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25년
1888년 (무자)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6책(탈초본 2977책) 고종 25년 9월 27일 을해
1888년 光緖(淸/德宗) 14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閔泳韶
病
。 行左承旨
沈相學
病
。 行右承旨
李命宰
病
。 左副承旨
金昇圭
坐直
。 右副承旨
尹吉求
廚院進
。 同副承旨
趙秉翊
坐直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李載乾
仕
李五應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李錫泳
仕
。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金昇圭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金昇圭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傳于
金昇圭
曰, 吏曹參議有闕之代, 前望單子入之。
○ 傳于
金昇圭
曰, 吏曹參議有闕之代, 前望單子入之。
○ 傳于
金昇圭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金昇圭
曰, 召對爲之。
○
金昇圭
啓曰, 明日召對, 取稟。 傳曰, 爲之。
○
金昇圭
啓曰, 明日召對, 取稟。 傳曰, 爲之。
○ 傳于
趙秉翊
曰, 昨者疏批, 已殫予心之蘊, 而反復思惟, 莫省其辭牘之奚爲而至也。 以卿體國睠睠之誠, 夷險向前, 休戚與同, 而每每進之極難, 退之若浼, 予庸慨然于中, 固守雅度, 非不美事, 而君臣之義, 不可逃也, 民國之憂, 不可緩也, 輿人之望, 不可孤也。 顧今財穀罄竭, 餼料未敷, 剽奪狼藉, 行旅幾絶, 勢形之倒懸, 紀綱之壞圮, 日甚一日, 將不知至於何境矣。 且自秋以來, 庚癸之聲, 相聞于四
〈境〉
, 蒙秧葺屨, 滿目悽慘, 溝壑在前, 拯救無術, 民將晝劉, 誰與爲君? 卿旣外內履經, 必有籌策之竗運, 此際主管廟務, 有若神佑, 尤自喜而不寐也。 蔽一言, 苟非德望才具爲一世所推之人, 莫能起而振之, 救而甦之, 而以予觀夫非卿伊誰, 卿試思之。 大臣去就, 實係國之安危也。 對此岌嶪顚蹶之秋, 寧有江湖安便之念, 而卿之逡巡欲去, 是何異於視將溺, 而不思乎援? 予之茫然失圖, 不啻若中流失楫, 夜行無燭, 卿何忍使予至此也? 今此宣諭, 可謂披露心肺矣。 卿若一向恝然, 少無動念, 則誠禮之淺薄, 實所滿心爲愧, 而倚毗之深重, 倘不顧影自歎乎? 卿必有將諒者存, 更勿致煩往復, 以副予區區之望事, 遣左承旨, 傳諭于左議政。
○ 傳于
趙秉翊
曰, 昨者疏批, 已殫予心之蘊, 而反復思惟, 莫省其辭牘之奚爲而至也。 以卿體國睠睠之誠, 夷險向前, 休戚與同, 而每每進之極難, 退之若浼, 予庸慨然于中, 固守雅度, 非不美事, 而君臣之義, 不可逃也, 民國之憂, 不可緩也, 輿人之望, 不可孤也。 顧今財穀罄竭, 餼料未敷, 剽奪狼藉, 行旅幾絶, 勢形之倒懸, 紀綱之壞圮, 日甚一日, 將不知至於何境矣。 且自秋以來, 庚癸之聲, 相聞于四
〈境〉
, 蒙秧葺屨, 滿目悽慘, 溝壑在前, 拯救無術, 民將晝劉, 誰與爲君? 卿旣外內履經, 必有籌策之竗運, 此際主管廟務, 有若神佑, 尤自喜而不寐也。 蔽一言, 苟非德望才具爲一世所推之人, 莫能起而振之, 救而甦之, 而以予觀夫非卿伊誰, 卿試思之。 大臣去就, 實係國之安危也。 對此岌嶪顚蹶之秋, 寧有江湖安便之念, 而卿之逡巡欲去, 是何異於視將溺, 而不思乎援? 予之茫然失圖, 不啻若中流...
