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26년
1889년 (기축)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6책(탈초본 2991책) 고종 26년 12월 2일 계유
1889년 光緖(淸/德宗) 15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閔正植
廚院進
。 行左承旨
李命宰
廚院進
。 右承旨
李耕稙
未肅拜
。 左副承旨
李愚冕
坐
。 右副承旨
閔啓鎬
坐直
。 同副承旨
鄭寅昇
坐直
。 注書
李秉昊
仕直
一員未差。 假注書
朱在賓
仕
。 事變假注書
李鏡昈
仕
。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王世子詣
勤政殿
, 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庭請啓辭入啓, 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王世子詣
勤政殿
, 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庭請啓辭入啓, 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承批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承批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再啓入啓, 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再啓入啓, 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承批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承批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三啓入啓, 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三啓入啓, 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承批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承批入幕次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還內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還內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春桂坊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鄭寅昇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鄭寅昇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禮曹判書前望單子入之,
韓章錫
落點。
○ 禮曹判書前望單子入之,
韓章錫
落點。
○ 工曹判書前望單子入之,
尹榮信
添書落點。
○ 工曹判書前望單子入之,
尹榮信
添書落點。
○
鄭寅昇
, 以議政府言啓曰, 今日庭請時, 未付軍職人, 令該曹口傳付軍職, 史
[使]
之入參, 何如? 傳曰, 允。
○
鄭寅昇
, 以議政府言啓曰, 今日庭請時, 未付軍職人, 令該曹口傳付軍職, 史
[使]
之入參, 何如? 傳曰, 允。
○ 兵曹口傳政事, 大護軍
李承五
, 護軍
金商圭
, 副護軍
金稷鉉
, 以上竝單付。
○ 兵曹口傳政事, 大護軍
李承五
, 護軍
金商圭
, 副護軍
金稷鉉
, 以上竝單付。
○ 王世子率百官, 庭請啓曰, 伏以上天不言, 而至誠必遂, 聖人不伐, 而大同必循, 人子而顯親之壽, 非至誠所嚴乎, 人臣而頌君之德, 非大同所願乎? 乾象物穆, 坤道至靜, 蕩蕩乎無能名焉, 而贊
大易
, 則曰剛健純粹, 曰含弘光大,
堯
德克讓,
舜
化無爲, 皞皞乎不可尙已, 而述
二典
, 則曰平章協和, 曰濬哲文明。 且夫詩人之歌詠
文
·
武
, 莫不竝與后妃之德而稱述之, 以明王化之所由本。 況旣有大德, 又有位祿, 則惟名與壽, 必得之理也。 天之所以報聖人者, 惟此臣子之所以願乎上者, 亦惟此是, 故封人有三祝之壽, 天保登九如之章。
周王
壽考之歌, 君子萬年之頌, 卽後世金泥玉檢, 闡徽颺美, 以昭受上帝申休之本原也。 此臣所以齋誠荐籲, 冀格天聰, 敢此齋沐, 復申盈庭之言, 惟聖明垂察焉。 惟我殿下, 以上聖之姿, 撫中興之運, 德侔
二帝
, 思兼
三王
, 百度俱擧, 萬化惟新,
太室
觀七世之德而稱殷禮於明禋, 長樂隆千乘之養而光宸孝於顯冊, 宵旰憂勤, 而總攬宏綱, 日月重明, 弘濟大艱, 莫溝壑於幈幪, 回綴旒於磐泰, 闓澤洋溢乎八表, 薰腴昭護於三光, 躋斯民於春臺壽域之中, 於休乎盛哉。 亦惟我中宮殿下, 德著俔天, 位尊配聖, 惟御中壼, 二十有四載, 徽音克嗣於京室, 陰敎普洽於區寓, 簪珥進規, 柔道永貞, 紘紞昭度, 芳猷弘宣, 彤管之紀, 史不勝書, 黃裳之吉, 文在其中, 唐家之良佐, 不足多矣, 周室之聖女, 何以加焉? 矧今玉曆, 將新於三元, 寶籌惟躋於四旬, 環海群黎, 孰不攢手抃祝? 胥以爲大德必得之兆, 自今以始, 而小子愛日之誠, 又豈特齊民之比哉? 臣竊仰兩聖之德, 配天配地, 高明博厚, 悠又而無强
[無彊]
, 而將來萬億年大曆, 實基於是矣。 臣方受
論語
有曰,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 志喜當如何? 兕觥之祝, 嵩山之呼, 猶不足以盡其孝, 必也勤之琬琰, 被之管絃, 揚弘烈於無窮, 迓庬禠於方至, 上答天眷, 下副輿情, 寔今日不容已之晠擧。 此非臣一介之私言, 乃諸大夫國人之所同願也。 伏望亟回謙光, 快賜兪音焉。 答曰, 前所勉許, 亦出於斟酌, 屢悉批諭矣, 又何爲張大之擧乎? 爾之忱誠, 非不嘉乃, 而此是國朝晠禮也。 固不宜輒請, 亦何可遽許? 予非姑爲靳持, 委實無當, 不允。
○ 王世子率百官, 庭請啓曰, 伏以上天不言, 而至誠必遂, 聖人不伐, 而大同必循, 人子而顯親之壽, 非至誠所嚴乎, 人臣而頌君之德, 非大同所願乎? 乾象物穆, 坤道至靜, 蕩蕩乎無能名焉, 而贊
大易
, 則曰剛健純粹, 曰含弘光大,
堯
德克讓,
舜
化無爲, 皞皞乎不可尙已, 而述
二典
, 則曰平章協和, 曰濬哲文明。 且夫詩人之歌詠
文
·...
