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승정원일기 59책 (탈초본 1083책) 영조 28년 6월 19일 무신 28/28 기사 1752년  乾隆(淸/高宗) 17년

    ○ 壬申六月十九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諸承旨請對入侍時, 行都承旨權一衡, 左副承旨尹光纘, 右副承旨KC02603, 同副承旨李命熙, 假注書蔡緯夏, 記事官盧脩·朴正源進伏訖。一衡曰, 臣等伏見昨夜所下傳敎, 有物故罪人放送恤典之命。此實出於聖上敦親之盛意, 臣等實不勝欽仰感歎之至。而第兩司臺達尙在, 不可以其身死而輕釋之也。殿下此敎, 欲伸私恩也。臣等所爭, 乃是公法也。不可以私而廢公, 伏望還收所下傳敎焉。上曰, 傳敎已頒布耶? KC02603曰, 出朝報, 已使知之, 而各司則未及聽傳敎矣。光纘曰, 自有此事以來, 聖上前後敦親之盛德, 群下莫不欽歎。況昨敎, 尤出於惻怛傷痛之至意, 臣等豈不登時頒布, 使中外曉然知之乎? 傳敎則頒之矣, 但不可奉行, 而將欲求對陳達, 故初不捧甘於擧行各司矣。KC02603曰, 臣則昨日已達所懷, 更無所陳, 而公法至重, 私恩有不可伸矣。兩承旨所達, 是矣。還收, 宜矣。命熙曰, 之罪犯至重, 使之物故於島中, 已是寬典, 渠不過一疏宗擔軍, 恤典之敎, 豈非太過乎? 光纘曰, 之至今得保軀命, 實由於殿下盛德, 則私恩已伸, 而國法尙屈, 此兩司之達, 尙今爭執者也。今雖物故, 豈可遽下放送之命乎? 臣等非不知惻恤之聖意, 而敢請收還, 旣有院位啓辭一條路, 則至於求對, 固知太章皇, 而文字煩陳, 不如從容面陳, 故相率求對矣。上曰, 昨夜已下敎矣。放送徽旨, 則待停達捧入之意, 使之微稟于東宮, 則此非予勒令擧行者, 何如是耶? 光纘曰, 俄者東宮, 有徽旨促入臺諫牌招卽爲停達之令, 固知小朝, 急於奉承下敎, 而勒令停達, 前所未有, 卽今多臺, 相繼陳書, 雖以至尊之嚴, 不得輕屈臺閣之公議矣。上曰, 臺諫誰某耶? 光纘曰, 某也某也, 竝陳書力言牌招停達之失矣。公議之嚴如此矣。上曰, 公議則予不知, 而旣物故之後, 更有何加律之請耶? 元良牌招停達之令, 由於不熟矣。一衡曰, 下令雖如此, 方有臺達不得擧行之意, 已爲微稟于小朝。而小朝, 急於奉承聖敎, 有此下令。然第其負犯至重, 不當以私恩而屈公法也。上曰, 若不故而放之, 則難咈公議。而今則已故矣, 臺達不期停而自停, 元良不知而令停矣。一衡曰, 是則不然。其人雖故, 其啓自在。不可以已故而輕易放之矣。上愀然不答。光纘曰, 自上遽下放送之命者, 似以罪人物故後, 不得放命, 則尸柩不得出海, 故驚惻而有此敎矣。我國則荐棘罪人以下物故, 則雖無朝令, 擧皆運歸, 朝家則知而不知。今此罪人, 其家人, 亦必卽爲運出, 此非聖心所可慮。至於加律之啓, 則旣故之後, 無地可施, 自當停止矣。上曰, 下敎若以宗臣喪葬等需擧行云爾, 則猶可爭執。而雖渰死之人, 尙有恤典之擧, 況我宗戚, 物故於海中者, 其爲恤典, 何害於義乎? 一衡曰, 渰死之人, 乃是無辜之民, 宜施恤典。負犯至重之人, 豈可施恤典耶? 上曰, 都承旨之言過矣。名入投書, 豈渠自爲耶? 不過被誣於嵇䌖耳。一衡曰, 其時不卽發告, 有不善自善者, 豈可專無負犯也? 