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履正, 以備邊司言啓曰, 副司直愼基慶上疏, 有草記之命矣。取見其疏本, 則其一, 園幸定例, 舟橋爲第一件事也。大抵私船, 不過七十餘隻, 兩湖稅穀, 專以私船載運, 而穀多船少, 或至三運, 稅穀畢納後, 散之各處民人, 商賈之雜物, 必於江氷未合前, 運致然後, 都民賴以生活, 今若以私船造舟橋, 則正二月留待京江, 回鑾後, 始乃離發, 則稅穀再運, 必犯九十月公稅愆期, 都民計活, 可謂罔涯, 湖西初無海倉, 捧稅露置, 若不趁載, 則腐傷耗縮, 勢所必至, 至於嶺南漕船六十隻, 一番運稅後, 閑繫無用, 今若移屬京江, 使之運稅, 又當舟橋, 則跨江成橋, 萬全無弊, 而七百沙格, 亦爲役軍, 則事半切倍, 漕運經費, 又減十二事也, 嶺南漕船之屬之京江, 外間此論, 其來久矣。今此論列, 雖不無意見, 舟橋規模, 今已完就, 新成節目, 又將啓下, 續續改制, 非所可論, 置之。其一, 水原新治生民契活, 不如舊治, 依松都例, 將校·吏卒, 自朝家區劃錢米, 以爲朔料之資, 則此實奠居之長策也。至於軍兵, 無論馬步, 富實者圖免, 貧殘者充額, 嚴飭本官, 老弱一倂沙汰, 以富實丁壯者充, 代以爲備陰雨之計, 雖以壬丙之難言之, 秋義使之倡義樹勳, 光敎山之殱胡立功, 此皆本府往蹟之卓異, 宜加褒贈之典, 以爲聳勸之道, 且新邑, 卽京師屛翰, 四面受敵之處, 則此宜築城, 而地皆沙土, 依古版築之制, 廣其址臺, 堅其搗築, 以莎覆之, 則其所完固, 勝於石城, 若雜以三物交築, 則其固尤倍事也。將校·吏卒, 在所當恤, 而錢米朔料, 猝難創開, 軍兵之無論馬步, 富實丁壯者充代, 言甚切實, 以此嚴飭本官, 隨闕隨補, 俾有實效, 秋義使禹性傳之倡義, 光敎山金俊龍之殲胡, 野乘輝暎, 父老尙傳, 贈秩之已應諡法者, 特命節惠, 未及正卿者, 加贈贈諡, 實合聳勸之道, 至於築城便否, 姑待後日, 更爲商量, 爲宜。其一, 果川, 處於孔道, 邑況冷薄, 無以支堪, 而況今園幸直路, 亦由此邑, 責應等節, 比前尤別, 故前前縣監, 爲慮雖支之狀, 特給稅外權復四十結, 俾爲資生之道, 及其遞歸, 遷就未施, 一依前令尹之劃給, 使貧殘吏輩, 賴以支保事也。前縣監之以權復四十結劃給吏輩, 實爲善政, 至今遷就, 未知何故, 申飭道伯, 關問該邑, 從長擧行之意, 分付。其一, 東北民人, 多以魚商爲業, 遠賣京廛, 以資其坐矣。近自朝家, 特軫東村新接民, 安保之道, 俾作東北魚商旅客主人, 每駄捧其煙稅, 以爲資生, 而猶爲不足, 作黨留待於樓院及興仁·惠化之門, 凡魚商之自東北來者, 驅入於渠家, 勒定廉價, 爲害孔酷, 故以魚爲業者, 日漸稀罕, 宜令廟堂推給節目, 一依初定式, 使魚商輩計給煙稅, 任渠和賣事也, 朝家之特軫東村民人, 俾作東北魚商, 旅客主人, 捧其稅錢, 則恩至厚也, 民人輩, 壑慾無厭, 勒定廉價, 商賈失利, 此已萬萬可痛, 年前因魚商擊錚, 自秋曹覆啓, 使之稅錢依式準收, 物種任其和賣, 成給節目於魚商處, 而民人輩, 勒奪裂破, 依舊爲都庫之習, 已啓下之後, 不有法令, 如是作挐, 雖謂之亂民, 未爲不可, 申飭秋曹·京兆, 民人輩, 所裂節目, 更爲謄給於魚商處, 而稅錢則依定式授受, 魚物則一任其和賣之意, 兩隻處, 嚴捧侤音, 俾息爭端, 恐不可已。