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見時, 領議政柳尙運所啓, 我國書院之弊, 近來益滋, 或有一人而疊設者, 亦有一邑而數處者, 朝家雖有疊設之禁, 建祠之人雖非先正, 亦是名臣, 旣設之後, 撤毁固未易, 亦多有賜額之處, 若不更爲定制, 申明分付, 則其弊將不可禁止矣, 道峯書院, 則朝家尊崇, 與他自別, 而聞其募入, 只以三十名定額, 而外方則民戶, 與近畿不同, 故良民, 爲避軍役, 投入者甚多, 一入之後, 各邑莫敢誰何? 此亦良丁日縮之一端也, 自今已賜額書院則募入以二十名爲定額, 二十名之外, 則盡爲搜出, 充定相當役, 未賜額書院則不可定給募入, 所謂募入之民, 勿論多寡, 使之盡數罷定軍役, 而在前雖有書院擅設之禁, 禁令本不行於士子, 士子且未能知有禁令, 故擅設者居多, 從今以後, 則有欲設書院之事, 則必須陳疏, 待朝家許設然後方爲營建, 而不待朝令, 擅自建祠者, 當該地方官, 論以重律事, 別爲定式, 預爲分付諸道監司, 使之申明知會于各邑, 何如? 左議政徐文重曰, 臣待罪禮曹參判時, 始知書院, 有稟告朝家之令, 而中外不爲奉行, 終有疊設多設之弊矣。柳尙運曰, 書院異於鄕校, 鄕校則有額內外校生, 額外則庶孽良民, 皆入屬, 與館學下齋同, 而書院則士子之尊崇者皆同入於靑衿錄, 而本無額內外之分矣, 今聞書院, 亦或有額外作名入屬之處云, 雖未詳知其數之多少, 而此亦不可任其增加, 以滋冒入之弊, 分付各道, 如有額外院生, 則一一搜出, 汰定軍役, 宜當, 一體分付擧行, 何如? 上曰, 朝家以書院創立事, 有所定式, 而外方終不遵行, 以地方官論罪之意, 更爲着實分付, 而募入額外事, 竝依此所達, 擧行, 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