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講入侍時, 同知事李時楷所啓, 鏡城判官成震丙, 頃以染病, 幾至死域, 近聞又得加病, 方在死生中, 待差赴任, 遲速難必, 且鏡城曠官已久, 不可無變通之擧矣。上曰, 此非無故不往之比, 改差, 可也。參贊官鄭知和所啓, 臣久忝戶曹審察曹中弊端, 錢穀會計, 是莫大之政, 而所屬各司會減之事, 因循姑息, 極爲寒心。凡上下之物, 用卽會減, 在所當然, 至於假下之物, 從其實入, 卽爲計減, 其餘亦爲還爲會錄, 尤不可不已, 而事有不然, 其來已久, 各司之未會減, 甚者幾至於十餘年云。或以已盡下之物, 謂有遺在, 而使之取用, 故下人稱冤。或有假下未盡用之物, 而更爲加下, 未免遺失, 此無非不卽會減之致也。以此月纔入啓, 會計遺在, 亦是虛簿也。無遺在而未會減之各司, 則下人切願其會減, 有假下而未盡用之各司, 則下人惟恐有會減, 二者俱有弊, 而見欺於姦吏者爲尤甚。已往之事, 雖難追治, 將來不可任他前習。臣意今後該曹, 於各司上下之物, 逐朔考準, 該官會減之報, 一無欠頉, 然後成送解由於該曹, 方許陞遷, 而非獨參下官爲然。凡係上下會減之各司, 雖參上以上, 亦一體爲之, 則庶可盡心, 以仕滿未遷爲慮, 似無前日之弊矣。臣曾在本曹, 與判書李時昉, 語及此事, 其意亦然, 故今此敢達矣。李時楷曰, 京官亦有解由, 而法令解弛, 不爲遵行矣。上曰, 承旨之言, 是矣。今後令該曹嚴明分付, 依此施行。知和曰, 注書金澄, 來自染家, 不敢出入近密之地, 又聞落傷又重云。今姑遞差, 使之調理, 而前差假注書, 仍爲察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李時楷曰, 今番庭試時, 入庭不製, 被推人員之數甚多, 注擬之際, 無以備望, 甚可悶也。鄭知和曰, 凡推考, 以一事同被者, 則必待其各人緘答之齊到, 方爲勘入。今則一體催促爲之, 而隨到隨捧, 不至遲久, 則似好矣。上曰, 依此分付, 速爲畢推, 可也。出擧條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