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僕寺官員, 以提調意啓曰, 備邊司啓辭, 輪對官李元老榻前所啓云云事, 命下矣。古今島, 今爲司僕寺所句管, 令本寺覆啓處置, 何如? 啓依允事, 傳敎矣。苔田兩處, 在於牧場之內, 以法例言之, 則自本寺收稅, 雖是舊例, 本營乃關防重地, 而許多軍兵犒賞, 無以成樣云, 姑令移屬, 採取補用似當。但各營軍官, 一入諸島, 侵毒海民, 罔有紀極, 其弊終至於破産流離, 此甚可惡。令本營一切禁斷, □□□□□飭, 何如? □□□□□□□司啓曰, 當今切迫之患, 莫急於銀貨之竭, 勅使一行之費, 支供之外, 以禮單用之者, 例不下萬兩之銀, 雖水涌而山出, 莫之繼也。該曹百端拮据, 貿取於民, 銀竭而民力竭矣, 頃者前司評李源, 爲國深憂, 陳疏自薦, 請爲採銀。蓋其人知銀之所在, 而曾已試採者也, 本司回啓蒙允, 稱以採銀官, 使之往採, 所謂銀穴, 在於坡州, 距京城至近之處, 而其品好多出, 過於端川之銀。但近士大夫葬山, 以此爲難, 臣等相議以爲, 果是葬山, 不必侵犯, 若相距稍遠, 而非山脊來脈之所過, 則似無害也。試令地官姜後尙一同李源, 使之圖形而來, 後尙以其圖來示於臣等, 臣等曰, 明日坐起, 來呈, 可也。姜卽袖去, 翌日開坐時來呈, 則非昨日所見也。臣等愕然曰, 汝何敢瞞告? 此非前所見者也, 後尙無辭, 探囊中出前畫, 大相不同。臣等知其用奸, 卽令囚之, 適因典獄摘奸而蒙放, 其銀穴不犯山脈, 而距墳墓幾五里。且非久遠族山, 往在戊寅年間, 爲訓鍊都監採銀之處, 其穴尙在主峯之後, 四五年前, 始爲私家遷葬之所, 以先後言之, 公採者先而私葬後也。以遠近言之, 前採處甚近, 而今占處頗遠, 十年掘之, 必不至犯於山脈, 而國家用銀, 有無窮之利也。我國之事, 私情勝而公法不嚴, 有如此瞞告之事, 姜後尙依法治罪, 使李源仍採其銀, 毋犯山脈而止, 何如? 答曰, 依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