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고종 42년
1905년 (을사)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41책(탈초본 3181책) 고종 42년 3월 10일 계미
1905년 光緖(淸/德宗) 31년
요목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卿
金奎弘
仕
。 丞
李秀萬
仕
沈九澤
仕
朴齊璜
仕
趙鎭卨
仕
李寅奎
入直
。 郞
李文求
仕
鄭玹
仕
鄭鴻錫
入直
高鼎柱
仕
。
○ 上在
慶運宮
。
○ 上在
慶運宮
。
○ 太醫院卿
朴容大
, 副卿
沈九澤
奏曰, 伏未審日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太子宮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 答曰, 知道。 太子宮, 氣度平順, 卿等不必入侍矣。
○ 太醫院卿
朴容大
, 副卿
沈九澤
奏曰, 伏未審日間, 聖體若何,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臣等率諸御醫, 趁早入診, 詳察聖候爲宜。 太子宮氣候, 何如? 臣等不任區區伏慮, 敢來問安, 竝此仰稟。 答曰, 知道。 太子宮, 氣度平順, 卿等不必入侍矣。
○ 詔曰, 命中樞院贊議
李道宰
爲內部大臣, 度支部協辦
柳正秀
命署理大臣事務, 前技師
金台錫
任陸軍幼年學校敎官,
靖陵
參奉
金益東
依願免本官。 九品
金在喆
任
靖陵
參奉, 農商工部主事
姜昌熙
免本官。 前書記生
徐丙業
任農商工部主事, 故監察
李起弼
·
李昌根
贈通政大夫秘書監丞, 故進士
韓興敎
, 故學生
鄭在堯
·
李致斗
·
李會德
贈從仕郞中學校敎官, 以上孝行卓異, 竝施贈職。
○ 詔曰, 命中樞院贊議
李道宰
爲內部大臣, 度支部協辦
柳正秀
命署理大臣事務, 前技師
金台錫
任陸軍幼年學校敎官,
靖陵
參奉
金益東
依願免本官。 九品
金在喆
任...
○ 內部大臣臨時署理學部大臣
李載克
辭職疏曰, 伏以臣, 頃蒙恩批, 紫泥未渝, 遽爾荐瀆, 極涉悚凜, 然百爾思度, 有不敢苟順聖旨, 而自居僨蹶也, 至若非其材, 非其職, 已悉於前度籲辭, 臣不必疊架更陳, 而現今滔襄之勢, 日甚一日, 苟副手梢工, 決難回瀾運楫, 夫何以元首之明, 不揣股肱之良否, 强責利涉之功乎? 臣嗣此托疾, 有若推辭, 然自越二日晡後, 咽喉欲痛,
〈食〉
飮轉艱, 迄未能課仕者, 亦有日矣。 以勢以病, 俱難冒仍, 故玆敢仰干崇嚴。 伏乞聖慈, 俯垂鑑諒, 亟遞臣本兼署理之任, 使公而無瘝曠之憂, 私而遂調息之願, 則國事幸甚, 賤分亦幸甚云云。 批旨, 省疏具悉卿懇。 重務竝不宜遽解, 而病實旣如是, 所辭中內部署理之任依施事, 遣部郞宣諭。
○ 內部大臣臨時署理學部大臣
李載克