○ 再啓曰, 伏以聖王御世, 因情制宜, 凡天經地緯之所當然, 民彝物則之所必然者, 則斯行之不少疑難, 蓋所以曰禮曰義者, 俱不外乎是矣。 臣以深愛之誠, 循大同之論, 抱章陳懇, 再籲而再未準, 又與大小臣工, 咸造大庭, 齊聲叫閽, 天聽愈邈。 今臣之請, 卽所謂當然而必然者, 而未敢知殿下, 何所疑難乎? 誠不勝萬萬惶隘。 猗玆鳳曆迓新, 鴻運回泰, 惟我殿下, 亦惟我坤聖殿下, 寶齡冞邵, 海屋添籌, 萬有千年眉壽黃髮, 自今日始, 如月如日如南山之壽, 自今日始, 臣之蹈舞慶祝, 河海莫量。 夫遇慶識喜, 常理也。 雖編戶匹士之孝養厥父母者, 皆知父母之年, 家人相慶, 必欲飾喜稱美而顯揚之, 況臣冒其貳極之位, 苟不能盡子道, 則將何以使國人觀感而興孝乎? 傳曰, 大德必得其壽, 必得其名。 然則其壽其名, 皆爲大德之所必得也。 惟我兩聖大德, 以疏以啓, 雖以略陳之, 然乾坤之象, 日月之光, 豈臣拙訥。 所可形容而道得哉? 惟曰
堯典
·
舜典
之所贊述, 卽贊述我父王殿下也,
周南
·
召南
之所詠歌, 卽詠歌我母妃殿下也。 自臨御以來, 二十有六年, 治法政謨, 史不勝書, 敬天法祖, 奉先諴小, 崇正學興儒敎, 嚴科試端士趨, 握瑤鏡而臨萬機, 布陽春而囿萬物, 禮禦聲明, 至治醲邵, 躋一世於雍熙之域, 煥乎其有章也, 嵬乎其有功也。 閨門之內, 風化之始, 荇菜謠而黃裳叶吉, 瓜瓞綿而朱芾衍祥, 內贊治敎, 子育黎庶, 徽音播於六宮, 厚澤被於八域, 卓乎懿烈, 殆彤編之所未覩也。 此皆我兩聖, 咸有大德, 克享天心, 景貺潛周, 洪休川至, 乃所以必得壽而必得名也。 況今慈齡, 恰滿四旬之日, 臣之攢頌, 尤非他時可比, 而夫範金縷玉, 闡美揄微
[徽]
, 乃國朝恒有之彝典也, 豈臣之創行而崇飾之也哉? 受恩則報, 常情所同, 顧臣之受我兩聖殿下隆恩, 與天無際, 而年踰志學, 蔑有報效, 只欲以彝典所在, 少伸萬一之忱, 而以平日至道撫愛, 有欲必從之念, 今於此, 獨不諒臣之悃而察臣之言, 臣之抑鬱, 當復何如哉? 盈廷之論, 固非臣一人之私願, 而衷情所激, 不覺自發於聲, 冞懦惶懍, 靡所止屆。 伏乞聖明, 亟賜開允, 以副區區至祝, 不勝大願。 答曰, 名者, 實之賓也。 曾謂此事, 有補於民國乎? 況無其德, 而從有其名, 於予心安乎? 孝於其親之, 莫如養志, 爾其諒之。
○ 再啓曰, 伏以聖王御世, 因情制宜, 凡天經地緯之所當然, 民彝物則之所必然者, 則斯行之不少疑難, 蓋所以曰禮曰義者, 俱不外乎是矣。 臣以深愛之誠, 循大同之論, 抱章陳懇, 再籲而再未準, 又與大小臣工, 咸造大庭, 齊聲叫閽, 天聽愈邈。 今臣之請, 卽所謂當然而必然者, 而未敢知殿下, 何所疑難乎? 誠不勝萬萬惶隘。 猗玆鳳曆迓新, 鴻運回泰, 惟我殿下, 亦惟我坤聖殿下, 寶齡冞邵, 海屋添籌, 萬有千年眉壽黃髮, 自今日始, 如月如日如南山之壽, 自今日始, 臣之蹈舞慶祝, 河海莫量。 夫遇慶識喜, 常理也。 雖編戶匹士之孝養厥父母者, 皆知父母之年, 家人相慶, 必欲飾喜稱美而顯揚之, 況臣冒其貳極之位, 苟不能盡子道, 則將何以使國人觀感而興孝乎? 傳曰, 大德必得其壽, 必得其名。 然則其壽其名, 皆爲大德之所必得也。 惟我兩聖大德, 以疏以啓, 雖以略陳之, 然乾坤之象, 日月之光, 豈臣拙訥。 所可形容而道得哉? 惟曰
堯典
·...
