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御宣政殿夜對廳。晝講書傳, 入侍, 特進官李時昉, 知事李基祚, 參贊官黃㦿, 侍讀官曺漢英, 檢討官洪處大, 假注書朴增輝, 記事官李垕·趙龜錫。上讀前受學, 自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 至九疑有舜塚云, 讀一遍, 漢英, 進講大禹謨, 自謨謀也, 至從人者輕也, 至黎民敏德章進講, 諺解, 不釋黎字錯誤之處, 講訖。上又讀一遍, 漢英曰, 大禹謨以下, 備二典之未備者, 而大槪典主記事, 謨主記言, 禹受舜天下, 事業與益稷有異, 而且舜, 則言協于上帝, 此言抵承于帝, 帝王之有別。若此, 而克艱二字, 最爲要約, 君臣能知克艱, 然後乃有政乂敏德之效矣。如子曰爲君難, 爲臣不易, 亦以此, 而戰國時晉文公之言曰, 始也謂君易, 今也知君難。其臣對曰, 王誠知爲君之難, 則五行缺上曰, 雖云舍己從人, 善者則從之, 半行缺是非則反有害矣。處大曰, 上敎誠然, 所謂舍己從人, 從善之謂也。舜執其兩端, 擇于善而從之, 格物致知之功至然後, 能辨其是非, 而知所擇矣。上曰, 註中乃者難辭, 何也? 漢英曰, 乃者, 愼重之謂, 不易之意, 在於其中矣。上曰, 不廢困窮, 何也? 漢英曰, 其言苟其賢也。則雖在微賤, 必用之, 不以困窮而廢棄也? 此卽釋上文愛民好士之意矣。遂罷進講, 李時昉進前啓曰, 旱災甚酷, 至有疏決之敎, 而刑曹罪囚中, 重罪四人, 其中一人, 則以僞造罪, 被囚四年, 受刑一百餘次, 故敢以減死, 取稟矣。審理時, 則例有如此稟啓之規, 而今番, 則異於審理, 違例啓達, 致有聖敎, 惶恐待罪。上曰, 勿待罪。時昉曰, 本曹開坐, 例多拘礙, 不得逐日爲之, 雖緣公故, 刑獄久滯, 故頃者, 不得已會於外處, 行移各道矣。上曰, 頃日禮曹定奪爲式, 而猶有此違耶? 時昉曰, 禮曹定式, 雖未得詳知, 而大祭, 則三日, 中祀, 則二日致齋, 故近以祈雨祭, 久不得開坐矣。上曰, 各道文移之事, 例有遲滯之患, 頃者, 北道定配罪囚, 特有放釋之命, 趁卽行會, 俾無遷延之弊, 可也。時昉曰, 此公事, 卽爲移文, 而啓覆罪人, 則不敢輕易處斷, 以至遲滯矣。小臣識見不明, 刑獄重事, 恐未承當, 惶恐度日, 今有疏決之命, 而外方, 則文移往復之間, 自至過時遲延, 疏決未易, 此尤悶也。上曰, 刑獄重事, 專委於卿, 卿其勿辭, 盡心爲之。遂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