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25년
1888년 (무자)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6책(탈초본 2979책) 고종 25년 11월 16일 〈계해〉
1888년 光緖(淸/德宗) 14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閔丙奭
廚院進
。 行左承旨
金明圭
病
。 行右承旨
李重七
病
。 左副承旨
金春熙
式暇
。 右副承旨
宋世憲
未肅拜
。 同副承旨
吳有善
坐直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李錫泳
仕直
尹斗炳
仕
。 事變假注書
金明濬
仕
。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吳有善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吳有善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吳有善
啓曰, 戶曹參判
沈相薰
, 除拜後過三日不爲出肅, 依定式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吳有善
啓曰, 戶曹參判
沈相薰
, 除拜後過三日不爲出肅, 依定式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明日冬至望闕禮習儀時, 兩司當爲進參, 差祭外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待開門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明日冬至望闕禮習儀時, 兩司當爲進參, 差祭外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待開門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又啓曰, 新除授右副承旨
李鎬冕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又啓曰, 右副承旨
李鎬冕
, 時在
京畿龍仁地
, 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何如?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又啓曰, 明日傳香禮房承旨當爲齋宿, 行左承旨
金明圭
, 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又啓曰, 新除授右副承旨
李鎬冕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又啓曰, 右副承旨
李鎬冕
, 時在
京畿龍仁地
, 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何如?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又啓曰, 明日傳香禮房承旨當爲齋宿, 行左承旨
金明圭
, 所當牌招, 而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牌招。
○ 傳于
吳有善
曰, 吏曹參判有闕之代, 前望單子入之。
○ 傳于
吳有善
曰, 吏曹參判有闕之代, 前望單子入之。
○ 傳于
吳有善
曰, 政官牌招開政。
○ 傳于
吳有善
曰, 政官牌招開政。
○ 傳于
吳有善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吳有善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吳有善
曰, 東壁·博士·正字·入直外, 玉堂竝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傳于
吳有善
曰, 東壁·博士·正字·入直外, 玉堂竝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傳于
吳有善
曰, 在外工曹堂上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傳于
吳有善
曰, 在外工曹堂上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吳有善
, 以吏曹言啓曰, 南學敎授
李奭鍾
, 繕工
〈監〉
假監役官
權長善
, 俱以身病, 呈狀乞遞, 竝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吳有善
, 以吏曹言啓曰, 南學敎授
李奭鍾
, 繕工
〈監〉
假監役官
權長善
, 俱以身病, 呈狀乞遞, 竝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吏曹言啓曰, 新除授
天安
郡守
洪鍾植
,
定山
縣監
崔柄善
, 俱以身病, 呈狀乞遞, 竝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吏曹言啓曰, 新除授
天安
郡守
洪鍾植
,
定山
縣監
崔柄善
, 俱以身病, 呈狀乞遞, 竝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吏曹言啓曰, 掌樂院正
南光熙
, 以其身病, 呈狀乞遞,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吏曹言啓曰, 掌樂院正
南光熙
, 以其身病, 呈狀乞遞,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吏曹言啓曰,
永陵
參奉
李載覲
, 以其身病, 呈狀乞遞, 改差, 何如? 傳曰, 監役
朴鍾夏
相換。
○ 又以吏曹言啓曰,
永陵
參奉
李載覲
, 以其身病, 呈狀乞遞, 改差, 何如? 傳曰, 監役
朴鍾夏
相換。
○ 有政。 吏批, 判書
趙秉世
牌招不進, 參判未差, 參議
曺寅承
進, 同副承旨
吳有善
進。 以吏批言啓曰, 判書
趙秉世
牌招不進, 參判未差, 小臣獨政未安,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只出緊任。 以
李秉喬
·
張承遠
爲校理,
尹秉綬
爲副校理,
尹兢周
爲修撰,
尹忠求
·
金商悳
爲副修撰,
尹成鎭
爲工曹參判,
李泰容
爲參議,
張永達
爲監察,
金德敏
爲
天安
郡守,
金魯誠
爲
定山
縣監, 副護軍
劉秉直
今加嘉善, 前五衛將
孫世根
·
金丙仁
, 已上今加嘉善, 副司果
柳聖鶴
·
姜錫振
, 已上今加通政, 朝官年八十加資,
恭陵
令
金炳琬
, 工曹正郞
金泰敏
, 已上相換事承傳,
永陵
參奉
李載覲
, 監察
朴鍾夏
, 已上相換事承傳。
○ 有政。 吏批, 判書
趙秉世
牌招不進, 參判未差, 參議
曺寅承
進, 同副承旨
吳有善
進。 以吏批言啓曰, 判書
趙秉世
牌招不進, 參判未差, 小臣獨政未安,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只出緊任。 以
李秉喬
·
張承遠
爲校理, ...
