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院啓曰, 昨日聖批, 乃承於竟夕顒祝之中, 而辭旨之不平, 又非昨日之比。臣等惶隕悶塞, 寧欲頃刻滅死而無知也。夫知聖候不豫之節, 而輒事煩浼, 承茶飮不進之敎, 而不思退處, 臣等之罪, 誠萬死矣。然昔漢高有疾, 詔群臣無得入, 而樊噲排闥直入, 彼噲者, 豈不以其君之疾爲憂哉? 誠以四海之憂, 重於一時之疾, 而匡君之忠, 過於排闥之罪故也。今殿下不接臣僚, 不酬機務, 凡幾日矣。臣等乃殿下朝夕左右之臣耳, 而咫尺文陛, 登對無路, 徊徨閤外, 蹙蹙靡屆。不知臣等, 何所得罪於吾君, 而吾君之拒絶, 乃至是耶? 夫父有衆子, 而一子有過, 則誨之, 可也。責之, 可也。撻之, 亦可也。若以一子之過, 而竝怒衆子, 不肯言, 又不肯見, 則爲衆子者, 其冤悶當如何? 而亦豈不有損於慈父恩愛之道哉? 殿下, 卽臣等之父耳。乃因一趙重晦之故, 輾轉激惱, 竝與諸臣而盡絶之。求對而不見許, 陳籲而不賜答。絲綸之失平, 擧措之乖常, 愈往愈甚。至於臣子所不敢言者, 此何爲哉? 此何爲哉? 殿下於頃日筵中, 以大臣反汗之請, 爲文具。臣等於其時, 自訟其誠之不足上孚, 而亦慨聖明之視群下太薄也。臣等今日之擧, 實出於遑遑罔措之意, 而殿下若又視爲文具, 如前日之敎, 則臣等迫切之悃, 無地自白, 而不誠之罪, 無所逃於天地間矣。安有其君赫然震怒, 深閉固拒, 而其臣之奔走號呼, 不出於至誠惻怛, 而徒以文具爲哉? 審如是, 則臣等之罪, 雖萬死無惜。苟其不然, 而察其斷斷出於苦心血懇, 則雷霆之威, 或可少收。日月之明, 庶幾回照。倘借方寸之地, 俾臣等一襯耿光, 一聆玉音而退, 則臣等雖今日溘死, 亦無憾矣。情窮勢蹙, 不憚煩縷, 聚首流涕而悉陳之。伏乞少垂察焉, 惶恐敢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