辭職疏曰, 伏以臣, 頃蒙恩批, 紫泥未渝, 遽爾荐瀆, 極涉悚凜, 然百爾思度, 有不敢苟順聖旨, 而自居僨蹶也, 至若非其材, 非其職, 已悉於前度籲辭, 臣不必疊架更陳, 而現今滔襄之勢, 日甚一日, 苟副手梢工, 決難回瀾運楫, 夫何以元首之明, 不揣股肱之良否, 强責利涉之功乎? 臣嗣此托疾, 有若推辭, 然自越二日晡後, 咽喉欲痛,
〈食〉
飮轉艱, 迄未能課仕者, 亦有日矣。 以勢以病, 俱難冒仍, 故玆敢仰干崇嚴。 伏乞聖慈, 俯垂鑑諒, 亟遞臣本兼署理之任, 使公而無瘝曠之憂, 私而遂調息之願, 則國事幸甚, 賤分亦幸甚云云。 批旨, 省疏具悉卿懇。 重務竝不宜遽解, 而病實旣如是, 所辭中內部署理之任依施事, 遣部郞宣諭。
○ 從二品
李聖烈
疏曰, 伏以臣, 聞治平之要, 在咨訪而納諫諍, 咨訪欲其聽納也, 聽納欲其施爲也, 若咨訪而不聽納, 雖聽納而不施爲, 則外雖納諫, 而內實拒諫也, 使人君有拒諫之心, 則彼諫諍者去, 而便佞者進矣。 便佞者進, 則孰敢議其非哉? 若無議其非者, 則其國豈不殆乎? 此
子思
所以憂衛之君臣也, 是以逆耳之言, 非仁聖不能諫, 故上有仁聖, 然後下有忠直矣。 臣惟陛下於贊政臣
崔益鉉
, 用殊禮而招徠者, 豈非咨訪而施爲之本意乎? 渠於癃耋之年, 赴召入朝, 言無不盡, 諫無不切, 豈非所謂忠直乎? 其所以忠直, 亦非仁聖之所感乎? 陛下旣記其名而招之, 則已識其人矣。 旣咨訪以道, 則又識其心矣。 旣御其狀奏, 則又識其實矣。 旣識其人, 旣識其心, 旣識其實, 而不采其言何哉? 竊聞其論禮, 事之梗槪, 雖或不協於聖旨, 不適於時宜, 然豈無可行之節, 合有酌用之實, 雖安平無事之時, 固當以誠心實行事, 況今傾頹極危之際, 豈以縻文虛禮, 徒致咨訪之名, 而無一聽納之實乎? 且聞
益鉉
, 待命闕下, 已經多日, 其心誠苦矣。 其志益切矣。 未知近者處分, 果何如, 而若使一朝, 致有溘然, 則論者以爲彼無愧於
史魚
之心, 豈不爲聖德之累乎? 臣於
益鉉
, 未嘗有過從之舊, 亦未有問學之益, 今豈爲
益鉉
而有是哉? 臣斷斷爲陛下而懇懇不已也, 臣於
懿孝殿
服制, 先聞國論之紛紛, 繼聞
益鉉
之諫諍, 且聞聖諭之依據, 臣亦不得無疑, 退而思之, 明其理焉, 竊願陛下, 幸垂察焉, 臣謹按
儀禮喪服傳
, 子爲父服斬衰三年, 爲母服齊衰三年, 凡斬·齊衰, 亦已有別, 而父在母喪, 則齊衰期·心喪周, 何也? 蓋人子於父母, 其誠孝之心, 固無輕重, 然聖人制禮, 爲此降殺者, 非欲簿於母也, 爲其家無二尊之義也, 此爲萬世之常經也, 至於君臣服制, 亦方於父子之道也, 臣謹按
喪服傳
, 臣爲君之父母妻, 從服期, 此本朝所以王后之喪, 齊衰期年, 如父在而服母焉, 蓋坤道下而乾道上, 不敢相抗之義, 存於其間, 亦是家無二尊, 天無二日, 國無二君之義也, 此
文
·
武
·
周公
之制, 無過不及, 合於天理·人情, 而我祖宗所以立制遵行者, 豈非萬世而不可改易者乎? 臣謹按
唐高宗
時,
武則天
上表, 請父在爲母服齊衰三年, 從之,
