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34년
1897년 (정유)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39책(탈초본 3081책) 고종 34년 3월 12일 신축 [양력4월13일]
1897년 開國 506년 光緖(淸/德宗) 23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雨
卿
金永穆
。 丞
●鴻陸[金鴻陸]
趙民熙
姜友馨
李起鍾
。 郞
金演禧
不進
趙夔夏
入直
李愚萬
進
申憲均
不進
。
○ 上在
慶運宮
。
○ 上在
慶運宮
。
〈○〉
大行王后初喪。
〈○〉
大行王后初喪。
〈○〉
自申時至酉時,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二分。
〈○〉
自申時至酉時,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二分。
〈○〉
自酉時至十四日開東,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一寸五分。
〈○〉
自酉時至十四日開東,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一寸五分。
〈○〉
詔曰, 秘書院卿
趙秉式
,
景慕宮
提調
閔亨植
, 爲宮內府特進官。
〈○〉
詔曰, 秘書院卿
趙秉式
,
景慕宮
提調
閔亨植
, 爲宮內府特進官。
〈○〉
詔曰, 命王太子宮侍講院副詹事
李垠鎔
, 爲社稷提調。
〈○〉
詔曰, 命王太子宮侍講院副詹事
李垠鎔
, 爲社稷提調。
〈○〉
詔曰, 命從二品
宋道淳
, 爲王太子宮侍講院詹事。
〈○〉
詔曰, 命從二品
宋道淳
, 爲王太子宮侍講院詹事。
〈○〉
詔曰, 命社稷提調
金完秀
, 爲
景慕宮
提調。
〈○〉
詔曰, 命社稷提調
金完秀
, 爲
景慕宮
提調。
〈○〉
詔曰, 命從二品
金永穆
, 爲秘書院卿。
〈○〉
詔曰, 命從二品
金永穆
, 爲秘書院卿。
〈○〉
宮內府官制中改正件, 如左定奪, 奎章閣校書二人, 以直閣待制改正, 掌禮院掌禮三人中二人, 以左右掌禮改稱, 贊儀一人, 以奏任增設, 主事十八人中一人, 以掌儀改正, 一人減定。
〈○〉
宮內府官制中改正件, 如左定奪, 奎章閣校書二人, 以直閣待制改正, 掌禮院掌禮三人中二人, 以左右掌禮改稱, 贊儀一人, 以奏任增設, 主事十八人中一人, 以掌儀改正, 一人減定。
〈○〉
掌禮院掌禮
李載克
, 弘文館侍讀
張有相
·
朴鼎壽
, 王太子宮侍講院侍讀官
金永冀
依願免本官, 掌禮院兼掌禮
李容善
依願免兼任, 命宮內府特進官
趙秉式
·
閔亨植
, 命
景慕宮
提調
金完秀
, 命社稷提調
李垠鎔
, 命秘書院卿
金永穆
, 命王太子宮侍講院詹事
宋道淳
, 任王太子宮侍講院副詹事
李容善
, 任宮內府參書官
尹泰興
, 任侍從院侍從
鄭寅奭
, 任秘書院丞
姜友馨
·
李起鍾
, 任掌禮院左掌禮
李弼鎔
, 任掌禮院右掌禮
李載覺
, 任掌禮院贊儀
閔載德
, 任掌禮院掌禮
申弼熙
, 兼任掌禮院掌禮
尹泰興
, 任弘文館侍讀
金敎悳
·
李範錫
, 任王太子宮侍講院侍讀官
閔衡植
·
李載克
, 任奎章閣直閣
尹德榮
, 任王太子宮侍講院侍讀官
金炳玉
·
趙重穆
, 任宮內府種牧課主事
張鳳傑
, 任掌禮院掌儀
李昌善
, 任掌禮院主事
柳浹
, 任典膳司主事
張駿遠
·
鄭仁寬
。
〈○〉
掌禮院掌禮
李載克
, 弘文館侍讀
張有相
·
朴鼎壽
, 王太子宮侍講院侍讀官
金永冀
依願免本官, 掌禮院兼掌禮
李容善
依願免兼任, 命宮內府特進官
趙秉式
·...
〈○〉
詔曰, 命正三品
朱錫冕
爲法部刑事局長, 任法部刑事局長
朱錫冕
, 任中樞院三等議官
李明翔
,
慶尙北道
觀察府主事
嚴柱廈
依願免本官, 任
慶尙北道
觀察府主事
嚴官燮
。
〈○〉
詔曰, 命正三品
朱錫冕
爲法部刑事局長, 任法部刑事局長
朱錫冕
, 任中樞院三等議官
李明翔
,
慶尙北道
觀察府主事
嚴柱廈
依願免本官, 任
慶尙北道
觀察府主事...
