濫叨藩臬綦重之任, 駑步蚊負, 居寵若驚者, 居然爲二載之久矣。 職承宣而無一報效, 奈才具之莫逮, 措施爲而有百僨誤, 惟譴何之是俟, 迺者籌啓臚列, 而瘝溺之罪益著, 問備屢下, 而緘辭之命截嚴, 臣於是滿心惶懼, 繼以恧蹙, 實不知措躬之所也。 夫察方面之任者, 威望足以彈壓, 政理足以修擧, 然後乃可勝其任而責其功, 如臣闒䢇, 如臣巽劣, 不能見孚於吏民, 致有向日之鬧變, 而重囚之逋逃, 縱卽還捉, 先事之失檢, 難免重罰, 其所對揚休命, 奉行廟飭, 尙矣勿論, 乃反貽羞於朝廷, 取嘲於州里, 臣罪至此, 合置何辟, 而特荷淵度包涵, 祗施薄警, 有若微眚細過, 揜庇過去者然, 臣之罪於斯尤大矣。 臣雖靦然冥頑, 惡敢以倖逭爲幸, 而其在熙朝信必之政, 得無可議者乎? 玆用自劾短...
○ 獻納
金禹用
疏曰, 伏以臣, 卽一遐土疎逖之蹤耳。 謬蒙殊恩, 濫廁淸朝, 分已踰矣, 榮已極矣。 宜卽退伏田廬, 歌頌聖德於無窮, 而千萬不自意, 日前又除獻納之銜, 格外恩命, 又奚爲而至哉? 區區之私, 惶隕震越, 實不省措躬之所也。 第伏念本銜, 言事之官也, 而聖化洋濫, 顧何事之可言哉? 竊有一得之愚見, 敢此臚陳
(陳)
, 伏乞聖明, 少垂察焉。 夫當五之設, 本欲紓其艱絀, 廣其流行, 而行之數載, 迄不得通融於
八道
, 貴葉錢賤當五之弊, 無處不然, 而就其中全不用處, 則
慶尙
·
全羅
·
平安
·
咸鏡四道
也。 朝家之行會令飭, 不啻申複截嚴, 而毫無實效者, 無他故也。 四道吏胥, 看作牟利之竇, 每於公納之時, 皆以葉錢, 收捧於民間, 京司上納, 更以當五替納, 倍蓰之利盡入私橐, 剋減之害, 實歸國家, 以此有用之貨, 充彼無厭之欲, 事之寒心, 有不可勝言者矣。 自今以後, 四道京上上納, 純以葉錢捧上, 一以爲懲罰不用之習, 一以爲收補國財之損矣。 伏願聖明, 勿以地遐人微而棄其言, 俯賜採納焉,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貨泉流行, 何有公私已別? 當另飭各該道矣。
○ 獻納
金禹用
疏曰, 伏以臣, 卽一遐土疎逖之蹤耳。 謬蒙殊恩, 濫廁淸朝, 分已踰矣, 榮已極矣。 宜卽退伏田廬, 歌頌聖德於無窮, 而千萬不自意, 日前又除獻納之銜, 格外恩命, 又奚爲而至哉? 區區之私, 惶隕震越, 實不省措躬之所也。 第伏念本銜, 言事之官也, 而聖化洋濫, 顧何事之可言哉? 竊有一得之愚見, 敢此臚陳
(陳)
, 伏乞聖明, 少垂察焉。 夫當五之設, 本欲紓其艱絀, 廣其流行, 而行之數載, 迄不得通融於
八道
, 貴葉錢賤當五之弊, 無處不然, 而就其中全不用處, 則
慶尙
·...