○
趙秉翊
, 以戶曹言啓曰, 臣
範朝
與佐郞臣
趙章熙
, 依定式進詣時御所, 周回宮墻奉審, 則如干有頉處, 從便修改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趙秉翊
, 以戶曹言啓曰, 臣
範朝
與佐郞臣
趙章熙
, 依定式進詣時御所, 周回宮墻奉審, 則如干有頉處, 從便修改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戶曹言啓曰, 時御所內各司, 依定式發遣本曹正郞臣
徐雲輔
, 與兵曹參判臣
任百鉉
, 佐郞臣
金濟容
,
東所
衛將臣
金溶集
,
西所
衛將臣
韓瀅圭
,
南所
衛將臣
鄭雲澤
,
北所
衛將臣
李弼相
, 眼同看審, 則姑無雨漏處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戶曹言啓曰, 時御所內各司, 依定式發遣本曹正郞臣
徐雲輔
, 與兵曹參判臣
任百鉉
, 佐郞臣
金濟容
,
東所
衛將臣
金溶集
,
西所
衛將臣
韓瀅圭
,...
○ 又以兵曹言啓曰, 來十月十一月當上番騎兵一百五十名所着襦衣, 本曹點考後, 仍令該曹題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兵曹言啓曰, 來十月十一月當上番騎兵一百五十名所着襦衣, 本曹點考後, 仍令該曹題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親軍壯衛營言啓曰, 本營參領官
趙國顯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今姑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親軍壯衛營言啓曰, 本營參領官
趙國顯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今姑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判府事
沈舜澤
箚曰, 伏以臣, 贊理蔑績, 屢煩籲呼, 我殿下準臣相職之辭, 不强以所不堪, 生成臣身, 天高地厚, 頂戴手攢, 日夕祝聖, 而惟其總理, 未蒙竝諒, 機務之綦重, 關係之莫大, 實無彼此之殊, 未敢知我殿下, 旣體恤於彼, 而何眷留於此乎? 材具之不逮, 疾病之難强, 亦無彼此之殊, 臣何可旣乞身於彼, 而復着身於此乎? 揆諸事勢, 行有不得, 而以瀆聒爲悚, 汔玆日泯默然於其間, 公私妨害, 豈淺小也? 惟聖明更加㦖恤, 亟賜開允, 以幸民國焉。 臣今丐卸, 不宜贅他, 而竊有區區愚見之欲一陳者久矣。 內府建置之初, 臣獨受事, 及夫諸大臣總理以後, 只循座次而視務, 臣旣褒然爲首, 四年于玆, 分毫無補, 一例叨冒, 雖有宏德碩劃之勝于臣者, 未能主持而致用, 此豈聖朝建官求助之意也哉? 臣用是皇懼, 博稽往章, 政府籌司未合之前, 籌司統轄中外軍國機, 時原任議政, 皆兼提擧, 而至於啓覆裁決, 時任實主之事務, 由是而不分, 國體由是而得宜, 此或可以援行於今日, 而總理之命, 旣由特旨, 則雖與籌司之例兼有異, 而或以時任, 均在總理, 時任專管, 恐合事宜。 玆敢歷陳, 仰請聖裁, 伏乞博詢而施行焉。 取進止。 答曰, 省箚具悉卿懇。 自卿釋負, 悵如有失, 而總理之任, 自無甚妨於調養, 不必如是巽讓, 至若援引籌司之例, 其或宜然, 而亦何事乎斤斤區別著式也? 卿其諒之。 仍傳于
趙秉翊
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
○ 判府事
沈舜澤
箚曰, 伏以臣, 贊理蔑績, 屢煩籲呼, 我殿下準臣相職之辭, 不强以所不堪, 生成臣身, 天高地厚, 頂戴手攢, 日夕祝聖, 而惟其總理, 未蒙竝諒, 機務之綦重, 關係之莫大, 實無彼此之殊, 未敢知我殿下, 旣體恤於彼, 而何眷留於此乎? 材具之不逮, 疾病之難强, 亦無彼此之殊, 臣何可旣乞身於彼, 而復着身於此乎? 揆諸事勢, 行有不得, 而以瀆聒爲悚, 汔玆日泯默然於其間, 公私妨害, 豈淺小也? 惟聖明更加㦖恤, 亟賜開允, 以幸民國焉。 臣今丐卸, 不宜贅他, 而竊有區區愚見之欲一陳者久矣。 內府建置之初, 臣獨受事, 及夫諸大臣總理以後, 只循座次而視務, 臣旣褒然爲首, 四年于玆, 分毫無補, 一例叨冒, 雖有宏德碩劃之勝于臣者, 未能主持而致用, 此豈聖朝建官求助之意也哉? 臣用是皇懼, 博稽往章, 政府籌司未合之前, 籌司統轄中外軍國機, 時原任議政, 皆兼提擧, 而至於啓覆裁決, 時任實主之事務, 由是而不分, 國體由是而...
