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16책 (탈초본 310책) 숙종 11년 7월 18일 병자 22/23 기사 1685년  康熙(淸/聖祖) 24년

出禁의 폐해에 대한 해명, 백성을 구휼하는 정사, 偏黨의 폐해, 공정한 인재의 등용, 刑正의 문란과 濫賞의 폐해 등에 대해 진달하는 李䎘의 상소

    ○ 大司憲李䎘疏曰, 伏以, 臣本無似, 濫蒙洪造, 前後忝竊本職, 非止一再, 而喪慽之餘, 痼疾纏身, 每以私悃, 仰瀆宸嚴, 自速逋慢之誅, 常切惶懼之心矣。自叨新命以來, 不敢復辭, 委蛇冒居, 淹延時月者, 非以病勢有間, 不能供務, 只是嚴畏分義, 不敢一向控免, 私情之狼狽, 職事之瘝曠, 有不暇顧矣。頃者社稷親祀之時, 猥齒駿奔之列, 觸暑撼頓, 所患添劇, 喘急之症, 仍渴益苦, 阿賭之患, 乘熱轉甚, 昏瞀眩顚, 委頓床席, 時或黽勉就列, 僅免僵仆, 而症情因以漸痼, 氣力日覺澌頓, 以此病狀, 決無久冒據任之望。臣且伏見大司諫尹敬敎疏本, 則論本府被禁人杖斃之失, 大加侵斥, 而本府, 元無以號牌出禁之事, 此必風聞之誤, 而同僚, 旣以此引避, 則尤不可晏然。伏惟天地父母, 矜諒有素, 乞垂愍憐, 將臣本兼諸務, 一倂遞免, 特開可生之路, 不勝大幸。因竊伏念人臣之任言責者, 雖當無事之時, 固宜竭忠竭慮, 補過拾遺, 不負其職責, 況臣名忝憲長, 目擊時艱, 上之責躬求助之誠, 至深至切, 而含默不言, 唯□縱緣病伏之中, 危厲薰心, 顧不知何策之可以收救, 囁□自致遷就, 論其罪責, 已難容貸。又伏承責勵之旨, 丁寧懇惻, 今若以空疏爲辭, 專事引罪, 終無一言而已, 則臣之罪戾, 益無所逃。玆敢以蒭蕘之說, 仰備前人之擇焉, 惟殿下之垂察焉。臣竊見古昔聖帝明王之事天也, 必盡對越之誠, 寅畏之念焉。學士大夫之引君也, 必言其無貳無虞, 盡誠盡敬, 上下之所以兢愼畏懼者, 眞若有一箇人, 隨身在傍, 考其善惡, 輒施以殃慶者然, 而聖朝災異之沓臻, 反疑其數或有適然, 理或有變嬗矣。今以目前事驗之, 然後始識天理之眞不爽者, 存焉, 有若影響之捷應也。乃者雨暘, 不愆其期, 庶有登熟之漸, 周餘之民, 忻然有更生之意, 恒暘極無之災, 乃出於此際, 瞻仰昊天, 實無雲霓之望, 聖上惕然。震驚, 渙然發號, 旣效商湯之自責, 復行宋帝之親禱, 將事之夜, 克虔克敬, 至誠所格, 天且罔違, 蘇枯之澤, 霶霈千里, 則聽卑之耳, 非特屬垣, 馨香之德, 可徹重蒼, 從前災異之沓臻, 果非數之適然, 自我有以感召也, 明矣。嗚呼, 天之視聽, 自我民視聽, 未有民不安, 而天之氣和者也。今日民生, 其可謂安乎? 一自庚辛飢饉之後, 連缺六字餘喘, 枵然無樂生之心, 而或以校生汰講之擧, 或以閑丁成冊之令, 上畏州縣之督迫, 下怵奸吏之操切, 閭里繹騷, 若經兵火, 重以朝命, 多有失信之時, 守宰亦昧撫摩之方, 橫歛無藝, 苛政轉急, 甚者, 不有朝家之命令, 督徵年久免減之糶穀, 民不堪命, 流離四出, 道路怨咨之言, 至有不忍聞者, 則天之降災, 固其理也。鳴呼, 非無愛民之德, 恤民之政, 屯膏不下, 實惠未加, 愁怨之極, 至於如此者, 雖緣守令之未得其人, 不能奉承德音之致, 而朝廷處分, 亦未盡休養之道, 煩策急轡, 馳驟於溝壑之間, 則如之何民不窮且盜也? 惟宜靜而無撓, 緩而無急, 雖有良法美制, 在所必行者, 姑且擔閣, 惟以保養寧息, 爲今日之第一急務, 頻發廉問之使, 若有病民侵漁一切貽害之吏, 繩以贓律, 以警他人, 則殿下赤子, 庶幾有允殖之望矣。