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酉三月十三日午時, 上御重熙堂。右副承旨入侍時, 右副承旨洪仁浩, 假注書沈能迪, 編修官曺亨壽, 記事官李宗烈, 以次進伏訖。上曰, 有司堂上入侍。出榻敎 賤臣承命出, 與有司堂上徐有隣偕入進伏。有隣曰, 嶺東穀物移轉當否, 依下敎就議于左右相, 則左相以爲, 關西穀移轉北關時, 西北民人之彼此受弊, 非不稔知, 而嶺東諸邑, 瘡痍甫起, 穀簿未復, 數千石推出, 不可議到, 故不得不專責關西矣。僚相之意見, 差異聖敎, 至及於有難膠守, 揆以事面, 不暇較計, 關西區劃四千石中, 限折半移定嶺東, 而米太各五百石, 則依例移轉, 米太各五百石, 則亦於留庫中, 先爲推移入送, 價本, 依常定區劃, 付之關東道臣, 從便貿充, 恐合事宜云。右相以爲, 嶺東穀簿之難於除出, 非不料量, 而西·北兩道, 雖有數三邑接界之地, 間以峻嶺, 動費多日, 前劃三千石, 尙多不受去者, 則到今四千石之專責關西, 似是行不得之政, 折判則固難辦出, 雖千餘石, 若自關東分力, 則可除西·北民人一分之弊, 故昨與新箕伯, 有私室酬酢矣。至煩上徹, 俯詢便否, 豈敢仰陳賤見乎? 二千石, 若欲關東分力, 則一千石, 以米太本色, 分半區劃, 其餘一千石, 以折米區劃, 而淮陽·安邊, 兩境相接, 往來便近, 毋論米太與雜穀, 限四五百石移轉, 外此則令嶺東附近邑, 船運入送, 而竝就留庫中從長推移, 二千石價, 盡爲區劃, 貿入充數, 則在北民, 可除遠輸之苦, 在東民, 不失元數之穀, 以此措處, 恐合事宜云, 而臣於入來時, 逢見左相則以爲, 折半折米事, 右相之議, 誠爲便當云, 故竝此仰達矣。上曰, 然則以嶺東穀物二千石移送, 而果難專責於嶺東, 無論米太與折米, 四分一則嶺西穀簿有裕邑中, 令道伯從便分排移送, 又毋論船運·陸運, 竝自北道, 從便受去, 土瘠豈如關東, 民貧豈如關東, 穀縮又豈如關東? 雖不得不爲北民頷顑之情, 有此措劃之擧, 嗟彼東民, 得不曰厚彼而薄此乎? 朝家如不拔例補助, 有違於備嗣歲遂初意, 關東上納貢賦中, 限三千石, 穀與錢間準數除留, 以慰民情, 以裕民食, 京司給代之需, 更自本司, 從長草記劃給, 可也。出擧條 上曰, 文禧廟役事, 幾日可畢役乎? 有隣曰, 今月內似可了當, 而若至來月旬前, 優爲訖工矣。上仍命先退。上曰, 新恩徐榮輔, 李來鉉·兪漢寓速爲入侍事, 分付。賤臣承命出傳。上曰, 結束色之被捉於玉堂時, 入直堂郞, 誰也? 知入, 可也。宗烈承命出, 還奏曰, 堂上朴宗岳, 郞廳李益洙云矣。上曰, 朴宗岳事, 誠極痛駭, 渠之復起爲人, 莫非朝家之恩造, 則固當謹守朝令, 毋敢違越, 且丁酉年以後, 禁喧申飭之截嚴, 何如? 若知明義錄, 則豈可坐視該吏之捉去, 殆同尋常者乎? 豈欲使渠, 復廁朝籍, 而特爲錦城尉地, 有此拂拭之擧, 暫膺騎省, 有何難事? 敢懷逡巡之意, 此後沒身田里, 任渠爲之, 不可復着帽之意, 招致政院, 各別嚴諭, 以初度呈辭, 入啓遞差, 書出朝紙, 仍令卽爲退去, 儀賓府錄事, 亦爲招致, 詳傳今日下敎於錦城尉, 可也。上曰, 結束色書吏, 自今如非重罪, 判堂外, 無得除汰事, 仍爲定式。仍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