〈○〉
平安南道
觀察使
李根命
疏曰, 伏以臣於月前, 洊控衷懇, 未蒙恩諒, 勉諭諄摯, 由是感激, 强所難强, 不復言私, 而臣本匪材, 猥膺重寄, 時措之所全昧, 事面之所自損, 千瘢百疵, 拙陋畢露, 徒取
西
民之譏笑者久矣。 臣恬不知恥, 猶以觀察自居, 乃欲責備於管下列守者, 誠不量之甚, 而指訓焉勿遵, 譴罰焉莫施, 蓋由乎臣之不能見孚於同朝也。 臣雖追悔, 已無及矣。 然而朝家之授臣是職者, 豈其欲如是而止哉? 此已是臣之斷不可苟冒者也。 且臣宿病新疴, 近又交攻, 水土不服, 而源委已深, 冬春換序, 而證形屢變, 最是痰眩, 爲臣貞恒, 暈轉昏塞, 如墮烟霧。 往往有頃刻欲殊之時, 守宰踵門而無以接, 簿書堆案而莫之閱, 百務都廢, 長淹床笫, 旣不能爲當爲之事, 而瘝厥至此, 臣罪大矣。 玆敢控實封章, 仰冀體恤。 伏乞陛下, 深軫公私事勢, 亟遞臣職, 以幸一路焉。 臣無任云云。 奉旨, 省疏具悉。 春務方殷, 民事多艱, 何可言私於此時乎? 卿其勿辭, 盡心觀察。
〈○〉
平安南道
觀察使
李根命
疏曰, 伏以臣於月前, 洊控衷懇, 未蒙恩諒, 勉諭諄摯, 由是感激, 强所難强, 不復言私, 而臣本匪材, 猥膺重寄, 時措之所全昧, 事面之所自損, 千瘢百疵, 拙陋畢露, 徒取
西
民之譏笑者久矣。 臣恬不知恥, 猶以觀察自居, 乃欲責備於管下列守者, 誠不量之甚, 而指訓焉勿遵, 譴罰焉莫施, 蓋由乎臣之不能見孚於同朝也。 臣雖追悔, 已無及矣。 然而朝家之授臣是職者, 豈其欲如是而止哉? 此已是臣之斷不可苟冒者也。 且臣宿病新疴, 近又交攻, 水土不服, 而源委已深, 冬春換序, 而證形屢變, 最是痰眩, 爲臣貞恒, 暈轉昏塞, 如墮烟霧。 往往有頃刻欲殊之...
〈○〉
前假注書
吳年根
疏曰, 伏以臣以疎逖之踪, 椎魯之資, 倖忝科籍, 榮耀已極, 而資級未敍於朝班, 分效莫施於國政。 顧其榮而思其事, 自不覺忡然而怵惕, 區區一念, 恒切效忠之萬一者, 屢年于此, 何幸我陛下, 以天日之表, 際艱虞之時, 一披荊棘, 再奠宗祊, 建年號而執自主之權, 開民心而創無窮之基。 此誠東土四千年未遑之業, 億萬生
〈靈〉
願就之心也。 固當蹈舞手足, 浹洽心膽, 雖短案片簿, 應書建陽年號, 而府令郡牒, 多有不記之弊, 民訴私卷, 亦無書號之人, 相謂曰, 此非我聖上之意, 非他故也, 曩者國家, 事經蒼黃, 變出罔極。 凡以頂戴之類, 咸切共忿之心, 而建用年號, 適于此際, 宣布疎忽, 不能見孚, 遂以大聖人圖大宅丕之業, 未克洞達一邦臣
〈民〉
。 伏念至此, 慨然且瞿, 不顧駑鈍之質, 敢效犬馬之忱, 猥陳愚衷, 伏乞聖明垂察焉。 大抵宣布年號, 廣明民瞻, 一則鐫于貨幣, 一則記于曆書, 使之日用常瞻, 而較其緩急, 則曆緩貨急, 曆則或數戶一冊, 不得家諭而戶傳。 貨則雖愚婦尺童, 皆能手用而口誦者也。 至於簿牒契券, 卽其餘事, 故漢之建元, 唐之開元, 宋之嘉祐, 明之洪武, 淸之列祖通寶及日本之寬永·明治, 臣所目覩于行貨者也。 至若我朝, 曆用淸國年號, 貨有常平之稱, 此蓋自主之權, 曾未闡明, 建號之典, 亦所未暇者也。 今於獨立紀元之後, 只用記曆, 終無鐫貨, 則自主之權, 難著於隣邦, 紀年之號, 未孚於下民, 烏在其自主紀號之本意也。 玆敢披露赤衷, 冒煌呼籲。 伏乞聖明, 淵淵靜省, 先治臣妄言之罪, 亟下臣狀, 博采衆議, 以行鐫號之令, 使民咸知聖意之所在, 則圖大之業, 建久之基, 實惟在玆, 芻蕘之陳, 言不知裁, 惟我聖明, 恕其愚而察其言。 臣無任云云。 奉旨, 省疏具悉。 所陳當留念矣。
