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42책 (탈초본 760책) 영조 9년 5월 20일 경자 32/32 기사 1733년  雍正(淸/世宗) 11년

    ○ 五月二十日午時, 上御宣政殿。晝講入侍時, 知經筵金東弼, 特進官洪鉉輔, 參贊官鄭羽良, 侍讀官趙明謙, 檢討官趙尙命, 假注書李聖檍, 記事官趙榮國·李鼎輔, 宗臣南原君KC01826, 武臣副司果柳鵬章, 入侍。上讀前受, 自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至諸侯大夫皆御命曰勞酒, 音釋訖。趙明謙進讀, 自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至其器疏以達。上讀新受音釋訖。明謙曰, 以是月也, 天氣下降, 地氣上騰, 大意論之, 則天地和解, 東作可秩, 故王者命布農事, 而修其封疆, 治其溝洫, 使限域不差, 水道通利, 無壅閼之患也。天地上下其氣, 此所謂地天泰, 而上天下地, 若不交泰, 則萬物不遂, 故人君, 體天之道, 惟在務盡下情, 而此所以農乃不惑也。鉉輔曰, 人君懋治之道, 在於順地理務農事, 故命田畯而勸農作, 以致國富而民裕, 人主之所當務者, 莫先於農矣。上曰, 所達是矣。明謙曰, 命樂正入學習舞, 宣鬱之義也。山林川澤之祀, 犧牲, 毋用牝云者, 不欲傷生, 使之蕃息之義也, 禁止伐木, 爲其培養生氣之意也。至於掩骼埋胔, 則推其所愛於其生者, 以及其死者也。雖以文王之治, 言之, 亦無過於掩骼埋胔, 而及民之仁, 遍及於死生之間, 故此天下所以歸仁也。上曰, 所達儘好矣。然若言文王之政, 則豈只如掩骼埋胔, 而天下歸仁也哉? 禁止伐木者, 亦以盛德, 在木而然耶? 明謙曰, 聖敎至當, 而亦戒群物生養之義也。先言務農, 後言興學, 次言生成群物之意, 次言稱兵之戒, 先後次第, 整然不紊, 位育民物之意, 一節深於一節, 伏願玩味而留念焉。上曰, 所達好矣, 而從我始一節, 儘有意味也。上曰, 孟春行夏之令云者, 在孟春之月而先行夏月之令云耶? 明謙曰, 聖敎是矣。鉉輔曰, 卽今旱災如此, 伏願聖上, 體天而順時, 以爲感回召和之道焉。上曰, 所達切實。尙命曰, 秋冬之令, 若或乖傷氣序, 則有此民疫水潦之變, 霜雪大摯之災, 故此古聖王所以欽若天時, 而垂戒後世者也。上曰, 首種不入云者, 其義謂何? 羽良曰, 亦在首春之乖順與否也, 非謂秋間也。上曰, 此亦一言以蔽之曰, 順天時也。羽良曰, 大意則惟在欽若而已, 不可附會文義。若漢儒之舛錯也, 而燕閒淸明之暇, 披玩章內意味, 則生意藹然可見矣。上曰, 所達是矣。明謙曰, 以事天之道言之, 惟在殿下一心上眞實工夫矣。天人一理, 上下無間, 以歷代興衰之跡觀之, 可以驗得事天眞實虛假之別, 而此等處, 若有臣下之奏達, 則殿下, 每以留念, 泛然賜答矣。苟無誠實誠意, 則恐非人君體天之道, 而以今日旱災言之, 殿下對越之誠, 一念無間, 則亦可以得雨於方寸之間矣。上曰, 所達尤爲切實, 當各別省念矣。羽良曰, 京兆·秋曹兩衙門堂上, 無行公之人, 故詞訟重務, 積滯可慮, 宜有各別飭勵之道矣。上曰, 吳光運之撕捱於除命者, 何事耶? 金東弼曰, 吳光運, 別無難安情跡, 而三年免喪後, 不除實職, 間一膺命於摠管, 而旋卽尋單見遞矣。至於李眞淳, 則自是恪勤奉職之臣, 豈有撕捱之事, 而向來有些〈小〉所遭。權𥛚被罪時, 又有擧名下敎之事, 故渠雖不敢陳辭, 而惶恐不安云矣。上曰, 所謂下敎者, 何事云耶? 