○ 吏曹參議
李鎬喆
疏曰, 伏以臣, 卽臣家一不肖孫耳。 生而孤苦, 早失庭訓, 學殖蔑裂, 不適於用, 而濫竊科第, 厚被陶甄, 位至下大夫之列, 揣分量能, 極知踰濫, 而間又待罪
南郡
, 劣有年所, 虛縻廩俸, 毫無報答, 居常慄慄, 淵谷在前。 忽於千萬匪意, 伏奉除旨, 以臣爲吏曹參議, 前望添書, 迥出常格, 聞命以還, 震越駴惑, 未敢知今此誤恩, 奚爲而及於臣也? 召牌臨儼, 怵畏居先, 章皇出肅, 承乏行政, 淟涊冒據, 亦旣有日, 而止章錯謬畢露, 其不稱之實, 有不可掩矣。 噫, 有國設職, 何莫非綦重, 而至若銓部, 地望淸峻, 責任迥別, 必也見聞, 嫺於典故, 知識精於鑑別然後, 乃可以副其望而勝其任也。 今夫佐貳之職, 縱與長席有間, 而通塞之與聞, 注擬之代斲, 其爲銓選之責則一也。 苟趨走, 亦難彈束, 以若病狀, 尤不可以蹲仍。 玆敢參倚旣熟, 瀝陳衷私, 仰瀆崇嚴。 伏乞聖明, 特垂鑑諒, 亟遞臣所帶三銓之銜, 以幸公私, 不勝大願至祝。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所請依施。
○ 吏曹參議
李鎬喆
疏曰, 伏以臣, 卽臣家一不肖孫耳。 生而孤苦, 早失庭訓, 學殖蔑裂, 不適於用, 而濫竊科第, 厚被陶甄, 位至下大夫之列, 揣分量能, 極知踰濫, 而間又待罪
南郡
, 劣有年所, 虛縻廩俸, 毫無報答, 居常慄慄, 淵谷在前。 忽於千萬匪意, 伏奉除旨, 以臣爲吏曹參議, 前望添書, 迥出常格, 聞命以還, 震越駴惑, 未敢知今此誤恩, 奚爲而及於臣也? 召牌臨儼, 怵畏居先, 章皇出肅, 承乏行政, 淟涊冒據, 亦旣有日, 而止章錯謬畢露, 其不稱之實, 有不可掩矣。 噫, 有國設職, 何莫非綦重, 而至若銓部, 地望淸峻, 責任迥別, 必也見聞, 嫺於典故, 知識精於鑑別然後, 乃可以副其望而勝其任也。 今夫佐貳之職, 縱與長席有間, 而通塞之與聞, 注擬之代斲, 其爲銓選之責則一也。 苟趨走, 亦難彈束, 以若病狀, 尤...