玄宗
開元五年, 右補闕
盧履氷
上言, 孝莫大於嚴父, 故父在, 爲母齊衰周, 心喪三年, 情已伸而禮殺也, 請復其舊, 上下其議, 散騎常侍
褚無量
, 以
履氷
議爲是, 諸人爭論不決, 至七年八月勅, 自今五服, 竝依
喪服傳
文, 其後又變更,
無量
歎曰, 聖人豈不知母恩之厚乎? 厭降之禮, 所以明尊卑·異戎翟也。 噫, 彼
則天
之表請, 開元之變更, 皆悖戾不足道也,
履氷
之奏, 詳明而愷切,
無量
之歎, 的確而謹嚴, 皆可法也, 臣謹按明
洪武
七年, 爲母定斬衰三年之制, 及至
孝慈皇后
之喪, 次年正朝, 皇太子·親王·駙馬, 俱淺色常服, 臣愚以謂父在, 爲母三年, 固不免一時謬禮, 而正朝尙服淺色, 亦自有降殺之義, 此天理·民彝不可已者也, 爲後王者, 當去其謬, 而從其正也, 況其後儒臣
顧炎武
, 已有一非一是之定論者乎? 今
懿孝殿
服制, 若依大明禮, 定爲期年, 則至於母后之喪, 當服三年耶? 母后之喪, 陞爲三年, 則是遠襲武氏之悖理, 近述
明祖
之謬禮, 而有違於
文
·
武
·
周公
之制, 其於不二尊之義, 果何如哉? 或以
周景王
時, 三年之說, 爲今日之證, 則臣請以辨之, 臣謹按
春秋傳
,
叔向
曰王一歲而有三年之喪, 二焉。 疏曰, 齊衰杖期章內, 有夫爲妻, 何以朞也? 妻至親也。 又曰, 妻服, 齊衰期年, 而傳以后崩, 爲三年之喪者,
喪服傳
杖期章內, 有父在爲母, 傳, 何以期屈也? 至尊在, 不敢伸其私親也, 父必三年, 然後娶, 達子之志也, 父以其子, 有三年之慼, 爲之三年不娶, 則夫之
〈於〉
妻, 有三年之義, 故可通謂之三年喪,
呂氏中庸集解
曰, 父在, 爲母及妻, 雖服期, 然與齊衰期之餘, 喪異者, 有三, 服而加杖, 一也。 十一月而練, 十三月而祥, 十五月而禫, 二也。 夫必三年然
〈後〉
娶, 三也。 臣愚以此觀之, 則
叔向
所謂王有三年之喪者, 據達子之志, 而言, 非謂王直行三年之服也, 且疏家所說
呂氏集解
, 豈非章章可據乎? 或不察經文, 錯看其義, 有所進奏者, 則難免誤禮, 又何足爲今日之可擬哉? 臣於向日晉接之時, 聖旨以爲
明成聖母
之喪, 旣行三年之制, 則今日
懿孝殿
服期, 自有
〈降〉
殺之別矣。 臣亦從以辨之。 嗚呼, 我
聖母
之喪, 有不書葬之義, 又過時不克葬, 故過周未脫衰服, 此萬世所未有之變, 而臣子迫不得已之禮也, 據此仍爲三年之定制, 而今日
懿孝殿
服期, 以爲降殺之別, 則是以一時之變禮, 仍爲常行之典, 揆以事理, 終有所未安也, 先正臣
李珥
嘗論禮律獻議, 有曰
大明律
, 亦襲魏晉之舊, 我祖宗朝, 只於刑典, 用
大明律
, 他典未必行用, 今者睿旨, 亦於
禮經
, 有所未快, 任情棄禮, 則大亂之道, 未必不由於此云云。 臣愚謂今日, 事雖不同, 義却有取, 故敢以先正之論繼之, 今之服制, 於大明禮, 雖有可據條, 苟不合於禮, 則安可從之哉? 先儒又言欲法
堯
·
舜
, 當法祖宗, 伏願陛下, 法祖宗循理已行之制, 去大明他典違禮之事, 則現今服制, 不待臣多言, 而自有可