〈○〉
前假注書
吳年根
疏曰, 伏以臣以疎逖之踪, 椎魯之資, 倖忝科籍, 榮耀已極, 而資級未敍於朝班, 分效莫施於國政。 顧其榮而思其事, 自不覺忡然而怵惕, 區區一念, 恒切效忠之萬一者, 屢年于此, 何幸我陛下, 以天日之表, 際艱虞之時, 一披荊棘, 再奠宗祊, 建年號而執自主之權, 開民心而創無窮之基。 此誠東土四千年未遑之業, 億萬生
〈靈〉
願就之心也。 固當蹈舞手足, 浹洽心膽, 雖短案片簿, 應書建陽年號, 而府令郡牒, 多有不記之弊, 民訴私卷, 亦無書號之人, 相謂曰, 此非我聖上之意, 非他故也, 曩者國家, 事經蒼黃, 變出罔極。 凡以頂戴之類, 咸切共忿之心, 而建用年號, 適于此際, 宣布疎忽, 不能見孚, 遂以大聖人圖大宅丕之業, 未克洞達一邦臣
〈民〉
。 伏念至此, 慨然且瞿, 不顧駑鈍之質, 敢效犬馬之忱...
〈○〉
開城府
幼學
梁錫綏
等疏曰, 伏以日月迅邁, 大行王后因封之期漸迫, 內外臣庶, 莫不增哀益痛, 遑遑蹙蹙, 而臣等乃於此時, 欲以情私致煩, 猶若忽忘哀痛者之爲, 可謂有秉彝之性者乎? 雖然, 今有喪母之人, 身有疾病而不敢言, 隱忍時月, 父莫聞知, 以至莫可爲藥之境。 若此者, 爲近於能居喪, 而其貽父憂則甚矣。 以此言之, 今臣等情私之不幸, 猶病者, 安敢終隱終忍, 不使陛下聞知, 以自陷於貽憂之罪乎? 往在丙申六月, 地方制度之重釐也。 降本府觀察使爲府尹, 于時臣等, 謹以不便事, 伏籲于天閽之下, 聖批若曰, 地方裁判, 公錢直納, 自當如前云云。 此二者, 蓋他尹府之所無, 而獨有於本府者, 若是者何也。 本府爲聖祖龍興舊邦, 地望之重, 民物之盛, 非列邑之比, 列聖朝以來, 所眷顧而施設者, 如學制兵衛之類, 靡不用極。 隱然以周
西都
, 明
南京
待之。 故以我大聖人遹追之孝, 深遠之謨, 特出此異數二者, 以加於他府之上, 非異事也。 臣等死罪, 抑不知大聖人所以默察本府事勢, 而欲爲變通者, 固不止此二者, 而第以制度新定之初, 其事有難猝變, 姑以置於徐議之科而然歟。 是以不敢復致瀆擾, 而屛伏以俟矣。 顧今新制之行, 已一易歲七閱月, 利病長短, 尤有以熟驗而稔知。 故敢又條其不便者, 而陳之如左, 惟聖明, 留神澄省焉。 本府之爲觀察府也。 地望風力, 雖不及留守時, 而猶可以控引列邑, 護衛神京矣。 今也則列邑之屛蔽去矣。 神京之羽翼孤矣。 自京以西, 至
平壤
五百里之間, 不幾於蕩蕩空曠無人者乎? 往時
畿
·
海
土匪之竊發也。 彼非不知本府子女玉帛之爲可欲, 而不敢進一步發一丸, 而民得帖然相安者, 豈以有城郭甲兵之可恃哉? 徒以地望風力, 足以怵人故也。 此兵所謂先聲後實者也, 而今也則無矣。 脫有一朝之虞, 寇亦何憚而不入, 民亦何恃而能安哉? 且新制之調査也, 濟濟名碩, 群策畢擧, 非臣等弇陋之腹, 所可窺測者然, 而竊獨有不能無惑者, 竊査本朝舊制, 環京師而爲雄府者, 有五留守與
畿
營, 合而爲六, 所以重根本也。 今也所謂雄府者, 不過乎
水原一府
, 而京師之單弱, 返出于
三南
·
鏡
·
平
之下, 夫一根本也, 而何昔之已重而今之已輕乎? 此其可變通者一也。 以萬室之大, 萬民之衆, 不能自制其命, 而奔命於人, 其往來之疲, 疾苦之隱, 蓋已不言可想。 況本府多商賈, 商賈者, 人之所賤也。 其坐鬻行販之間, 踐踏欺奪者四至, 而以能僅僅支保者, 徒以地望爲之衛, 而今則不然矣。 人亦何所憚而不之踐踏欺奪哉? 夫財者, 國之大命, 而商賈者, 出財者也。 今使商賈, 無所依倚, 而至于失業, 則國財其何從而阜乎? 此其可變通者二也。 且本府裁判之權, 雖有聖旨之默許, 然以其終非自主也。 故未免奔走于京司, 而往來盤費, 無所
