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未十月初四日辰時, 上御集慶堂。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左議政洪麟漢, 行知中樞府事李景祜, 行司直具善復, 左參贊鄭弘淳, 行司直李章吾, 戶曹判書具允鈺, 禮曹判書尹東暹, 行副司直李潤成·洪趾海·尹泰淵·尹得養·權噵, 同知中樞府事徐命善·沈履之, 校理金峙默, 左副承旨金致恭, 假注書洪文海, 事變假注書趙章漢, 記事官尹履相·徐有鍊進伏訖。麟漢曰, 夜間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寢睡·水剌之節, 亦何如? 上曰, 一樣。麟漢曰, 聞畿伯今方入來矣。上曰, 來乎? 麟漢曰, 然矣。東暹曰, 平安監司方物雖入來, 旣有各道方物停封之敎, 故不敢遽然封入, 而旣來之物, 亦不可停退, 故敢此仰達。上曰, 入之。弘淳曰, 凡錢穀漁鹽, 有可以行査者, 而發關該道監營, 則自監營査問該邑以報, 本是事例, 蓋京司號令, 不能直行於外邑, 必有監司亟檢然後, 可無虛僞不實之弊。近來監司全不致意, 漫應爲事, 只以原關知委, 又使之直報京司, 監司之漫應如此, 則守令, 其何所憚而有能盡心者乎? 今雖不擧某道某事而爲言, 此習不改, 則京外擧行, 實無維持之道, 此後凡有行査之關, 監司勿復推諉各邑, 必親爲査報, 以存事面之意, 分付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麟漢曰, 各軍門之以軍兵事, 發關於諸道節度使, 曾或有之, 其外京各司或一時權設衙門之不由於道臣, 而直關於列邑, 事未前聞, 大關後弊, 重臣所達, 必有所以, 而旣發之後, 不可例飭而止。從今以後, 不爲往復於道臣, 而直爲行關於各邑者, 非但勿施, 自其邑論報巡營, 俾得査治之意, 各別嚴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致恭曰, 兩司牌招, 則獻納成德朝俄已不進, 而其外牌去來, 未及入來, 故臺臣不得入侍矣。上命賤臣, 召入畿伯, 京畿監司尹蓍東進伏。上曰, 奉審無頉乎? 蓍東曰, 陵園墓所奉審, 則無大段執頉處矣。麟漢曰, 畿伯狀啓入來矣。上曰, 入之。致恭讀奏, 上曰, 開倉乎? 蓍東曰, 開倉則或開或否而開處多矣。上曰, 坡州, 入於稍實乎? 蓍東曰, 端·坡雨澤調均, 故雖入於稍實, 而田農之不實, 同然矣。上曰, 高陽比楊州, 何如? 蓍東曰, 入於稍實矣。承旨讀訖,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麟漢曰, 此則畿伯災實分等狀啓, 而南陽等九邑置之尤甚, 廣州〈等〉二十一邑鎭置之之次, 坡州等七邑置之稍實分等, 依此施行, 而又有所請, 一則新還代捧事也。曾前歉歲, 畓穀代田穀許捧, 已多其例, 況此田穀代畓穀乎? 道臣爲民之意, 可以見矣, 而窮民支保之道, 亦不可不念。依狀請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麟漢曰, 一則拯劣米事也。如此之歲, 敗舡拯劣米之許令停退, 亦多其例, 依狀請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麟漢曰, 一則各邑所收平倉·北漢·大興·臨津·長山等餉穀之捧留本邑事也。城餉體重, 大無之歲, 捧留本邑, 雖或有一二前例, 此是目下軍兵接濟之資。況又緩急不時之需, 則其不可輒襲謬例, 而道臣旣以民事爲請, 在朝家軫恤之道, 亦難全然防塞。