上曰, 王府鞫囚之物故者, 亦有恤典之事矣。臺達未停之前, 徽旨不可入之。而下敎之下恤典, 何其爭執也? 一衡曰, 恤典中擔軍一款, 尤不可奉行矣。自朝家, 分付本州與諸道, 給軍擔來, 則此乃放送, 此豈可輕易施之也? 上曰, 謫所物故者, 豈不例爲運柩上來乎? 一衡曰, 雖有私自運來之事, 朝家特不致察而已, 豈有運來之法典乎? 命熙曰, 若給官軍運來, 則日後當入於放未放中, 而更無可擧論矣。上曰, 然則此亦以臺達未停之前, 不得擧行之意, 當稟於元良, 而何必求對乎? 求對則過矣。一衡曰, 放送徽旨, 則臺達未停之前, 不得捧入, 自是應行之法例, 可以微稟。而至於擔軍, 則乃是大朝特敎。大朝特敎之事, 豈可微稟於小朝耶? KC02603曰, 旣不可微稟于小朝, 當稟于大朝。而此非微稟之事, 文字仰陳, 亦有所不可, 故不得不求對矣。上曰, 此則然矣。諸承旨不爲分付於該曹而入來耶? 光纘曰, 旣欲力請收還, 故姑不分付於該曹, 而先爲求對矣。一衡曰, 以殿下敦宗之至意, 如欲恤典, 則或自內需司題給米布。而至於自該司給之, 則事體不可矣。上曰, 文王掩骼, 亦以私財爲之乎? 至如鞫囚, 自戶曹有製給襦衣之事, 況我宗戚, 豈不可以自該曹給之乎? 一衡曰, 鞫囚之給襦衣, 非爲渠也。欲其姑護其生而得其情也。光纘曰, 罪名旣在於冊籍, 則有司之臣, 亦豈可輕先奉行? 而臺達尙在, 放命決不可遽下, 恤典中擔軍一節, 都承旨之言極是矣。尤不當輕施, 竝爲還收, 則公法旣伸, 而至於米布恤典, 亦不害爲殿下曲全私恩之道, 臣等亦豈必强爭乎? 須念公法私恩兩全之道焉。都承旨所達自內需司題給之說, 亦未爲不可矣。上曰, 何必自內需爲之? 王者無私矣。上曰, 其人旣故之後, 則臺臣, 有何加律乎? 今則臺達, 自可停止矣。一衡曰, 臺達之停否, 何以揣知乎? 上厲聲曰, 其人旣故, 于何請律乎? 向者加律之請, 亦因鄭彦儒熱羹投勺之致, 而其申聞怪矣。然而渠亦從容穩在, 則無是事矣。人心不如我心矣。其物故後, 若請加律, 則其排布設計而誣驪川者, 物故之後, 當以何律處之乎? 此正所謂爲建德執仇者也。仍命承旨書傳敎曰, 噫, 夜已諭, 自戊申以後, 其無梟獍, 亦無巧譎, 使我近宗, 其不盡行。每思及此, 靜夜愴深。雖重於此請, 問請依律者, 在囹圄而故則其啓自停。噫, 其人已故, 律施于何? 臺臣豈不停? 雖或有請寢其放, 亦豈以此相持不當之啓? 而噫, 頃者臺臣之所爭, 不過執法。其後請律, 亦因事端。而其人旣故, 其事亦故, 今何復議? 而知申所奏中猶有餘意, 若此陰謀排布之人, 今輕於被誣之人, 被誣泣訴之人, 乃重於陰謀之人, 世間豈有是理乎? 輕重黑白, 從此倒置, 莫重奏語, 不當若是。噫, 述編不云乎? 金枝不繁, 其無强近之親。雖以十寸之外, 予則欲稱近宗。諺云生八寸, 八寸之親, 豈曰疎也? 同副承旨奏語中何爲疎宗而若此云, 其承宣, 眼無近宗而有此奏乎。頃者臨於義之日, 有垂涕下敎者, 承宣其亦不聞乎? 噫, 常訓亦云, 此等之說若行, 吁嗟, 我宗, 殆無遺矣。亦非勸元良敦宗之意。噫, 予益衰, 雖欲敦宗, 其可復乎? 而爲元良嚴堤坊之道, 亦豈忽哉? 不可無飭。竝特遞其職。出榻敎 光纘曰, 放送之命, 擔軍之敎, 竝卽還收, 則恤典一節, 惟在聖上斟酌處分矣。上曰, 若無事穩居, 則雖餓死, 何傷之有? 然鄭彦儒所謂只知有謫家不知有官長之說, 豈忍言之乎? 