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午二月二十九日未時, 上御重熙堂。軍士房承旨入侍時, 同副承旨李肇源, 記事官洪奭周·金景煥·承膺祚, 以次進伏訖。上曰, 試官皆已承牌乎? 肇源曰, 武所試官, 皆已承牌, 文所試官入來者, 亦幾過半矣。上曰, 文所試官違牌者, 以入直閣臣·騎郞及抄啓文臣之仕進於闕內者, 改望擬入, 北評事金熙周, 聞方上來, 一體擬入事, 分付。仍命書榻敎曰, 抄啓文臣金熙周, 北詳事改差。上曰, 名雖明經科, 遐方實才, 豈無兼治製述工夫者乎? 捧講之際, 專尙文義, 以考其實才與否, 而近來生劃, 只取一人, 今番則一二所, 合取二三人, 以爲考其製工之地, 今番初試, 七十以上參榜者夥然, 雖爲隔帳, 聽其講聲, 庶可知之, 在前或有別爲試取之時, 則此等處, 雖或闊狹, 似無所妨於嚴科場之道, 試官等知悉此意, 入場時以此下敎, 預爲宣諭於入門官, 使之曉諭於應擧儒生, 俾各抖擻精神, 以爲盡意應講之地, 近來科場之不嚴, 式年爲甚, 今番則另加惕念, 而如是下敎之後, 實才若或有見漏之歎, 則試官難免其責, 承旨招致兩所試官於啓板前, 以此意詳細申飭, 武所試官, 亦爲招致申諭, 而科場之不嚴, 武會尤甚, 諸試官各別惕念, 以爲整飭申嚴之地, 如是而又復如前, 則試官當有其罪, 俾各知此意, 承旨躬詣接待廳, 又傳下敎於武所監臺, 使之各別糾察, 而如有一毫奸弊, 則試官以下, 隨現論啓, 可也。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