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48책 (탈초본 889책) 영조 15년 4월 1일 정축 39/39 기사 1739년  乾隆(淸/高宗) 4년

    ○ 己未四月初一日三更, 上御熙政堂。玉堂請對入侍時, 行都承旨李春躋, 假注書南鶴宗, 記事官康侃·沈益聖, 副應敎宋敎明, 副修撰李性孝入侍。春躋曰, 氣升之候, 日晩後, 何如? 眩氣亦不發作乎? 上曰, 氣升之候少愈, 而眩氣則尙有矣。春躋曰, 王世子感候, 何如? 不至大段乎? 上曰, 一時微感, 不至大段矣。敎明曰, 淸齋之日, 臣等豈敢仰請登對乎? 第今日處分, 太爲忙遽, 備忘中礙眼處, 敢請還收矣。性孝曰, 臣等常恃殿下聖學高明, 而以今日處分觀之, 辭令太露, 神氣太用, 此乃涵養工夫猶未至也。雖有不槪於聖心者, 唯當平心徐究, 從容處之, 何使至於神疲氣升乎? 臣誠慨然。近來天行輪疾, 時氣使然, 此時觸冒動駕, 玉體之或慮有損傷, 群下同有此心, 大臣相率求對者, 只出於一段苦心, 而不先不後之敎, 非所以敬大臣之道。藝文提學三牌不進, 誠極太過, 而殿下以此過用聲氣, 至於大臣求對, 而反下未安之敎, 其在不遷怒之道, 何如耶? 臣誠惶恐, 敢以涵養工夫仰勉者, 正爲此也。敎明曰, 大臣求對, 聖上終不引接, 無聊而退, 敬大臣之道, 誠爲不足矣。聞藝文提學朴師洙, 往弔李奉朝賀喪, 觸風添病, 且身是犯染, 故不敢入, 至於三牌不進云矣。春躋曰, 大臣雖求對, 而聖體有不平, 則不爲引接, 非異事也, 下政院之敎, 辭氣太過, 此爲可悶矣。敎明曰, 諸承旨有罪, 則遞罷非異事, 而今日處分, 辭氣太過, 景像不佳, 此臣等以涵養工夫, 仰勉者也。性孝曰, 承旨有罪, 則責罰雖過於遞差, 亦豈不可, 而但觀政院啓辭, 欲使殿下, 盡敬大臣之道, 若非今日, 而平心觀之, 處分未必至於如此, 今日以藝學事, 自朝激惱故然, 俄者以不遷怒之說, 仰達者, 實是憂慨之忱也。有物觸激於心, 必究理之所在曰, 此當乎, 否乎? 如其當理, 則雖加以大罪, 無所不可, 如非當理, 則辭令豈可不愼乎? 臣願殿下, 每於此等處, 猛加省察焉。春躋曰, 顯示未安之敎, 非敬大臣之道, 故政院爲啓辭, 非曰聖體不安, 而欲其引接也。性孝曰, 享事豈不知爲重? 聖體不安, 則亦豈望引接, 而以不知享祀之重, 聖體之重, 爲敎? 詞令[辭令]太過, 群下惶悚矣。上曰, 此皆文勝之弊也。涵養不足, 予誠然矣, 而至於待下之道, 未嘗不自勉, 往者閔亨洙事, 亦尙置之急遽之事, 厥由在上乎, 在下乎? 在上則當勉, 在下則亦奈何? 文勝者, 政院啓辭也, 文具者, 玉堂求對也。由前則有受誓戎隷儀, 由後則有不許命攝之請, 予旣親受誓戒, 則其不爲中止, 群下皆知之, 知其不爲, 而猶此爲請, 此豈誠實乎? 果以爲悶迫, 至誠回聽, 則親臨誓戒命下之後, 可也, 隷儀未出之前, 亦可也。昨日東風, 昨日亦可也, 今朝亦風, 今朝亦可也, 而動駕在明, 今晩求對, 如是而回君父之心乎? 以昔年事觀之, 若有如此事, 非但藥院時, 原任亦爲請對矣。日者右相以爲, 當觀眩氣如何, 雖動駕後, 亦爲變通云, 今日風勢甚惡, 予亦爲悶, 問于香室, 則祝文已盡書云。請對中亦有方帶副提調者, 祝文之書不書, 豈不知之, 而日已晩矣。祝文旣書之後, 始爲求對, 蓋藥院孤單, 求助於他原任之致, 時任亦出, 故僅請一大臣而來矣。予雖涵養不足, 豈因藝文提學事, 欲爲釋怒於他, 而爲此擧乎? 予於享先之道, 亦欲盡誠。今日整衣以待, 意謂三牌, 則必爲入來, 而亦不入來, 法衣以坐, 終日受風, 晩後氣甚憊勞, 氣升而然矣。祝文已書, 不可中止, 而禮曰三日齋, 必見其所祭, 專一其心之謂也。若又引接, 多用神氣, 則眩候必加, 故未果引接。若只曰氣乏不爲引接云者, 亦涉不可, 故不使司謁, 而使承傳色, 問其有何事請對也。至於不先不後等語, 予亦過矣。然而雖使大臣入來, 予亦當以此言之。