嗚呼, 朝廷者, 四方之根本, 未有朝廷不正, 而民生遂業者也。今日朝廷, 其可謂正乎? 論議潰裂, 標榜競起, 因一微細之事, 轉生疑阻, 一體之人, 而至相盱衡, 心之所右, 則非者是之, 心之所惡, 則是者非之, 是非相蒙, □屢作, 若乃國家之事, 則不啻若越視秦瘠, 此果治世之氣像乎? 自古衰亂之世, 未嘗無黨論, 而惟其有陰陽之可別, 故時君, 或爲詖辭之所惑, 則猶有扶抑之道, 士夫, 不爲利趨之所陷, 則猶知取舍之方, 故公議未嘗盡泯, 而千載之下, 尙可以分其黑白也。今則無甚是非, 無甚邪正, 而若其陷溺人心, 貽禍國家, 則殆有甚焉。殿下, 亦嘗的知其弊, 思有以打破, 或黜或罪, 以示好惡, 而人不畏懼, 浮論日熾, 終無止泊之期, 惜乎先進之輩, 不能鎭靜於論議方生之日, 年少之人, 惟知馳逐於名利之場, 反復沈痼, 自不覺流害之至此, 群下之罪, 可勝言哉? 雖然, 上者, 下之表也, 表旣端, 則影無有不正者也。殿下, 苟能虛心而處之, 正己而率之, 都忘彼此之異, 只明是非之分, 所言果是, 則不可先疑其黨同, 所言果非, 則不可先疑其伐異, 常操至公至明之心, 克恢無偏無黨之德, 誠實無僞, 存此不懈, 則群下雖極無狀, 豈敢强執私見, 偏護黨與, 以違殿下平明之理哉? 若夫官方之淆雜, 正坐朝論之不靖, 故用人之乖舛, 莫今日若也。誠以近事言之, 如臣庸暗之輩, 畀以耳目之寄, 以此推之, 不稱其職, 而濫授者多耳。嗚呼, 朝家旣不能素養人才, 專以科目取人, 科臼中人, 未必盡賢, 而待之以不器, 固宜衆職不擧, 政理謬訛之本也。至於年少士人, 則不務窮經致用之實, 先萌媒榮取爵之志, 不顧廉隅, 奔趨形勢之途, 得沾微官寸祿, 則自以爲足, 及授臨民之任, 則未知蒭牧之養, 虐民之[而]肥己者, 往往有之, 此由未服菁莪之化, 先爲利欲所汨之害也。爲政官者, 拘於政規, 不免循序調遷, 一筆之除, 容易, 而必貽一邑之災, 其爲害政, 已不可勝道, 市民衆胥之徒, 因其混淆, 且生希覬之心, 至以重價, 誘啗捕賊之人, 代受其賞, 直陞通政之後, 則因緣請託, 超授僉節制之任者, 亦非一二, 遐方武士, 則傾家破産, 留滯京輦之下, 至有未調者, 十居八九, 設科取人之意, 初非偶然, 而高階美職, 先歸於白徒, 此輩之怨誹, 無足怪也。是固出於秉銓之臣, 或未覺察其情僞, 且窠闕有限, 不能遍及於多人, 致有此患, 而泛論其官序之不公不靖, 則至于今日而極矣。若欲改弦易轍, 盡洗舊習, 則惟在殿下克祛己私, 恢張公道, 使群下有所取則, 然後俾責有司之臣, 嚴加戒飭, 甄拔掩滯, 敍收平允, 凡諸由邪逕而□者, 一切澄汰, 則從今以往, 庶無枉屈之歎, 而人才之登進, 佇可見矣。綱紀之頹廢, 亦爲今日之痼弊, 所謂綱紀者, 非有形象之可見, 不過□賢否, 以定上下之分, 覈功罪, 以重賞罰之施, 有一定之形, 無可踰之□而已也。雖然, 賞罰之得失, 尤爲振肅弛廢之大關捩, 則今日委靡之患, 其不由於賞之太濫, 刑之失中而然歟? 嗚呼, 自從飢饉之後, 賞典無章, 守令之別備穀物者, 例授資級, 其中有優異之政者, 則固欲奬勸, 而其所謂別備者, 亦非鬼輸而神辦, 若非濱海魚鹽之地, 可以轉貿之處, 則唯是巧作名色, 頭會箕斂, 或以賤價, 勒定貿販, 鞭笞吏胥, 惟務取足, 吏胥輩無他措手之地, 聚斂村閭, 呼號迫促之弊, 不一其端, 不待飢餓, 民生固有困矣。