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議政鄭存謙, 左議政李福源, 右議金熤箚曰, 伏以, 臣等卽伏聞龜賊物故, 而有徒流案爻周之命, 喉院繳還, 而有諸承旨遞罷之敎, 臣等竊以爲聖上於此, 一擧而兩失之矣。噫嘻, 以龜賊之身負三大罪, 而止於名在徒流案, 已不免爲以私恩而屈公法, 今若以其身之已斃, 竝與其罪而全貰, 則恩之過而益無限節, 法之屈而遂至蕩然, 誠不意聖朝刑政之乖當, 一至於此也。身故而賜赦者, 尋常編配之謂也。乃劇逆大憝之如龜賊者, 失刑於生前, 洗案於死後, 則天下之包凶稔惡者, 將何所懲懼哉? 春秋二百年鈇鉞之筆, 皆是旣骨之人, 已陳之罪, 而夫子於此, 必謹必嚴, 無所寬假, 誠以君臣之義, 天經地紀, 亂逆之罪, 亘萬古不可赦也。喉舌之臣, 出納惟允, 職耳, 命令之下, 或有過中, 則覆難與繳還, 故事則然。下有納牖之誠, 上有轉環之美, 政所望於聖明之朝, 而摧折太過, 譴罰相續, 法駕將啓, 邇班殆空, 處分失當, 觀瞻貽惑。臣等耿耿愚忱, 不勝憂歎, 玆敢聯陳短箚, 仰瀆崇聽。伏乞聖明, 俯垂裁察, 亟寢龜柱徒流案爻周之命, 仍收諸承旨遞罷之敎, 以嚴王章, 以伸公議焉。答曰, 省箚具悉卿等之懇。出於仰慰慈心, 卿等諒之。仍傳曰, 此批答, 遣史官, 傳諭于時任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