○ 兵批, 判書
閔泳煥
病, 參判
李敏承
病, 參議
申泰寬
進, 參知
洪鍾運
病, 同副承旨
吳有善
進。 護軍
閔泳韶
·
李寅龜
, 副護軍
金奎軾
·
金炳鉉
·
李鏡德
, 副司直
李鎬性
,
徐相耆
,
李鍾七
, 副司果
金炳軾
·
崔順鳳
·
金鳳祚
·
徐相集
·
尹始榮
, 以上竝單付。
○ 兵批, 判書
閔泳煥
病, 參判
李敏承
病, 參議
申泰寬
進, 參知
洪鍾運
病, 同副承旨
吳有善
進。 護軍
閔泳韶
·
李寅龜
, ...
○ 吏批, 再政。 以
趙榮夏
爲同敦寧,
安仁泳
爲敦寧都正,
朴彝陽
爲掌樂正,
尹承弼
爲南學敎授,
朴桂秀
爲監察,
兪鎭聲
爲假監役。
○ 吏批, 再政。 以
趙榮夏
爲同敦寧,
安仁泳
爲敦寧都正,
朴彝陽
爲掌樂正,
尹承弼
爲南學敎授,
朴桂秀
爲監察,
兪鎭聲
爲假監役。
○ 三政。
金成烈
爲監察。
○ 三政。
金成烈
爲監察。
○ 四政。
金致幹
爲監察。
○ 四政。
金致幹
爲監察。
○ 五政。
金昌憲
爲監察。
○ 五政。
金昌憲
爲監察。
○ 六政。
郭鍵
爲監察。
○ 六政。
郭鍵
爲監察。
○ 七政。
黃琪秀
爲監察。
○ 七政。
黃琪秀
爲監察。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宋世憲
落點。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宋世憲
落點。
○ 吏曹參判前望單子入之,
張世容
落點。
○ 吏曹參判前望單子入之,
張世容
落點。
○ 兵曹口傳政事, 摠禦營騎士將單
申國熙
。
○ 兵曹口傳政事, 摠禦營騎士將單
申國熙
。
○
吳有善
, 以奉常寺都提調·提調意啓曰, 各陵冬至祭享所用藥果煎造後, 進上看品藥果二十立, 依定式封進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吳有善
, 以奉常寺都提調·提調意啓曰, 各陵冬至祭享所用藥果煎造後, 進上看品藥果二十立, 依定式封進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承文院言啓曰, 院製述官
許進
仕滿代, 副司果
韓百永
, 差下付軍職, 冠帶常仕,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承文院言啓曰, 院製述官
許進
仕滿代, 副司果
韓百永
, 差下付軍職, 冠帶常仕,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本營千摠
金在豊
, 身病猝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本營千摠
金在豊
, 身病猝重, 勢難察任, 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承文院言啓曰, 卽見禮部啓文, 皇后千秋日字, 知照云矣。 回咨按例撰出, 以爲入送,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承文院言啓曰, 卽見禮部啓文, 皇后千秋日字, 知照云矣。 回咨按例撰出, 以爲入送,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刑曹言啓曰, 議政府啓辭內, 向以前
