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御資政殿,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領議政鄭太和, 左議政金堉, 判敦寧府事具仁垕, 原平府院君元斗杓, 戶曹判書李時昉, 禮曹判書李厚源, 大司憲洪茂績, 刑曹判書沈之源, 戶曹參判許積, 同知李浣, 大司諫李應蓍, 兵曹參判蔡裕後, 右承旨洪命夏, 校理沈之漢, 假注書成後卨, 事變〈假注書〉趙相漢, 記注官李會源, 記事官朴世城, 入侍。太和曰, 日氣自昨寒冷, 聖候, 何如? 進御之藥, 今日畢進御矣。上曰, 前後幾帖[貼]耶? 太和曰, 二十帖[貼]矣。上曰, 姑進三四帖[貼], 觀勢爲之, 可矣。氣候則時無大端症矣。應蓍曰, 昨日以平壤庶尹洪興祉拿問定罪事, 論啓矣。聖批以更加詳聞處之爲敎。此非泛然風聞之比, 京試官李光載, 目見其事, 不爲啓聞, 至於掩置, 事極可駭, 請命罷職不敍。上曰, 洪興祉事, 依啓。李光載, 先罷後推。太和曰, 全南道空末保, 備局曾令本道兵使, 詳査收布以待矣, 頃見兵使李枝馨所報, 則收布四十餘同, 旣已捧置云。此收布, 沒數移給於御營廳, 爲當矣。上曰, 依爲之。又啓曰, 各道都事擇送事, 曾已申飭, 而近來該曹, 不爲擧行, 今者洪淸都事有闕, 而年分又迫, 以曾經侍從人, 各別擇差以送, 何如? 上曰, 擇送事, 申飭該曹, 可也。上曰, 高山察訪, 近來全不擇人, 金克和遞差, 侍從中極擇差出, 催促下送, 廢朝時侍從, 若爲擬望, 則該曹堂上, 當被其罪, 此意亦爲, 分付, 可也。厚源曰, 自前陵幸, 或有輦坐之時, 或有馬坐之時,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上曰, 依近例馬坐爲之。命夏曰, 自前陵幸時, 凡干弊端, 一切減省, 所不可廢者, 植炬也。上年陵行時, 不爲植炬, 以致窘急, 今番則不可不植炬, 請分付設行,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太和曰, 臣聞京畿監司鄭致和之言, 則植炬雖除, 調發行炬之軍, 其數甚多, 反不如植矩[植炬]之爲愈云矣。上曰, 植炬則爲之, 行炬則除之, 可矣。太和曰, 行炬亦不可全廢也。上曰, 然則參酌爲之, 可也。厚源曰, 陵寢展謁之時, 本無辭陵之禮, 而近因三年內陵幸, 仍有辭陵之擧, 今番健元陵親幸時, 辭陵禮, 何以爲之乎? 上曰, 雖非古例, 禮出於情, 展謁之後, 直爲回駕, 實爲未安, 豈以禮煩爲嫌也? 仍問大臣曰, 卿意, 何如? 太和曰, 上敎誠然矣。上曰, 自今以後, 辭陵禮仍爲擧行可也。茂績曰, 銀鐙子及閭閻家舍捉入事, 曾於榻前啓達後, 使之一切禁斷, 而鐙子, 則或有裹紙着漆, 以待臣遞去本職, 家舍則或有仍入不出者, 或有如前捉入者, 而臣未及摘發姓名, 故時未論啓矣。今後捧承傳各別嚴禁,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命夏曰, 御營廳都提調差出事, 詢問諸臣, 而未有定奪, 何以爲之乎? 敢稟。上曰, 差出事, 分付, 可也。命夏曰, 依訓局提調例, 令吏曹差出,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命夏曰, 三江津船, 諸宮家外士大夫, 以柴草運來事, 爭先捉去, 行路阻絶, 事甚駭異, 請令禁斷,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堉曰, 常平廳燔瓦吐木, 無出處, 而軍器寺斫取自點墳山之木, 故臣以一番斫取之意通之, 則提調言, 必有啓辭, 然後可以許之云, 敢此仰稟。上曰, 依所啓爲之。上謂洪茂績·李應蓍曰, 北馬出來, 明有禁令, 而頃聞領相之言, 則朝士亦有所騎者云, 此後依法糾察, 可也。堉曰, 自點籍沒田畓之在開城府者, 自戶曹給本府, 以爲官員支供之資云, 事不着實, 今者訓局田畓, 分給御營廳, 開城府田畓, 亦爲分屬, 何如? 上曰, 此則已令戶曹句管矣。時昉曰, 然則開城府田畓, 屬之訓鍊都監乎? 上曰, 旣屬本曹, 不必移送都監, 仍存, 可也。又曰, 近日軍需不足, 甲軍幕所入, 幾至三十餘同, 勢難及造於陵幸之時矣。上曰, 今番則勢未及造, 從容爲之, 可也。積曰, 御營廳旣無軍需, 難以調用, 不可不料理處置矣。上曰, 軍器寺所有焰焇[哨], 尙云不足, 勢難分用於御營廳矣。積曰, 軍器寺, 自是貢物之司, 而諸色物件, 每年年終, 別無會計入啓之事矣。上曰, 如此, 故軍器等物, 極其無形, 未滿一算矣。仍下敎曰, 軍器等物, 會錄於何處乎? 問于本寺及兵曹以啓, 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