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49책 (탈초본 903책) 영조 15년 12월 1일 계유 18/18 기사 1739년  乾隆(淸/高宗) 4년

    ○ 己未十二月初一日巳時, 上御宣政殿。常參入侍時, 行都承旨鄭錫五, 左承旨鄭必寧, 右承旨尹得和, 左副承旨具宅奎, 右副承旨徐命九, 同副承旨閔珽, 記事官李會元, 假注書朴玶, 記事官鄭東潤, 記事官魏昌祖, 東。右議政兪拓基, 行漢城府判尹趙顯命, 戶曹判書金始炯, 右參贊洪鉉輔, 禮曹參議曺夏望, 獻納趙侹, 副校理趙明履, 監察金龜瑞, 戶曹佐郞洪鏡輔, 禮曹佐郞邊是重, 吏曹假郞廳呂光世, 西。刑曹判書李箕鎭, 密林君炓, 行敦寧府都正李亨宗, 同知李潚, 彦城君金重萬, 工曹參議柳復明, 兵曹參知李世璡, 兵曹正郞洪曙, 工曹正郞尹得重, 刑曹佐郞鄭錫徽, 承·史分左右, 先爲入侍後, 諸臣各以次敍立。引儀, 唱諸臣行四拜禮, 禮畢。上注書呼曰, 有啓辭官上殿, 無啓辭官退出。於是, 右議政兪拓基, 獻納趙侹, 副校理趙明履, 上殿進伏。漢城判尹趙顯命, 以侍衛進。其餘諸臣, 皆先退出。拓基曰, 今日日候甚寒, 聖體, 若何? 上曰, 無事矣。拓基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安寧矣。拓基曰, 湖南伯李周鎭, 以舊逋減捧事, 有所報請矣。湖南農形, 比嶺南·湖西, 無勝, 而亦或有被災處云。當初酌定, 固似稍過, 而道臣所請, 又如此, 一依湖西·嶺南例, 舊還上軍餉, 分年條減分徵捧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拓基曰, 分等回啓後, 道臣若以爲過多, 則所當狀聞, 而今始論報, 事殊未安。全羅監司李周鎭, 推考警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拓基曰, 畿伯徐宗玉, 頃以副使回還後, 以放料軍官, 依前規自灣府定送事, 有所陳達, 令廟堂, 稟處矣。此事委折, 臣亦知之。曾前則一行驛人馬糧太次知軍官, 例自灣府定送給價, 使之貿取放料, 其來久矣。十數年前人輩, 以爲因此一事, 多致敗家, 來訴備局, 則備局査問於灣府後, 以京中閑散之類, 謂之放料軍官, 設廳輪差矣。故豐陵府院君趙文命, 陳達筵中, 屬之於司譯院, 作爲一遞兒, 取才定送, 仍爲定式矣。使臣所達如此, 而左相纔經行, 且兼譯院, 故往復相議, 則仍屬譯院, 爲宜云, 故敢達矣。上曰, 蓋因譯官之欲專其利, 以致人之失利矣。入侍諸臣之曾經灣尹及使行往來之人, 皆達之, 可也。洛昌君樘立於侍衛班列 曰, 臣於屢次使行, 稔知行中之弊, 人放料時, 則驛卒輩, 曾無稱冤之事, 而譯官則權在行中, 不無憑藉操縱之弊, 故及其放料之際, 驛卒輩, 亦多種種呼冤之端。臣意則以人, 依前差定, 似好矣。得和曰, 臣曾在灣府, 詳知此事矣。灣府人, 若復爲之, 則譯輩操縱, 必難支堪, 易致生事, 許多負債, 亦當如前。人必不自願, 且灣上軍官一窠, 以運餉久勤, 定式差送, 而使行, 每以所親帶去。今雖屬此窠於灣府, 不過爲使行生色之資, 豈有慰悅人之道乎? 臣意則依前置之, 似好矣。必寧曰, 小臣庚戌年間, 爲書狀官時, 亦知行中之事矣。其時崔天若, 自京定送, 主管放料, 而其所負債, 多至屢百金, 而幸蒙朝家之別爲蕩減, 若人入去, 則負債必多, 似有族徵之弊。人豈有自願之理乎? 顯命曰, 臣則曾未經使行, 故雖未詳知其事狀, 而大凡朝家令甲, 不宜頻頻改易矣。上曰, 今聞曾經灣尹承旨之言, 則人無自願者, 依前規以譯官定送, 而前日, 稟處之命, 置之, 可也。出擧條 拓基曰, 回還副使徐宗玉, 以義州·三江過涉船事, 亦有所達矣。三江過涉船之三年改槊, 六年改造, 乃是舊規, 而近來至有過十年不改者, 或値潦漲之時, 如有彼我國使行, 則必將大段生事, 誠甚可駭。此後則改槊改造等事, 切勿踰越於三年六年之定限, 必趁卽爲之之意, 各別嚴飭, 何如? 上曰, 頃日御史, 亦有所達矣。依此分付, 使之申明舊制, 可也。出擧條 拓基曰, 內司官員, 因翁主房分付, 請得風落木, 而此則事甚重難, 不可許給, 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拓基曰, 史局之無實官, 若過今月, 則將爲四年, 此實自有史局以來, 所未有之事也。