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華留守鄭錫五, 伏以, 臣本無似, 猥荷聖恩, 與天無極, 兄弟同時, 竝居宰列, 尋常感勵, 誓以死報, 而臣兄錫三, 中道夭逝, 平日相勉報國之志, 不幸乖了, 惟臣獨生, 更侍前席, 親奉天語, 所以哀死而慰生者, 丁寧惻怛, 曠絶千古, 死者有知, 亦宜含感, 況臣哀殞感激之懷, 雖糜身粉骨, 亦無以報其萬一, 唯有涕淚之盈襟而已。且臣有私情之懇迫者, 玆敢仰暴焉。臣兄之喪, 將以今初八日, 歸葬安城地。幽明永訣, 唯在臨穴一慟, 而臣身係重任, 不得自由, 歸葬兄喪, 又無法典。第故相臣尹趾完, 留守本府時, 遭其兄喪, 於其葬時, 疏請往視, 先朝特允其請, 此可援以爲例。又臣於昨年, 迫於催促辭朝, 未及省掃先塋。今臣所叨府事, 姑無時急者, 自京距廣州先塋, 不滿百里, 自廣州至安城亡兄葬處, 又僅過百里, 費七八日, 則可作往來, 而私騎作行, 亦不煩郵卒。伏乞聖慈, 俯諒臣情理, 特許臣所懇, 則臣不勝千萬幸甚。且臣得伏見李壽海疏本, 則以史局時事, 大加噴薄。臣於伊時, 略有疏辨, 天鑑想必洞燭, 而壽海今亦遠配, 則臣不欲呶呶較挈, 以近於幸人獲罪之嫌, 而至於其疏所謂旁觀替辨等語, 尤未滿一哂也。然人言旣如此, 則亦不可晏然於職次, 伏願聖明, 加臣譴罰, 以快人心, 以安私分焉。答曰, 省疏具悉。恣意侵斥之言, 於我何嫌? 卿其勿辭, 依疏辭往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