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29년
1892년 (임진)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윤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8책(탈초본 3022책) 고종 29년 6월 7일 계사
1892년 光緖(淸/德宗) 18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李載純
齋宿
。 行左承旨
徐胄淳
齋宿
。 右承旨
尹吉求
齋宿
。 左副承旨
鄭元夏
齋直
。 右副承旨
李種元
齋直
。 同副承旨
權潚
齋宿
。 注書 二員未差。 假注書
任正敎
齋直
朴勝穆
未入來
鄭寅旭
未入來
。 事變假注書
白鶴九
仕
。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景福宮
。 停常參·經筵。
〈○〉
孝慕殿
預告祭親行後, 大殿·王大妃殿·中宮殿, 藥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朝廷二品以上單子問安。 答曰, 知道。 世子宮·世子嬪宮, 藥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內務府·內閣·政院·春桂坊·玉堂·銓郞·朝廷二品以上單子問安。 答曰, 知道。 展謁還入齋殿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孝慕殿
預告祭親行後, 大殿·王大妃殿·中宮殿, 藥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朝廷二品以上單子問安。 答曰, 知道。 世子宮·世子嬪宮, 藥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內務府·內閣·政院·春桂坊·玉堂·銓郞·朝廷二品以上單子問安。 答曰, 知道。 展謁還入齋殿後, 藥房·內務府·內閣·政院·玉堂·銓郞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以香室祔
太廟
後,
宗廟
別大祭受押單子, 傳于
鄭元夏
曰, 親押。
〈○〉
以香室祔
太廟
後,
宗廟
別大祭受押單子, 傳于
鄭元夏
曰, 親押。
〈○〉
以香室祔
太廟
後,
永寧殿
別大祭受押單子, 傳于
鄭元夏
曰, 親押。
〈○〉
以香室祔
太廟
後,
永寧殿
別大祭受押單子, 傳于
鄭元夏
曰, 親押。
〈○〉
以香室
孝慕殿
告動駕祭受押單子, 傳于
鄭元夏
曰, 親押。
〈○〉
以香室
孝慕殿
告動駕祭受押單子, 傳于
鄭元夏
曰, 親押。
〈○〉
傳于
鄭元夏
曰, 明日
孝慕殿
, 當展謁矣。 該房知悉。
〈○〉
傳于
鄭元夏
曰, 明日
孝慕殿
, 當展謁矣。 該房知悉。
〈○〉
鄭元夏
啓曰, 明日親押處所, 以何處爲之乎? 敢稟。 傳曰, 齋殿爲之。
〈○〉
鄭元夏
啓曰, 明日親押處所, 以何處爲之乎? 敢稟。 傳曰, 齋殿爲之。
〈○〉
傳于
權潚
曰,
忠淸道
暗行御史留待。
〈○〉
傳于
權潚
曰,
忠淸道
暗行御史留待。
〈○〉
李載純
, 以兵曹言啓曰, 今日
孝慕殿
展謁齋殿齋宿時, 本曹郞廳侍衛, 當爲備員, 而正郞三員未差之代, 令該曹以在京無故人, 口傳差出, 以爲進參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李載純
, 以兵曹言啓曰, 今日
孝慕殿
展謁齋殿齋宿時, 本曹郞廳侍衛, 當爲備員, 而正郞三員未差之代, 令該曹以在京無故人, 口傳差出, 以爲進參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吏曹口傳政事, 以
李民夏
·
李始榮
·
禹濟一
爲兵曹正郞。
〈○〉
吏曹口傳政事, 以
李民夏
·
李始榮
·
禹濟一
爲兵曹正郞。
〈○〉
傳于
徐胄淳
曰, 臺諫竝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臺諫前望單子入之, 大司憲
李容稙
, 大司諫
李海昌
, 執義
邊相勳
, 司諫
洪學周
, 掌令
李鍾七
·
具用喜
, 獻納
李範仁
, 持平
朴昌緖
·
朴鼎壽
, 正言
李載乾
·
鄭玄謨
落點。
〈○〉
傳于
徐胄淳
曰, 臺諫竝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臺諫前望單子入之, 大司憲
李容稙
, 大司諫
李海昌
, 執義
邊相勳
, 司諫
洪學周
, 掌令
李鍾七
·...
