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見時, 領議政金昌集所啓, 此乃京畿監司李㙫上疏, 而以軍餉舊未收停捧, 新分給捧留各邑, 大同米量減事, 爲請矣, 自前軍餉, 元無停捧之規, 至於捧留各邑, 亦爲近來弊習, 大同量減, 亦非道臣所可爲請, 故前日狀啓覆奏時, 以軍餉久未收捧留分給, 使之輸納本所, 大同, 不爲許減矣, 今又上疏申請, 而今年年事, 未免失稔, 又當山陵大役, 民力在所當恤, 而第先朝, 深以軍餉捧留爲慮, 別爲申飭廟堂, 臣旣親承傳敎矣。蓋軍餉還納之際, 自不無耗費之弊, 而每許捧留各邑, 則待變重地, 終無儲積之日, 事之虛疏, 莫此爲甚, 先朝申飭, 豈偶然哉? 雖有些少民弊, 有不可顧, 而道臣陳請如此, 亦不可無參酌之道, 舊未收軍餉, 限今年停捧, 新分給, 收納本所, 似宜矣。至於大同, 在前或有量減之事, 而元來一二年減給, 不足爲民間實惠, 而本廳經費則大縮矣。且今年山陵之役, 朝家別爲變通省弊之故, 畿邑民力, 不至大困, 他邑則不必量減, 而其中高陽, 以地方官, 凡間責應, 比他有倍, 春大同米, 三斗量減, 以示朝家德意, 似好矣。上曰, 依爲之。戶曹判書閔鎭遠曰, 軍餉新分給, 則收納, 而應未捧, 則當停捧乎? 上曰, 然矣。昌集曰, 此乃東萊府使尹錫來狀啓也。島主新襲, 圖書改請事, 差倭方出來, 在前如此之時, 有京接慰官差送之例, 京接慰官及差備譯官, 預爲差出事, 令廟堂稟處矣, 島主新襲, 則出送差倭, 改請圖書, 自是前例, 接慰官差出事, 分付該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鎭遠曰, 三名日及誕日, 外方所封方物物膳, 先朝多有權減物種, 國恤後, 禮曹啓請復舊矣。其後, 因臺臣陳疏, 有仍前權減之命, 而臺諫, 只曰物膳, 故物膳則仍減, 方物則尙在復舊中, 方物物膳, 事體一般, 則似不宜有所區別, 方物亦一體仍減乎? 抑物膳雖仍減, 而方物則仍爲復舊乎? 上曰, 復舊。鎭遠曰, 方物, 因爲復舊乎? 上曰, 唯。修撰李重協曰, 俄者閔鎭遠, 以方物物膳事, 陳奏矣, 臣於向日待罪臺職也, 疏陳此事, 旣蒙允許, 不勝欽頌矣, 臣徒知方物物膳, 皆係御供, 故不復別, 泛稱御供物膳, 而本意, 則只欲我聖上, 克體先大王尙儉之德, 凡係御供之類, 一如先朝裁減之例也, 先朝亦非全減, 或權減姑減, 以待年豐者多矣, 卽今八路凶荒, 民皆遑遑, 方物物膳, 一倂姑減, 實有光於聖上始初之政, 故不避煩復, 惶恐敢達。上曰, 姑減。左副承旨李翊漢曰, 然則方物, 一體姑減乎? 上曰, 唯。鎭遠啓曰, 頃者賑恤事目中, 外方賑政, 以多數白給爲務, 聚穀之際, 多有弊端, 只抄老弱顚連者, 白給救活, 而白給之資, 或捐月俸, 或以耗穀, 或以帖價穀取用事, 啓下定奪矣。卽今年荒至此, 明春必當設賑, 而守令, 無他聚穀之路, 常賑兩廳耗穀, 尤甚邑, 則全給, 之次設賑邑, 則折半取用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已上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