(於)
出, 故吏士解體, 玩愒踵前, 有盜而縱不之捕, 可勝嘅哉? 且傍郡官之署務也。 一有徵逮脚錢之費, 動數百緍, 嗷嗷之聲, 溢於道路, 此皆由於裁判無權, 而非他之故耳。 此其可變通者三也。 又按新制, 本府大小享祀, 費止百圓, 此雖出於府郡等高下之分排。 然至於本府, 則有行之不得者, 本府學制, 仍麗之舊, 一殿兩廡, 享祀之用, 爲數百圓, 則此百圓者, 固已不足供一祀。 況其外諸祀, 視他府郡, 又加多者乎? 此其可變通者四也。 本府蔘貨, 甲於天下, 納稅王府, 歲億萬計, 而利之所在, 有潛造盜攫之患, 潛造之害, 害及於商, 盜攫之害, 害及於農, 而究其歸則皆國家之害也。 故每秋開包時, 例加設吏, 校於常額之外, 總百許人以監詗之, 而猶患潛盜之不弭焉。 今也所
〈謂〉
巡校者, 止於八人而已。 夫百人之不給, 而欲以八人當之, 不亦遠乎? 此其可變通者五也。 凡此數者, 皆其爲弊之鉅者, 而至於微恙隱痛之瑣屑者, 又豈可勝道哉? 今有身體極大而足極小者, 是爲不成人也。 然其弊, 不惟不成人而已。 顚躓之患, 斯至焉, 有宮室極壯而垣極卑者, 是爲不成家也。 然其弊, 不惟不成家而已。 盜竊之患, 斯至焉, 今如本府之物衆地大, 而無捍禦之備, 作用之具, 不幾近於足小垣卑, 而顚躓盜竊之至, 將待誰以救哉。 或謂制度一定, 不可復易。 然自甲午以來, 內外制度, 有一變者, 有自舊而變新者, 有自新而變舊者, 而調査之議, 又發於近日矣。 夫以五百年已成之憲, 而不憚屢變者, 非欲其止於至善耶? 旣欲其止於至善, 則何獨於此事, 而致其難愼哉? 且臣等言至於此, 抑有情隘勢迫, 感淚橫逬而不可已者。 夫以本府之地陋人微, 不入有司之品格, 而上之所以哀矜者, 特有在焉。 譬如賤孽之子, 思慕父母, 有異於他人, 而父母之見憐, 亦有異於他子。 是以有恃而思盡其說。 況我大聖人, 嘗繼六聖之跡, 親停玉趾於麗氏之遺墟, 顧瞻山川, 詢問疾苦, 有以目詳心察, 興喟發歎, 不比乎群有司之影響悠泛者, 則臣等又安敢自外自薄, 而不思沾丐於度越尋常之膏馥乎? 伏乞陛下, 深賜乙覽, 仍付政府, 爛議孰計? 以本府依
三南
·
鏡
·
平
例, 特陞爲
京畿北道
觀察府, 一以存國家藩屛之體, 一以爲生民依庇之地。 臣無任云云。 奉旨, 省疏具悉。 官制旣已釐正, 非爾等所可煩請。
〈○〉
開城府
幼學
梁錫綏
等疏曰, 伏以日月迅邁, 大行王后因封之期漸迫, 內外臣庶, 莫不增哀益痛, 遑遑蹙蹙, 而臣等乃於此時, 欲以情私致煩, 猶若忽忘哀痛者之爲, 可謂有秉彝之性者乎? 雖然, 今有喪母之人, 身有疾病而不敢言, 隱忍時月, 父莫聞知, 以至莫可爲藥之境。 若此者, 爲近於能居喪, 而其貽父憂則甚矣。 以此言之, 今臣等情私之不幸, 猶病者, 安敢終隱終忍, 不使陛下聞知, 以自陷於貽憂之罪乎? 往在丙申六月, 地方制度之重釐也。 降本府觀察使爲府尹, 于時臣等, 謹以不便事, 伏籲于天閽之下, 聖批若曰, 地方裁判, 公錢直納, 自當如前云云。 此二者, 蓋他尹府之所無, 而獨有於本府者, 若是者何也。 本府爲聖祖龍興舊邦, 地望之重, 民物之盛, 非列邑之比, 列聖朝以來, 所眷顧...