○ 戊子九月二十七日二更, 上御
萬慶殿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趙秉翊
, 侍讀官
李範贊
, 檢討官
趙鍾雲
, 檢校待敎
尹雨植
, 假注書
李五應
, 記注官
玉秉觀
, 別兼春秋
趙東潤
, 各持
綱目
第九卷·十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仍開卷。 上曰, 上番讀之。
範贊
讀自吾將思之, 止不稱賢也。 上曰, 釋義。
範贊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範贊
曰, 觀此大水隕石之異, 四月雨雪之致, 皆是非常之變也。 蓋天下萬物, 相應天地自然之氣, 有所變幻者, 然隨其邦國時運興衰之理, 吉則爲祥瑞, 凶則爲災異, 有時見出, 先欲爲人之警動者也。 迨此
成帝
之時, 德政未修, 國事日非之際, 有此變異, 何可曰爲祥之兆也? 蓋自古及今, 君仁德政, 敷于四海, 臣民安樂, 則祥瑞易致, 若人君昏暗於治, 化不及物, 百度俱廢, 則如此無窮之災, 層生疊出。 上曰, 迨此亂危之時, 不無天災時變, 而
成帝
柔弱不治, 有禍而無福, 然如有直言極諫之士, 列於左右, 選用任職, 則庶可治國, 而非但
成帝
之不足, 其於朝廷無可用之人, 何哉?
範贊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下番讀之。
鍾雲
讀自凶奴, 止當以誰屬乎。 上曰, 釋義。
鍾雲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鍾雲
曰, 飛雉集于
承明殿
, 宜爲瑞而謂之災,
殷高宗
時, 雊雉在於鼎耳, 宜爲災而謂之福, 然則
高宗
改過修德之致也,
成帝
, 未修德政之故也, 以物觀之, 則國之治不治, 昭昭可驗矣。 上曰, 殷之雊雉,
高宗
,
(修)
修德修政, 轉禍爲福, 漢之飛雉,
成帝
, 未修德政, 災異著之, 大抵人君, 以德爲治, 於此可見, 豈不愼哉?
鍾雲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參贊官讀之。
秉翊
讀自宜謀於賢, 止象
白虎殿
。 上曰, 釋義。
秉翊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秉翊
曰, 王音以克己復禮四字, 陳勉其君, 可謂言則是也。 蓋此四字, 爲聖門之極工, 故
顔子
之平生用力, 不出此, 而以至於
亞聖
之域, 則帝王治天下之道, 亦豈有外此者乎? 上曰, 誠然矣。 此爲聖工之極到處, 若從事乎此, 則何所施而不當乎?
秉翊
曰, 聖敎切當矣。 仍奏曰, 帝王爲治之道, 亦不出於聖工上體驗, 若使
成帝
, 有契於此言, 諦聽而允蹈焉, 則漢家治平之業, 奚但運掌之易乎? 上曰, 果如所言矣。 仍敎曰, 閣臣讀之。
雨植
讀自於是, 止薄昭故事。 上曰, 釋義。
雨植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雨植
曰, 盡忠竭力, 補君行政, 是乃臣子之道, 而惟
商
·
根
不然, 但以奢僭放恣自尙, 不顧公議, 徒恃爵位之高, 脩飾私家, 反效宮闕之制, 引水行船之弊, 土山漸臺之禍, 以至於
王莽
泯夏之境,
易
所謂履霜氷至, 所由來漸矣者也。 若使其時京兆尙書, 知其非而禁其端, 則其流之禍, 必不至此, 而
成帝
徒知責問京兆, 不能加罪
商
·
根
, 此卽辯之不早辯也, 吁其惜哉。 上曰,
成帝
知
商
·
根
之過而不治者, 是
成帝
之無決斷性也, 誠爲可歎也。
雨植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掩卷, 仍命史官就座,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戊子九月二十七日二更, 上御
萬慶殿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趙秉翊
, 侍讀官
李範贊
, 檢討官
趙鍾雲
, 檢校待敎
尹雨植
, 假注書
李五應
, 記注官...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