南梱
事, 抱狀擧火人
張俊喆
, 方在囚秋曹矣。 更無可問之端, 而民習攸關, 亦難全恕, 卽令懲勵放送, 何如? 傳曰, 允。 事批下矣。 謹依批旨,
張俊喆
決杖五十度, 懲放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刑曹言啓曰, 議政府啓辭內, 向以前
南梱
事, 抱狀擧火人
張俊喆
, 方在囚秋曹矣。 更無可問之端, 而民習攸關, 亦難全恕, 卽令懲勵放送, 何如? 傳曰, 允。 事批下矣。 謹依批旨,
張俊喆
決杖五十度, 懲放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吏曹參判
李範晉
疏曰, 伏以, 臣之家世, 世所稱華閥, 始以天潢之疏泒, 因成喬木之奕葉, 一門之內, 將相峻秩, 照耀人耳目, 相繼至臣父, 而若以臣一身言之, 則幾百年枳塞之蹤也, 早失學業, 空疎譾劣, 才不足以辨帝虎, 智不足以辦胞翟, 自處以昭代棄物, 際我聖上千一之會, 曲成之化, 若日月之無私照, 雨露之不擇降, 自臣唱名之初, 煦育之涵泳之, 蓬瀛奎華, 恩誥聯翩, 推遷至卿月之班。 曩又特授亞銓之銜, 以臣論臣之事, 果是眞境耶, 抑亦夢境耶, 傍觀者亦謂之夢, 臣何敢自以爲眞乎? 惟我聖上則哲之明, 已燭臣才與識, 無毫分彷彿於所叨之職, 而榮寵臣一介臣, 將以疏幾萬萬槁項之積鬱, 聳動草野守分固窮之俊人, 皆右聖人之至化也, 臣竊自幸於身親見, 不敢備例飾讓, 嵬然以政官自處, 挺身代斲, 亦已有日矣。 承佐而弼成, 卽其任也, 稱量而鑑別, 乃其責也, 退而循省則無一於是, 不覺惶汗逬體, 瞿然自訟曰。 國家之置銓官, 欲使之甄人物而稱其官也, 今者以臣材具, 銓臣職名, 不啻斤鎰之相懸, 是先自臣身, 已失銓衡之平, 數愆包差之不暇, 何敢更爲進身銓人之地乎? 强其不能, 則實非量力, 授任之道, 旣知不稱, 徒事承命, 則非但臣有負於聖明, 殿下亦安用臣爲哉? 縮縮負大何, 赧赧無所容, 若不知榮眷之爲可艶。 且臣之老父, 以臣之不才而蒙殊渥, 常懍憂畏, 崦嵫暮境, 食息不自寧, 臣於公私兩界, 不可久冒也審矣。 玆敢略暴衷情, 仰瀆崇嚴。 伏顧聖慈, 俯賜淵鑑, 特遞臣吏曹參判之任, 俾公器無䙝, 私分獲安焉,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所請依施。
○ 吏曹參判
李範晉
疏曰, 伏以, 臣之家世, 世所稱華閥, 始以天潢之疏泒, 因成喬木之奕葉, 一門之內, 將相峻秩, 照耀人耳目, 相繼至臣父, 而若以臣一身言之, 則幾百年枳塞之蹤也, 早失學業, 空疎譾劣, 才不足以辨帝虎, 智不足以辦胞翟, 自處以昭代棄物, 際我聖上千一之會, 曲成之化, 若日月之無私照, 雨露之不擇降, 自臣唱名之初, 煦育之涵泳之, 蓬瀛奎華, 恩誥聯翩, 推遷至卿月之班。 曩又特授亞銓之銜, 以臣論臣之事, 果是眞境耶, 抑亦夢境耶, 傍觀者亦謂之夢, 臣何敢自以爲眞乎? 惟我聖上則哲之明, 已燭臣才與識, 無毫分彷彿於所叨之職, 而榮寵臣一介臣, 將以疏幾萬萬槁項之積鬱, 聳動草野守分固窮之俊人, 皆右聖人之至化也, 臣竊自幸於身親見, 不敢備例飾讓, 嵬然以政官自處, 挺身代斲, 亦已有日矣。 承佐而弼成, 卽其任也, 稱量而鑑別, 乃其責也, 退而循省則無一於是, 不覺惶汗逬體, 瞿然自訟曰。 國家之置銓官, 欲使之甄人物而稱...