〈○〉
鄭元夏
, 以弘文館言啓曰, 新除授副修撰
申佐均
, 時在
平安道江東縣任所
, 經筵入番事緊, 請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玉堂前望單子入之, 副修撰
黃會淵
落點。
〈○〉
鄭元夏
, 以弘文館言啓曰, 新除授副修撰
申佐均
, 時在
平安道江東縣任所
, 經筵入番事緊, 請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玉堂前望單子入之, 副修撰
黃會淵
落點。
〈○〉
傳于
鄭元夏
曰, 有實故玉堂, 竝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玉堂前望單子入之, 副校理
朴喜容
·
申養均
落點。
〈○〉
傳于
鄭元夏
曰, 有實故玉堂, 竝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玉堂前望單子入之, 副校理
朴喜容
·
申養均
落點。
〈○〉
傳于
李載純
曰, 兵曹堂郞侍衛守宮, 不備云。 分司堂郞各一員, 令該曹, 口傳差出, 擧行。
〈○〉
傳于
李載純
曰, 兵曹堂郞侍衛守宮, 不備云。 分司堂郞各一員, 令該曹, 口傳差出, 擧行。
〈○〉
金忠桂
有頉, 代以
朴勝穆
爲假注書,
金大元
有頉, 代以
鄭寅旭
爲假注書。
〈○〉
金忠桂
有頉, 代以
朴勝穆
爲假注書,
金大元
有頉, 代以
鄭寅旭
爲假注書。
〈○〉
傳于
李種元
曰, 右副承旨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權潚
添書落點。
〈○〉
傳于
李種元
曰, 右副承旨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承旨前望單子入之,
權潚
添書落點。
〈○〉
李載純
啓曰, 新除授同副承旨
權潚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李載純
啓曰, 新除授同副承旨
權潚
, 卽爲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李種元
曰,
忠淸道
·
全羅道
暗行御史, 同爲入侍。
〈○〉
傳于
李種元
曰,
忠淸道
·
全羅道
暗行御史, 同爲入侍。
〈○〉
鄭元夏
, 以祔廟都監都提調意啓曰, 今此祔廟時,
孝慕殿
移用諸具, 當日移設, 則不無窘速之慮。 就其中神座交椅·座子·倚子·滿頂骨·平床覆巾·揮帳·縟席等, 明日令都監郞廳, 前期受出, 陪進
宗廟
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鄭元夏
, 以祔廟都監都提調意啓曰, 今此祔廟時,
孝慕殿
移用諸具, 當日移設, 則不無窘速之慮。 就其中神座交椅·座子·倚子·滿頂骨·平床覆巾·揮帳·縟席等, 明日令都監郞廳, 前期受出, 陪進
宗廟
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載純
, 以兵曹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陪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敢啓。 傳曰, 知道。
〈○〉
李載純
, 以兵曹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陪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親軍統衛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陪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親軍統衛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陪衛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陪衛與排立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謹依下敎, 侍衛·陪衛與排立軍兵等處, 乾犒饋分給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本營軍司馬
閔衡植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今姑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本營軍司馬
閔衡植
, 身病甚重, 勢難察任, 今姑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本營騎士將
李敎文
前任
城津
僉使,
李洪來
前任
江原
中軍,
柳冀完
前任
滿浦
僉使,
林廷學
前任
渭原
郡守,
宋鍾大
前任
黃海
水虞候,
崔甲秀
前任
慶尙左
兵虞候, 俱在任所矣。 領軍之職, 久曠可悶, 竝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摠禦營言啓曰, 本營騎士將
李敎文
前任
城津
僉使,
李洪來
前任
江原
中軍,
柳冀完
前任
滿浦
僉使,
林廷學
〈○〉
李種元
, 以義禁府言啓曰, 今初九日動駕時, 本府都事, 當爲全數進參, 而新除授都事
李秀敦
, 在外未肅拜, 不得進參。 令該曹口傳相換, 以爲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李種元
, 以義禁府言啓曰, 今初九日動駕時, 本府都事, 當爲全數進參, 而新除授都事
李秀敦
, 在外未肅拜, 不得進參。 令該曹口傳相換, 以爲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又以義禁府言啓曰, 封進官
慶州
府尹
閔泳壽
,
晉州
營將
許
等, 竝拿問處之事, 傳旨啓下矣。
閔泳壽
時在任所云, 依例發遣府書吏, 拿來,
許
亦在任所, 依例發遣府書吏交代後, 拿來, 何如? 傳曰, 待待命拿囚。
〈○〉
又以義禁府言啓曰, 封進官
慶州
府尹
閔泳壽
,
晉州
營將
許
等, 竝拿問處之事, 傳旨啓下矣。 ...