〈據〉
之典矣。 凡內修自强之道, 臣於辭陛之際, 略擧其綱, 有所面奏, 而至於服制, 特其一事, 今又更瀆者, 此有關於禮之大體, 而及今尙可以聖裁也。 臣謹按
仁祖
·
昭顯世子
之喪, 先正臣
宋浚吉
奏疏, 有曰
儀禮喪服傳
, 君爲長子, 斬衰三年, 臣爲君之父母妻長子, 從服期, 今日殿下, 當服斬衰三年, 群臣當從服期, 仍爲定制, 臣愚以此觀之, 君行斬衰三年, 故群臣從服期, 則若君於長子婦服期, 則群臣亦可從服, 而雖爲從服, 又不可無降殺之別矣。 今以
喪禮補編
所載小內喪條考之, 則臣民於
懿孝殿
, 無定服, 可也。 以先正臣從服之說推之, 則惟群臣恐不可無服, 然又不可爲期則決矣。 其於不可無, 不可期之間, 恐當有準則也。 伏乞陛下, 今於喪服之說, 特
(特)
加淵然深省, 濯去舊見, 以見以來新意, 博詢廷臣, 卽降處分, 著爲中正之制, 以存降殺之別, 則衷心昭晳矣。 言路開通矣。 陛下從諫納善之美, 將與
二帝
·
三王
比隆, 則孰不欲以善言·善政進告哉? 然後內修自强之道, 始又可擧矣。 內修自强, 別無巧法, 由由
[此]
納諫之道, 而先正聖心, 以立治本也, 謹擇宰輔, 以振政綱也, 博詢衆議, 以定國是也, 此三者, 立政之大綱也, 夙寤夜
〈寐〉
, 以圖奮勵也, 大恢公道, 以杜邪徑也, 亟罷營繕, 以崇儉德也, 愼擇字
〈牧〉
, 以興吏治也, 永革雜稅, 以正科率也, 量入爲出, 以裕經用也, 愼接友邦, 以重禮交也, 遠斥姦佞, 以
〈杜〉
眩惑也, 立鄕制以收民紀, 廣貯蓄以務經遠, 興敎學以養人才, 正田賦以制民産, 修戎政以振國勢, 此十三條, 救時之大目也, 雖然此三綱十三目, 只擧其大體, 而猶不及致詳者, 陛下得其綱目之大體, 則亦豈無可行之實者乎? 至其細條, 則任使之臣, 得其才而修其職, 則其亦如川流之細, 達而無滯矣。 臣以服制事, 至於疏末, 又不免煩瀆者, 非直爲此而已。 夫從理納諫, 人君之大德, 治道之所興, 今以此事, 大臣旣言之, 宰臣又諍之, 國人皆議之, 惟陛下一揮不察, 則中外大同之情, 以爲此事, 非甚難從而尙如此, 則從此無復司諫, 臣聞此以來, 豈不爲陛下悶迫乎? 當今急務, 惟其審察群情之所宜者, 陛下先行之, 群情之不願者, 陛下先去之, 群情致疑者, 陛下先明之, 一動一靜, 一政一令, 必誠必愼, 務令好惡, 與衆共之, 則向之疑梗者, 變爲訢合, 怨謗者化爲謳歌, 雖有奸萌亂孽, 不覽潛消而默化矣。 蓋朝廷多闕, 民散已久, 故欲以絲綸,
〈敎誨則絲綸〉
愈煩而民愈不信, 欲以法令振制, 則法令愈嚴, 而民愈駭叛, 夫動人以言者, 尙文故其感不深, 動人以行者, 務實故其應必速, 今欲旋平禍機, 保有大業, 惟當以汲汲然收拾人心, 爲基本, 然此非約束可得, 期會可集, 亦當反之, 陛下身心祛私, 而行己之所難, 布公而除人之所病, 有善必身先行之, 有非必身先祛之, 亟以身從天下之心, 不以天下之人從己, 然則今日服制, 不可不從衆心而裁處之也, 夫服制旣從衆心, 則臣所陳以上綱目諸條, 亦有次第可行之實矣。 今臣之所言者, 只是察衆情而公獻替也, 亦不欲以臣言, 期必行也。 經曰得衆則得國, 失衆則失國, 豈不可畏之甚哉? 凡事一從衆論, 擇其善者而處之, 則罕有其失, 而陛下不應獨任其咎矣。 史臣贊
