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正郞朴文秀疏曰, 伏以, 臣於出身之初, 卽忝講官, 久侍离筵, 伏蒙殿下, 知臣愚直, 諒臣言之狂率, 而每加優容, 軫臣學之魯莽, 而特賜書籍, 恩出尋常, 榮動臣僚, 臣誠由是感激, 每思以死圖報, 矢口銘心, 常切自誓, 不幸身被嶺人汚衊之言, 重遭臺臣罔極之誣。噫, 士子決科, 事係身名, 逆婢請討, 義關倫常, 臣若未洗此累, 未暴此誣, 則不可自比於人類, 每悲素志之差違, 分爲聖世之棄物, 騎曹嶺幕, 恩除聯翩, 逖居偃蹇, 一未趨承, 竝於前後斁倫悖義之論, 血氣之所同憤, 聖德之所貽累, 喑不發一言, 以負我殿下特絶之殊恩者, 豈其忘殿下而然乎? 誠以自廢之蹤, 異於無故之人, 無故者, 能言之, 則臣雖不言, 未爲過也。顧念今日國中, 豈無一介敢言之士乎? 悶伏鄕廬, 默默掩抑, 何幸聖上, 赫然明斷, 終不少撓? 亦有數三匡救之言, 使悖說不行, 聖德益光。惟彼鄭錫三·宋寅明·趙顯命·李善行諸人, 與臣, 俱以講官, 均荷恩遇, 則無故者言之, 有故者不言, 亦各有義, 顧何害也, 而至若殿下素不識何狀之權扶, 亦能倡疏扶倫於衆口囁嚅之日, 炳然忠赤, 足令含生起敬, 如臣歷官淸顯, 受恩河海, 而臨事報效, 反不及扶, 臣不但爲負國之臣, 亦爲扶之罪人, 此又臣尤自分以廢棄, 不敢比於平人者也。蓋臣自廢以來, 所處之義, 止於如此, 故史局日記, 係臣在館時, 未及出草者, 論以常規, 固宜追加修正, 趁卽呈進, 有難以後來, 情勢更委別人, 而亦不敢循例修納, 自同於科目中無事之人, 職是遷就, 以至於今。適當新年, 爲覲老母, 日昨入京, 始伏聞有諸史臣在鄕者, 催促上來修史之敎, 顧念史事至重, 逃遁無處, 今惟黽勉承當, 不敢推辭, 而但以不及聞命於未入都之前, 故史草之在鄕者, 不爲奉來, 此非泛然文字, 可令僮僕輸致者也。勢當還去齎來, 然後可以修納, 故方將復尋鄕路, 此際, 又忽伏聞, 有前史臣李喆輔時政記, 替修之命, 臣於此, 實有所萬萬不敢當者。大抵史局舊法, 固有下番身死, 則上番替修之規, 而至於下番尙存, 而上番替修, 曾無是規, 其人苟存, 則雖身在罪籍, 迹編賤流, 必令其人修納其史者, 蓋以事體至嚴, 不可以其人之筆, 屬之他人故也。至於喆輔, 則又非有罪者流, 今雖爲士, 其時則史官, 若使喆輔修納於在館之日, 其將謂削科人之史, 而廢而不用乎? 其科雖削, 其身不死, 其官雖去, 其草尙在, 則使喆輔修納, 乃是當然不易之典, 今何可創出無前之規, 以壞我國家三百年史法乎? 史家之規, 有同金石, 所當守者, 以死守之, 不可變者, 雖死不變, 乃是史職之當然, 著在傳紀, 斑斑可考。若以削科人修史, 謂無前規, 則其人尙存, 而上番替修, 亦有前規乎? 於是無規, 則其不可以喆輔之草, 歸之於臣也, 亦明甚矣。設令臣在朝無故, 固不可替人冒當, 創無前之謬例, 招後世之深譏, 使我朝史局之舊規, 由臣而墜盡矣。況臣屛廢之端, 殆有甚於削科之喆輔, 在臣應修之史, 猶且逡巡, 苟有一分推與他人之道, 則亦將圖免之不暇, 又何可以替修喆輔應修之史, 破史局之常規, 壞一己之所畫乎? 伊日秉筆, 彼此而同, 卽今情地, 輕重無殊, 以臣而代喆輔, 尤豈非事理之無謂者哉? 萬世之事法截嚴, 匹夫之所守難奪, 今雖萬被誅戮, 決無晏然替當之理。伏乞聖明, 深垂鑑燭, 亟收成命, 使史法不壞, 私義獲安, 千萬幸甚。臣昨治此疏, 冀收成命, 而祗緣引罪處義之處, 其言有觸時諱, 連呈而輒格於喉司。噫, 聖敎旣下史事至重, 臣之疏辭, 安敢不一徹聖覽, 而喉司之惡其逼於私黨, 無端退却, 亦不出槪, 何太肆也? 籲天之路旣阻, 守株之愚難回, 玆不得不尾陳委折, 惟聖明, 竝加諒察焉。無任悚蹙悶迫屛營祈懇之至。答曰, 省疏具悉。修史事, 日昨下敎, 意以爲喆輔有所執故也。而爾後思之, 司馬遷終成漢史, 班昭繼成班固之史, 其人存則不可付諸他手, 故方欲下敎, 爾疏如此, 其令喆輔斯速修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