○ 戊子十一月十六日申時, 上御
興福殿
。 美國公使接見入侍時, 行都承旨
閔丙奭
, 假注書
李錫泳
, 以次侍立訖。 上具翼善冠·衮龍袍, 南面立交椅前, 仍命史官引入公使, 公使由西階陞堂, 入楹內, 行打恭禮, 上答揖, 仍命傳語曰, 當此隆冬, 所留均好否? 公使曰, 幸而無恙矣。 上曰, 近聞貴國安否乎? 公使曰, 聞無他事, 而有大統領改出之事矣。 上曰, 有此請見, 而天有雨意, 甚爲不安也。 公使曰, 特以優禮接之, 豈以此爲難乎? 上曰, 遊翫
濟州
景槪, 風土人物, 如何? 公使曰, 承受貴國戶曹帖文, 登途而往,
釜山
乘船, 則厥處人民, 初見西洋人, 外貌殊異, 俱爲逃避, 不載船上, 故不得已乘日本小船泩
濟州
, 則山邑百姓, 不入院幕賣食, 故以此帖文, 入報官長而曰, 貴國大君主, 以戶曹帖文, 遣我遊觀, 而汝等如此薄之, 是違逆王命也, 其時百姓, 頗小安心。 又縣官保護安接, 故各處山島, 俱爲觀光, 而欲登
漢拏山
望景, 則其處人民, 禁飭不登, 故未得具見矣。 聞山上有三澤, 其水本爲藥水, 而百病濟瘳, 未可知也, 願爲一見。 上曰, 山上三澤之說, 的然有之, 若有登視, 則其水泛溢, 人皆溺死, 故禁之也。 公使曰, 水中有惡魚火石則生此怪變, 我國亦有之也, 若同貴國高位之臣, 一次往見, 則雖死不恨也。 上曰, 非不如意, 乃有沈死之變, 故甚爲念慮也, 公使期有此心, 則待明春未爲遲也。 公使曰,
濟州
被山帶水, 土産之物又多, 別島開港, 各國通商, 則以其所有, 易其所無, 民富郡實, 財用竝足, 人心相和, 則甚爲盛利也。 上曰, 此不可容易爲說也。 公使曰, 一見
濟州
, 甚爲要害之地, 設計防護, 則雖有敵軍侵犯, 不可關念, 水設禦器械之圖與錄紙, 仰呈, 設以防禦, 雖有百萬軍兵, 無所施也。 上曰, 陸路設用此計否? 公使曰, 非海中不可也。 上曰, 此計公使所作否? 公使曰, 我國同僚之人所送, 非我所能爲也, 今我上之, 亦欲爲一覽, 非爲如此設施也, 若爲此計, 則用費六十百萬圓, 器械中用鐵百萬圓也, 其中守軍四千人, 此計浮費太多, 莫可施爲, 此外有不大費而要用之道, 名曰討破刀, 此一介用費, 四千圓也, 若他國兵船來, 用此埋江, 則雖千艨萬艘, 皆爲破也。 上曰, 見朝鮮地形, 則設用此計之處, 幾有之? 公使曰,
仁川
·
濟州
·
原山
·
頭灣江
四處, 則方可無憂矣。 上曰, 貴國設此器械之人, 有幾人否? 公使曰, 道各不同, 故凡人不易爲也, 能此計者, 有數人。 上曰, 鄙國若用此計, 則多賴貴國之力也。 公使曰, 謹當奉敎矣。 上曰, 天氣傍晚, 不敢請久坐。 公使告退, 行揖禮, 上答揖以送, 承史以次退出。
○ 戊子十一月十六日申時, 上御
興福殿
。 美國公使接見入侍時, 行都承旨
閔丙奭
, 假注書
李錫泳
, 以次侍立訖。 上具翼善冠·衮龍袍, 南面立交椅前, 仍命史官引入公使, 公使由西階陞堂, 入楹內, 行打恭禮, 上答揖, 仍命傳語曰, 當此隆冬, 所留均好否? 公使曰, 幸而無恙矣。 上曰, 近聞貴國安否乎? 公使曰, 聞無他事, 而有大統領改出之事矣。 上曰, 有此請見, 而天有雨意, 甚爲不安也。 公使曰, 特以優禮接之, 豈以此爲難乎? 上曰, 遊翫
濟州
景槪, 風土人物, 如何? 公使曰, 承...
