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寅三月十二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回榜老人入侍時, 右承旨金宗善, 假注書洪起燮, 記事官盧·鄭觀綏,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回榜老人使之行禮, 可也。 引儀唱回榜老人入就位, 回榜老人李元芳入就位, 上曰, 行禮則以一坐再至爲之, 可也。 元芳行禮訖, 上曰, 使之入侍, 可也。 元芳進前, 上曰, 奏姓名, 可也。 元芳奏姓名, 上曰, 年爲幾何? 元芳曰, 八十六矣。 上曰, 筋力, 何如? 元芳曰, 年迫九旬, 不能如少時矣。 上曰, 雖不如少時, 筋力, 何如? 元芳曰, 足可行世矣。 上曰, 有子乎? 元芳曰, 有二子矣。 上曰, 有孫幾人? 元芳曰, 有二孫, 竝曾孫爲三人矣。 上曰, 丙寅何科爲之乎? 元芳曰, 道科爲之矣。 上曰, 科前何業耶? 元芳曰, 以南兵營親騎衛出身矣。 上曰, 曾經實職乎? 元芳曰, 未經實職矣。 上曰, 五衛將當除授, 路資食物舖馬, 亦當給之, 以此知悉, 可也。 仍命元芳退出, 上敎宗善曰, 出去後分付戶曹, 路資食物優爲題給, 分付兵曹, 舖馬給之, 五衛將擬入, 而如無見窠, 加設實窠擬入也。 宗善曰, 待後日政擧行乎? 上曰, 使之口傳擬入也。 仍命讀公事, 宗善讀奏訖, 上曰, 判付出去書之也。 上曰, 召對爲之。 出傳敎 上曰, 注書與上番出去, 與召對諸臣持冊子入來也。 賤臣及承命出傳, 侍讀官趙晉和持綱目第三十四卷, 檢討官安廷善持綱目第三十四卷, 待敎朴宗薰持綱目第三十四卷, 賤臣持綱目第三十四卷及參贊官金宗善所讀綱目第三十四卷, 持綱目第三十四卷及鄭觀綏所讀綱目第三十四卷, 偕入進伏, 上開卷命讀, 晉和讀自五月宋, 至勿問以激之。 上曰, 下番讀之。 廷善讀自誕初閉城, 至或勸其行, 上曰, 參贊官讀之。 宗善讀自義曰子不可, 至有慙色, 上曰, 閣臣讀之。 宗薰讀自宋以沈慶之, 至被親任, 上曰, 注書讀之。 賤臣讀自群臣莫及, 至沮渠氏, 上曰, 上番讀之。 讀自以闞伯周, 至其下所殺, 上曰, 下番讀之。 觀綏讀自雍州刺史, 至諫不聽, 上曰, 文義陳之。 晉和曰, 特書親耕親蠶, 自漢文詔具耕桑儀後初有之擧, 故嘉其重本而然也, 一人不耕, 十人飢, 一婦不織, 十人寒, 故自古聖主明王, 莫不以耕與蠶爲重, 周之文王卽康功田功, 葛覃之后妃爲絺爲絡, 此皆以身率先, 俾作觀感之意也, 昔我英廟, 嘗以吾民衣若食在耕與蠶, 命題試士, 其重民衣食, 勸民耕蠶之聖德至意, 至今贊歎, 此是我朝之家法, 伏願體念焉。 上曰, 下番陳之。 廷善曰, 周朗以切直不能容, 顔師伯以諂侫被親任, 宋主之好惡, 從可知矣, 夫君子小人之消長, 如寒暑晝夜之往來, 切直者親近則諂侫者疎遠, 切直者疎遠則諂侫者親近, 此是必然之勢, 而且人之常情, 厭其違拂, 喜其容悅, 故書云逆心之言, 必求諸道, 遜志之言, 必求諸非道, 常加猛省於逆心遜志之間, 好直而惡侫, 用此而捨彼, 則切直者豈不能容, 而諂侫者安得以抵間乎? 此等處, 伏願深留聖念焉。 上曰, 參贊官陳之。 宗善曰, 別無可仰達者矣。 上曰, 閣臣陳之。 