其一, 年前革罷陳告之法, 而到今時日稍久, 其弊漸開, 四一之賞, 皆出於吏胥籠利之計, 始於施賞之際, 專爲憑公營私, 年久轉賣之後, 反謂不合於施賞, 勒令還推, 以爲侵漁索賂之階, 施賞推賞, 俱爲民弊, 自今以後, 除非經費衙門, 至於閑漫各司, 則田土有無, 無甚緊關。所謂陳告之法, 四一之賞, 益加申飭, 而至於曾所給賞, 年久轉賣, 已作民田, 則置之勿推, 未及施賞之類, 一切勿論事也。施賞推賞, 俱爲民弊, 所論誠然, 所謂陳告之法, 四一之賞, 依前嚴禁, 而曾所賞給置之勿推, 未及施賞, 一切勿論, 竝依疏辭, 申飭各道, 爲宜。其一, 明川之昨年水災, 前古所無, 民戶漂沒, 田畓沙覆, 殆無餘地, 故大臣筵奏, 無論田稅·身布, 竝限一年, 全數蕩減, 而邸吏與邑吏輩, 敢爲染指之計, 稱以田稅布, 則勿爲蕩減云, 誣告官長, 刻期督捧, 竝與漂沒之戶, 而侵族及隣, 故本邑民人, 來訴廟堂, 則以勿捧之意, 行關本道, 而關會未下去之前, 稅已畢捧, 留置邸人家云, 本邑田稅布, 特依當初蕩減之令, 出給本邑事也。明川之一年給復, 聖意憐其蕩析, 施以特恩, 則田稅·身布, 當入於竝爲勿捧之中, 而田稅布之督捧漂戶, 運置京邸, 外方擧行, 未得其宜, 旣來之稅布, 若令還送, 則徒爲邸人輩幻弄之資, 實惠則必當不及於民人, 使戶惠廳依數捧入, 今年當捧田稅布, 特令勿捧, 則不過以此換彼, 在本州之民, 爲惠大矣。分付該道及戶惠廳, 爲宜。其一, 我國田畓, 合爲一百三十九萬七千餘結零, 而其中雜頉, 爲四十九萬餘結, 則外邑隱結, 皆在雜頉中, 此若改量, 則漏結査得, 而元結雜頉, 一竝改量, 則其間幻弄, 無所不至, 迺者重臣筵奏, 至令畿邑與三南, 次第改量, 若使列邑量田, 皆如居昌, 則初不如不爲也。蓋其量田, 專屬吏校, 故校吏官屬之田畓, 則古之一二等, 降爲五六等, 窮班殘民之田畓, 則古之五六等, 陞爲一二等, 至於富民之土, 則受賂低仰, 旣以改量, 多得隱結, 則事宜加錄於元摠, 而乃反掩置, 猶畏民言, 各面賜以一結二十卜, 名謂遊結, 不計有弊, 惟願改量, 當此改量之初, 必有懲勵之道, 然後列邑量田, 大有益事也。居昌量田, 果如疏論, 則事之痛駭, 莫此爲甚, 而遠外傳聞, 有難準信, 申飭該道道臣, 詳察以處, 爲宜。其一, 淸北之今年海溢, 沿邊被災, 無處不然, 而未有甚於郭山·宣川·定州等邑也。昨年大歉之餘, 又此失稔, 全無所收, 而催科日急, 故民間騷擾, 舊還姑爲安徐事也。本道昨年舊還, 已令勿捧, 不當更爲覆啓。其一, 義州楊下鎭居民, 一自陞鎭以後, 稍稍流散, 目今見在者, 不過十戶不成貌樣, 故以倉嶺場, 移設鎭下, 使之征稅, 而鎭民不過十戶, 許多商賈, 無以住接, 旋卽中止, 移場救弊, 非所可論, 別設邊將, 無甚關係, 罷去鎭號, 更置別將, 招集民人, 此爲實邊之上策事也。楊下鎭之罷去鎭號, 更置別將, 前後廟議, 每患參差, 尙今因循, 姑俟後日次對, 更爲商確以決, 何如? 傳曰, 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