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始煐, 以司饔院官員, 以都提調·提調意啓曰, 今六月十六日, 廣州留守洪鳳漢所啓, 廣州上道六面, 專屬於分院, 而火田收稅時, 不爲隨起收稅, 過濫執卜, 民弊滋甚, 至於家戶收米, 他處所無之事, 此乃小民流散之一端也。若自本院, 詳計燔所財力之當爲幾何? 該面實起之當爲幾何後, 不足物力, 從他拮据, 革其科外橫斂之規, 則民必樂於輕稅, 還集起墾, 不出數年, 時起之數, 比於倍多, 其爲公私利害, 較然明知, 令該院, 相確變通事, 陳達, 而依爲之事, 命下矣。分院所屬之面家石米收捧者, 自是三百年古規, 而蓋其本意, 以民人入居, 則不免犯斫於柴場之山故也。壬子六月日, 因大臣陳達, 特敎減數收捧, 今無可論之端, 火田則當爲從實起收稅, 而且有加田收稅之事, 所謂加田與火田有異, 元田外連幅加耕, 則屬之廣州, 而連幅一庫外則竝爲屬之分院, 自是流來舊規, 而今則時移事變, 每年踏驗之時, 民人輩奸計百出, 廣州踏驗之時, 則稱以分院加耕, 分院踏驗之時, 則又稱以廣州加耕, 以圖彼此俱漏, 謀免其稅者甚多。而且其耕墾者, 自是廣州之民, 故爲其書員輩誘脅, 付記廣州者, 亦多有之, 故廣州加耕則逐年增加, 分院加耕則自爾減縮, 分院之不成貌樣, 實由於此也。以今年言之, 秋成卽時, 發遣郞廳, 當爲踏驗, 而今番則除其鄕所踏驗之規, 俱與廣州經歷, 眼同踏驗, 定其境界然後, 可免虛實相蒙之弊, 守臣所啓, 雖以自本院, 從他拮据爲言, 而本院則近年以來收稅之數, 旣太半減縮, 而均役後, 本院結負所捧, 又大減, 實無他拮据之策, 得此加耕, 收稅之復舊, 則自可爲變通之一端矣。以此, 分付廣州留守, 何如? 傳曰, 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