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領議政徐宗泰所啓, 雖非朝家普遍惠澤, 而有可以惠及畿民者, 敢此仰達。鷹師後來, 轉爲身役竝戶保, 爲一千八百名, 每名一年尙納八首雉, 一首之價, 爲一兩錢, 一名納八兩, 其役比他苦重, 此類窮殘特甚, 不能支堪, 多致隣族之弊。頃年判府事李□□爲兵判時, 以此稟達, 每名各減三兩, 今則所納爲五兩, 其代自該廳上下爲米一千三四百石矣。其爲惠大矣。而鷹師等, 尙多流亡難捧之弊, 且卽今二疋身役, 皆納四兩錢, 則鷹師等, 雖本來異於二疋身役。而視他爲加數, 且念莫重諸供, 每每推剝窮民而徵捧, 以爲封進, 事體殊爲未安。京畿供上, 亦爲給價封進, 鷹師竝爲革罷, 悉給價爲貢物事, 似得宜。臣意每欲稟達, 聞閔鎭厚之言, 則鎭厚亦先有此意, 欲爲陳達, 而未及云矣。此則事雖得正, 似難猝然變通, 而今若更減一兩, 則該廳加上下之米, 不過爲數三百石, 豈有所難乎? 畿民之困苦, 尤爲恤念, 特賜處分, 未知,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左議政金昌集曰, 所謂鷹師, 本以鷹軍納雉者也。其後以價備納, 而身役, 比他役, 最爲苦重, 故領相有欲變通, 而罷其鷹師, 作爲貢物, 移定厥軍於他役矣。臣亦與聞其議, 而似難容易變通, 量減其價, 則似宜矣。上曰, 該廳堂上之意, 何如? 兼吏曹判書趙泰采曰, 鷹師保身役八兩, 果爲苦重, 雖除三兩, 比他役尙且加納, 宜有稱冤之端。然而鷹師, 亦大典所載, 不可猝然變通, 今若於五兩之內, 又減一兩, 則與諸納布者無異, 而爲惠大矣。大臣以此問于臣, 而至於全數變通, 則恐難容易矣。雖罷鷹師, 移定他軍, 其二疋之役, 則隨處自在, 於渠輩, 別無苦歇之可言, 而謂有革罷後, 塡厥除弊之事, 其保布之代, 專責於惠廳, 則本廳何以支堪乎? 上曰, 一兩錢特爲減除, 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