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52책 (탈초본 954책) 영조 19년 2월 21일 을사 15/15 기사 1743년  乾隆(淸/高宗) 8년

    ○ 癸亥二月二十一日未時, 上御熙政堂。藥房入診時, 都提調金在魯, 提調鄭錫五, 副提調李壽沆, 記事官朴弘儁·兪彦好·李毅中, 醫官金應三·玄起鵬·吳志哲·鄭文恒·許錭·金德履入侍。在魯曰, 俄自藥房承批矣。近來日氣不佳, 今已仲春, 而尙不和解, 伏未審聖體若何? 上曰, 日氣如此, 故大體一樣。眩氣有時或加, 而往來無常矣。在魯曰, 眉稜間難狀之症何如? 上曰, 此則少愈矣。在魯曰, 湯劑連進乎? 上曰, 服之矣。在魯曰, 寢睡·水剌何如? 上曰, 近或思食, 而寢則頻覺矣。在魯曰, 膝部酸候, 其得差間乎? 上曰, 尙然矣。非但膝也, 自日前痰入背部, 對臍穴甚苦, 似是自脇回轉而去矣。又於足指, 似亦流注, 按之則痛矣。在魯曰, 痰雖多, 而氣盛時則不能用事, 衰後始發作耳。聖候如此時, 則必召醫官而問之爲宜矣。上曰, 如此時召醫見之, 則必將試灸, 故不欲問之矣。在魯曰, 流注之痰, 或合于一處, 而融滯則甚可慮矣。上曰, 曾聞痰如小人, 果然矣。其乘虛發作, 往來無定, 正如小人用事之狀矣。慈殿常有此患, 而亦未詳其症候之果何如矣。身親當之而後, 始能覺得矣。在魯曰, 今使鍼醫入侍者, 亦欲察候痰之留注處也。上曰, 鍼醫入侍, 意其爲世子也。乃爲吾也。然自外豈能知之? 但按之而覺痛, 似是痰也。在魯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何如? 上曰, 安寧。在魯曰, 王世子氣候何如? 上曰, 今則尋常矣。在魯曰, 向日自上使不得問候, 故不能詳知。而聞醫官之言, 則始頗不輕, 而不久卽愈, 幸甚。今亦尙未生新皮云, 而似已到無虞地矣。上曰, 然矣。在魯曰, 使醫官診候何如? 上曰, 依爲之。應三入診。上曰, 按脈時有酸候, 痰必入此處而然也。應三診畢退伏曰, 左三部不沈, 右三部有滑意, 中氣似不足, 而比向時似愈矣。起鵬診畢, 所達與應三所達, 大意同。志哲·等診後, 所達亦然。在魯曰, 又使鍼醫詳察, 何如? 上曰, 使見之。文恒等進來察候, 上曰, 診脈時有酸而麻之候矣, 鍼醫來則似愈矣。自帶以下見之, 可也。文恒等以手按之而稟白曰, 牽引乎? 上曰, 亦不牽引矣。在魯問於醫曰, 腰部耶? 因達之曰, 腰部人所用力處, 故衰境必有腰痛, 此老人常事。上指膝部曰, 此處麻痿, 踞床而坐則似愈, 而跪坐難矣。文恒等察候畢退伏。錫五曰, 忍冬茶連進乎? 上曰, 味不美, 或云和飯而食, 而甚不好矣。錫五曰, 安有味好之藥乎? 比他藥亦不甚惡矣。在魯曰, 口乾症何如? 上曰, 飮茶則喉乾甚, 而熟冷則愈矣。錫五曰, 痰病溫處則愈, 而所御衣帶薄故如此, 宜更厚之。上曰, 然矣。但溫服難矣。冷處時可忍過, 而入處房室則難堪, 且常臥, 故鈍而難矣。在魯曰, 湯劑仍進改製與否, 問之首醫, 爲宜。其中一材, 似當變通矣。上曰, 首醫達之。應三曰, 滋陰健脾湯宜多進, 故頃已達之矣。上曰, 症情當盡言之。頃日痰上而氣逆, 症形難狀, 日晩後始愈, 似是氣弱所致。補氣邊, 似好矣。應三曰, 大體痰而氣亦不足矣。上曰, 近日所服五貼, 乃加入桂枝者也。湯中有如末者何耶? 應三曰, 茯苓等細剉故然矣。今番則天麻當加入矣。