〈○〉
壬辰六月初七日子時, 上與王世子詣
孝慕殿
。 預告祭親行入侍時, 行都承旨
李載純
, 行左承旨
徐胄淳
, 右承旨
尹吉求
, 左副承旨
鄭元夏
, 右副承旨
李種元
, 同副承旨
權潚
, 假注書
安衡鎭
·
任正敎
, 別兼春秋
尹斗炳
·
金德洙
, 檢校直提學
尹用求
·
金聲根
·
洪淳馨
·
金奎弘
·
金宗漢
, 直提學
閔宗植
·
李埈鎔
, 檢校直閣
兪鎭弼
·
李容泰
·
金永悳
·
閔泳柱
·
朴昌緖
, 檢校待敎
金奎軾
·
金晩秀
·
金翰濟
·
吳正根
, 校理
李國應
, 修撰
洪鍾憲
以次侍立。 時至, 通禮跪啓請外辦。 上具冕服, 出齋殿門外。 贊禮啓請執圭,
載純
進圭, 上執圭。 贊禮導上詣版位西向立, 王世子具冕服隨後, 入詣拜位。 贊禮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 上行四拜禮, 王世子行四拜禮。 贊禮導上詣尊所。
載純
擧羃酌酒。 贊禮導上詣神位前北向立。 贊禮啓請跪搢圭。 上跪搢圭, 王世子跪。 贊禮啓請三上香。
載純
奉香,
潚
奉爐, 上三上香,
載純
奉爵跪進, 上受爵, 以授
潚
,
潚
跪受, 奠于神位前。 贊禮啓請執圭, 俯伏興少退跪。 上執圭少退跪。 大祝副司果
金德洙
跪讀祝訖。 贊禮啓請平身。 上平身, 王世子平身。 贊禮導上降復位。 王世子行亞獻禮, 降復位。 終獻官領敦寧
金炳始
, 行禮如儀訖。 贊禮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 上行四拜禮, 王世子行四拜禮。 贊禮導上詣望燎位, 望燎訖。 贊禮跪啓禮畢。 贊禮導上還出東夾門。 判府事
金弘集
, 領敦寧
金炳始
, 判府事
趙秉世
進前奏曰, 祔禮預告, 伏想聖慕冞新, 徹宵將事之餘,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仍敎曰, 望祭親行時, 祭品, 宜有薦俎節次, 而
正廟
乙卯, 親行告由祭已例, 今無可考。 自奉常寺不知如何擧行云矣。
弘集
曰, 祭禮, 旣用大享例, 則當有薦俎之節矣。 上曰, 然矣。 祭官, 皆用親享例, 而肄儀, 亦行之矣。
炳始
曰, 薦俎已例, 若無可考, 則當稟旨後, 擧行矣。 上曰, 奉常都提調
鄭判府事
, 今未參班, 不得面議, 須以此意往復也。
弘集
曰, 今此下敎, 謹當退卽傳布矣。 上曰, 大臣先退。 上還入齋殿, 諸臣以次退出。
〈○〉
壬辰六月初七日子時, 上與王世子詣
孝慕殿
。 預告祭親行入侍時, 行都承旨
李載純
, 行左承旨
徐胄淳
, 右承旨
尹吉求
, 左副承旨
鄭元夏
, 右副承旨
李種元
, 同副承旨...
