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卯六月初一日酉時, 上御熙政堂。召對時, 參贊官洪聖輔, 檢討官兪健基, 假注書李成中, 編修官吳命季, 記事官李錫福入侍。健基讀, 綱目第七下, 自九月地震, 至祠西王母, 至秋乃止。上曰, 承旨讀之。聖輔讀, 自封傅商爲永昌侯, 至三十五板, 孫寵·息夫躬以罪免就國。上曰, 少退, 可也。諸臣竝退待閤門外, 三更二點, 更命入侍。上曰, 夕間有眩氣, 使之少退矣。少退而仍罷對, 事體不可, 且眩氣不至大段, 故更爲召入, 而更漏已深, 限俄者止讀處而止之, 文義陳達, 可也。健基陳文義曰, 初板地震日食之變, 實由於成帝之不辟, 而李尋之對, 實是千古人君之所當鑑戒者也。上曰, 然。健基曰, 五板策免大司空武, 遣就國, 哀帝承成帝委靡之餘, 稍欲振刷王綱, 以法御下, 此則未爲不可, 而但何武之事親不篤, 事不分明, 而只以欲改易大臣, 而策免之則不可。且師丹, 固是儒者, 又多切直之言, 可謂賢相, 而以其見忤傅氏, 不能終用。此兩事, 俱失任相之道, 宜致漢業之益替, 此等處, 伏願留意鑑戒焉。上曰, 然。健基曰, 十四板策免大司馬喜, 此爲丁傅用事, 傅太后亂政之始, 實是霜氷之漸也。上曰, 哀帝固非矣。傅太后之事, 尤可異也。健基曰, 自此, 至止讀處見之, 皆不過董賢寵幸之事, 君子小人, 進退數三節而已, 別無文義之可達矣。上曰, 董賢之寵幸, 甚於鄧通, 至於封侯拜三公矣。健基曰, 千古安有如董賢之嬖寵者耶? 上曰, 哀帝與成帝, 優劣何如? 健基曰, 成帝之溺女, 寵而委政王氏, 哀帝之嬖董賢而專用丁傅, 俱是亡國之君, 似無優劣之可言矣。上曰, 哀帝則見制於太后, 事多不得任意者矣。健基曰, 哀帝之政, 或有不如成帝者, 成帝雖多疵政, 而能容直士, 哀帝則一切不用直言。只此鮑宣上書, 可謂名疏, 而哀帝外雖優容, 終不採用, 末乃髡鉗之, 則卽此一事, 不如成帝之勿葺折檻矣。上曰, 兩帝相去不遠, 而成帝終是死於婦人之手者, 而哀帝猶無此事矣。健基曰, 嬖幸董賢, 至欲禪位, 此何異於禍水滅火耶? 上曰, 此是斷袖者耶? 昔年弘文館, 以古之善可爲師, 惡可爲戒, 圖作二屛進獻, 方在大內。董賢事亦入其中, 斷袖之狀, 令人代羞, 千載之下, 尙爲之駭歎矣。斷袖不載綱目, 而似在漢書本傳矣。健基曰, 此事在漢書矣。上曰, 王嘉是可人矣。健基曰, 鄭崇·王嘉, 固是一時剛直之士, 而俱不得保全矣。上曰, 傅喜, 乃是自中賢者, 而終能保全耶? 健基曰, 傅喜被斥於傅太后, 而王莽用事時, 奬進矣。喜亦不爲莽用, 保全以終矣。上掩卷, 健基退出。上曰, 承旨進來。聖輔進伏。上命書左參贊李眞望上疏批答曰, 見上日記 上曰, 大政遷就, 今已至於夏政之月, 安有如許道理? 各別申飭, 使之從速擧行, 而吏曹參判, 旣已承批, 明朝牌招察任, 可也。出榻敎 諸臣遂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