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植啓曰, 所謂李庚生者, 果無其罪乎? 政院必能詳知, 察啓事, 傳敎矣。各人所供, 竝諱實情, 有不能詳知, 而但昨見該曹公事, 李庚生似不無其罪, 而請刑蒙允, 旋卽請放, 似欠詳審, 故以司謁略爲啓達矣。卽就前後公事參量, 則庚生所供, 雖曰, 抄領二兒面付書員, 渠則無章表[標]不入闕云, 而車應仁招內, 其子加應之年幼, 故與書員相議, 初不入闕云。又招二兒及同點他兒問之, 則二兒缺曰, 曾不入闕云, 他兒亦曰, 比肩列立中, 數字缺兒云。兒童之言, 雖不可專信, 而庚生五六行缺昨日榻前, 以宮家免稅事, 伏聞聖敎, 數字缺至於濫觴[字]乎? 臣等之惑滋甚, 而亦有所庶幾之望。田結一事, 雖有定限, 宮奴之冒占, 姦民之投托, 自不無濫觴之患, 而旣無定限, 則必至千結萬結而不已, 何可謂不之濫觴, 而聖慮如此, 則憂其濫觴, 在於不言之中矣。臣等亦知聖意之所在也。雖然殿下之所難, 在於親私, 其情私也。臣等之所論, 出於公共, 其心公也。公私之分, 間不容髮, 而末流之弊, 將至於不可救矣, 寧不寒心哉? 請加三思, 亟賜一兪。陽陵君許𥛚, 爲人怪妄, 無一善狀, 有何知識可以議禮。頃於丙寅年間, 冒呈妖佞之疏, 敢干公共之論。其時兩司俱發, 請以遠竄, 卒値搶攘之際, 未施投畀之律, 輿情齊憤, 久而愈鬱。不意今者, 挾勳自恣, 復持前論, 欲壞朝廷已定之典禮, 其熒惑聖聽, 眩亂是非之罪, 不可不深懲而痛絶。請命削奪官爵, 門外黜送。獻納李昭漢以, 臣猥以無似, 復叨匪據, 屬有賤疾, 累日苦痛, 未謝恩命, 先上辭單, 稽謝之失, 已難在職, 且臣頃忝玉堂, 適値兩司引嫌, 趁未處置, 致有推考之命, 雖緣遷職, 不爲現告, 顧臣罪犯, 實與待勘之臣, 小無異同, 不可苟冒, 引嫌而退。疾病人所難免, 未卽出謝, 勢所然也。旣已遷職, 不在應推之中, 缺無可避之嫌, 獻納李昭漢, 請命出仕。數字缺出仕事, 依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