若心知其不先不後, 而不爲直言之, 非誠意相待, 上下交勉之事也, 大臣豈必以此爲嫌乎? 所謂敬云者, 非謂以非爲是之謂, 是曰是, 非曰非, 乃爲敬也。大臣旣已退去, 其不可又使進來, 政院非不知之, 而以不許登對, 爲不敬大臣, 雖不曰訑訑, 而觀其辭意, 有若逐去大臣而不見者然。政院啓辭, 誠爲非矣, 旣曰駭也不職, 爲下敎, 則雖大享隔日, 豈可使之督迫行公, 以失禮使之道哉? 享先之事, 不知其重, 君父氣升, 謂之訑訑, 其在事體, 豈不寒心乎? 若有一脈紀綱, 豈至若此? 予意, 儒臣必以三牌不進, 爲非, 而不此之爲, 反以涵養不足爲言, 極爲可笑。在外大臣則箚請其罪, 而儒臣則獨不然矣。性孝曰, 牌不進之習, 爲近來極弊, 臣雖無狀, 豈以三牌不進, 爲是, 而爲之營護乎? 臣等不學無識, 忝叨經幄, 有如鸚鵡之能言, 才疎誠淺, 不能感回聖心, 而反承未安之敎, 愧悚之極, 不知所達矣。敎明曰, 臣等才學蔑裂, 雖以掇拾有所仰達, 而自顧慙恧, 汗常浹背。今日承此下敎, 臣誠惶恐, 莫省所措矣。春躋曰, 朴師洙重遭申思建彈論, 其措語以爲, 不可薄勘而止。所遭旣如此, 日者議諡時, 黽勉暫出, 而旋爲引入, 銓職則自知其親享前決不可出, 故誓戒過後, 往奉朝賀喪次, 身旣犯染, 則至於三牌不進, 亦事勢之不得已也。若以犯染爲罪, 則可也, 旣犯染, 豈可使製進莫重祭文乎? 上曰, 果是犯染, 則祭文必不當作矣。春躋曰, 政院之請三牌, 此是不善爲之事, 此等事難於每每請對, 故循例請牌。至於三牌不進, 若以朴師洙犯染, 不可製進, 弘文提學當入來, 使之製進之意, 預爲稟達變通, 則好矣, 而此則不能爲之矣。上曰, 朴師洙果有病乎? 春躋曰, 時氣怪異, 閭閻間輪行之病, 人無得免。師洙往來喪家後, 添病猝重, 病勢少得向差云, 而旣是犯染, 撰進祭文, 已極未安, 而至於奠幣瓚爵官, 尤不可爲之矣。聖孝出天, 命攝之請, 雖知其必不允從, 而大僚求對, 只是憂愛之忱, 聖候不平, 而不爲引接群下, 何敢以不禮大臣爲言, 而不先不後之敎, 顯示未安。喉院陳戒, 只在於顯示未安, 不在於不許引接, 觀於啓辭結語之不更請賜對, 可知, 而反下情外之敎, 仍有竝遞之命, 臣等之深夜求對, 極知其惶悚, 而憂慨之忱, 不能自已而然矣。上曰, 喉院匡救, 未爲不可, 而不念君父之神疲氣升, 只歸於不禮大臣之科, 初欲直爲處分, 而有所斟量, 先賜批答矣。予若激惱於藝文提學事而爲此, 則請對大臣, 雖不見, 而久遠陵寢奉審之大臣, 亦不可以引見乎? 若欲至誠回聽, 則原任當請對, 何待藥院乎? 藥院當請對, 何待原任乎? 靈城若在, 必不如是, 而能感回矣。性孝曰, 臣嘗欽仰聖學, 一言一動, 動合古聖王規範, 而以今日處分觀之, 憂治世危明主, 竊不勝其微誠也。賓廳·政院所下批答礙眼處, 特命還收, 以光聖德, 是誠區區之望也。上曰, 下敎中, 雖使無不先不後四字, 政院亦必以不見大臣, 爲非矣。然而下敎中, 末梢語有抑揚, 儒臣所達, 言則爲是, 是者豈不以爲是乎? 春躋曰, 近日日氣乖常, 雖動駕後, 衣襨之節, 各別着念, 如何? 上曰, 當着念矣。性孝曰, 殿下旣以氣若不平, 不必親行, 下敎, 今臣雖不敢以命攝仰達, 而動駕後, 觀眩氣如何, 臨時不爲親行, 亦無所不可。上曰, 旣動駕以往, 則不親行爲難, 今日風甚, 予亦爲慮, 晩後則風靜, 當於批答中有所下敎矣。春躋曰, 當於何批答爲之? 上曰, 當於右相處爲之, 承旨書箚子批答。春躋書之, 上曰, 今日兩度所下下敎, 使注書出去持入。鶴宗, 持草冊及政院啓辭還入。上命春躋, 刪去草冊所載及啓辭批答中字句, 仍命以此改出朝報, 上曰, 承旨又書箚子批答。春躋書之, 上曰, 承旨前望單子, 注書出去持入。鶴宗持單子還入, 上之, 上曰, 梁廷虎無故乎? 春躋曰, 無故, 是受誓戒人矣。諸臣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