〈○〉
壬辰六月初七日, 上詣
孝慕殿
。 展謁入侍時, 行都承旨
李載純
, 行左承旨
徐胄淳
, 右承旨
尹吉求
, 左副承旨
鄭元夏
, 右副承旨
李種元
, 同副承旨
權潚
, 假注書
安衡鎭
·
任正敎
, 別兼春秋
尹斗炳
·
金德洙
, 檢校直提學
尹用求
·
金聲根
·
洪淳馨
·
金奎弘
·
金宗漢
, 直提學
閔宗植
·
李埈鎔
, 檢校直閣
兪鎭弼
·
李容泰
·
金永悳
·
閔泳柱
·
朴昌緖
, 檢校待敎
金奎軾
·
金晩秀
·
金翰濟
·
吳正根
, 校理
李國應
, 修撰
洪鍾憲
以次侍立。 時至, 通禮跪啓請出次。 上具翼善冠·衮龍袍, 乘輿出
萬始門
。 藥房提調
李敦夏
, 副提調
李載純
進前奏曰, 侵早勞動,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仍詣齋殿前。 通禮跪啓請降輿。 上降輿入齋殿展謁。 時至, 通禮跪啓請出次。 上具冕服以出。
載純
進前奏曰, 尙瑞院官員, 寶單子, 趁不來呈, 致勤下詢, 揆以事體, 萬萬駭然。 所當重勘, 而本院請推之外, 無他可施之罰, 何以爲之乎? 上曰, 事過後, 拿處, 可也。
出榻敎
通禮導上入東夾門, 詣版位西向立。 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 上行四拜禮, 仍陞詣殿內奉審訖。 還出東夾門。 通禮跪啓請釋圭, 上釋圭,
載純
受圭。 上乘輿還出
淸穆門
, 由
萬始門
還內。
載純
請出標信解嚴。 諸臣以次退出。
〈○〉
壬辰六月初七日, 上詣
孝慕殿
。 展謁入侍時, 行都承旨
李載純
, 行左承旨
徐胄淳
, 右承旨
尹吉求
, 左副承旨
鄭元夏
, 右副承旨
李種元
, 同副承旨...
〈○〉
壬辰六月初七日二更, 上御
孝慕殿齋殿
。
忠淸道
·
全羅道
暗行御史同爲入侍時, 右副承旨
李種元
, 假注書
任正敎
, 別兼春秋
金德洙
·
尹斗炳
,
忠淸道
暗行御史
李重夏
,
全羅道
暗行御史
李冕相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曰, 俱善爲往返乎?
重夏
·
冕相
曰, 王靈攸曁, 無事往返矣。 上曰, 書啓及別單已見之, 而三政之弊, 更無弊乎?
冕相
曰, 邑弊民瘼, 不一其端, 而恐涉煩屑, 只以三政之爲一省巨瘼者, 仰達矣。 上曰,
湖西
亦然乎?
重夏
曰,
湖西一省
, 則蕩還歸結以後, 還穀無多, 故還弊不至如前矣。 上曰,
湖西
還穀, 今果無幾乎?
重夏
曰, 蕩還以後, 今所存者, 大邑則不過五六百石, 小邑則不過二三百石。 若比前日則便同無還, 所以還弊, 則不至甚焉矣。
冕相
曰, 臣則別單中, 請設還穀矣。 上曰, 何故請設也?
冕相
曰, 臥還取耗, 民非不便。 但或有不虞之需, 流行之災, 於何取用乎? 邑必有穀, 可以有濟, 必依社穀例, 更設以備需用, 恐合經遠之謨矣。 上曰, 戶布之磨鍊, 欲其均一也, 今何有弊乎?
冕相
曰, 戶布之法, 果均一分排, 俾安大小民人, 而權吏豪族, 漏戶漏籍, 一不應役, 窮班殘戶, 計帳逐里, 莫不疊役, 故民所以稱冤矣。 上曰, 戶布, 蓋欲均排也, 權吏豪族, 豈可漏籍, 窮班殘戶, 何以疊徵乎?
冕相
曰, 聖敎至當矣。
重夏
曰, 戶布以後, 旣無名疤簽丁, 則在軍籍甚疎矣, 而排戶均布, 則在民甚便矣。 上曰, 戶布設始時, 或以班常無別有言矣。
重夏
曰, 戶布欲其均一之意也, 班常若或不均, 則小民甚冤, 此則不可不均布矣。 上曰, 班常若不均, 則是豈戶布設始之意哉? 均平, 可也。 豈有等分於其間乎?
重夏
曰, 聖敎至當矣。
冕相
曰, 是故
近畿
則雖卿宰之退居者, 亦應戶布, 蓋重國法也。 上曰,
全羅道
結, 摠爲三十三萬餘云。 果然否?