〈○〉
平安北道定州
居副司果
洪錫範
等疏曰, 伏以臣等, 竊伏聞古昔聖王之疆理天下也。 畫界分區, 建置州郡, 或因俗尙之不同, 或因風氣之各殊, 有名山大川而限之, 以遠近廣狹而裁之, 蓋欲以利民生, 固邦基也。 臣等所居
定州郡
, 處在
鴨江之南
,
淸江之北
, 卽二十一郡之中央, 素稱孔路之雄州, 曾設
淸北
之都會, 甲午兵燹以後, 家屋燒燼, 居民渙散, 將至無邑之境。 地方制度改定時,
北道
觀察府, 設置於本郡, 流散之民, 稍稍來集, 水陸之商, 在在聚會, 便成一大都會, 而差過幾年, 則成樣可期, 大小民人, 蹈舞佇待, 歌詠聖德於無窮矣。 近伏聞
寧邊
居前郡守臣
吳承泰
疏請, 移府於該郡, 業蒙許施之處分云。 伏未敢知緣何致此, 而揆以事勢, 論以形便, 無一利益, 而有五大不便, 何以言之? 稍集之民, 便成涸轍之魚, 又將散而之四, 顚連道路, 莫之存恤, 事之矜惻, 孰甚於此? 其不便者一也。 移設之際, 廨宇之未備者, 不得不新建, 非但勞民, 又當傷財, 其不便者二也。 昨年設置者, 曾未幾月, 又爲移設, 則不知明年。 又將移設於何處? 民情滋惑, 難以安意奠接, 其不便者三也。 一府之設廢, 何等重大, 而因一人之疏請輒廢, 大有關於政令, 其不便者四也。 本郡處在各郡之中, 公文傳遞, 極爲便近,
寧邊
處在一偶之偏, 守宰往來, 甚爲迂遠。 舍此便近, 就彼迂遠, 似涉無謂, 其不便者五也。 雖或有如干利益, 旣設之府, 實難遽爾廢止, 況且五大不便之大者乎? 又況
寧邊
卽古之兵營也。 曩於甲子逆
适
之變, 出於此地, 蓋以
藥峀
之險, 鐵瓮之固, 所以潛畜凶謀, 養兵數年, 隣郡莫能窺測, 卒致恣意跳踉之患, 則此地不可不置之山僻一閒邑, 廢兵營而置都護者, 良有以也。 兵營且廢之, 況又觀察府之新設乎? 前鑑孔昭, 其斷斷不可設也明矣。 不特此也。
定
民·
寧
民, 均是我陛下仁愛之赤子, 雨露之澤, 宜無偏向, 而今此成命, 何厚於
寧
, 何薄於
定
, 而
定
之已設者, 移之
寧
乎? 民情用是遑汲, 不勝齎菀, 臣等玆敢千里裹
〈足〉
, 不避猥越, 齊聲哀籲。 伏乞聖明, 俯垂鑑燭, 觀察府移設之命, 劃賜還寢, 依前仍置于本郡, 使此呼號之生靈, 得免殿屎之患, 擧蒙生成之澤, 以爲固邦基, 利民生之地焉。 臣等無任云云。 奉旨, 省疏具悉。 官制旣已釐正, 非爾等所可煩請。
〈○〉
平安北道定州
居副司果
洪錫範
等疏曰, 伏以臣等, 竊伏聞古昔聖王之疆理天下也。 畫界分區, 建置州郡, 或因俗尙之不同, 或因風氣之各殊, 有名山大川而限之, 以遠近廣狹而裁之, 蓋欲以利民生, 固邦基也。 臣等所居
定州郡
, 處在
鴨江之南
,
淸江之北
, 卽二十一郡之中央, 素稱孔路之雄州, 曾設...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