及其設賑之後, 則濫報飢民之額, 擅減升合之數, 或爲取嬴私用之計, 畢賑之後, 則虛張斛數, 以爲得賞之階梯, 事之無據, 莫此爲甚。此則猶可諉之於爲民勸勵, 而軍門將校及市廛無賴之輩, 或以打造軍器, 或以殖利軍需, 皆被顯賞, 故徒肆之賤, 擧綰銀黃, 名器之汚賤, 古未嘗有此也。況乃三討之典, 有國之所必嚴, 如使有罪者, 倖免, 無情者, 濫被, 則雖聖賢相逢, 治具畢張, 亦不得理其國矣。近來人心頗僻, 私意橫流, 犯逆不道之人, 缺六七字脅制君父之罪, 歸之於語言之過, 憸邪奸慝, 附麗習黨之輩, 至陳其私情, 而俾蒙原赦之典, 自上詢問, 縱出於遇災警懼, 無所不用其極之道, 而下之不能苦心力爭, 固已非矣。況將順贊成, 急急奉行者, 何其縱恣無忘, 若此之甚也? 竄掇告廟之文, 添成網打之計者, 是何等重罪, 而慝其實情, 擧其微罪, 低首伈伈, 丐恩於咫尺之地者, 有之, 附會經義, 侵犯東朝者, 是何等大憝, 而略脫過惡, 只言愍老之情, 乞憐於章奏之間者, 有之, 此皆不畏國法, 役於私情, 以爲投試之計也。國家旣不能斥絶邪論, 或從或否, 墮其睍幻機變之術中, 臣恐繼此而起者, 將無所不至也。嗚呼, 賞僣而不知節, 刑失而不能正, 以致國家刑政之權, 日趨於紊亂, 無復有之綱之紀, 截然之勢, 今之國事, 可謂汲汲乎殆哉? 若不及今日盡革濫賞之弊, 更勘倖免之律, 且治挾詐熒惑之罪, 則國之存亡, 未知也。凡此數條之弊, 反復相因, 而究厥原流, 則無一不本於殿下之一心, 其可不反顧循省, 求其所以致此之由乎? 嗚呼, 殿下, 我東之盛主也。有聰明睿智之資, 有好學勤政之休, 奮勵振發, 期躋大猷之盛者, 不爲不久, 則其於敬天恤民缺五字官人之方, 立經陳紀之策, 固未嘗不用其力, 而治不食效, 百造渙然, 考其功績, 反出於季世中主之下者, 抑獨何也? 先儒有言曰, 人主, 以眇然之身, 處於深宮之中, 其心之邪正, 若不可得而窺測, 而符驗之著於外者, 如十目所視, 而不可掩。試以此思之, 則殿下緝熙之功, 雖已至矣, 無乃幽獨得肆之地, 不覩不聞之中, 未免有些子係累, 其流之害, 有甚於刑賞之所勸戒, 而以致衆弊之夥然耶? 伏願殿下, 常存心上工夫, 用力之[於]危微之際, 提撕於幽暗之中, 兢兢業業, 內外無間, 以致純誠無雜, 至敬無怠, 常如親禱社壇之時, 則民志之徯應, 必捷於上天之降假, 推其已然, 無往不然, 可見視感之間, 風動神速, 皆將如吾志之所欲爲矣, 尙何患衆弊之難祛乎? 若其工程次第, 則殿下, 纔講一部心經, 自當有體驗處, 臣不敢掇拾陳談, 以塵淸覽也。如臣蒙學, 本無知識, 而職在可言之地, 義難終默, 敢將荒蕪之辭, 用備採擇, 鄙野之見, 自知無取, 而條陳之言, 實是今日之痼弊, 謹獨之戒, 諒爲聖學之樞杻[樞紐]。伏惟殿下, 勿以人廢言也。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謹昧死以聞。答曰, 省疏具悉卿懇。憂愛誡誨之言, 切中時病, 無非至論, 予甚嘉尙, 可不服膺焉? 噫, 收拾人才, 進退賢否之責, 在於銓曹, 而取舍不公, 以致官方之混淆, 則是非未安之甚者乎? 當嚴飭兩銓, 俾無鬱滯之歎, 至於閔熙等負犯之甚重, 臺臣不能爭執之失, 予非不知, 而第遭此非常之災, 纔施曠蕩之典, 今不可還寢而亦不可追罪也。卿其安心勿辭, 從速行公。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