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參贊朴弼周疏曰, 伏以臣, 日薄虞淵, 命近墓門, 支離恰經百死, 艱辛僅存一縷, 復以文字, 仰列於慈天仁愛之下, 非臣始望所敢及此, 瞻望宸極, 但切隕越。蓋臣自初受生, 至于今玆, 其間六七十年, 直無一日不病, 屢濱危殆, 其數甚夥, 身世險釁, 無與比擬, 而亦未有如今年春夏之澌盡沈篤, 抵於必死者也。至於九月一月, 則症形危惡, 頃刻將絶, 隔死眞如一紙, 萬無生理, 不謂天地之大德, 過軫螻蟻之微命, 擇送太醫旣出特命, 加留之敎, 又爲格外, 濟以內府珍劑, 得稍回甦, 殘喘之幸有今日, 實惟殿下之賜, 不然則臣之就木, 固久矣。知我之恩, 猶與生我等, 矧此生死骨肉, 其將以何等言語, 形容稱謝乎? 惟有感淚, 漬在枕上, 雖一呻吟之頃, 不能少忘吾君, 而寸誠耿結, 亦歸徒然, 涓埃報答, 已矣無望, 思之及此, 豈不重自悲而深可悼乎? 顧臣目今症勢, 雖有少減, 而積月絶粒, 氣微如絲, 更起爲人, 渺若河淸, 虛帶三銜, 尙在身上, 是尤惶悶局蹙, 晷刻未寧。伏乞殿下, 特垂哀矜, 卽許一竝遞改, 以幸公私焉。抑臣於垂死之中, 得伏聞靈城君朴文秀疏中, 復及昨年事, 多般費說, 自以爲, 辭不達意, 若將內訟, 視向來之虛喝大拍, 不翅其十減八九, 此則置不須言, 而第其別引登筵大臣, 添爲己援, 所謂大臣, 未知爲誰, 其言之有無約不約, 都不得詳。假令實有然者, 凡人言語, 出自中心, 皆有主張, 彼若果悟其失, 則雖快說今昨是非, 固無不可, 此若未易, 則是非間, 只自爲說, 以力守前見, 其亦可也。何至於强引不當引之他人, 爲此游辭周遮, 全不顧其與自己所謂君君臣臣者相左之甚? 其亦異矣。臣雖精識都泯, 猶記朱子與汪應信[汪應辰]書中, 力論何可何必之異同, 兢兢致謹, 不少忽過, 揆以常見, 可必二字之分, 直似淺末, 不足多爭, 而若是者, 非樂於競辨, 誠以字無多少, 苟失其義, 則理之所到, 必有窒礙不行故也。噫, 古之聖賢, 憂道之不明, 雖只字義之少失, 而猶且致意此勤, 況於其大者乎? 今且以文秀前後二說, 推之, 不可云者, 就事平論之言也, 君君臣臣云者, 聲罪致討之辭也。二者輕重之形, 千萬不倫, 豈止如一指與泰山, 而乃忽移彼就此, 混同爲一, 要以自謾謾人, 告君之言, 若是其荒, 使其不知而爲則已, 厥或知之而故爲, 則生心害事, 決然難易, 雖當人, 亦不待臣言而必自反之矣。臣於昨年前席, 旣伏承不足較之聖敎, 矧今奄奄趨死, 豈有一分氣力, 與人交涉, 而因彼對擧, 欲住不得? 且思先儒之說, 儘堪玩索, 經營累日, 今始仰聞, 惟殿下, 幸取其病中款款, 試一商量, 恐或爲窮格之助矣, 如不以臣言爲然, 則亟命有司, 重勘臣罪名, 其在國體, 亦不但已。更乞殿下, 留神焉。臣方治疏, 風傳忽聞, 去夜大內失火, 延燒頗多, 至有不日移御之擧云, 未知信然否, 不勝驚愕驚愕。伏枕氣短, 僅此略及, 臣無任死罪隕越之至, 謹昧死以聞。答曰, 省疏具悉卿懇。頃者爲卿悶焉, 今已愈矣, 今覽卿章, 若見卿焉, 深用欣矣, 而御將往日事, 雖因麤粗, 心則無他, 事已往矣, 更何提諭? 自卿略之, 是予爲卿之意也。卿須體小子慇懃之意, 安心勿辭, 幡然登途, 用副小子之意, 輔我元良。仍傳曰, 遣史官傳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