別兼春秋金時粲, 元景淳, 差下已久, 陳疏承批, 亦旣有日, 而尙不上來, 殊甚駭然, 竝爲拿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拓基曰, 經理廳堂上, 昨日旣有自廟堂差出之敎矣。以吏曹判書趙尙絅差下, 而備局有司堂上, 則以刑曹判書李箕鎭差下, 使之卽爲行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榻敎 持笏記進伏。上曰, 無改處, 則只擧下端, 可也。曰, 請充軍罪人李時蕃, 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曰, 請逆魁緣坐籍沒等事, 亟令王府, 依法擧行。上曰, 亟停勿煩。曰, 請還寢罪人泰績酌處之命, 仍令鞫廳, 嚴刑得情, 夬正王法。上曰, 勿煩。曰, 請聖鐸等三人, 竝令還發配所。上曰, 勿煩。曰, 請罪人一錫, 亟施孥籍之典。措辭竝見上  上曰, 勿煩。明履曰, 臣頃以西學奴婢推刷事, 陳達, 其後大臣入侍時, 覆啓, 竝擧四學, 已蒙許施, 而第以一訓道[導]周行列邑, 推刷四學奴婢, 必有遲滯之患。臣意以二訓導, 各兼察一學, 似好矣。西學奴婢, 則湖西最多, 而餘外三學奴婢, 散在於三南·兩西者, 不可以一訓導, 周行推刷, 其勢實難, 曾在丙辰年, 雖未果行推刷, 而其時定奪, 亦以二訓導矣。大臣今方入侍, 下詢而處之,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拓基曰, 四學奴婢元數, 不甚多, 不必送二訓導, 而且訓導, 旣以參下新進, 未經外職, 則推刷等事, 必爲生疎, 若一時竝送, 則或不無弊端。姑先災邑外奴婢數多處, 先行推刷, 而其餘則從後徐爲之, 亦無不可矣。上曰, 然則更爲商確, 稟處, 可也。出擧條 明履曰, 推刷節目, 已有丙辰年啓下者, 以此用之乎? 抑當改磨鍊啓下乎? 無論用前節目與改磨鍊, 四學則無草記之事, 當令成均館書入, 前例然矣。拓基曰, 雖有年前啓下者, 而以此仍用, 似或有掣肘之端, 改謄啓下, 似無妨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明履曰, 新除授副提學金鎭商, 時在京畿驪州地, 校理金光世, 時在高陽地, 經筵入番事緊, 請竝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上曰, 依啓。出擧條  上曰, 在京儒臣幾人乎? 明履曰, 多在外, 亦有未差之窠, 至於李性孝, 則受由下去者, 已久, 而尙無消息矣。上曰, 小寒將迫, 而法講之停, 已久, 事體寒心。政官卽爲牌招開政, 差出闕員, 可也。出榻敎 顯命曰, 日昨筵中, 臣以忠翊衛事, 有所仰達, 而有令廟堂稟處之命, 自廟堂取來翊府謄錄而見之矣。舊原從子孫, 則固皆願入, 至有冒濫之弊, 此則所當嚴禁, 而戊申新原從中, 本來無役者, 則京外一體, 皆已分揀, 其餘則自是依事目應入者也。向來親問時所陳者, 似是不知法意者之言, 而旣有成命, 臣府不敢如前收布矣。自今京外, 毋論皆令立番乎? 立番納布, 各從其所願爲之, 而卽今猶有不當入屬而混入者, 則更爲區別而分揀之乎? 大臣今方入侍, 下詢而處之, 何如? 拓基曰, 京中亦必有曾前有屬處納布之類矣。曾前無屬處及不納布者, 則仍置之, 而曾有屬處, 或納布者, 則使之入番, 或納布, 固未爲不可, 令該府更加査實, 區別處之, 似好矣。上曰, 當初下敎者, 乃原從前, 不曾納布者, 原從後, 反爲納布, 則終涉不當故也。所達如此, 令該府區別稟處, 可也。出擧條 錫五曰, 領議政處, 偕來承旨, 則仍參, 再明日三覆後, 出往之意, 敢達矣。上曰, 其間則以史官代送, 可也。得和曰, 自前常參時, 儀賓府堂上一員, 例爲入參矣。堂上中錦平尉朴弼成之老病, 世所共知, 而月城尉金漢藎, 則無緣不參, 推考警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金重萬之居官, 何如? 而至於僉使居下也。親功臣, 與他有異, 若久棄不用, 則誰復有爲國效力者乎? 虛帶勳堂之名, 與承襲君者, 無異, 則豈國家同盟帶礪之意乎? 吏判則雖不入侍, 而兵判今方入侍, 守令邊將中, 相當處隨窠差除事, 申飭兩銓, 可也。出擧條  諸臣遂以次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