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議政徐宗泰疏曰, 伏以日昨儒臣, 疏論頃日之箚, 語意深重截峻, 臣不勝悚怖之至。臣誠有犯, 何辭以解? 第其所謂强引爲嫌者, 臣未曉其意也。自諫臣再論李喜朝家墓地事, 臣以受敎, 似宜旁照爲證之意, 或告僚席, 或質親友, 累言於公廳私室之間, 諫臣豈無所聞? 及其避辭, 以搜出受敎, 奔走經營爲辭, 此非因人之所能爲, 則必指其親黨而言也。雖無擧名顯斥, 而臣安知其不指臣身, 而有所自安乎? 中有感恧, 不敢隱默, 累日而後, 陳章請辜矣。今必謂之强引, 若以臣爲初無關涉, 而用意替當者然, 何其抑勒至此? 箚中擧受敎者, 不特語勢致詳, 自至於此。臣於此, 實不能無私情參錯於其間者, 臣何敢一言虛飾? 竊仰聖明, 於凡法理, 何所不燭, 而猶欲望受敎, 因此上徹, 得爲聖察, 臣衷情所迫, 犯此猥越, 又因臣而判尹閔鎭厚之疏出, 則物議之以臣之箚, 爲深傷事體者固然矣。此皆臣之罪也。臣之無狀, 謬處匪據, 苟有罪咎, 明被糾劾, 此未始不爲微臣之幸, 而必受重譴而後, 朝體可以嚴, 公議可以伸。伏乞聖明, 亟賜退斥, 仍勘罪名, 以爲諉私妄言者之戒, 不勝幸甚。答曰, 省疏具悉卿懇。陳箚本意, 予已知之。儒臣疏語, 殊涉不穩, 卿其須體至意, 安心勿辭, 亦勿待罪, 速出行公。仍傳曰, 遣史官傳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