冕相
曰, 然矣。 上曰, 結政若改量, 則果有實效否?
冕相
曰, 結政之紊亂極矣。 逐年許災, 實仰聖德之萬萬, 而今年懸陳者, 或翌年起墾, 或幾年後起墾, 而今則一報以陳, 更無査起。 揆以事理, 萬不成說。 必逐廤打量, 査出隱僞, 冒三等之結, 以應結稅, 則於國計民憂, 庶有大助。 然此在得其人, 然後可以從實改量。 如不得其人, 誠恐隱結未査, 民情先騷, 反不如不査矣。 上曰,
湖西
亦然乎?
重夏
曰, 臣於各邑, 每見殘戶·窮民·孤兒·寡婦, 抱狀來訴曰, 本無寸土, 而冤徵虛結, 請査實歸正。 民之虛結冤徵旣多, 則該吏之科外所收必多, 而每見該面書員輩, 稱以結摠不足, 無以充上納, 紛然來訴。 民曰冤徵, 吏曰不足, 此必無之理也。 臣欲取考量案, 則列邑之有量案者, 十無一二, 無以考正。 田結改量, 係是不可已之事, 非但有補於公納, 可以解民之冤矣。 上曰, 每式戶曹量案修正, 徒爲文具乎?
重夏
曰, 每式田案, 不過謄傳故紙而已。 從實改量然後, 可以釐正。
孟子
曰, 仁政必自經界始。 量案之爲有國所重, 誠自別矣。 上曰, 改量, 果是當行之事, 而此事甚難, 得人爲尤難矣。
重夏
曰, 先擇守令而任事, 則守令, 各自擇人而爲之矣。 此非欲一時盡爲改量, 必須先試二三邑, 次第行之, 則庶可有效矣。 上曰,
湖西
列邑舊逋, 果無了勘之道乎?
重夏
曰, 舟橋司船主之逋, 武衛所船主之逋, 此是壬午以前事, 而今則或身故, 或逃躱, 査徵無路, 而今番成冊所在, 壬午以後至己丑舊未收, 則沒數收刷, 今爲淸帳矣。 上曰, 舊逋則皆壬午以前條乎? 此不可無一番歸正, 更無虛載文簿之弊, 爲可矣。
重夏
曰, 聖敎切當。 此便是陳簿虛錄, 徒在未收, 必無究竟, 則別般處分, 一番磨勘恐好矣。 上曰, 然矣。 上曰,
金堤
等十一邑均田, 果何如也?
冕相
曰, 均田官逐陳踏驗, 給牛給糧, 使民起墾, 將有起陳之望, 而今番特下陳三千餘結, 窮蔀小民, 莫不感頌德意矣。 上曰,
羅州
流亡結一千六百八十結, 果無可起之道乎?
冕相
曰, 此則臣所未曾目擊者, 而自該牧, 屢以癸未未蒙頉陳結, 來訴課歲, 民狀, 亦皆執此爲言, 誠極矜悶。 非但此邑, 右沿各邑, 多有流七結。 列邑, 雖蒙均田時頉給, 獨
古阜
見漏, 實有向隅之歎, 所以擧論於別單矣。 上曰, 何爲見漏?
冕相
曰, 非均田官用意於存拔也。 踏驗時, 該郡適値空官, 未及成冊, 故見漏矣。 上曰,
海南
結, 亦未盡墾歟?
冕相
曰, 丁亥五年之限, 在今秋, 而人未盡還, 地未盡墾。 若蒙幾年更頉, 則庶幾盡墾矣。 上曰, 驛弊,
兩道
別單皆言之, 果如此之甚歟?
冕相
曰, 驛, 可謂
八路
通患, 而濫騎之弊, 已有昨臈廟堂筵稟。 賣卜及賣任之弊, 一切禁斷, 則庶幾驛弊向蘇, 馬政無闕矣。
重夏
曰, 驛郵則國家命令所行之地也。 驛郵若闕, 則命令不行。 近來濫騎濫把, 討索成習, 往往至絶站之境, 此弊, 不可不嚴防以杜矣。 上曰, 此是置郵而傳命也。 驛站所重何如, 而何可不嚴飭也?