○ 前正言
趙鎭卨
疏曰, 伏以, 臣學未通方, 才不猶人, 濫竊科第, 歷廁臺列, 罔非我聖上幈幪曲遂之恩, 而以螢爝之微, 莫補日月之光, 荷河海之澤, 未效涓埃之報, 每自循省惴惴, 若集木而隕谷, 臣於近日竊有一事之積惋于中者, 玆敢冒煩而仰陳, 惟聖鑑之垂察焉。 摠管海防事務臣
李鳳九
, 本以卑微之類, 崛起下土, 登科未幾, 歷揚淸華, 超陞緋玉, 已極踰分, 而夤緣國難, 無功自伐, 驟躋卿班, 濫登戎壇, 兼管討捕, 手握重兵, 此誠廣絶今古之隆恩殊渥也。 苟具彝性則宜當銘鏤感激, 縻粉隕結, 有倍恒人, 而罔念圖報之義, 敢生跳踉之心, 自以爲勇冠三軍, 智出萬人, 而爲將兩歲, 績庸尙矣。 貪饕無厭, 恣行不法, 將佐卒伍, 朝改暮易, 惟貨賂是事, 鄙瑣多端, 途路嗤姍, 所可道也, 徒汙唇齒矣。 國家官爵, 卽所以礪世磨鈍, 而以渠擬望之不能稱意, 怨詈銓官, 威脅政吏, 數朔之間, 父子騫騰, 日益橫肆, 無所忌憚, 因此而軍政解弛, 更不知紀律之爲何, 人心淆雜, 又安有廉恥之可尙乎? 蓋以內藏酷鷙之性, 外示朴野之態, 聽其言則雖若戇直可喜, 考其行則都是麤悖狂忘, 特不過强壯談浪大膽, 以欺世自詡而已。 今日移除海防之後, 猶不悛前習, 稱以規劃營務, 整頓就緖, 而多少施措, 無非蔑公壞紀之事, 專爲濟私肥己之計, 傳說喧藉, 聽聞駭異。 此若仍寘朝著, 待以宰列, 則將何以警具僚而振頹俗乎? 臣非有積嫌深怒於此人, 而特以輿論之莫遏, 不眷共公之憤, 略綴短章, 以備裁處, 伏願聖明, 赫然快斷, 亟命削其官職, 永刋仕籍, 投諸遐裔, 以爲爲人臣忘義負國者之戒焉,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觀此臚列, 可謂貽羞朝廷, 當有處分矣。
○ 前正言
趙鎭卨
疏曰, 伏以, 臣學未通方, 才不猶人, 濫竊科第, 歷廁臺列, 罔非我聖上幈幪曲遂之恩, 而以螢爝之微, 莫補日月之光, 荷河海之澤, 未效涓埃之報, 每自循省惴惴, 若集木而隕谷, 臣於近日竊有一事之積惋于中者, 玆敢冒煩而仰陳, 惟聖鑑之垂察焉。 摠管海防事務臣
李鳳九
, 本以卑微之類, 崛起下土, 登科未幾, 歷揚淸華, 超陞緋玉, 已極踰分, 而夤緣國難, 無功自伐, 驟躋卿班, 濫登戎壇, 兼管討捕, 手握重兵, 此誠廣絶今古之隆恩殊渥也。 苟具彝性則宜當銘鏤感激, 縻粉隕結, 有倍恒人, 而罔念圖報之義, 敢生跳踉之心, 自以爲勇冠三軍, 智出萬人, 而爲將兩歲, 績庸尙矣。 貪饕無厭, 恣行不法, 將佐卒伍, 朝改暮易, 惟貨賂是事, 鄙瑣多端, 途路嗤姍, 所可道也, 徒汙唇齒矣。 國家官爵, 卽所以礪世磨鈍,...
○ 前正言
吳成善
疏曰, 伏以, 臣竊惟今之事勢, 有急務者三, 曰緝盜賊也, 曰嚴漕政也, 曰明國法也。 若其所以爲大本者則一而已, 曰殿下之一心是也。 人主一心, 爲萬化之原, 而心正則朝廷·百官·萬民·四方, 莫敢不一於正, 而三者之弊, 有不足論也。 今殿下宵旰憂勤, 總攬萬幾, 惟日孜孜, 常若不及, 而每有治不徯志之難惻怛之敎, 發於絲綸, 凡在廷臣僚, 孰不仰欽聖意之懇懇, 而惟其憂之也深故, 所以趣之也急, 反有進銳退速之患也。 勤勞如是而澤不下究, 其末不治者, 其本亂也。 未敢知殿下一心, 粹然無一毫之不正者然否。
孟子
曰, 惟大人, 爲能格君心之非, 是惟公卿輔弼之臣, 朝夕左右, 有以漸摩而致之, 非如臣疎逖所敢效其愚也。 姑就其急務而論之, 方今人心壞敗, 廉恥喪亡, 竊發之徒, 在在成群, 剽奪之變, 起於城闉, 劫質之禍, 及於塚墓, 道路或絶於
三南
, 商賈不通於
兩西