東弼曰, 外間, 或傳以李眞淳之不治, 而欲擬望, 責敎權𥛚筵話之傳說, 槪如此矣。上曰, 不治二字, 予不發說矣。羽良曰, 臣於向者待罪諫職時, 以李眞淳資望尙淺, 論遞江華留守, 而眞淳前後治郡按藩, 皆有聲績, 人所共知。至於江留, 則地望自別, 或者資望尙淺, 故臣果有所論, 而此不過一時意見之如此而已。元無他意, 而第伏聞向日責敎權𥛚時, 有所下敎, 故眞淳, 惶恐不敢膺命云。下敎辭意, 或出於臣所論啓者, 臣之本意, 初不如此, 故玆敢仰達矣。東弼曰, 眞淳晩登科第, 出入侍從無多, 故自上或未下燭, 而爲人安詳, 綜理辦事, 州郡藩臬, 俱有治效。豐陵生時, 每以平監材局稱之, 屢入於廟堂擬薦, 而前拜江留時, 同副承旨鄭羽良, 斥以資望不足, 諸議皆言其不然矣。上曰, 湖南伯擬望時, 眞淳入之否? 羽良曰, 廟堂初擬末望, 旋以李秉常, 改擬首望, 故入啓望單, 則不入之矣。上曰, 李眞淳之擬望, 非權𥛚所自擬, 乃是廟堂擬望, 則豈有以此責諭權𥛚之事也? 予雖未能記得, 此必是筵說訛傳之致, 元非可嫌之事, 吳光運, 曾有引嫌之事, 而宰臣前日之所達, 亦不是矣。柳復明, 向來間或行公, 而今復違牌, 未免俗套, 事甚未安, 竝爲推考, 牌招行公, 可也。出擧條  刑曹參判李眞淳, 參議柳復明, 右尹吳光運, 竝推考, 牌招察任事。榻前下敎 羽良曰, 昨日朴弼載·尹得和, 以問郞不進, 竝拿推矣。尹得和則以牌不進傳旨之未下, 來待門外, 而不得入來, 朴弼載, 亦爲待令於闕門外, 而未及入來云, 此與在家違牌者, 有異, 故敢達。上曰, 竝分揀放送。榻前下敎 羽良曰, 災邑守令, 憲府則已過署經, 而諫院則無行公之員, 故不得署經, 遠地夫馬之留滯, 亦甚有弊。諫院諸官, 待下批後, 卽爲牌招, 未署經守令, 過署經後, 卽速發送, 何如? 上曰, 竝卽牌招, 未署經守令, 過署經, 可也。榻前下敎 明謙曰, 梁山郡李潝, 素傷水土, 久抱痼疾, 而一自補郡以來, 宿痾復發云。當初聖上之未安於李潝者, 以申救權瑩事也。以其疏觀之, 當初下于藥院之敎, 過中, , 時在論思之地, 自縣道封章, 略效匡救之忱。且以其奉職之道言之, 嶺南廉問之役, 關北按覈之際, 可謂恪勤矣。權瑩旣減一等遠竄, 之久補於瘴癘之鄕者, 似涉過當。設有未槪於聖心者, 固當寬而宥之, 以示好生之德, 而若或終死於遠惡之地, 則亦爲聖朝之一欠事, 故惶恐敢達。上曰, 十九日下敎以前, 雖或疑晦, 而下敎以後, 洞釋無餘, 則終不知變動者, 屛諸遠方之外, 更無他道矣。梁山, 雖曰遠惡之地, 朝臣則一般, 何必召而送他人乎? 今此所達, 亦務勝營護之致, 校理趙明謙, 推考可也。明謙曰, 臣之所奏, 辭不達意矣。梁山旣爲瘴癘之鄕, 則朝臣不可彼此, 而, 則素傷水土, 其情尤憫。且待朝臣之道, 亦不無各當其任之道, 邊地則武臣, 遠地則不必送經幄之臣, 豈無區別之道乎? 上曰, 下敎後, 更此煩達, 尤爲未安。校理趙明謙, 從重推考, 可也。出擧條 羽良曰, 趙明謙之所達, 辭不達意矣。罰已行焉, 則召還之請, 恐非出於私意也。上曰, 李秉泰, 爲人可惜, 而所見, 終始固滯, 故頃施補外之罰, 而至以李顯謩言之, 再補西邑, 棲遑未歸, 竟至於死, 至今追思, 予甚殘忍也。羽良曰, 俄聞洪鉉輔之言, 則李秉泰, 又病死云, 可謂爲國喪人材, 而秉泰之病, 亦傷於邑水土而然矣。補外諸臣之罪之輕者, 似當有軫念之道矣。上曰, 輪對武臣, 職姓名達之。柳鵬章進伏, 仰達職姓名。上曰, 履歷繼達。鵬章, 歷擧內外所經官職, 見今待罪於五衛將云矣。奏辭訖, 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