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亥正月初一日午時, 上御仁政殿。陳賀入侍時, 行都承旨李益炡, 左承旨鄭必寧, 右承旨李重庚, 左副承旨權爀, 右副承旨鄭翬良, 同副承旨李命坤, 記事官趙漢彬, 假注書兪漢蕭, 記事官兪彦好·李毅中進伏訖。上以冕服, 由仁和門出, 入仁政殿西傍小次後, 下敎于李重庚曰, 自小次門外軒架作立板位後樂止事, 分付。上自小次步行, 立仁政殿階上板位後, 下敎曰, 讀致詞後進圭。引儀讀致詞, 上下板位進表裏後, 上板位行四拜禮。上曰, 承慈殿答敎, 時立板位而受之乎? 下板位而受之乎? 問議于大臣。記事官趙漢彬承命出去, 還達曰, 問于大臣, 則以爲下板位而承之, 爲可云矣。上下板位, 承慈殿答敎後, 還上板位, 又行四拜禮。左副承旨權爀曰, 兵曹判書徐宗玉, 雖爲肅謝, 而不授命召之故, 不得入侍矣。上曰, 此非軍中, 先爲入侍而後授命召, 可也。通禮告禮畢, 上御玉轎, 從仁政門入小次, 以承傳色口傳下敎曰, 行禮已畢, 則承旨進詣。此則當步上, 出小次則鼓吹, 箋文上時, 軒架作事, 分付。少頃, 上出御殿榻, 引儀讀致詞, 百官四拜, 引儀讀方物箋文。上曰, 平安監司趙觀彬, 亦封方物乎? 都承旨李益炡曰, 封進矣。宣箋官李成中讀箋文, 百官後四拜。通禮告禮畢, 領議政金在魯, 左議政宋寅明, 右議政趙顯命, 禮曹判書鄭錫五, 以次進伏。領議政金在魯曰, 日候有風氣, 勞動行禮, 聖體若何? 上曰, 無事矣。在魯曰, 新年元日, 賀禮順成, 臣心不勝慶幸矣。上曰, 賀禮克成, 微誠是展, 幸何可言? 在魯曰, 三陽回泰, 萬品昭蘇, 聖上寶算, 恰滿五旬, 臣民欣幸之忱, 已不可言, 而當此新年, 祈祝之下情, 尤一倍矣。勿以國勢衰替而自沮, 益思振作之道, 勿以春秋晼晩而少懈, 益篤剛大之志, 體天行政, 新國治而聳觀瞻, 則臣民之幸, 有不可勝言矣。左議政宋寅明曰, 今日是元日, 聖算已滿五旬, 上奉東朝, 行此盛儀, 下有東宮, 將行三加之禮。若視曾所經歷艱難之時, 則今日吉慶, 寧有過於此哉? 以其艱難之餘, 而致此吉慶者, 必有所以然矣。必須念此, 而益復勉學勤政, 勿以春秋晼晩, 而有所消沮則大幸矣。右議政趙顯命曰, 新年祈祝規勉之意, 兩僚相已盡之。臣不疊床, 而勿以春秋晼晩自沮等語, 誠至切矣。冬序陰盛, 萬物閉藏, 有似乎人之年老氣衰, 而及夫一陽初生, 貞則復元, 春氣漸舒, 無物不泰, 此可見天行至健, 而陽道發透之致。聖人體天之道, 當觀此爲法, 而勿以已老而自沮, 必如冬後爲春, 是所望矣。上曰, 三陽回泰, 當此元日, 克伸愛日之忱, 以予經歷者言之, 欣幸實深, 有下答之辭, 而大體則是矣。禮曹判書鄭錫五曰, 臣待罪禮官, 今當元朝, 以先朝舊例, 有稟定事矣。上曰, 何事耶? 錫五曰, 先朝庚寅年, 以聖壽五十, 宗臣陳請稱慶之擧, 禮官亦請對陳請矣。上曰, 箋文已有五旬二紀等字, 而一政令未行於群下, 一惠澤未孚於民, 誠有靦於見臣僚。禮官之請, 誠是意外矣。在魯曰, 進宴之節, 在於五禮儀, 此固應行之事, 而每因國家多故, 廢閣不行, 今則便爲稀闊之盛擧矣。庚寅年, 以聖算五旬, 群臣齊籲, 而皆以東宮至情, 不可不念爲言矣。今則上有東朝, 下有東宮, 尤有別焉。亟命許行內外宴, 以紓聖上之孝思, 而俯慰東宮與臣等之至情, 實爲大幸矣。寅明曰, 先朝已行之盛禮, 聖上踵而行之, 尤豈不有光乎? 顯命曰, 禮官據先朝已行之例而仰稟, 則此宜俯從矣。上曰, 引先朝而有所仰達, 心甚愴然, 而纔行賀禮, 故强抑矣。禮官所据, 似未詳其時事矣。先朝乙酉年, 欲行進宴, 而至丙戌始行, 庚寅年則以上候平復進宴, 而非以聖算五十也。其時予亦與宗戚諸臣請之矣。在魯曰, 考見謄錄, 則以上候平復, 王世子平復合慶, 有設科稱慶之事, 而進宴則雖竝擧, 平復之慶, 亦以聖算五旬, 爲歸重矣。密昌君曰, 今當月正元日, 禮官以先朝已行之例, 仰請稱觴之擧, 而大臣亦已陳請, 此固先朝舊例。且以閭閻之人言之, 爲親稱壽, 人子至情。卽今殿下, 上奉東朝, 纔行新元獻賀之禮矣。聖算今滿五旬, 臣民欣忭之忱, 尤不可言, 稱觴之擧, 自是應行之事。亟從大臣禮官之請, 以副臣等之顒望, 何如? 上曰, 卿以宗戚之臣, 亦不諒予心, 而乃爲此言耶? 今予上奉東朝, 實有一番稱觴之意, 而慈敎謙抑, 不敢强請。今當新年, 以一喜一懼之心, 惜此日之易過, 行此賀禮, 兼有稱觴之意。然而稱觴之擧, 則慈敎必不許, 自下有所陳請, 則予亦藉手, 可以仰請, 而至於予, 則頃日藥院入侍, 已有下敎于首揆之言矣。望于卿等者實深, 若令遂予至願, 則予當感而可從卿等之言耶? 在魯曰, 法殿深高, 全不能諦聽下敎, 而語次之間, 有不敢聞之敎。前日累有仰戒之言, 而今又遽下此敎, 於法座親臨, 百僚環侍之日, 臣實慨然矣。上曰, 予初不欲今日發此言, 卿等旣有所請, 故予有所云云, 而予則正以其元日, 故有同德談而爲之矣。在魯曰, 臣等實有仰達之言, 而語長不敢進矣。進宴事, 自上懇請于東朝得允, 則臣等亦當仰請, 豈不俯從耶? 寅明曰, 俄以勉學勤政之意仰勉, 而語句之間, 有如此之敎, 實是仰望之外矣。進宴事則仰請于東朝, 以爲擧行之地, 是所望也。顯命曰, 俄下敎無多言, 期期二字之外, 更何言也?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