, 景色愁慘, 聽聞危怖, 此而不卽加剿滅, 涓涓滔天, 燄燄燎原, 勢所必至, 安知無失志桀黠之徒, 其中穎出, 終成黃巾赤眉之難也耶? 此誠臣所以中夜憂歎, 仰屋而不能寐也。 內而捕廳, 外而鎭營所以待暴緝盜者也。 挽近居是職者, 循資而進, 常欠愼擇, 百隷懈怠, 慢不從令, 奸民細作, 投托校卒, 玩寇分贓, 反害良善, 譏捕一出, 閭店俱空, 民之視之, 甚於盜賊, 所以年前有鎭營減革之擧, 而臣愚以爲討捕之不效, 由於不得其人也, 非鎭營之罪也。 臣聞琴瑟不調, 解而更張之, 未聞竝琴瑟而祛之也。 鎭營一罷, 討捕無人, 守宰邑校, 不聞賊情, 任其滋蔓, 日甚一日, 誠若愼擇鎭將, 各盡其職, 嚴束校卒, 懸賞購捕, 則竊發之患, 庶幾熄矣。 故曰復鎭營·擇鎭將, 爲今日之急務也。 若或不能愼擇, 復蹈前習, 則是欲禁盜而養大盜也, 亦在朝家處之之如何耳。 伏見國家經用, 專靠
三南
漕運, 而挽近漕法不嚴, 恒賦歲減, 裝載逃走, 穴船故破, 無邑不然, 而
嶺南
尤甚, 數年以來,
嶺南
之賦, 半入沈沒, 半入逋負, 殆至全無所納者, 其故何哉? 蓋
嶺南
三稅, 歲可十餘萬石, 而水路最遠, 船運尤難, 設漕倉於沿海三邑, 有都差使員收聚而裝發焉, 有領運差員騎船而運納焉。 裝發則必於三月運納, 則無過五月, 作綜船隻, 毋敢或後, 都聚陳省, 毋敢或隱, 春夏之際, 風利水盛, 無破船氷泊之虞, 有準納出尺之期, 船價會減, 倍加
兩湖
, 情費定式, 三分減一, 所以
嶺南
漕稅, 比他無弊, 良由法制之美, 爲無窮之慮也。 一自漕倉革罷, 各邑賃納, 百度解弛, 萬弊層生, 無都差之官, 裝發則任其稽晩, 無領騎之員, 運納焉各自後先, 船不作綜, 逃走莫察, 陳省分裂, 隱匿難檢, 逆風而行, 易致覆敗, 經冬逗留, 藉稱氷泊, 監營則割取船價, 京倉則倍索情費,
嶺
漕之愆納, 職由是也。 伏未知朝廷, 何故而改先王之舊法, 坐失惟正之供, 歲以萬數乎?
嶺南
如是則他道可知, 此臣所以居常歎惜者也。 誠若使廟堂, 行會本道, 復設三倉裝運之規, 一遵舊制晩裝則論都差使, 愆納則罪領運官嚴飭監營, 準給船價, 另察京倉, 無濫情費, 則漕運可以無弊, 而
南
民可以息肩矣。 然而革罷之論, 始發於漕倉屬邑, 蓋屬邑之不願合倉, 恥其受制於都差, 邑而亦有侵困之端故也。 此則私憤也, 細故也。 欲捄其弊, 不以地方官, 永定都差使員, 漕屬各邑, 輪回差定, 每當其次該守令, 率其官屬, 往留該倉, 裝發而歸, 則遠不過百里, 久不過數月, 而無一邑專制之弊, 有各官均勞之效矣。 近年國法蕩弛, 懲討不嚴, 民志靡定, 亂賊接踵, 逆家罷養, 一門免坐, 兇豎支屬, 復廁襟紳, 雖知我殿下以藏疾之量, 垂好生之仁, 而防閑一壞, 奸猾無懼, 朝著點汚, 群情沸鬱, 此豈細事也哉? 申嚴舊章, 明示好惡, 亦當今之急務也。 漆室之憂, 按住不得, 玆敢冒死仰陳於黈纊之下。 伏乞聖明, 追述先王之舊典, 深惟國家之大計, 勿以人廢言, 不勝幸甚云云。 省疏具悉。 所陳諸條, 俱係時務, 竝令廟堂稟處。
○ 前正言
吳成善
疏曰, 伏以, 臣竊惟今之事勢, 有急務者三, 曰緝盜賊也, 曰嚴漕政也, 曰明國法也。 若其所以爲大本者則一而已, 曰殿下之一心是也。 人主一心, 爲萬化之原, 而心正則朝廷·百官·萬民·四方, 莫敢不一於正, 而三者之弊, 有不足論也。 今殿下宵旰憂勤, 總攬萬幾, 惟日孜孜, 常若不及, 而每有治不徯志之難惻怛之敎, 發於絲綸, 凡在廷臣僚, 孰不仰欽聖意之懇懇, 而惟其憂之也深故, 所以趣之也急, 反有進銳退速之患也。 勤勞如是而澤不下究, 其末不治者, 其本亂也。 未敢知殿下一心, 粹然無一毫之不正者然否。
孟子
曰, 惟大人, 爲能格君心之非, 是惟公卿輔弼之臣, 朝夕左右, 有以漸摩而致之, 非如臣疎逖所敢效其愚也。 姑就其急務而論之, 方今人心壞敗, 廉恥喪亡, 竊發之徒,...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