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辰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時, 上御涵仁殿。親臨都政入侍時, 行都承旨尹坊, 行左承旨朴祐源, 右承旨李時秀, 左副承旨趙興鎭, 右副承旨李祖承, 同副承旨徐龍輔, 檢校直閣鄭東浚, 假注書魚用謙·金孝建, 記事官李崑秀·尹行任, 行吏曹判書李命植, 參判徐有防, 參議趙鼎鎭, 正郞曺允大, 假郞廳韓相肇·承膺祚·朴大良, 兵曹判書李在簡, 參判申大升, 參議權, 參知金履正, 正郞崔守魯·李百亨·吳翼煥·鄭觀輝, 佐郞金鳳顯·尹九宗·金遇國·車亨衢, 以次進伏訖。上以衮冕陞御座, 諸臣皆以黑團領入侍。上命之進箋, 引儀呼唱, 纂輯廳提調徐命善, 堂上嚴璹·鄭昌順, 郞廳李東稷, 入就拜位, 行四拜禮, 讀箋官東稷, 陞殿讀箋訖, 諸臣又四拜退出。上曰, 領相入侍。領議政徐命善, 上殿進伏曰, 夜來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命吏·兵批堂郞入侍開政。時秀曰, 今聞吏判, 氣痓不省人事云矣。上曰, 自內局賜之藥物, 俟少差開政。因入小次, 命承旨入侍。祖承進伏。上曰, 吏判之病, 何如? 祖承曰, 今則小差, 方欲開政云矣。上改服出御, 諸臣皆以時服入侍。命植·在簡等, 以次分東西進伏。上曰, 開政, 可也。因命書傳敎曰, 畿邑湖南守令, 纔經大賑, 勿拘常格, 各別擇差。又命書傳敎曰, 査啓回啓, 纔已入啓, 慶州營將韓善養改差, 今日政差出。又命書榻敎曰, 咸從府使朴基豐改差。又命書傳敎曰, 西銓出六窠窄, 虛付司果之數, 若是夥然, 不可無變通之道。備郞中有實職人, 竝姑改差, 今日政虛司果, 次次區處。又命書傳敎曰, 春坊番次苟簡, 新除授春坊, 待下批牌招察任。又命書榻敎曰, 行首宣傳官改差。命善曰, 全羅左水使李亨元, 親年篤老, 情理絶急, 呈狀乞遞, 今姑改差,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在簡曰, 全羅左水使, 今當差出, 而擬望之人乏少, 他道守令, 竝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命善曰, 珍島郡守李燁, 古阜郡守安廷鐸, 俱是未經五品之人, 而遷擬郡守, 至於受點。利川雖是府使降號之邑, 而與營下啓請窠有異, 以郡守擬縣監, 有違政格, 銓堂推考, 三望筒, 竝令改磨鍊以入, 何如? 上曰, 旣有勿拘之命, 政官勿推, 望筒仍令用之, 可也。又命書傳敎曰, 今番都政, 守·部初仕十二窠, 京武三人, 六道武弁, 濟州·松都武弁各一人, 咸鏡南北關武弁各一人點下。惟關東·沁都, 未免獨漏, 殊非一視之意, 關東則雖得照擬, 以低望之故, 未得受點, 沁都則雖無見擬, 年前都政, 一銓長亦有筵稟, 更爲取才之例矣。禁·御哨官遷轉之代, 各有一窠, 關東武弁取才入格人, 令御營知悉, 哨官先爲啓下。沁都武弁, 則兩營騎士, 或上京求仕人中, 明日賞試射坐起時, 禁將取才, 居首一人, 本營哨官, 亦爲啓下草記事, 分付。以此傳敎, 載之西銓大政考, 以爲後考之地。又命書傳敎曰, 今日政, 新除授守令·察訪·邊將·中軍·虞候·別將·權管, 初仕·出六·復職人, 皆令明日謝恩, 仍令留待。又命書榻敎曰, 兵曹佐郞車亨衢汰去。在簡曰, 動駕不遠, 領軍之任, 不可不備, 在外禁軍別將, 改差,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命善曰, 二十九日動駕時, 訓局當爲都領隨駕? 而大將具善復, 病勢甚劇, 無以進參云。在前如此之時, 或有他大將兼領中軍代領之例,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敢稟。上曰, 禁衛大將, 都領隨駕, 可也。時秀曰, 延祥詩製述人, 旣已抄啓矣。大提學吳載純, 待明朝牌招, 以爲出韻科次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又命書傳敎曰, 建陽門把門宣傳官汰去, 今日政差出。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