○ 三請啓曰, 伏以臣嘗聞, 事親以誠。 誠者, 實也, 實有無僞之情, 情有莫遏之義者, 臣所以齋沐荐籲, 不得請則不知止者也。 古昔聖帝明王, 有嵬乎莫尙之德之功, 必崇飾顯颺, 報答鴻休, 寔逮不悖俟不惑之常經大義, 卽我列聖已行之丕禮晠典, 朝野臣民之愛戴咸願也。 天休不得不對揚, 輿情不可不俯循, 則非茅臣愛親敬上之忱而已。 惟我父王殿下二十六年雍熙之治, 輝映竹帛, 前所槪陳, 無以形容萬一, 而天地之德, 河海之澤, 蓋源於
大舜
之孝, 發以爲盛周之仁, 通于神明, 光于日月。 太室進藏世獻之禮, 長禦屢擧闡徽之儀, 蠲貢賦以賙其饑, 聘玉帛以綏其遠, 衛正道而端士趨, 簡循良而崇吏術, 禮樂敎化之所流行, 政令事爲之所施措, 自著肹蠁到隆之美, 於是乎嘉瑞降屢豐至, 躋八域於仁壽, 回一元於文明, 無彊惟休之運, 實基于此也。 亦我母妃殿下, 德協黃裳, 化闡玄紞, 于京室而嗣徽, 贊乾道而助深, 誕敷陰敎,
社稷
存功, 積仁闓澤, 史不勝書。 況値寶齡, 恰躋四旬, 景祿益延, 萬年, 餘慶所湊, 群情方蔚, 則摭事實稱善美, 表章之崇顯之, 非徒禮則然也。 大德得名之義, 無或不然, 而特以造化之功, 斂而若無, 撝謙之誠, 抑而不有。 奉箋稱觥, 縱幸獲準, 區區菲忱, 自有必遂之願, 必行之懇者, 非臣私言, 卽廷紳之誠, 非廷紳之議, 亦億兆之咸頌。 範金縷玉, 備其文也, 摹天繪日, 昭其象也, 鋪鴻藻申庬籙, 永垂千萬歲成憲, 則於不休哉。 伏望聖慈, 俯燭微忱, 亟賜兪音, 紹述列祖之彝章, 勉循臣庶之靳祝焉。 答曰, 以疏以啓, 懇懇必不欲遂已者, 可見誠孝之愈篤, 而予之所靳許者, 無其德也, 非其時也。 廷臣之交恪相勉者只此, 而更無務實之事云乎? 冒受雖甚愧恧, 持難亦覺支離, 屢回商量, 不得已勉從, 終有所不安于中也。
○ 三請啓曰, 伏以臣嘗聞, 事親以誠。 誠者, 實也, 實有無僞之情, 情有莫遏之義者, 臣所以齋沐荐籲, 不得請則不知止者也。 古昔聖帝明王, 有嵬乎莫尙之德之功, 必崇飾顯颺, 報答鴻休, 寔逮不悖俟不惑之常經大義, 卽我列聖已行之丕禮晠典, 朝野臣民之愛戴咸願也。 天休不得不對揚, 輿情不可不俯循, 則非茅臣愛親敬上之忱而已。 惟我父王殿下二十六年雍熙之治, 輝映竹帛, 前所槪陳, 無以形容萬一, 而天地之德, 河海之澤, 蓋源於
大舜
之孝, 發以爲盛周之仁, 通于神明, 光于日月。 太室進藏世獻之禮, 長禦屢擧闡徽之儀, 蠲貢賦以賙其饑, 聘玉帛以綏其遠, 衛正道而端士趨, 簡循良而崇吏術, 禮樂敎化之所流行, 政令事爲之所施措, 自著肹蠁到隆之美, 於是乎嘉瑞降屢豐至, 躋八域於仁壽, 回一元於文明, 無彊惟休之運, 實基于此也。 亦我母妃殿下, 德協黃裳, 化闡玄紞, 于京室而嗣徽, 贊乾道而助深, 誕敷陰敎, ...