只令尤甚邑, 依狀請施行, 其他之次·稍實等邑及坡州之向因加請, 筵稟許給者, 一體輸納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麟漢曰, 一則三軍門保米, 守摠兩營軍需保米及牙兵身米, 從民願代納事也。從前災年, 旣有已行之例, 三軍門則之次·尤甚邑, 錢木間從民願捧上, 至於守摠兩營, 一年所捧, 乃爲相當於該營一年放下之資, 兩營若無此穀, 則措手無路, 衆所共知。軍民均視之道, 宜有緩急參量之擧, 此則只尤甚邑從民願代捧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麟漢曰, 一則推奴徵債事也。災年擾民之政, 誠如道臣所請, 嚴飭京外, 各別禁斷, 何如? 上曰, 嚴飭, 可也。出擧條 麟漢曰, 此則畓災移施事也。今年田農之失稔, 非但畿甸, 諸道同然, 窮民契活, 誠爲矜惻, 自朝家尤宜顧恤, 俾得以支保矣。旱田之謂以兩耕, 不爲給災, 臣亦未知始自何年, 而如此之歲, 亦豈無闊狹之道乎? 畓災之餘, 移給田災, 纔因原任之陳達, 首揆稟請蒙允, 已爲行會, 而狀聞中丙戌減租, 卽其時出自特恩, 則有非自下仰請者, 移施於大同, 今不可論。惟我聖上一視之澤, 豈可彼此於楊·高與他邑之民哉? 況今年地部之給災, 亦因特敎而其數不貲, 臣意則一依日前行會畓災所除之結, 移給於諸邑田災, 爲宜,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麟漢曰, 今此畓災之移施於田災者, 特出於我聖上優恤蔀屋之盛意, 道臣今方入侍, 面承聖敎, 其所奉公之道, 似當盡心, 使之親執詳審, 從實均布, 俾無一民白徵之弊, 則此不但楊·高兩邑之幸也。三十六邑之赤子, 其將咸蒙如傷之德意, 竝囿廣濟之恩澤, 一體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今者申飭之事, 若有不謹擧行之事, 予有廉問, 一體嚴飭。出擧條 麟漢曰, 此則道內各邑軍丁事也。京司及諸處軍額, 旣有定數, 則不由於本道道臣, 而直爲充定, 致使各邑, 紛紜頉報, 無辜窮民, 何以支堪? 朝家良役實摠刊行之本意, 亦安在哉? 一依狀請施行, 以杜奸民夤緣避役之計, 以除各邑公然失丁之弊, 而另加嚴飭, 俾有實效,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京畿監司尹蓍東曰, 目今災年, 新舊還之一時竝督, 誠爲可悶。諸道舊還, 旣自備局分排行會, 則臣不敢仰請停退, 而昨年則本道年事, 可謂稍勝, 而舊還分排爲六千三百餘石, 今年農形, 大段失稔, 而舊還分排爲八千二百餘石, 比昨年事當減數, 而今此近二千石加定, 實非荒歲軫恤之政, 更爲略略分排, 少紓民力, 似合事宜。下詢大臣而處之,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麟漢曰, 舊還捧上, 每年稟定分排, 行會諸道矣, 今年畿內民事, 道臣旣已陳達, 豈可無闊狹之道? 限二千石減數捧上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蓍東曰, 本道, 壬辰受來湖西貢津倉米四千石, 其時監司沈鏽以道內還穀之不敷, 分置穀少邑, 作爲糶糴之資矣。今春因諫臣所啓限折半輸送本倉事, 自備局覆啓行會, 而當初請得軫畿民農糧之不足, 特敎區劃者, 則到今還送, 事甚難處。況此災年, 政當加請移轉之時乎? 雖欲擧行, 其勢末由, 特令仍留本道永爲還分之穀, 實爲畿民萬幸, 敢此仰達。上曰, 依所請施行, 可也。出擧條 上曰, 道臣親審楊·高兩邑, 何如? 蓍東曰, 臣親自看審, 楊州入於之次, 高陽入於稍實矣。藥房提調, 持湯劑更爲入侍。命退, 諸臣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