重夏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列邑有官庫·民庫, 其弊, 何如?
冕相
曰, 官民之庫, 稱名雖殊, 其實則同, 皆斂於民, 而補於官者也。 濫用濫排, 民莫支保, 宜嚴査杜弊矣。
重夏
曰, 臣所奏別單中, 官庫·民庫之說, 有異於此。 各邑不恒公用所應下, 謂之民庫, 或稱公用庫, 該倅廩況所用, 謂之官庫, 而近來, 各官不恒上下, 年年增益, 民欽太煩。 故臣以節用於民庫, 如或不足, 則以官庫上下之意, 有所敢陳矣。 上曰, 倉逋無可刷之道乎?
冕相
曰, 三倉逋, 米太爲二萬一千六百餘石, 錢爲五萬二千三百餘兩, 而必自轉運所督刷然後可以收刷者, 以運使之爲三倉主管故也。 然罷倉以前, 上下拔撐, 可以刷逋。 今則倉屬無人無逋, 亦皆無依, 實難收刷, 而國穀·公貨, 亦不可任其乾沒, 不爲刷勘, 如有朝家小詳定處分, 則庶可收刷矣。 上曰, 然則果可以收刷乎?
冕相
曰, 然矣。 臣見
靈光
郡守另飭逋刷之方, 又往群倉, 見轉運使, 商確刷逋之略, 則若有詳定處分, 可以收刷。 今若蒙詳定處分, 則轉運使可以收刷矣。 上曰, 以筵話, 往議大臣, 可也。
冕相
曰, 謹當往議于大臣矣。 上曰,
法聖
僉使
李在護
, 渠以居官奉公之任, 不能盡職, 乃是蔑法如此, 萬萬痛駭。 非但還徵, 別般嚴處, 可也。
冕相
曰, 聖敎切嘗矣。 國穀·公貨, 果何等重大, 而偸竊乾沒, 恣意爲之。 此若不懲, 何以懲貪乎? 上曰, 誠然矣。 上曰, 完擾詳覈事, 雖封書中已言之, 而爾於露蹤時, 幾箇酌處乎?
冕相
曰, 酌處三人矣。 上曰, 此事, 旣由吏校, 則奴令, 亦何酌處乎?
冕相
曰, 此變, 初由於吏校之猾濫, 馴致通引輩, 六條之濫禁, 使奴令輩, 抱恨鬱, 致有無前之變。 然旣有營門之吏校之曉諭, 終不知戢, 大肆猖獗, 招群而屯聚驛村, 持鎗而攔入營庭, 紀綱蔑矣, 名分壞矣。 且吏奴互相猜克, 若不嚴懲, 必無可戢之道。 故吏校二人, 奴令一人酌處矣。 上曰, 然矣。 奴令有抱恨否?
冕相
曰, 爲人而不齒人, 寧死而不惜死, 豈不抱恨乎? 所以有煽亂之擧也。 上曰, 伊時罪人, 移囚於
順天鎭
, 而瞞報物故歟?
冕相
曰, 然矣。 上曰,
尹明根
罪狀, 萬萬無嚴矣。
冕相
曰, 道臣之移囚置法者, 身爲營將, 肆然瞞報, 不可不懲矣。 上曰,
羅州
結, 爲一萬五千結乎?
冕相
曰, 然矣。 臣帶出未收成冊中, 上納幾盡出梢, 而惟
羅州
一萬四百兩無加計。 未出尺及未收六千兩, 與
濟州
六千餘兩, 而
濟州
則屢次關飭, 一無回報矣。 上曰, 何無回報歟?
冕相
曰, 以路遠之致矣。 上曰, 今番則不入
濟州
而亦不得收刷乎?
冕相
曰, 水路旣遠, 不得入去, 而此納, 乃親軍營捐補錢也。 其間納未納, 亦未詳矣。 上曰,
羅州
上納, 何以出末, 而無可刷之道否?