聖上春秋漸高, 丸藥亦宜多進。而近來則不御, 甚悶。上曰, 今則着實服之矣。應三曰, 滋陰健脾湯, 至五六十貼而後, 可以見效矣。流注之痰, 桂枝雖好, 而旣進八味元, 則桂物不可多用, 今當去桂枝矣。頃以宜藥不宜鍼之意下敎, 而治痰之法, 必先理其氣, 經絡流通而後, 可以見效。三里·風池等處, 待日和受鍼, 似好矣。諸醫所達, 亦如首醫之言。上曰, 鍼則愈乎? 風池最難受鍼, 鍼聲聞之云矣。醫官等曰, 內外夾攻而後, 可以見效。上曰, 內外夾攻則痰走乎? 德履曰, 鍼則未知如何, 而灸似好矣。上曰, 前在私邸時, 嘗試灸三里矣。中脘灸時, 亦似尋常, 此亦可耐而亦苦矣。在魯曰, 鍼尤是霎時事, 故愈於灸矣。上曰, 鍼入膚裏, 豈不難乎? 此亦暫過, 固可忍耐, 而但方服參劑, 亦可受鍼耶? 在魯曰, 鍼非特瀉而已, 亦有補法。上曰, 近來湯劑停止, 故似如是。春和後若一樣, 則當受鍼, 亦可試灸耳。在魯曰, 四月間當爲之, 臨時更當稟定也。德履曰, 脚部患候, 用牛膝·木瓜好矣。上曰, 服牛膝則不食牛肉云, 以其有牛字故耶? 德履曰, 俗名牛膝草也。上曰, 不食牛肉, 亦豈難乎? 地黃忌蘿葍, 今雖服此, 似不至加白, 而無藥效云故止之。如黃連不食豬肉之類, 皆未可知也。在魯曰, 饌品亦重, 且今聖壽漸高, 與前日異, 不進牛肉亦難矣。上曰, 木瓜何如? 德履曰, 古無此方, 而有脚病人, 舟中依木瓜囊而坐, 因以得差, 故後人用以爲藥矣。上曰, 然則藉坐木瓜亦好耶? 其煎味何如? 德履曰, 味酸。上曰, 作茶, 何如? 於渴症, 似好矣。脾胃亦好耶? 德履曰, 好矣。上曰, 許錭以爲如何? 對曰, 然矣。但煎用似無功效, 且其酸味亦不淸爽矣。德履曰, 如可進御, 則木瓜五錢, 以水一升, 煎至七合, 似好矣。在魯曰, 水八合煎至五合爲好。上曰, 是宜矣。上命承旨書榻敎曰, 滋陰健脾湯前方加入中, 祛桂枝, 代入天麻一錢, 五貼劑入。在魯曰, 頃以皇壇親祭攝行事達之, 而不賜允可, 其時夜已深故退去矣。昨者禮官, 陳疏請攝, 而亦不許, 臣等不勝憂悶。今則親享之期, 只隔十許日, 而日寒尙如此, 晝則雖和, 而夜則又甚矣。今當靜攝之日, 豈可强而行之乎? 來年節候, 當不如是, 若當和暖之時, 而又無形現之症, 則亦可親行, 而今番則固宜勉從臣庶之懇。今日臣必得請而後, 始可退矣。上曰, 可聽者則豈待累達乎? 今雖不行, 明年亦可爲之。予初則必欲親行矣, 量予筋力, 且與近來日氣而參看, 實難自强, 故特從卿等之請而命攝焉。在魯曰, 聖上有深慮, 不待强瀆而許之, 不勝感幸。上曰, 可聽者卽聽, 可固執者, 不得不固執, 卿等亦須諒之也。在魯欲以開城留守事達之。上曰, 有先爲下敎者, 此事下敎後, 可及他事矣。向日卿等, 以元良冠禮及嘉禮達之, 而右相似知予意矣, 左揆亦以早行爲請, 而予則無欲速之意。但閭閻人奉親者, 與他人自別, 今予之心, 亦不能不動矣。卿今從容入侍, 當下敎矣。元良嘉禮, 有掣肘處, 閭閻亦不爲倒昏云, 卿當斟酌矣。倒昏字, 曾見於卿兄之供辭, 此等之說, 初不如不聞矣。且一年再昏, 亦不爲之云, 爲元良愼重之道, 不得不然矣。古人云, 養子方知父母恩。今上奉慈殿, 而予病又如此, 予之所思量者多矣。民間知予意之不動則可, 而今已動矣, 不可不預爲下敎。和協翁主昏禮前, 禁昏及捧單子事, 禮曹依例擧行, 元良擇配前, 亦禁昏宜矣。在魯曰, 聖意臣等豈不仰認乎? 倒昏非俗忌, 禮亦然矣。