○ 戊子十一月十六日五更, 上御
萬慶殿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吳有善
, 檢校直閣
兪鎭弼
, 侍讀官
李奭鍾
, 檢討官
趙鍾集
, 假注書
李錫泳
, 記注官
玉秉觀
, 別兼春秋
閔泳敦
, 各持
綱目
第十一卷,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仍開卷。 上曰, 上番讀之。
奭鍾
讀自
王惲
等, 止請更之奏可, 上曰, 釋義,
奭鍾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奭鍾
曰,
王惲
等, 詐造歌謡, 阿附求榮, 而
班穉
·
公孫閎
二人, 以直言被禍, 亂賊之世, 豈有賢人在位者乎? 上曰,
莽
之威權日盛, 人皆阿從其指, 惟此二人, 爲國家言災異, 禍及其身, 不改其節, 可謂忠直之人也, 後世又爲人臣者法也。
奭鍾
曰, 聖敎切當矣。 自古聖王, 受命于天, 以儀刑儀法, 行于天下, 百揆畢擧, 生民莫不率服, 今
莽
不以義事君, 反以刑法制之, 凡此數事, 何可行之?
恭王母
及
丁姬
之喪, 以名梓珠玉葬之, 豈有僭稱? 卽以往日細小之怨, 發其冢而取其璽綬, 蓋亂臣之心, 能於殘忍, 必報於睚眦, 故如是也。 上曰, 往古來今, 篡逆之徒, 往往有之, 而如
王莽
之類, 未嘗聞也。
奭鍾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下番讀之。
鍾集
讀自公卿在位, 止
宣帝玄孫選
立之, 上曰, 釋義,
鍾集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鍾集
曰,
莽
賊弒帝之變, 是乃窮天地通萬古所無之極逆大憝也, 不可達其罪狀, 而藏策金縢, 以身代之者, 卽依
周公
故事而行之, 究厥所爲, 非但爲其君之大逆, 又兼爲聖人之罪人也。 上曰,
莽
賊稟是俱得罪於其君及先聖矣, 豈不萬萬痛惡之凶逆乎?
鍾集
曰, 聖敎切當矣。
王莽
之期, 欲立年幼之君, 其心非他, 如立長大聰明之君, 慮或其察罪狀, 以致於法, 故乃立襁褓, 以爲皇帝, 其所宅心主意, 尤極陰凶矣。 上曰, 渠亦自知渠罪難容於天地之間, 胡立此幼君, 其凶謀逆心, 節節可痛也。
鍾集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參贊官讀之。
有善
讀自初
泉陵侯
, 止皇帝之詔稱制。 上曰, 釋義,
有善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有善
曰, 初以
劉慶
之上書, 群臣皆以爲宜, 太后猶不能禁而末乃
謝囂
丹書之奏, 太后以謂誣罔天下, 而雖曰不可施行, 其可得乎, 其時群臣
劉慶
·
謝囂
, 皆可爲亂逆矣。 上曰, 其時群臣, 俱爲助賊之徒, 而太后雖知其誣罔, 力不能制之, 初不委權於
莽
賊, 豈至於斯乎? 後雖悔之, 不可追也。
有善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閣臣讀之。
鎭弼
讀自其朝見, 止不克死之。 上曰, 釋義,
鎭弼
釋義訖。 上曰, 文義奏之。
鎭弼
曰, 當是時,
莽
之威權, 傾動朝廷, 百官萬民, 莫不曲意順從, 而獨
劉崇
, 首唱大義, 以扶漢室, 其忠其義, 足以爲萬世之法也。 上曰, 昔見
漢高祖
約法三章, 與
文
·
景
之治, 則其化尙且不滅矣, 今
劉崇
之討賊, 終不成事, 臣子之道, 固所當然也。
鎭弼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掩卷, 仍命史官就座, 又命退諸臣, 以次退出。
○ 戊子十一月十六日五更, 上御
萬慶殿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吳有善
, 檢校直閣
兪鎭弼
, 侍讀官
李奭鍾
, 檢討官
趙鍾集
, 假注書
李錫泳
, 記注官...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