○ 傳于
閔啓鎬
曰, 今日庭請時, 侍衛與排立軍兵, 令各其營乾犒饋。
○ 傳于
閔啓鎬
曰, 今日庭請時, 侍衛與排立軍兵, 令各其營乾犒饋。
○ 傳于
鄭寅昇
曰, 庭請時陪從春桂坊以下, 別單書入。
○ 傳于
鄭寅昇
曰, 庭請時陪從春桂坊以下, 別單書入。
○
閔正植
啓曰, 時·原任大臣率禮堂, 來詣請對矣。 傳曰, 入侍。
○
閔正植
啓曰, 時·原任大臣率禮堂, 來詣請對矣。 傳曰, 入侍。
○ 傳于
鄭寅昇
曰, 加上尊號都監都提調,
金判府事
爲之承◆。
○ 傳于
鄭寅昇
曰, 加上尊號都監都提調,
金判府事
爲之承◆。
○
鄭寅昇
啓曰, 筵說之三日內修正, 例也, 而去月二十八日時原任大臣率禮堂入侍筵說, 踰日修納, 事未前有, 萬萬駭然。 當該注書, 所當重勘, 而本院請推之外, 無他可施之罰,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推考。
○
鄭寅昇
啓曰, 筵說之三日內修正, 例也, 而去月二十八日時原任大臣率禮堂入侍筵說, 踰日修納, 事未前有, 萬萬駭然。 當該注書, 所當重勘, 而本院請推之外, 無他可施之罰,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推考。
○ 傳于
鄭寅昇
曰, 左副承旨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傳于
鄭寅昇
曰, 左副承旨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李耕稙
落點。
○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李耕稙
落點。
○ 傳于
鄭寅昇
曰, 臺諫竝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傳于
鄭寅昇
曰, 臺諫竝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傳于
鄭寅昇
曰, 在外敦寧都正許遞, 今日政差出。
○ 傳于
鄭寅昇
曰, 在外敦寧都正許遞, 今日政差出。
○ 有政。 吏批, 行判書
趙康夏
進, 參判
趙同熙
牌招不進, 參議
閔京鎬
進, 同副承旨
鄭寅昇
進。 以
洪鍾軒
爲大司憲,
李應夏
爲大司諫,
朴喜容
爲執義,
沈九澤
爲司諫,
趙民熙
·
鄭寅燮
爲掌令,
趙鍾雲
·
宋世鉉
爲持平,
尹兢
爲獻納,
張錫五
·
尹求
爲正言,
元永一
爲敦寧都正,
韓圭卨
爲知義禁,
金奎明
爲禁府都事, 加上尊號都監都提調單
金炳始
, 提調三單
閔泳商
·
韓章錫
·
尹榮信
, 郞廳五單
徐雲輔
·
劉秉洙
·
元世詢
·
李鍾協
·
李喆和
, 分敎官單
崔永烈
, 前五衛將
李光吉
今加嘉善, 前分敎官
楊元相
已上今加通政, 朝官年八十加資。
○ 有政。 吏批, 行判書
趙康夏
進, 參判
趙同熙
牌招不進, 參議
閔京鎬
進, 同副承旨
鄭寅昇
進。 以
洪鍾軒
爲大司憲,
李應夏
爲大司諫,
朴喜容
○ 兵批, 判書
閔泳煥
病, 參判
曺寅承
病, 參議
南肅熙
入直進, 參知
張錫裕
病, 右副承旨
閔啓鎬
進。 僉知單
洪埰
, 大護軍
李淳翼
, 護軍
韓偉
, 副護軍
趙命敎
·
申仁模
, 副司直
李聖烈
·
尹起晉
·
全在鳳
·
車載龜
·
趙鍾榮
·
權相洛
·
趙秉健
, 副司果
金基鶴
·
鄭道淳
·
申定均
·
崔永澤
, 以上竝單付。
○ 兵批, 判書
閔泳煥
病, 參判
曺寅承
病, 參議
南肅熙
入直進, 參知
張錫裕
病, 右副承旨
閔啓鎬
進。 僉知單
洪埰
, 大護軍
李淳翼
, 護軍...