冕相
曰,
羅州
地廣邑饒, 優可上納, 而該色輩, 一向觀望, 不卽收刷, 以致愆滯。 不然, 以
羅
之饒, 比諸殘邑, 則萬餘兩不足爲多矣。 上曰, 然矣。
冕相
曰, 此邑未納, 該牧使, 以報以書, 擔當收刷, 則必不日出梢矣。 上曰, 各弊, 皆由於曠官矣。
重夏
曰, 古人云, 曠官之害, 甚於貪官。 曠官之弊, 嚴飭然後, 邑事可爲矣。 上曰, 各項上納之弊, 不一其端矣。 各宮房上納, 與親軍營所納, 比前有異而然歟?
重夏
曰, 上納之數, 比前無異, 而上納情費, 比前倍簁。 假令兩稅, 每百兩, 用費爲三十石, 則至於宮納·軍門納, 每百石, 用費又爲百石。 民結所出, 比前一般, 而情費加入, 若是夥多, 故至於兩稅之欠縮矣。 上曰,
濟
馬上來時, 有傷失, 則該地方徵價, 至於四百兩之多云, 殆變怪也。
重夏
曰, 臣於貢馬沿路邑, 取見司僕寺捧標, 則每匹四百兩果的實, 以此斂民, 其弊不少矣。
冕相
曰,
湖南
此弊, 亦然矣。 上曰, 何以無弊上來耶?
冕相
曰, 前日則
康津
爲都會官,
濟
馬之出來也, 必點退病劣者矣。 自罷都會官,
濟
人不計病劣, 惟以越境到付爲主, 故貢馬致斃者多矣。 上曰,
湖西
漕運中,
忠州
·
淸安
等處最難, 而亦多有弊乎?
重夏
曰,
忠州可興倉
站船十五隻, 十五年一改造, 改造價, 每隻六百兩, 出給般主矣。 近來物價騰高, 以此錢, 難以造船。 且船費比前倍加, 則船主, 擧皆厭避站船, 不改自罷。 今以商賈小船, 欲載運, 則萬餘石穀摠, 每至經夏, 民弊漕弊, 比前滋甚矣。 上曰, 站船更設, 則可無弊乎?
重夏
曰, 此是國典所載也。 不可不依典式復設, 然後可以漕運矣。 上曰,
林川
冤徵結九十餘結, 果爲民冤歟?
重夏
曰,
林川
九十結, 本無其土, 實是冤徵。
鴻山
一百結, 丙寅査起時虛報者也, 以此排徵民, 尤呼冤矣。 上曰, 無中生有, 亦何意思耶? 其時爲守令者, 必要名而然矣。
重夏
曰, 本事果如聖敎矣。 上曰,
元山鎭
, 在於海口, 而亦多糶糴之弊乎?
重夏
曰, 在於
洪州
·
保寧
之交, 而爲海口重地, 島民不過三百戶, 而鎭還爲五百石。 故無以支保, 此不得不變通矣。 上曰, 自廟堂必有措處矣。 上曰, 摠禦營牛皮代錢捧納, 亦詳知乎?
重夏
曰,
左道
則自統禦營捧納,
右道
則以電報局差下, 及營庫所用, 自監營捧納, 而一自牛價騰高以後, 處處撤庖, 牛禁, 可謂不禁而自禁矣。 旣無所出, 白地責納, 邑弊民冤, 莫切於此。 此所以至有仰達矣。 上曰, 峽邑藥材進上事, 亦詳探乎?
重夏
曰,
左道淸風
·
延豊
·
靑山
等峽邑藥材, 別定一村, 年年採納, 減其身布矣。 近來情費甚加, 民難支保中, 近年
左道
藥材, 移屬於統禦營, 而自監營依舊責納, 殘民疊徵, 實是甚冤矣。 上曰, 殘民何可疊徵乎?
重夏
曰, 聖敎切當矣。 上曰, 負商輩之鄕谷作弊甚多。 若照律
李承七
, 則足爲懲習乎?
重夏
曰, 許多負商之以此懲戢, 縱未可知, 而以
李承七
作弊之故, 民命多傷, 衆寃切骨。 此則不可不依法處斷, 以解衆民之寃矣。 上曰, 以
李承七
同黨作惡者, 誰某乎?
