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丑閏六月二十六日申時, 上御進修堂。召對入待, 參贊官徐命淵, 侍講官金濟謙, 檢討官李重協, 假注書李匡輔, 編修官金克謙, 記事官朴師聖。濟謙進講與趙帥書, 至與留丞相書, 起伏曰, 自前召對之規, 下番及承旨·史官, 若有上敎, 則皆爲進講矣。上曰, 下番讀之。重協進講王樞使書至卷之二終。濟謙曰, 此則以前經界事, 與趙帥書矣。一人之詐云者, 似是吳禹圭, 而朝廷不審虛實故云云矣。重協曰, 此又朱子出處之一款也。朱子在漳州, 以經界事, 有所陳請, 而朝廷不卽聽施, 漳州進士吳禹圭, 誣訴於朝, 漳人有爲敎誘資給者, 而朝廷不得審覈虛實, 得其誣罔之罪, 故此書, 以今雖無恥, 其可冒此而進爲言, 蓋君子之出, 而仕于朝, 將以行其道, 在內在外, 凡可以利國而惠民者, 必盡心殫力, 二字缺廷, 不用其言。只欲供仕從祿, 則君子又安肯四字缺, 而以求其進耶? 此宋之君相, 亦有不得辭其責, 四字缺濟謙曰, 此則與趙尙書書也。人主不爲馳騁酒色等事, 不用精神, 則可以爲治道, 不獨宋君爲然, 萬世人君, 皆然矣。重協曰, 此書所謂今日之事, 第一勸得人主, 收拾身心, 保惜精神者, 誠至要之言也。大凡天下之事, 千變萬化, 無一不本於人主一心, 故堯·舜之傳授, 不過精一心法, 而董仲舒, 亦有以正心以正朝廷, 正朝廷以正百官, 正百官以正萬民之語, 臣之前後所陳, 皆以治心爲本者, 此也, 自上留意焉。且如陳善閉邪, 以冀上心之悟云云, 勉戒於趙汝愚者, 可謂深切, 而皆以格君心爲先務, 此等說話, 尤宜玩復而詳味也。命淵曰, 不宜因循苟且, 必須奮然有爲, 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