但其居謫則似不從容矣。光纘曰, 臣家在湖右, 而此罪人赴謫時, 路由湖右, 故聞其沿路作弊, 罔有紀極。以此推之, 則鄭彦儒之狀聞, 亦不孟浪矣。其居謫之不善, 而少無席藁求死之心, 可知矣。上曰, 其時聞隨往者多云, 此則必率去者之所爲也。然若居謫之從容, 豈如是乎? 魚錫胤·尹東度所謂深思遠慮之說, 正不謀而同矣。光纘曰, 然矣。此正厲後世人臣之意也。從古人臣, 負此罪名, 得保者鮮矣。上流涕曰, 予已衰暮, 雖欲敦宗, 其可復乎? 當稟大朝云者, 右副之言是矣。仍命曰, 下敎則頒布, 徽旨則微稟勿捧, 擔軍則勿給, 恤典則令該曹聽傳敎, 而承旨出去, 口傳分付, 可也。KC02603曰, 此非口傳之事, 榻前書出好矣。上曰, 然則承旨書之。光纘曰, 放送之命, 終靳收還, 則臺閣爭執之請, 將紛紜矣。上下相持, 徒損國體, 而殿下敦宗之德意, 亦將未遂。聖上豈不念及於此乎? 伏願亟收前敎焉。上沈吟久之曰, 此則左副之言是矣。不如收還, 而東宮豈不一放乎? 仍呼書傳敎曰, 噫, 昔人誠意感豚魚, 而予則臨御幾年, 誠不能孚。以今番濟牧申聞推之, 此人之終故於島中, 卽予不能信孚群下之一端。而聞此奏, 心甚痛悼。而其下敎者, 亦皆參酌。況敎于入侍承旨曰, 其人旣故, 臺爭自可停止。而今無行公臺臣, 於政院之道, 不捧徽旨, 當先稟元良, 以待其停云。此與非故前命放有間。且諭喉院擧行者, 亦非勒令擧行也。承旨有何求對乎? 予莫知也。至於恤典, 下敎詳諭。噫, 其人有可問者, 往時在囹圄而故, 宜施恤典。況異於此者而渰於洋中之民, 亦施恤典, 故於島中之宗, 不施恤典乎? 請寢于此, 掩其君之敦宗, 非將順其美出納惟允之義, 而至於擔軍, 宜有一請。今聞所奏, 與徽旨有間, 不敢稟元良而中寢, 有此求對云。此則事理固然。噫, 雖鄕軍故於京中, 特給駕牛, 噫, 我宗戚之柩, 忍令自來乎? 然因其放命, 諸臺章爭元良云, 若此將寢一事而請一事, 其人已故, 其事猶存, 非爲敦也, 心又愴也。於擔持一節, 又若此之後, 其亦鬧爭之一端。噫, 雖不施於今日, 元良, 豈不體予意, 一放此人乎? 放命擔持軍之命, 竝寢之。恤典, 其令該曹, 卽爲擧行。出榻敎  上曰, 注書出去, 承旨前單持來。臣緯夏, 承命持入進。金尙耉落點。上曰, 都承旨望單子, 又爲持入。光纘曰, 小臣, 領相家敦諭事, 先爲出去矣。上曰, 唯。上曰, 左副承旨, 承令敦諭云。左承旨·右承旨牌招伴直。出榻敎  臣緯夏, 持承旨望單子入進。上曰, 都承旨望單, 何不持入? 金漢喆所入望單, 亦必有之矣。臣緯夏曰, 金漢喆, 亦以前單受點, 其他知申, 多有除授, 故此單外, 別無他單矣。上曰, 此則然矣。仍命書傳敎曰, 行副司直趙雲逵, 承旨除授。仍命曰, 新除承旨, 竝牌招察任。出榻敎  上曰, 戶判陳章, 下答之後, 尙不行公。度支重務, 不可曠焉。牌招察任。出榻敎 KC02603曰, 雖遠竄付處, 物故配所, 則檢驗與否, 問啓事, 命下矣。問於本府, 則以爲, 勿論島配遠竄徒流付處, 在配所物故, 則例皆檢驗云矣。上曰, 曰, 使臣以禮, 古人云, 士可殺不可辱, 今因此而乃覺。此後關係於鞫者外, 其配所物故之人·宗勳之臣及文武蔭下大夫以上曾經侍從之臣, 勿爲檢驗事, 載於受敎。出榻敎  諸臣退出。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