但宮中事, 臣亦知之, 男女異長, 且在儲位, 則等威截然, 似不必拘礙也。上笑曰, 同氣間, 豈不以年歲爲次乎? 世子固已齒學矣。其姊當謂之年上同生, 豈可謂下同生乎? 在魯曰, 然則今年不得行之乎? 一年再昏, 同室內不爲之, 而他處亦爲之云矣。上曰, 此諺所謂貓素也。錫五曰, 如此重大事, 當問之諸大臣而處之也。上曰, 差待一年, 亦豈久乎? 頃於金應三處亦下敎矣。予無欲速之意, 雖過十歲, 有何關係乎? 在魯曰, 臣每欲從容達之矣。世子夙成, 保愼之道, 尤宜軫念。上曰, 都承旨頃亦見之, 氣骨異他兒矣。在魯曰, 臣心中有所慮者, 豈敢不仰達乎? 男子八九歲時, 有意思者亦有之。上曰, 此年歲, 豈如此乎? 在魯曰, 十歲前, 或有破陰者, 若有此弊, 則於求嗣之道, 極有害矣。此是天理, 不學而知。此等處亦當照管。帝王夙成, 與常人殊, 祖宗朝, 大王十二歲, 王妃十六歲, 有産育事, 殿下知之乎? 上曰, 嘗考之譜略矣。予見處似是也。在魯曰, 王妃産後病患, 因以薨逝, 國人無不知之。上曰, 予之精神如此, 今始覺得矣。在魯曰, 此事堤坊[隄防]宜嚴截矣。上曰, 洪象漢祖父, 吉禮後不待日限而徑入, 其時聖祖笑而罵之矣。闕中有此言矣。在魯曰, 閭閻以他尉事傳之矣。上曰, 非也。此尉事也。予自少聞之矣。闕中與閭閻雖異, 而世子比予夙成, 予九歲時, 不能如是矣。看渠意思, 似欲從速着冠, 三月亦似遲之矣。此似是欲成人之意, 恐有他念, 此念若動則難矣。因問曰, 閭閻亦然乎? 在魯曰, 閭閻則尤能早知矣。上命承旨書傳敎曰, 和協駙馬, 自十一歲至十三歲禁昏, 揀擇日期, 該曹捧單, 排日入啓後, 稟旨擧行。又命書傳敎曰, 我國凡事早動, 俄者有下敎禮曹者, 近日筵中, 大臣亦有陳達者, 此令之下, 不無紛紜之弊。其冠不遠, 來頭亦有次第擧行之事, 禁令不可不先。自九歲至十三歲禁昏事, 分付該曹。壽沆書畢。上曰, 常談有緣分之說, 然前已見之矣。欲以防閭閻間紛紛早昏之弊也, 前亦有所製文字矣。范祖禹亦不言以四條擇配乎? 他日當爲國母, 正宜廣求之, 三四年長, 皆當禁之也。在魯曰, 正宜廣禁也。上曰, 此則今無捧單事, 禮官當知之。此兩事, 皆勿出朝報, 可也。然此令之往, 急於朝報矣。義州等處, 無頒布事耶? 在魯曰, 平安道本無士族, 但其居官者處, 當捧單矣。上曰, 提調先出而劑藥, 可也。錫五先退。在魯曰, 開城前留守, 適上來移畿伯, 經歷又內遷臺銜, 匪久當上來, 居留重地, 將至空曠, 畿營交龜, 亦爲緊急。新留守曺命敎, 方遭緦服, 未卽出肅云, 各別催促, 四五日內, 使之辭朝,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在魯曰, 年前內醫, 適皆有故, 番次苟艱, 故援舊例, 陳達姑降, 御醫二人, 使之推移入直矣。今則內醫員數頗裕, 前日姑降之御醫二人, 還陞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明日日次爲之乎? 在魯曰, 爲之矣。諸臣退出。自內又催號曰, 承旨·史官更爲入侍。右承旨李重庚及臣弘儁·彦好·毅中, 趨入進伏。上曰, 使俄者入侍承旨入來矣。禮房承旨乃來耶? 皇壇命攝事, 使之出擧條, 則語似支繁, 故欲以榻前下敎書出也。因命承旨書之曰, 皇壇親享攝行事。榻前下敎。重庚書畢, 遂皆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