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33책 (탈초본 618책) 영조 2년 6월 15일 병자 33/33 기사 1726년  雍正(淸/世宗) 4년

召對에 李顯祿 등이 입시하여 宋鑑을 進講함

    ○ 丙午六月十五日, 上御進修堂, 召對入侍時, 入侍, 參贊官李顯祿, 侍讀官金龍慶, 檢討官朴師聖, 假注書李鳳鳴, 記事官韓顯謩·沈泰賢。上曰, 先朝講規, 自至多少詳考否? 朴師聖曰, 肅廟朝, 每巡講一卷, 故依肅廟朝例, 限一卷付標矣。上曰, 肅廟朝所講, 每必一卷耶? 朴師聖曰, 然矣。故依先朝, 自至付標矣。李顯祿曰, 朱子讀書法, 務正, 不務多, 此言可法, 而且日炎如此, 一卷分二巡講之, 似好矣。上曰, 承宣之務正不務多, 言雖好矣。然先朝, 旣以限一卷爲講, 則今亦依先朝例講之, 可也。金龍慶, 讀宋鑑, 自太祖皇帝在位十七年, 至十五丈, 以郭進爲西山巡檢使。上曰, 下番讀之。朴師聖, 讀自壬戌二月, 命州縣長吏, 勸課農桑, 至三十一丈大食來貢。上曰, 承旨讀之。李顯祿, 讀自己巳春二月, 遼主田于懷州, 至四十三丈, 乙亥八年春三月, 遼使克沙骨愼思, 來結成。上曰, 注書讀之。李鳳鳴, 讀自夏四月, 吳越王俶, 克唐常州來歸, 至四十六丈, 呂氏曰, 漢高善將將者。上曰, 翰林讀之。韓顯謩, 讀自吳越王俶來朝, 至五十一丈, 戶三百九萬五百四云。上曰, 翰林下番讀之。沈泰賢, 讀自新安胡氏曰, 至末丈。讀訖。上曰, 講綱目末端, 以五季時事見之, 則昏亂極矣。至講宋鑑, 略見初頭, 則正如昧爽之時, 可見向明之象矣。雖不及三代, 而頗覺洒落矣。至於文義, 則無如綱目末端之專廢, 苟有勉戒之處, 則逐條開陳之, 可也。金龍慶曰, 謹奉聖敎, 逐條陳達矣。上曰, 宋之規模設施, 與我國相類然乎? 僉曰, 然矣。金龍慶曰, 第四版, 韓通王彦昇所殺, 而第五版, 褒贈韓通, 亦足興起處矣。蓋其死也義, 故其褒也厚, 人臣之取義如是, 則國家之褒賞, 如彼矣。此所以令人興起處也。上曰, 此可見宋祖氣像, 而以漢高祖, 無可無不可言之, 猶不無詐力, 至於宋太祖, 則專務誠實底道理, 此是體念處也。朴師聖曰, 漢高不學無識, 與宋祖之立國規模, 有異矣。又曰, 第二, 爲衆所逼, 遂登帝位, 未知果合於·, 而凡戒飭之事, 則稍近於·矣。金龍慶曰, 第七版, 太祖, 拜於殿上云云之事, 實啓文明之運也。故周命之維新, 二南作王化之基, 蓋后妃之治得其道, 則此位可尊, 此能誕育太祖之聖德也。上曰, 竇太后之言, 時君世主, 鮮有知者, 詩傳二南之化, 亦由於聖姒, 宋之啓文明之治, 亦由於后妃之德也。金龍慶曰, 非特竇太后之敎化也。至有後世女中·之稱, 豈不休哉? 上曰, 宋之后妃, 首尾不若, 而聖妃則多出矣。朴師聖曰, 第四板, 范質·王溥, 其視韓通愧之矣。金龍慶曰, 下番之言, 好矣。·諸人, 旣已委質於周世宗之臣, 而終惜一死, 此是慨然處也。上曰, 上番之言, 好矣。然宋祖, 非不知此等人, 而用之, 似不可全歸之歉然之科也。金龍慶曰, 第八版, 衛融之事, 寔是鑑省處也。上曰, 以太祖之仁心, 鐵首撾首者, 何也? 金龍慶曰, 憤怒之際, 自多過激, 故如是矣。朴師聖曰, 憤激之際, 易生者怒也。人君, 不可不體念也。上曰, 其言, 好矣。金龍慶曰, 第十版, 召竇儀, 草制事儀, 見太祖岸幘跣足, 却立不進, 可謂得詞臣之體矣。太祖簡慢之失, 可見矣。上曰, 其言, 好矣。當留意焉。朴師聖曰, 太后, 使太祖, 傳位太宗, 其意誠美矣,而趙普, 初旣銘誓, 末乃渝盟, 可勝惜哉? 上曰, 趙普一節, 全虧於金櫃渝盟之日, 其餘何足道哉? 李顯祿曰, 宋太祖得國正大, 終不如漢高祖·明太祖, 而蓋姿質則聖君也。立國之策, 最爲長遠, 故三代後文明之治, 無踰於宋也。太祖旣重儒術, 且曰宰相, 須用讀書人, 又數幸國子, 興起文學, 淸明之治, 實基於立國之初也。此則異於漢之立國矣。上曰, 其言, 好矣。金龍慶曰, 石守信等兵權, 亟收於杯酒之間, 蓋兵間積苦之餘, 談笑而處之, 文明之治, 正由於此, 然文治, 亦不無久而生弊, 藩鎭寢弱, 以致靖·康之亂, 終成南渡之阨, 雖有李綱·宗澤之忠勤, 終不復回文治, 專由於黨論之致也。蓋人君, 不辨君子小人, 以致其亂矣。至於··, 賢邪混用, 遂使夷狄, 侵猾中夏, 此皆鑑戒矣。上曰, 文·質·忠, 皆三代所用, 而猶不以一忠·一文用之, 而至於宋高宗, 苟安臨安, 社稷南渡而不憂, ·, 北狩而莫恤, 尙何足言哉? 雖太祖, 張大規模, 而高宗如此, 則烏得不亡乎? 金龍慶曰, 文治易弱, 終致靖·康之禍, 可不愼哉? 李顯祿曰, 靖·康之禍, 非由於文治也? 亶係於賢邪之不辨也。朴師聖曰, 賢邪雜用, 狄虜侵猾, 此豈非大鑑戒處乎? 上曰, 夷狄侵凌之禍, 豈專由於文治哉? 但其嗣君不辟, 不能守文治故也。金龍慶曰, 第二十版, 趙普, 嘗薦某人爲某官事, 君臣之間, 氣像, 可謂好矣。臣能得君如彼, 君亦知臣如此, 契合之照瀜, 亦是不世之際遇也。上曰, 然矣。朴師聖曰, 第十五版, 塑繪先聖, 歷代帝王之尊崇聖賢如此, 而至我祖宗朝, 崇禮, 亦云至矣。鑑歷代之尊聖, 慕祖宗之遺典, 豈不好哉? 上曰, 其言, 好矣。各別留意焉。講文義訖, 諸臣, 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