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判中樞府事海昌君臣尹昉箚曰, 伏以, 張維之去朝廷, 實爲聖世之疵政, 相臣啓之, 臺諫爭之, 而天意未回, 如臣已老, 無容一喙。臣未知張維之箚, 作何辭說, 而聖明過之深歟? 若以維爲植黨招權, 則罪之是矣, 孤恩負國, 則罪之是矣, 維亦何辭, 人亦何惜? 不然而以箚中之言不相應之故, 而有此疏斥之擧, 則其於聖明待臣下之道, 無乃有失耶? 臣與維年輩不敵, 素非相習, 自反正之後, 相與周旋於公州·江華之難, 見其爲人, 直道不回, 一心循國, 加有稽古之力, 文學才華, 世罕其比, 聖明擢置銓衡文衡之任, 常服大聖人知人之明, 有非常情所可及者, 而委任未終, 有此擧措, 臣竊爲朝家惜之。目今邊事不靖, 民生失寧, 士心不安, 寅協無日, 中外凜凜, 無一可恃, 而賢才去國, 朝野缺望, 恐非國家之福也。深願聖明之小賜寬容焉。仍記臣於反正之初, 入侍經席, 仰陳人君建極之義, 口占箕疇數語而奏之, 聖明不以爲無稽, 命儒臣繕寫全篇以進, 以爲觀三字缺其後日月旣多, 變亂再經, 萬機之暇, 四行缺之不祛乎? 臣竊覵五六字缺應事接物之前, 先有惡黨欲去之心, 故鑑空衡平, 而旣有一毫係着之失, 以致政令之僨, 至於如此。臣恐殿下於建極之義, 或有所未盡, 故復申前說, 終始惓惓焉。臣猥以無似, 曾忝大臣之末, 受恩旣深, 死亡無日, 誠不敢以不在其位, 而自外於聖明之下, 敢進瞽言, 不勝悚恐。取進止。答曰, 省箚具悉。朝廷不尊, 欺蔽成風, 則國不爲國, 故略施薄罰, 此非過擧也。箚末所陳, 予雖不敏, 當體念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