宗薰曰, 宋主令有司奏免慶之官, 詔勿問以激之, 此一事三失矣, 慶之以雨不得攻城, 其勢然也, 乃欲遙制其權, 此一失也, 旣欲免官, 而陰嗾有司, 使之奏免, 又一失也, 旣令奏免, 復詔勿問, 以示抑揚, 甚非刑政之正, 又一失也, 其意欲以此激動慶之, 而其免也, 旣不足以知罪, 其原也, 又不足以知感, 則亦何所激哉? 刑賞者, 人主之大柄, 刑必當罪, 賞必有功, 然後方可爲眞箇激厲之政, 古人有言曰, 賞一有功, 天下之有功者皆喜, 罰一有罪, 天下之有罪者, 皆懼者此也, 如宋主此事, 雖不足擬議於刑賞之正, 而自古人君, 往往喜用顚倒權宜之術, 以求激揚之政, 然纔涉權術, 已非事理之正, 雖於目下, 若有籠絡之勢, 其於刑賞大柄, 壞了無餘矣, 故機權一行, 公正不立, 刑不懲而賞不勸, 伏願深加監戒焉。 上曰, 非但此也, 周朗切直, 宋主銜之, 使有司奏之, 朗若有罪, 何不直罪, 而諷有司構陷乎? 其所爲甚不正大矣。 宗薰曰, 然矣, 惡朗切直, 而構以暗昧者, 已不可之甚者, 而此是宋主之本習, 王僧達則誣以通謀高闍, 顔竣則誣以通謀劉誕, 其於公正之道, 不啻相反矣。 上曰, 宋立明堂, 將以行仁政乎? 晉和曰, 雖土階衢室, 明德而行仁, 則可謂明堂之治矣。 而宋之明堂, 則有其名而無其實, 此之特書, 似譏之也。 上曰, 其立明堂, 出於要名之義也。 晉和曰, 然矣。 上曰, 海陵王休茂反襄陽, 爲其下所殺云者, 是貶宋主之辭乎? 抑罪休茂之辭乎? 晉和曰, 休茂之反, 其下之殺, 俱係於變, 此綱書法貶意在此矣。 宗薰曰, 休茂反逆, 爲下所殺, 無足爲怪, 而大抵此是記實之辭, 別無抑揚之可論, 而誕與休茂相繼反逆, 宋主之失, 居然可見矣。 上曰, 宋主初若不抑黜諸弟, 則豈至於此? 而況克廣陵後, 更峻其科者乎? 宗薰曰, 然矣。 上曰, 宋禁士族雜婚, 何也? 晉和曰, 士族卽士夫之族, 雜戶卽工商之類, 互相結婚, 不無雜亂之弊, 似是以此而設禁矣。 宗薰曰, 士族與雜戶, 固非其類, 不宜婚嫁, 然此豈可以立法禁斷乎? 若能修明敎化, 風俗醇美, 則士族世家, 自能修飾, 恥與雜戶爲婚, 雖勸之, 亦必不肯, 今乃不治本, 而强制其末, 豈能令行禁止乎? 上曰, 至於捕卽斬之, 無乃已甚乎? 宗薰曰, 然矣。 其罪本不至死, 況捕卽斬之, 至於聚而爲盜, 豈有如此政令乎? 上曰, 雪花之稱六出, 始見於此耶? 廷善曰, 百花皆五出, 而雪花獨六出, 見於韓詩外傳矣。 上曰, 制民歲輸布戶四疋, 何也? 晉和曰, 一戶四疋, 賦重而然矣。 廷善曰, 下文云士族多避役逃亡, 宋之賦役之重, 可知矣。 宗薰曰, 此則非指戶布之役也, 雜婚者皆補將吏, 故避將吏之役也。 上命掩卷, 仍命玉堂先退, 晉和·廷善退出。 上敎宗薰曰, 明日瑞䓤臺時, 隨駕閣臣, 皆當陞殿耶? 宗薰曰, 姑未知幾人入來矣。 上曰, 陞殿閣臣, 皆令應射, 可也。 宗薰曰, 小臣則明日陪衣幣香祝, 往東門外, 當於復命後陞殿矣。 上曰, 追後陞殿, 可也。 上曰, 隨駕承史皆令應射, 可也。 宗善曰, 隨駕承史中有已遞職者, 何以爲之乎? 上曰, 雖不得陞殿, 皆令一體應射, 可也。 宗善曰, 重試規避不參文臣, 例捧禁推傳旨, 而丙辰年則以有從自願許赴之命, 故傳旨不爲擧論矣。 今番則除應頉外, 當捧傳旨者, 將近二百人, 而其中居在遐方人及老病者, 勢將一例捧傳旨, 何以爲之乎? 上曰, 一竝置之, 勿捧傳旨, 可也。 宗善曰, 在前瑞䓤臺時, 兵曹判書, 因下敎待令矣。 令番則何以爲之乎? 上曰, 使之待令, 可也。 上曰, 明日出宮時, 諸臣知時詣閤, 可也。 仍命退, 承史閣臣以次退出。