○ 吏批, 再政。 以
曺始永
爲校理,
李補榮
[李輔榮]
爲副修撰,
李乾夏
爲知義禁。
○ 吏批, 再政。 以
曺始永
爲校理,
李補榮
[李輔榮]
爲副修撰,
李乾夏
爲知義禁。
○ 傳于
閔啓鎬
曰, 謁聖武科, 旣已除初試矣。 有難當日擧行, 今初八日, 先爲開場於
雲龍亭
, 命官爲之。
○ 傳于
閔啓鎬
曰, 謁聖武科, 旣已除初試矣。 有難當日擧行, 今初八日, 先爲開場於
雲龍亭
, 命官爲之。
○
鄭寅昇
, 以禮曹言啓曰, 追上尊號議號後, 王世子當有親上箋文之節。 今番則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依例磨鍊。
○
鄭寅昇
, 以禮曹言啓曰, 追上尊號議號後, 王世子當有親上箋文之節。 今番則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依例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今此王大妃殿加上尊號議定後, 議號單子親受及箋文親上之節, 依例磨鍊乎? 敢稟。 傳曰, 依例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今此王大妃殿加上尊號議定後, 議號單子親受及箋文親上之節, 依例磨鍊乎? 敢稟。 傳曰, 依例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今此王大妃殿加上尊號議定後, 議號單子親受及箋文親上處所, 當爲稟定, 而謹稽謄錄, 則有親受於便殿, 親上於法殿之例, 亦有親受親行, 俱行於法殿之例。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敢稟。 傳曰, 親受親行,
勤政殿
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今此王大妃殿加上尊號議定後, 議號單子親受及箋文親上處所, 當爲稟定, 而謹稽謄錄, 則有親受於便殿, 親上於法殿之例, 亦有親受親行, 俱行於法殿之例。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敢稟。 傳曰, 親受親行,
勤政殿
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追上尊號議定時儀節, 當爲磨鍊, 而謹稽謄錄, 則追上尊號議號單子, 無親受之節, 而有親臨法殿, 受百官進箋之例矣。 今亦依此擧行乎? 敢稟。 傳曰, 依此擧行。
○ 又以禮曹言啓曰, 追上尊號議定時儀節, 當爲磨鍊, 而謹稽謄錄, 則追上尊號議號單子, 無親受之節, 而有親臨法殿, 受百官進箋之例矣。 今亦依此擧行乎? 敢稟。 傳曰, 依此擧行。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來庚寅年元朝王大妃殿寶齡六旬·中宮殿寶齡四旬稱慶陳賀儀節, 當爲磨鍊, 謹依已例, 以親上致詞箋文表裏後, 親臨受賀磨鍊乎? 敢稟。 傳曰, 親臨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來庚寅年元朝王大妃殿寶齡六旬·中宮殿寶齡四旬稱慶陳賀儀節, 當爲磨鍊, 謹依已例, 以親上致詞箋文表裏後, 親臨受賀磨鍊乎? 敢稟。 傳曰, 親臨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來庚寅年元朝稱慶, 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于王大妃殿時, 王世子行禮之節及親臨受賀時, 王世子進致詞箋文·表裏行禮之節, 依例磨鍊乎? 敢稟。 傳曰, 依例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來庚寅年元朝稱慶, 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于王大妃殿時, 王世子行禮之節及親臨受賀時, 王世子進致詞箋文·表裏行禮之節, 依例磨鍊乎? 敢稟。 傳曰, 依例磨鍊。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來庚寅年正朝朝賀儀節, 當爲磨鍊, 而與稱慶陳賀相値矣。 謹稽謄錄, 則在前如此之時, 正朝朝賀, 以只進表裏磨鍊, 今亦依此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禮曹言啓曰, 來庚寅年正朝朝賀儀節, 當爲磨鍊, 而與稱慶陳賀相値矣。 謹稽謄錄, 則在前如此之時, 正朝朝賀, 以只進表裏磨鍊, 今亦依此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閔啓鎬
, 以兵曹言啓曰, 謹依下敎, 陪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閔啓鎬
, 以兵曹言啓曰, 謹依下敎, 陪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親軍統衛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陪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親軍統衛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陪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陪衛與排立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陪衛與排立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