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吏曹判書李顯英疏曰, 伏以, 臣罪積丘山, 恩深天地, 負乘之懼, 悶迫之忱, 已盡陳啓, 而天高日遠, 不照肝膈之情, 而反下恩旨之丁寧, 捧讀徊徨, 感淚泉涌。噫, 此誠何時也? 臣誠何人也? 以如許之才器, 當如許事任乎? 自遭喪亂以來, 晝則書空, 中宵掩泣, 心與口語曰, 祖宗積德在人, 朝廷無大過擧, 而兇禍之作, 胡至此極。無非如臣無狀, 過蒙恩私, 妨賢病國之致, 庶幾守分屛迹, 矢不再誤國事。豈知謬恩, 迥迢前日, 責蚊以負山乎? 不惟臣自知惴惴欲逃而不能, 遠近瞻聆, 亦必曰殿下新經大亂, 不思徵毖轉危之策, 獨眷眷於簪履之舊也。向者法官之言, 亦曰國家十五年來, 三遭顚覆, 大臣達官, 名位自若, 古今天下, 安有此理? 以臣踐歷言之, 雖謂之達官, 可也。卽今名位, 非徒自若, 而又過之。殿下何取於一老之臣, 而不念公議至此也? 且臣前承秋官之命, 一疾沈綿, 暑雨蒸歊, 未能趨詣前來。今於天曹之除, 不敢偃蹇再辭, 擬於闕下, 陳乞散地, 與同憂辱於百僚之後, 誠未上格。冒昧趨走, 則齊王之以羊易牛, 誠不忍觳觫, 而宜乎百姓之謂王愛也。捐廉恥饕寵權之風, 必自臣始, 反覆思惟, 決難强顔。況臣衰病支離, 漸而沈痼, 伏聞玉候未寧, 問安之班, 亦不得趨造, 伏地涕泣, 自餘職事, 安能致察。儻賜蠲免, 得以就閑調養, 更延遲暮之年, 雖死之日, 猶生之年。臣無任懇迫之至, 不避瀆擾, 至申前懇。伏願天地父母, 憐臣至情, 亟遞臣職, 以安愚分。臣無任伏地祈祝之至。答曰, 省疏具悉。予意已諭, 卿勿固辭, 從速察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