堯
曰舍己從人,
舜
曰明四目, 達四聰,
禹
曰拜昌言,
湯
曰改過不吝,
文王
曰望道未見,
漢祖
曰從善如圜,
唐宗
曰納諫如流, 四代所以爲聖, 漢·唐所以爲英主, 德業之盛, 政事之美, 無非後王之鑑戒者, 而獨以納諫一事爲言者, 納諫, 實帝王致治之大要也, 誠能納諫, 而常使公議不屈, 以盡好善之實, 則識見之過於臣者, 其所獻言·進策, 豈特臣所陳三綱·十三目而已哉? 然則治平之道, 在於咨訪·聽納, 而聽納之要, 又在於施爲也, 施爲得宜, 則衆心悅服, 衆心悅服, 則亦可祈天永命於今日矣。 苟非納之以誠, 行之以信, 則雖言之終日, 亦從爲虛文, 必無益於室事
[實事]
, 而欲以之因循姑息, 苟保圖存, 豈可得哉? 臣於今日, 雖病伏鄕里, 無意當世, 然一息尙存, 撫念時事之艱棘, 又聽物論之沸騰, 亦豈敢不一進愚言哉? 然則臣所言, 非特出於臣之愚衷, 亦出於鄕國人民之輿論也, 夫人民雖至愚, 實至神, 上之得夫, 靡不辨, 上之好惡, 靡不知, 上之所令, 靡不議, 此其神也, 故古昔聖王, 每以人心之向背, 以卜天命之去就, 然則人民之心, 卽天之心也, 豈可以其愚而忽其言哉? 今在朝薦紳之言, 旣不足以當聖心, 在野黎民之論, 又不足以感聖意, 則未知陛下, 更與何人, 論政事而趁隆化哉? 今臣所奏, 末
[本]
薦紳之
〈議〉
, 詢黎民之論, 合爲一說, 故所以重複而不厭, 細瑣而不精, 然亦出於愛君·憂時·願忠之至意也。 伏乞聖慈, 體天地之量, 則日月之明, 寬其誅而察其言, 則恐不能無少補於圖治之萬一也, 云云。 批旨, 省疏具悉。 所陳深切治要, 當以時省覽矣。 至於服制一節, 言之者未有考據, 而衆心以之胥疑, 甚用慨歎, 乙未之制, 爰稽于禮, 定行三年, 則今番服朞, 自有別矣。
補編
亦有上服朞, 而臣民從服朞之禮, 此是國家金石之典, 不必多誥, 其宜洞悉矣。
○ 從二品
李聖烈
疏曰, 伏以臣, 聞治平之要, 在咨訪而納諫諍, 咨訪欲其聽納也, 聽納欲其施爲也, 若咨訪而不聽納, 雖聽納而不施爲, 則外雖納諫, 而內實拒諫也, 使人君有拒諫之心, 則彼諫諍者去, 而便佞者進矣。 便佞者進, 則孰敢議其非哉? 若無議其非者, 則其國豈不殆乎? 此
子思
所以憂衛之君臣也, 是以逆耳之言, 非仁聖不能諫, 故上有仁聖, 然後下有忠直矣。 臣惟陛下於贊政臣
崔益鉉
, 用殊禮而招徠者, 豈非咨訪而施爲之本意乎? 渠於癃耋之年, 赴召入朝, 言無不盡, 諫無不切, 豈非所謂忠直乎? 其所以忠直, 亦非仁聖之所感乎? 陛下旣記其名而招之, 則已識其人矣。 旣咨訪以道, 則又識其心矣。 旣御其狀奏, ...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