重夏
曰, 其黨與數漢, 臣已爲刑配矣。 上曰, 此則不可不爲民雪冤者矣。
冕相
曰,
湖南
, 亦有負商之弊。 故臣捉致班首·接長等幾人, 嚴刑遠配, 此弊少戢矣。 上曰, 善爲之矣。 上曰, 孝烈, 亦事目所載, 而此不可無采聞者。 故
兩道
皆言之矣。
冕相
曰, 不孝不悌, 不能操躬之人, 略加懲勵, 實行實蹟人, 若不褒賞, 無以激勸矣。
重夏
曰, 孝烈請褒之民狀, 邑邑成軸, 而煩屑不敢多啓, 故但以一二人的確者, 錄啓矣。 上曰,
兩道
中誰爲善治, 誰爲最貪乎?
冕相
曰,
光州
牧使
閔璿鎬
, 老鍊通達, 優惠實績, 爲一省之最。
雲峰
前縣監
吳萬善
, 昏矇會饕, 官贓雖不近萬, 吏贓殆踰屢萬, 民人咸怨, 村閭不靖矣。 上曰, 昏不覺察, 使吏肆虐, 卽自犯也。 身爲命吏, 不能對揚, 有此貪鄙, 萬萬駭然矣。
重夏
曰,
湖西
則
黃磵
前縣監
朴顯陽
, 治績最著矣。 上曰, 此人果有治聲矣。
重夏
曰, 曾爲
公州
判官, 尙有遺愛, 近在
黃磵
, 實心實惠, 民皆感頌矣。 貪官則
湖西一道
, 班多民貧, 別無巨貪, 而
海美
前縣監
尹亨大
, 小邑贓犯, 最多矣。 上曰, 在任不過幾月, 而何至如是乎?
重夏
曰, 不過四朔之間, 如是貪饕矣。 上曰, 此若稍久, 則必至大段貪虐, 無嚴極矣。
重夏
曰, 爲人臣而受國厚廩, 不思圖報, 反行不法, 則是豈分義乎? 上曰, 往來日字, 爲幾何乎?
冕相
曰, 十九朔矣。
重夏
曰, 臣亦然矣。 上曰, 何時發行乎?
冕相
曰, 五月十五日, 自
完營
發行矣。
重夏
曰, 臣則五月十七日, 自
錦營
發行矣。 上曰, 出道爲幾邑乎?
冕相
曰, 十一邑矣。 上曰, 何邑爲之乎?
冕相
曰,
金堤
·
古阜
·
順天
·
潭陽
·
羅州
·
咸平
·
靈巖
·
南原
·
全州
·
靈光
·
金溝
而
羅州
·
全州
則再入矣。 上曰,
全州
之變, 果由於奴令, 而多傷人命乎?
冕相
曰, 先由吏通之猾濫, 以致奴令之肆悖, 而傷數十名矣。 上曰, 數百之說, 果爽實乎?
冕相
曰, 臣累度偵探, 果數十名而非數百名矣。 上曰, 數十名亦不少矣。
冕相
曰, 聖敎切當矣。 人命至重, 雖數三名, 猶爲驚慘, 況數十名乎? 上曰,
全州府
, 有
南昌橋
乎?
冕相
曰, 然矣。 此變, 吏通輩, 肆悖施凶, 旣傷數十名, 燒破三四百戶。 故臣置法其亂魁三人, 因結構一百戶於
盤石里
, 招還逃走之奴令, 依舊奠接, 移設場市於該村, 俾得資生。 故村樣漸旺, 百戶外亦多結構矣。 上曰,
湖西
出道爲幾邑乎?
重夏
曰, 爲十邑矣。 上曰, 何邑爲之乎?
重夏
曰,
公州
·
忠州
·
洪州
·
沃川
·
韓山
·
海美
·
連山
·
恩津
·
天安
矣。 上曰, 日旱如此, 極爲悶然。 鄕則無旱擾否? 京中則多有旱騷矣。
重夏
曰,
湖西
則二十一日之雨,
公州
等邑, 稍爲解渴, 其後雨澤, 未得詳聞矣。
冕相
曰,
湖南
則雨暘均適, 而昨從
全州
來人得聞, 則擧皆移秧, 無旱騷矣。 上曰, 史官就座。 仍命御史先退。 又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
〈○〉
壬辰六月初七日二更, 上御
孝慕殿齋殿
。
忠淸道
·
全羅道
暗行御史同爲入侍時, 右副承旨
李種元
, 假注書
任正敎
, 別兼春秋
金德洙
·...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